“不對啊,如果這老頭真發現了犯罪苗頭,為啥不通知張隊呢?他們倆不是關係特別近嗎?”艾小美詫異地插話道。
“說得沒錯,蔣青山對張宏盛有知遇之恩,兩人關係非同尋常,但任何事情總要有個度……”韓印笑笑,點了點頭,順著小美的話頭說,蔣青山退休之後,仍時不時地回隊裏指導工作,剛開始礙於他是老領導,加之給張宏盛麵子,隊裏上下還能應付他一下,可時間久了,便讓人覺得厭煩。張宏盛也不好當麵說什麼,夾在老領導和同事中間,處境特別尷尬。好在蔣文斌是個明事理的人,覺察到父親的行為有些不妥,便找父親鄭重地談了幾次話,甚至跟他爭辯,雖然情緒對立空前激烈,但最後總算是把蔣青山說服了。
可張宏盛的煩惱並未就此打住,蔣青山倒是不到隊裏來了,卻又隔三岔五地給他打電話,詢問他手頭有什麼案子、案情如何、偵查進展如何……後來更麻煩,蔣青山患上了更年期綜合征,疑慮心理特重,看誰都不像好人。張宏盛經常接到他的報警電話,但每次都是誤會,久而久之也就不拿蔣青山的話當回事了!慢慢地,蔣青山也覺察出張宏盛的敷衍,便賭氣似的不再主動聯係他。
“當然,撇開工作這個層麵,張宏盛對蔣青山還是挺念情誼的,過年過節或者平日有空,都會帶上禮品到家裏探望他。不過今年五一休假期間,張宏盛因工作忙就沒去他家裏,隻是打個電話問候了一下。在電話裏他照例詢問蔣青山最近一段時間過得怎麼樣,當時蔣青山神秘兮兮地回應說正在搞一個大案子,張宏盛覺得老頭肯定又是在瞎折騰,便沒細問。之後大概過了一個星期——具體時間應該在5月20日上午11點左右,他又接到蔣青山的電話。接聽之後,老頭在電話裏劈頭蓋臉地就嚷嚷著,這回真遇到了大案子,比想象中有意思得多。由於那時張宏盛正在局裏彙報工作,便隻應付兩句就掛了電話。再後來他就忘了蔣青山打過電話這回事……所以跟我提起這段經曆時,張宏盛表現得十分懊悔和內疚,反複念叨著要是一開始能重視老隊長的話,一定能避免老頭自己逞匹夫之勇,他也就不會稀裏糊塗送了命。”
韓印頓了頓,陷入短暫的沉默,其餘人也都不吭聲,似乎在為一個屢立戰功的老刑警最後以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感到惋惜。幾分鍾之後,韓印才又接著說:綜合案情特征分析,蔣青山的死簡單明了,應係仇殺或者滅口。一般情況下,這兩種動機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犯罪人和受害人在社會關係上有一定交集,以蔣青山‘前刑警支隊支隊長’的身份來推測,嫌疑最大的當然非那些他經手的案子中的犯罪人莫屬!
而張翠英的死亡方式,預示著她被殺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性。比如泄憤、謀財,或者犯罪人具有施虐心理,等等。鑒於屍檢報告中未顯示出對性器官的侵害,也未出現切割屍體的行跡,最後一種動機可以排除。再結合剛剛小美和英雄分析中指出的嫌疑人範圍——情人曲曉軍和她兩個女兒王亹雯、王亹婧,最有可能的作案動機必然是謀財。
“雖然當初吸引咱們到這兒的原因,是兩起案件在受害人選擇和拋屍手法上的相同模式,但經過深入挖掘,大家都看到了,它們在殺人手法和犯罪動機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暫時無法準確判斷這兩起案件之間到底有沒有牽連。不過我覺得可以試著將兩起案件的作案動機串聯起來,朝這樣一個方向調查——蔣青山在無意之中發現一起犯罪案件,案件的受害人正是張翠英,她遭到了非法拘禁和折磨,目的是迫使她交出財物或者存折和銀行卡密碼等,而案件之所以能引起蔣青山的注意,是因為犯罪人有犯罪前科,曾被蔣青山抓捕。所以,我們要調查曲曉軍、王亹雯以及王亹婧有無犯罪記錄,如果沒有則意味著他們還有同夥,需要在他們周邊的社會交往上去找。”
韓印收住口,衝顧菲菲微微頷首,示意由她來做總結,顧菲菲便布置了下一步的幾個偵查方向:“清查蔣青山的電腦和手機通話記錄;全麵調閱蔣青山親自偵破的案件檔案;發布協查通報,追查曲曉軍的下落;調查張翠英隨身攜帶的銀行卡以及銀行存款的提取記錄;深入挖掘王亹雯和王亹婧的信息,對兩人實施24小時跟蹤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