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貓、貓、貓(2 / 2)

直布羅陀海峽全長僅58千米,海峽西寬東窄,最窄處為僅13公裏,最寬處也不過是43公裏。所以起飛後不久,意大利魚雷機編隊很快就發現了西班牙政府軍的艦艇編隊。此時的西班牙人還沒有想到他們已經被意大利人瞄上,依然排列了一路縱隊,傲慢且緩慢地航行著。

作為編隊長機,羅莫爾多上尉通過無線電用英語發布了攻擊的命令。很快,除了帶隊長機及其僚機外的另外8架魚雷機組成了2個菱形攻擊編隊向海麵俯衝。這次他們選擇從背著太陽的方向接近西班牙人的編隊,借此希望刺眼的陽光可以給船上高炮射手們帶來更大的麻煩。而羅莫爾多中尉的座機和僚機在留3000米的空中負責觀察指揮。如果西班牙人的戰列艦在這兩輪打擊中存活下來,將由羅莫爾多中尉做個最後的了斷。

雖然一時間無法判斷這隊飛機的歸屬和來意,但是從他們的戰術動作裏,西班牙人判斷出來者不善。很快,西班牙人的高射炮開始在魚雷機附近的空域中炸開一個個黑色的煙雲,同時致命的彈片劃破水天一線間,使得剛才還平靜的海麵如同一口沸鍋。最恐怖的是高射機槍,一串又一串的曳光彈在魚雷機的周圍飛舞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挨上一發。當意大利的飛機靠近西班牙的艦隊時,他們還可以看見西班牙水兵正端著輕武器向他們射擊。西班牙人並不疏密的火網還是給意大利人的心理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哪怕是對於機群中的美國人,這也是他們第一次麵對實戰,更不用說那些隻飛了二、三百小時的意大利菜鳥了。

美式魚雷機最大的一個特點是裝備了望遠式魚雷瞄準具,所以魚雷的投放並不是投彈手的任務,而是飛行員的職責。現在,TBG-1上的飛行員們首先要目測“海梅一世”號的航速、方向、距離,然後連同前先已知的西班牙級戰列艦的尺寸一同輸入瞄準具下方的 MK.24 型魚雷投放控製器中。然後飛行員將“海梅一世”號套入瞄準具裏,保持直線飛行,同時飛行員們還必須在西班牙人的槍林彈雨中將飛機的高度保持30米以下,時速控製在200 公裏以內(魚雷是比較精貴的武器,太高或太快投雷可能會把魚雷給砸壞)。同時飛行員還要注意著瞄準具中間的那根指針,當這根指針指向了中央刻度的時候,他就可以投下魚雷了(以上經驗來自於TBD“蹂躪者”,僅供參考)。此時,魚雷應該在距離“海梅一世”號大約在1000米左右的地方被投放,之所以選擇這個距離是因為太遠目標容易逃脫,太近則魚雷沒有達到指定的深度,對目標的傷害不能達到最大值。

第一個菱形編隊的帶隊長機飛行員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佬:美國海軍退役上尉,曾經的薩拉托加號上的魚雷機中隊長湯姆先生。當他聽說弗朗哥為擊沉“海梅一世號”準備了一萬美元的獎金時,自告奮勇參與這次行動。現在,當他看到瞄準鏡裏的指針指向中間時,他立馬按下了投雷按扭,一股微弱地震動傳來,他知道那是投雷電路接通後,引爆了炸藥,炸斷了連接著魚雷地掛鉤,魚雷被投了出去。同時因為瞬間減輕了874公斤的重量,轟炸機會自動向上爬升一點。投雷的同時,湯姆一拉操縱杆,死踩油門,笨拙的TBG-1在1000馬力的發動機帶動下,遲緩地轉身,離開西班牙人的火力圈。這時,湯姆瞄了一看後視鏡,看到自己身後的三架TBG-1都安全地跟在自己的身後。“看來意大利小菜鳥的處女秀還不錯嘛”湯姆默念說道。

而在他們的身後,4條MK13魚雷正以33.5節的速度卷攜著氣泡,在蔚藍的海麵上畫出4道白線。白線的盡頭是西班牙政府軍的旗艦“海梅一世號”戰列艦。此時,它正緩慢地扭動自己長達140米的身軀,希望借此逃脫來自水下的打擊。誰都知道這條1914年下水的老船,缺乏有效的水下防護,哪怕是MK13魚雷那區區182公斤TNT的裝藥也夠它喝一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