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朝綱大不治(2 / 3)

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佛本夷狄,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使其身尚在,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於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豈宜以入宮禁?乞付有司,投諸水火,斷天下之疑,絕前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固出於尋常萬萬也。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悉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

憲宗看了卻怒責韓愈褻瀆神佛,當即就要定他死罪。幸得丞相裴度主持公道,上書力言,說韓愈語雖狂悖,心卻忠懇,宜寬容以開言路。憲宗還是怒不可遏,後又經崔群一班大臣再三懇求,皇帝這才念在諸位大臣和宰相的分上,把韓愈刑部侍郎的官革去,降為潮州刺史。

從此憲宗在宮中終日與僧道為伴,滿朝文武不但沒有人敢勸諫一句,反而順著聖意,從朝到晚,東也求神,西也拜佛。而皇甫鎛做得更到位,為讓自己這個人人背後唾罵的奸臣名符其實,他領頭兒奉憲宗尊號,稱為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令四方度支使、監鐵使多多進奉賀禮。於是一時間剝削得百姓們家破人亡,少壯流離,田園荒蕪,磷火宵行孤鬼夜啼。

這時柳泌又合出酷烈的金石丹藥,早就因貪戀女色而氣力很不支的憲宗服下後,重又十分勇猛,於是柳泌得以被重用為待詔翰林。憲宗皇帝因服丹藥太多,中了熱毒,性情十分躁烈,一時怒起就會濫殺左右隨侍的太監,內侍們人人自危,於是王守澄、陳弘誌、馬進潭、劉承、韋元素等太監就在暗地裏密謀大事。

這時憲宗的親信大臣各立黨派,柳泌、皇甫鎛一黨,吐突承璀一黨,太監王守澄、陳弘誌等也結成死黨,互相傾軋。憲宗隻顧了沉迷於仙佛色欲,聽任朝外大臣和宮中太監互相爭權奪勢。

私黨林立,每黨又各擁一皇子,各皇子皆有奪儲君大位之心,於是各私黨各皇子都在暗暗之中,急急地狠狠地謀劃著運作著。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太子李恒一聽說自己極有可能被謀廢,自然非常恐慌,忙悄悄遣人去問計於母舅司農卿郭釗。郭釗進宮麵見太子,勸道:“殿下隻須存孝謹之心,靜候天命,不必惶恐。”

不多幾天就是元和十五年的元旦,群臣齊集麟德殿朝賀。憲宗皇帝的精神十分清健,賜百官在明光殿筵宴。席間君臣雅歌投壺,直至黃昏時候,才盡歡而散。不料第二天文武大臣就得到通知說皇上聖駕已經賓天了,大臣急忙入宮,走到中和殿前,殿內就是禦寢所在,隻見殿門外已由中尉梁守謙帶兵執戟,環繞殿門,不放眾大臣進去。遙望門裏,那群管宮太監王守澄、陳弘誌、馬進潭、劉承、韋元素等各執劍怒目。陳弘誌高聲向門外諸大臣說道:“萬歲爺昨晚因誤服金丹,毒發暴崩。”

郭釗大聲問:“大行皇帝可留有遺詔?”王守澄答道:“遺詔命太子李恒嗣位,授司空兼中書令韓弘攝行塚宰。太子現在寢室,應即日正位,然後治喪。”

措手不及中致使自己一派所擁立的二皇子澧王李惲難登大位的吐突承璀在極度失望中,大聲怒問道:“昨天萬歲爺還好好地飲酒歡樂,何以今日無病而崩?我們身為臣子,不能親奉湯藥於生前,也要拜一拜遺體!爾等怎麼能在宮內掛劍攔住大臣!?”說著,他一手拉住他們這一黨派所擁護欲立的二皇子澧王李惲的袍袖,就往宮裏闖。執戟武士橫戟攔住宮門,兩下爭鬧起來,皇甫鎛和令狐楚等見他們愈鬧愈激烈,就上前竭力把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惲勸出宮來。

誰知第二天,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惲二人就在回府的半路上被人刺死了,滿京師的人都傳說是那群太監派刺客悄悄幹的。這時宮中被眾太監包圍住,誰也不敢去把這消息去奏與新皇帝知道,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惲就這樣白白地送了兩條性命。而滿京師的人傳說得更盛的是,憲宗皇帝也是被太監刺死的。

那天黃昏時候,憲宗皇帝宴罷群臣回宮來,走到中和殿門口,就吩咐侍衛退去,隻留兩個小太監掌著一對紗燈,慢慢地走進宮來。剛走到正廊下,忽聽屋中有男女調笑淫嬉之聲,憲宗那已被丹藥弄得十分急躁的性情頓時讓他發起脾氣來了,但他還沒來得及怒喝一聲,屋子裏竟奔出一男一女來,男的在前麵逃,女的在後麵一邊追一邊不住聲嬌滴滴地喚著“小乖乖”,那男在前麵假裝逃著,卻不住地回過臉兒去,向那女的笑著,意欲勾她再向前追。憲宗皇帝迎麵走來,他們兩人都沒注意到,直到那男子竟與憲宗皇帝撞了一個滿懷。

憲宗大喝一聲,這一對男女方才站住。借著廊下的燈光,憲宗看清了,那男子是太監王守澄,那女子正是學士先生宋若憲。憲宗親眼見到自己最寵最愛的人做出這種事來,氣得話也說不上來,劈手就去拔出小太監腰上掛的劍來,向著宋若憲的酥胸就刺了過去。卻不防背後王守澄也揮過一劍,且比他更快一點更早一步到位。

憲宗皇帝的腰眼上被深深刺了一劍時,而憲宗刺向宋若憲的一劍還停留在半空中。隻聽得憲宗皇帝“啊喲”地大喊了一聲,一頭栽倒在地就死了。

宋若憲一見惹了弑君的塌天大禍,頓時驚慌得“呀”地一聲哭喊了出來。王守澄搶上一步,把宋若憲的嘴按住。他到了這個地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立刻把宮內一群有權勢的同黨陳弘誌、馬進潭、劉承、韋元素和中尉梁守謙等召集到密室裏,足足商議了一個更次,最後決定,對外假說是皇上誤服金丹中毒暴崩的,同時把皇上的屍體安放在龍床上,擦拭淨了血汙,又拿棉絮塞住腰間的傷口,外麵罩上龍袍,停屍在寢宮裏,誰也不放進宮來見皇上的屍體。

然後他們假借皇帝遺詔,宣召太子李恒進宮去,把他困留在東偏殿裏,直待到皇帝棺斂已畢,太子李恒才得禦太極殿,接皇帝大位,稱為穆宗,改年號為長慶。

這一年是公元820年,從這一年開始,從這一代皇帝開始,從此李唐王朝皇帝的廢立,都由宦官權閹們所操縱。

穆宗李恒即位後,尊穆宗生母郭貴妃為太後,於是郭太後被迎居興慶宮,每遇朔望日,穆宗率領百宮到宮門上壽。每遇良辰節令,穆宗又率領六宮妃嬪,陪奉郭皇太後在禦苑中遊覽宴飲。

4、宦黨色惑無能主

這時宮內外大權都在王守澄一班太監手中,穆宗根本不得過問。他們矯穆宗皇帝詔,把方士柳泌和浮屠大通捉來,活活地當殿杖斃,因為正是他們獻的丹藥讓先皇誤服身亡的;又說這兩人是丞相皇甫鎛薦引的,有同謀藥死皇上之嫌,就再下詔把皇甫丞相收監,充軍到崖州。

風流一世八麵威風的宋若憲做夢也沒想到,下一個該死的就是她了。王守澄原與宋若憲有私情,但他深怕宋若憲日後把他弑君罪行說出來,就也假用皇帝詔旨,把宋若憲幽囚在外第。可就這樣他還是不能放心,到底賜宋若憲死了,他才最後放了心。

宋若憲死後,她母家的在朝掌大權的弟侄十三人都被捕捉流配到嶺表去。一時間滿朝剩下的全是王守澄的死黨,不管他如何胡作非為,還有誰敢說一個不字,就是穆宗皇帝和郭皇太後也非常怕他。

王守澄為使穆宗無心於朝政,就以陪奉郭太後遊玩為名,密令內外命婦後宮妃嬪華裝豔服地在宮中以女色去引誘穆宗皇帝。果然穆宗夾雜在眾命婦隊裏,左顧右盼,個個都是仙姿國色,顰笑宜人,忍不住滿心快意,感覺每天和她們就這樣輕薄調笑,心滿意也足,早把當年郭太後和太子師傅辛苦教導他的治國安天下的大抱負大追求,在無用武之地的無奈中,悄悄拋棄了。

這群命婦誰不愛親近一下這個年輕英俊又風流的皇帝,在花前月下鬧出許多風流故事來,那將會有多少的榮華富貴落到自己的親人家呀;至少金吾將軍夫人曹氏就是這樣想的。她在這群命婦中是最美麗冶蕩的,橫波流轉處,能讓君王魂斷意也銷。曹氏第一次入宮的當夜,就被穆宗假借宮中宴飲為由,把這個已與他眉目傳了半日情的曹氏留住在興慶宮中。酒至半酣,兩人偷偷溜出席來,在花深幽曲處,月靜人無時,一幅草茵上,穆宗就臨幸了曹氏。第二天曹氏出宮就得到了穆宗皇帝賞她的一箱珍寶和曹國夫人的封號。

自然從此以後,曹國夫人常常被宣召進宮去遊玩,一進宮就十天八天不出來。曹國夫人生性好動,穆宗就特意給她在禦堤上開辟了一條跑馬道,夾路種著桃柳。軟泥十丈,芳草如茵。穆宗皇帝跨一頭栗色馬,曹國夫人跨一頭銀鬃馬,兩人並馬在跑馬道上往來馳騁,笑談不絕相愛相親。

一到春天,道旁桃紅柳綠,萬花齊放,曹國夫人又打扮得十分嬌豔在花下徘徊,遠望真好似天上仙子。穆宗又以怕曹國夫人宮中寂寞為名,把王公命婦一齊召進宮來,飲宴遊玩之際的禦花園中,繡帶招展,粉麵掩映,甜語嬌聲,穆宗插身在裏麵,調情打趣,十分快活。

5、庸君死風流

大才子元稹因雅擅詞曲,很得穆宗皇帝的寵用,他的《端陽競渡曲》被穆宗令後宮歌女五百人齊聲歌唱起來,嬌媚動人。穆宗命王守澄打造五十條龍舟,雕彩刻畫,豪華富麗;又令小太監扮做各種魚妖水怪,在水麵上繞著龍舟,遊行往來。

端陽節那一天,穆宗皇帝帶了六宮妃嬪和命婦夫人們駕臨魚藻宮,觀龍舟競渡。那五百名宮女個個打得妖豔嬌美,珠喉齊唱《端陽竟渡曲》,婉轉悠揚,從水麵上一波一波地渡來。

在仙樂妙歌的背景下,這時的穆宗皇帝正與諸妃嬪傳杯遞盞談笑取樂,尤其和曹國夫人,兩人在筵前眉來眼去,履舄交錯,不覺到了情濃處,穆宗忘乎所以地拉住曹國夫人的手,就徑向禦苑中走去。隨侍的宮女們都知道這位風流天子的性格,忙忙捧了巾櫛盆盒跟在身後。

看看萬歲爺倚住曹國夫人的肩頭,慢慢地走到花障子後麵去。宮女們非常知趣,忙齊齊地站住,屏氣靜息地候著。隻聽得曹國夫人一陣一陣的嬌笑呻吟聲和萬歲爺伴著喘息低聲喚愛卿聲,傳出花障外來,這群正當妙齡的宮女們個個羞得紅潮上頰,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禁不住偷偷抿嘴笑。隔了半晌,萬歲爺笑嘻嘻地拉著曹國夫人的手,從花障子後麵轉出來。幾個宮女忙上前去擁著曹國夫人,進更衣室去梳洗沐浴;更多的宮女自然是忙上去服侍萬歲爺。

穆宗皇帝剛剛盡了興,宮女們才把他服侍到了能幹淨利索地出來見人,正滿心歡喜要入席時,穆宗忽然手腳劇烈地抽搐起來,四肢再就一直不停地抽搐,且目定口呆,任憑禦醫如何服藥調治,卻再也不能行走說話了。

郭太後隻好出麵維持大局,召集大臣商議立嗣的事。因為穆宗雖然在位多年,卻還沒顧得上冊立正宮,因為每日要應酬的美麗女子太多了。穆宗現在生有王子五人,大臣紛紛請立長子李湛為太子。於是郭太後就以穆宗的名義立李湛為太子,冊封李湛生母王氏為貴妃。

穆宗雖然每日隻能癱坐在小車上,由四個小太監前後推擁,卻依舊不忘淫樂之事。一群美人終日圍繞著這位風流皇帝彈唱調笑,一到動情時,風流皇帝就把美人拉進小車裏去,四麵窗幔放下,頓時笑停樂止,隻聽得車中陣陣喘息呻吟和輕喚低笑聲,直到樂極歡盡,這個美人才能被放出來。

穆宗皇帝最不能忘懷的依舊還是曹國夫人,這時幹脆把她長留宮中,穆宗差不多每夜都伴曹國夫人同宿。這樣夜以繼日地伐之不休,采戰不停,任憑鋼筋鐵石人也要放倒的,何況穆宗還是個多病之軀。穆宗早已支撐不住,郭太後一看大變即在目前,就下諭,命隻有十六歲性情又癡呆又暴橫的太子李湛監國。內侍們一看太子這個樣,就請郭太後臨朝,郭太後怒斥內侍道:“爾等要我成為武後第二嗎?”

6、無道更荒淫

公元824年正月,太子李湛監國後不幾日,穆宗皇帝就一病而崩,國太舅郭釗在慌亂中受穆宗顧命,欲扶太子李湛為皇帝。誰知四處找不見太子李湛,直尋到西偏殿下,卻見太子李湛正與一個小太監在殿下踢球玩,他玩得正高興,說什麼也不肯去登什麼基做什麼皇帝,到底被眾大臣半是簇擁半是推搡地弄到了太極殿,才隻得老老實實地坐在那兒即了皇帝位,這就是敬宗皇帝。照慣例,尊其生母王氏為皇太後,李湛的其他四個弟弟均封王,並照慣例,改年號為寶曆。

敬宗皇帝在繼續了父親穆宗的皇位以後,也把穆宗的最大特點繼承下來,隻是品味太低下了點,一見有略具姿色的宮女就不肯放手,然後當著眾太監的麵前就胡亂奸淫。

此時穆宗的靈柩尚供奉在太極殿上,敬宗卻常帶著一群小太監在穆宗靈柩前,敲大鑼打大鼓大聲歌唱。

一天敬宗忽然看見一個長得十分美麗而年紀尚幼的小宮女,就去追她,這個小宮女一向聽宮中眾姐妹們說敬宗皇帝的淫暴,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此刻一見敬宗皇帝追她,知道不是好事,就拚了命地宮門外跑去。敬宗就也拚了命地追出宮門來,頂頭正撞見一向以忠直之臣而聞名左拾遺官劉棲楚。

劉棲楚當即毫不猶豫地舉起手中牙笏,向那個美麗而無辜的小宮女的麵門上,就狠狠地打下去,隻聽得啊唷一聲,這個美麗而無辜的小宮女頓時腦門破碎,滿桃花麵上都是鮮紅的橫流的血,立時倒地身死,猶如一朵被毫不憐惜揉碎的三月桃花。

然後這個忠直之臣才作出慌恐的樣子,跪倒在地,連連叩頭說:“陛下年富力強,今在嗣位之初,正當宵旰勤勞,以問政事。可陛下沉迷於聲色,日晏方起,梓宮在殯,鼓吹不休,如此荒淫,福祚不長。今臣請碎首階前,以謝曠職之罪!”劉棲楚一邊說一邊叩頭不已,直到額頭在地麵上碰出血來,響聲直徹殿角。

敬宗卻非常懶得聽更是討厭聽,當即緊皺起眉頭,什麼也沒說,隻是懶懶得煩煩得擺了擺手,令左右太監扶劉拾遺出宮去。

丞相李逢吉屢次勸諫也無效,他也殺小雞以儆大猴,隻是他不是打死一個三月桃花般的小宮女,而是殺了和敬宗玩耍的幾個小太監。敬宗這隻大猴子就氣得索性從此也不坐朝了,甚至也不出宮了,終日泡在宮中,與那群妃嬪宮女們嬉戲淫樂。

又一個忠直大臣德裕別出心裁,獻玉屏六幅,屏上寫著他苦心勸諫的話:一箴曰宵衣,是譏諷敬宗坐朝稀晚;二箴曰正服,是譏諷敬宗服裝怪異;三箴曰罷獻,是譏諷敬宗貪得物玩;四箴曰納誨,是譏諷敬宗不聽忠言;五箴曰辨邪,是譏諷敬宗信任奸臣;六箴曰防微,是譏諷敬宗輕於出遊。敬宗卻用這六扇玉屏圍住眾妃嬪,令眾美女脫光衣裙,裸體屏中舞。德裕和劉棲楚一見皇帝如此荒淫無道,一齊推脫有病,辭去冠帶,回老家去了。

7、偽太監

偽太監劉克明就在這種大好氣候下登上了大唐王朝的政治舞台。他原是太監劉光的養子,因善踢球,而愛玩的敬宗隻要能夠讓他玩得高興,就沒顧得上劉克明已不是個小男孩需要閹割的問題。性情伶俐、皮膚白淨的劉克明借助於敬宗皇帝忽略的這個問題,在宮中先是暗通美貌的宮女,漸漸地膽子越來越大,又與敬宗的董淑妃結上了私情。而敬宗皇帝每天自己遊玩淫嬉還忙不過來,哪有閑心管這些破事。但從來都是做賊的心虛,劉克明總疑心這個殘暴的萬歲爺已窺破了他的秘密,他常常在夢中見到自己在某一天的某一刻,悄無聲息地被人暗殺於幽僻處;或者幹脆皇帝也不怕費事丟人,把他直接綁赴於眾目睽睽之下,零刀碎割,尤其是他的那個被忽略的問題,此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範圍裏:遭遇了最悲慘的零碎痛苦,鮮血橫流伴著慘嚎痛嘶。

這樣的一個個噩夢,是一聲聲震耳的警鍾,警戒劉克明要未雨綢繆,先下手的為強,後下手的遭殃!偽太監劉克明差不多天天都要在心裏暗暗告誡自己。於是劉克明更加注意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樣一來,在宮中多年的他本來就很大的威權變得更大了,大小太監差不多全是他的黨羽。然後就在這年的嚴冬時節,弑君這樣的事就被他做出來了。

8、朝綱難振君主鬥誌靡

公元827年12月,征西大將軍蘇佐明班師回京,敬宗皇帝忽然高興起來,傳旨當晚在正儀殿賜宴。當時與宴的,除蘇佐明、餘應龍二人外,還有二十八個文武大臣。君臣對酌,倍覺開懷。酷好杯中物的敬宗皇帝不覺酩酊大醉,一下子就嘔吐起來,弄得衣袖狼藉,小太監忙上前來扶著,退回隔室去更換衣服,眾大臣齊坐在筵前候著敬宗皇帝更衣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