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唐宮花月秋(3 / 3)

從此翰苑大權幾乎全掌握在二王手中,一群利祿小人整天吹捧他二人,不是稱伊、周複出,便說是管、葛重生,百官各以金帛到他們跟前通疏,可謂賄賂公行。二王門庭若市,日夜不絕,金帛略少的,往往不得傳見。還有不遠千裏萬裏而來鑽營利祿的,一時不得進見,多就鄰近寓宿。長安市上,凡餅肆酒壚中,都寄滿來求見二王要差使的賓客。於是店家出台新規矩,每晚須出旅資一千文,方準留宿。王伾尤其愛財如命,所得金帛都用一大櫃收藏,王伾與夫人兩人每夜共臥櫃上,以防被盜竊。

5、太子監國

順宗李誦久病不痊,而儲君尚未立定,一旦有不測,內變頓起,朝中大臣都很憂慮,紛紛上表請皇上早定儲位,隻有二王私心作怪多方撓阻。宦官俱文珍和劉光錡趁二王不在跟前,密奏順宗李誦,宜速立太子,否則後患無窮。順宗皇帝李誦就命他二人傳諭宣召翰林學士鄭絪進宮。

因為萬歲不能言語,隻是用手向身後指著。鄭絪會意,就書寫了“立嫡以長”四個字,進呈禦覽。順宗李誦看了,點頭微笑,表示符合心意。於是鄭絪在禦案前草就了詔書,立廣陵王李純為太子。順宗李誦有二十七子,廣陵王是王良娣所生,為順宗長子。順宗又怕立李純為太子,諸子不服,就又給其他皇子全都封了王,封王詔書也全由鄭絪一人起稿,連朱昭容也沒來得及知道,第二天傳下聖旨去,宮內朝中無不驚異。

太子李純奉詔遷入東宮,平日侍奉父皇,接見大臣,很是賢孝。順宗皇帝李誦的病勢有增無減,已好久不能登殿坐朝了。朝臣紛紛上表,促請太子李純監國,太監俱文珍也在順宗皇帝跟前日夜奏請。順宗看看自己的精神,也實在不能支持,就依群臣之請,下詔令太子李純即日監國。

太子李純出臨東朝,百官忙上前朝賀,而純孝天成的太子,一想到父皇因病不能視朝,就忙逡巡避席,同時忍不住流下淚來,暗地裏努力用袍袖拭著眼淚,但他這一暗地裏的舉動卻讓臣下看了個明明白白,於是無不稱頌。而宮外一個王叔文,宮內一個朱昭容頓時失了勢,朱昭容也就再沒有了往日侍君的柔情密情。

太子李純的生母王氏終日陪伴在順宗皇帝身旁服侍他,順宗因不理朝政,身心安閑,病勢略略輕減了些,並且最可奇的是,順宗居然能講話了,雖然頻率極慢且聲音暗澀。

6、進奇寶博歡心

太子李純為使父皇李誦有消遣之物,下詔讓四方貢獻珍奇之物。於是拘弭國貢來卻火雀一雌一雄,又有履水珠、常堅冰、變晝草等各種名貴物品。

卻火雀毛色純黑,和燕子大小差不多,隻是鳴聲十分清脆,不類尋常鳥鳴聲。若捉此雀投入火中,火焰頓時就會熄滅。順宗皇帝李誦甚愛之,配以水晶籠,懸在寢殿中,每夜使宮女持蠟炬燒之,卻到底不能燒毀它羽毛的一絲一毫。

履水珠是黑色的,乍看好象鐵質的,大如雞卵,上麵有水波縐紋,正中有一眼,拘弭國貢此珠的使臣說:“人握此珠在掌中,進入江海內,可以在波濤中行走,而不被水打濕,且最主要是不會墜入水中。”順宗皇帝開始不信,就命宮中善於泅水的內侍掌中握珠,躍入太液池中,果然這個內侍能在水麵上往來行走,宛如平地。又能鑽入池心,很長時間才浮出水麵,而衣帽幹燥,毫無水漬。這年夏季,天氣奇熱,一個十分美貌的宮女因年小好動,偷偷拿著履水珠,潛入液池沐浴,忽聽水中猛起霹靂一聲,她手中的寶珠立時化作黑龍,衝天而去,這個宮女也被龍卷上天去,無可追尋。病弱的順宗聽太監繪聲繪色地講述這件趣事,不禁嘖嘖稱歎為奇事。而這個機靈的會講故事的小太監也就得到了太子李純背後的獎賞,彼時小太監的臉上是聰明的得意,為自己的聰明而得意,但更得意的是太子李純,那一點小小的賞賜能換來病父的歡心是值得的。

常堅冰原是塊極尋常的冰,產在拘弭國大凝山上,山中冰千年不化,從拘弭國送至京師,清淨瑩潔,堅冷如故;雖在盛暑烈日之下也不溶化。

變晝草葉如芭蕉,長有三尺,每一枝有千葉,樹在屋子裏,或庭中百步以內,頓時周圍昏黑如夜,人在對麵而不見。順宗李誦見了,非常不高興地說:“此背明向暗之物,在我中國不足為貴!”然後命人當庭焚去。拘弭國使臣很慚愧,退朝後對鴻臚卿說:“我國以變晝為奇異景觀,今皇帝以向暗為非,真明德之君!”

7、小小奇女子

此外嶺南又獻一姓盧的奇女子,年僅十四歲就有著驚人的技能,同時她的歌喉曼妙甜美,而且容貌嬌美妍麗,動人之至,因她眉彎細長,又眉彩綠色,因而名曰眉娘。

眉娘獻給順宗李誦一個繡本,雖是一尺白絹,卻上繡《法華經》七卷,字體大小如半粒米,筆劃細如毛發,但點勾分明,且品題章句,一無遺缺。眉娘又獻上一物,名飛仙蓋,是用一縷絲染成五彩,在掌中結成華蓋五重,中有十洲三島和天人玉女,且台殿亭軒之象俱全,外列執幢捧節之童也有上千數。飛仙蓋打開足有一丈,稱之重量卻無三數兩重。用靈香膏敷飛仙蓋,飛仙蓋就會變得宛轉堅硬而不斷。

順宗十分歎賞,因為眉娘每日隻吃胡麻飯三、四合,其他葷腥一概不動,所以順宗就稱她為神姑,從此合宮中也都稱眉娘為神姑。順宗又令她走近禦床,細看她的肌膚,明淨嬌柔細膩白嫩,可愛得順宗直歎:“好女孩!”然後他也沒舍得自己受用,而是命人把她送到純孝至仁的太子李純的宮中,而太子李純深感父親的一片美意,深知父皇割此珍愛時定會是忍痛的,所以也沒妄動。於是眉娘得以在不觸怒上意的情況下,保全了自己的清白。

一向病體衰弱的順宗在他即位的同年八月再次中風,權宦俱文珍等勾結藩鎮勢力,以多病體弱、聲啞語難為由逼迫他退位,禪位與太子李純,順宗李誦自稱太上皇,改元永貞,禦例大赦。五天後,太子李純即位太極殿,稱為憲宗,奉太上皇李誦居興慶宮,尊生母王氏為太上皇後,並於第二年改年號為元和。

憲宗李純初登帝位,竭力振作朝綱,貶王伾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戶,一時間奸佞小人都被罷黜。並下詔說朕所寶惟賢才,所有女伎珍禽神芝,全是人臣諂媚君王之事,從今日始,毋得進獻。果然臣下畏懼,天下有治,短暫的和平統一與繁榮昌盛又出現在唐王朝。

每月朔望之日,憲宗李純必帶領百官至興慶宮朝賀順宗皇帝李誦。元和元年,憲宗又奉上尊號,稱順宗李誦為應乾聖壽太上皇。太上皇李誦見兒子憲宗李純如此孝順,也很歡喜,可沒高興多久,病體就開始醫藥無效,不久崩逝,年僅四十六歲。

8、眉娘非媚娘

順宗李誦升遐,憲宗李純因在服孝的黯然中,不便視朝,終日隻在宮中起坐。每到憂悶無聊的時候,憲宗李純就命宣召神姑盧眉娘來唱出塵脫俗的《遊仙歌》。盧眉娘是天生嬌喉,歌聲婉轉美妙,每一闕曲終,就聲細如遊絲,餘韻繞梁,且美麗皎潔的臉上,襯著彎彎的眉兒,小小的唇兒,好似天仙一般,而出塵脫俗的《遊仙歌》又把歌唱者眉娘顯得出塵脫俗,真是曲有終而意無盡,無限動人心。

平日裏神姑盧眉娘每與憲宗皇帝李純相遇,就掩唇一笑,讓從不於女色上用心思的憲宗皇帝李純總會頓覺百媚橫生,心波動蕩。而現在,盧眉娘今天也唱歌給皇帝聽,明天也唱歌給皇帝聽,漸漸地,憲宗李純非有眉娘不歡了。待到見了眉娘的麵,憲宗李純卻又奈何她不得。

這時盧眉娘年紀也漸漸長大了,出落得苗條嫵媚,又嬌憨之態可掬,而她的天真爛漫,真叫人人見了,不由得人人不愛。憲宗雖說是不好女色,但天天聽著她婉轉的歌喉,看著她曼妙的姿色,感覺著她的出塵脫俗和百媚橫生和天真爛漫,也不由得不動起心來,而且還是心越動越厲害。於是憲宗皇帝李純就開始在盧眉娘身上用了心,以後每傳盧眉娘進宮唱歌,就把左右宮女以及伺候他的妃嬪,一齊支使開去。

然後憲宗皇帝就命嬌憨可人的眉娘盤腿席地,依偎在他的膝前嬌聲歌唱。她唱到悠揚動情處,憲宗皇帝就忍不住伸手去撫摸眉娘的脖子。眉娘就如小鳥入懷,柔婉依順。待憲宗李純要把她摟定在懷中,打算要進行點突然性的實質工作時,眉娘卻又嗤嗤地笑著,驚鴻般地柳腰兒一折,避到壁角上。憲宗皇帝見她一副天真爛漫稚氣未脫的樣子,倒也不忍逼得她太緊,但對眉娘的情愛卻伴著心的越動越厲害,而一天深似一天。皇帝表達愛意的方式也是恩賜性的,宮中每有珍寶脂粉,就先去賜與眉娘。皇帝的這種愛情的表達方式,習慣上叫作寵愛,而高潔出塵的眉娘卻恰恰不喜歡這種習慣上的叫法,以及這種恩賜性的愛情表達式。

天氣漸漸暖了,憲宗皇帝李純每日聽眉娘唱歌,就移在殿東南角廊下。這時已黃昏月上,一片的皎潔玉白之光,照在眉娘的臉兒上,更顯得她脂搓粉捏的一般的好肌膚,長眉侵鬢更翠,朱唇含嬌愈豔。憲宗皇帝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眉娘的臉兒,看著看著,他實在忍不住了,乘眉娘正凝神唱著的時候,近前去一把摟住她的細腰,向懷中一坐。

眉娘頓時驚得玉容失色,憲宗李純湊上臉去,正要和她親熱,眉娘卻一納頭倒在憲宗的懷裏,嚶嚶地啜泣起來,一下子就哭成了帶雨梨花,粉麵上珠淚淋漓,任是鐵石人看了也要憐惜,何況憲宗也是一位多情天子,不忍下這個辣手,就放開了手,讓她自由自在,又好言勸慰,還拿袍袖替她擦幹了臉上的淚痕,又賞她綢紗明珠,命宮女們好好地伴送她回房去。

不料想眉娘被驚得第二天就病倒了,渾身燒得燙手,病勢十分凶險,一連七八天不能唱歌了。憲宗皇帝原是一天也離不得眉娘的,如今七八天不見眉娘,就忍不住親自移駕到後宮來探望盧眉娘。從此憲宗李純每日朝罷,便在眉娘房中伴坐在病榻旁。眉娘善哭,病苦的時候更是愛哭。一哭憲宗就得親親柔柔地撫慰一番,她才能重又破啼為笑。

眉娘病勢漸漸減輕,神誌也慢慢地清醒。病好以後的眉娘一見了憲宗皇帝,偏又百般地撒嬌,十分親熱地說笑,高興得天真爛漫,整個世界都因為她的嬌憨可人而變得雲消霧散明麗開闊,但她就是不肯依從了憲宗皇帝的那個要求。

眉娘不是不愛這位英俊多情溫存且有大為大誌的年青皇帝,但她也如同那位王珠小姐一樣不喜歡宮中的忌妒和諂媚和強製,更不喜歡那種恩賜性的不平等的情感交流,她深知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的道理,她害怕一朝紅顏褪卻,她人老如珠黃,皇帝的愛情也會隨之退潮,到那時寂處深深冷宮裏,忍氣吞聲的漫漫歲月將如何煎熬到頭。

憲宗慢慢地把要納她為貴妃的話說了,眉娘卻也不拒絕,隻說:“婢子年紀尚幼,不知禮節,怕冒犯天顏,萬歲爺若有意憐惜婢子,求開恩緩上個一二年,容婢子學熟了禮節,再侍奉萬歲不遲。”

憲宗聽她說得婉轉可憐,就答應緩上一二年再冊立妃子。眉娘又求憲宗釋放後宮裏的年長宮女五百人,憲宗才放她們出宮不過了幾天,眉娘又求再釋放教坊女伎六百人。憲宗的寵愛全在眉娘身上,事事聽從。於是這群已是承恩無望、從深宮裏出來得見天日、重新安排自己人生和幸福的年長宮女們都頌揚眉娘的功德,而眉娘卻從她們的身上穿越歲月的風塵看到多年後人老珠黃紅顏褪卻而仍得寂處深宮的自己的影子,這樣的時候,愛哭的眉娘更是泣淚長流。憲宗皇帝不知眉娘心中所想,他的心中此時隻要一二年後能得到這樣一個可心如意的人兒朝夕相伴,莫說三千粉黛,就是平日所最恩愛的郭貴妃、鄭淑妃也不會理她們了,何況放逐這群區區的庸脂俗粉。

憲宗終於度日如年地挨過了二年,卻萬不料那一天,憲宗皇帝在後宮看見的眉娘卻是已把三千煩惱絲一齊剪去了,完完全全的姑子打扮的盧眉娘。憲宗失望到了極點,緊又忙地拉住眉娘的手,連連跺腳,一時間,急得憲宗李純也如失語般,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而眉娘也是隻說了一句:“求萬歲爺放了奴婢吧。”就跪倒在地,嗚咽痛哭起來。憲宗李純看她哭得十分傷心,也不忍強逼她。好不容易忍到了第二天,憲宗又去探望,原想把她的心勸慰過來,誰知憲宗還不曾開口,眉娘卻哭更厲害了,如此接連五六天,再也不見了眉娘往日的撒嬌和親熱了。

最後憲宗看眉娘終是不肯回心轉意了,就歎道:“此乃天上仙女,非朕等俗人所能得享其豔福。”然後賜金鳳環留個紀念,憲宗親自給她束在臂兒上,並賜號逍遙仙子,放眉娘歸南海去了。

憲宗皇帝自眉娘去後,任郭貴妃、鄭淑妃百般勸慰,又令後宮嬪嬙歌舞取樂,終日就是鬱鬱不樂,忽那天內侍來報:“逍遙仙子已仙去了!”

憲宗的萬分悲傷是在所有人意料中的,萬分悲傷中的他命高僧高道在宮中大做法事,超薦仙子。這時又有人來報說:“在東海上,常常見到逍遙仙子盧眉娘乘一片紫雲,往來邀遊。”憲宗忙遣中使備香車寶馬,去往東海迎接盧眉娘的仙駕。中使去了三個月工夫,自然是空手回來。而憲宗卻從此信了神仙不死之術。每日罷朝回宮,就往來於僧道間,訪仙問法,甚至還派了內給事張維則去青萊島尋訪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