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援桂林烏蘭泰將軍橋喪命 過全州馮雲山蓑衣渡捐軀7(1 / 1)

鄒鳴鶴道:“發匪竟敢如此輕狂,完全是他們久取攻勢,占有便宜。若我等設計給他們一次打擊,則可滅其威風,長我誌氣也!”

向榮道:“中丞大人有何妙計,快快請講。”

鄒鳴鶴道:“鄒某也並非成竹在胸,我隻是朦朧意識到,若發匪越牆而過,可殺之。”

向榮卻由這句話受到啟發,不覺眼睛一亮,道:“對,發匪用呂公車攻城,我們有意放一批人過牆來,然後關門打狗。”

不久,太平軍又來硬攻,五百天兵從呂公車上順利越過牆去,高興地喊道:“我們終於進城了!”他們興高采烈向西門跑去,想開城門迎接大部隊。

突然一陣炮響,衝進城內的太平軍被炸倒一片。埋伏在各處的清兵一起出動,以絕對優勢圍攻剩下的太平軍。可憐,五百天兵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全部捐軀。

向榮、鄒鳴鶴見計已得逞,心中大喜,即刻命令兵勇用繩子把五百具天兵屍體,沿著城牆吊了起來,一炫耀勝利,二恐嚇對方。

入城勇士全部被害。噩耗傳來,太平軍上下一片悲憤,戰士們紛紛請戰,發誓要以死相拚。這種情緒如不加以穩定,很可能給部隊造成更大損失。

天國諸王又召開軍事會議,大家仍聚在象鼻山下一隻大木船上。楊秀清語氣沉重道:“我軍圍桂林已近一月,大小戰鬥二十餘次,用去火藥槍子甚多,死傷男女戰士近萬。眼下清妖在桂林兵力已達兩萬,我軍處於劣勢,奪城毫無希望。本軍師以為不能因一城一池而拖延時日,為盡快打出廣西,我們必須解桂林之圍,別作良圖,以謀進取。”

與會諸王一致讚同,決定放棄進攻桂林,全線撤圍迅速北上。

為了迷惑敵人,太平軍還在象鼻山一帶紮草人、放置火藥用長線引爆。同往日一樣,先在象鼻山、牯牛嶺等高地開炮猛轟城牆,好像要進攻,而太平軍大部隊卻由水陸兩路向北進軍,大舉撤離桂林。被太平軍攻怕了的清兵們根本沒有察覺到“發匪”動向。

太平軍由東西兩路向北從容行軍,來到桂林以北一百多裏的興安縣城。清知縣商昌聞風而逃留下一座空城。太平軍在此暫歇一日,補充物資軍需,招收民眾參軍。次日繼續北上,行軍九十多裏到達全州城外。

太平軍意在迅速北上,並不想花費時日來打全州,隻是想借道路過這裏。可是,全州城內的清軍主動挑釁,惹火燒身,才導致一場激烈的全州戰役。

原來,全州知州曹燮培受主帥賽尚阿之命攔截太平軍。曹燮培想立大功,立即召集兵勇,調動團練,架設火炮,生怕太平軍溜走。

全州位於湘、桂交界處,與湖南的道州、零陵縣毗鄰,是廣西入湖南的必經之地。曹燮培利用全州四麵皆山的地形,設下伏兵。當太平軍前鋒部隊來到全州西門外,正在通過飛鸞橋時,曹燮培命令兵勇開炮,首先挑起了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