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電子在燃燒(一)(2 / 3)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鬆下電器終於研製出了自己獨立研發的收音機。在之後不久,他們又把真空管引進收音機,鬆下的產品立刻在全國受到熱烈歡迎,成為當時收音機銷量冠軍企業。

業績的飛快提升,讓鬆下幸之助決定走出日本,邁向全世界。

鬆下幸之助第一個重要的海外合作夥伴是飛利浦。這家公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電子業巨擘,對於成長中的鬆下來說,如果能和他們一起幹活,絕對能獲得巨大的提升。

但是,鬆下幸之助拿到合作合同的時候,還是驚呆了。合同裏說,雙方可以合作開廠,但是,鬆下要出大部分投資額,還要給飛利浦7%的技術指導費,提前支付50萬美金。這可是一個非常苛刻的條約了,美國人的技術指導費不過才3%,何況飛利浦還要提前支付一大筆錢,到底劃算不劃算?

鬆下幸之助決定先跟他們討價還價一番。沒想到飛利浦堅決不同意降低價格,反而勸鬆下幸之助說,我們的合作夥伴都具有良好的信譽,我們也是看中了鬆下30多年發展的曆史和成績才跟你們合作的。

鬆下幸之助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那時候,飛利浦在海外的合作夥伴非常之少,一般在一個國家隻有一個合資工廠,這說明飛利浦挑選夥伴的確有嚴格的要求。既然如此謹慎,那麼,這樣的合作怎麼會不成功呢?

1952年,鬆下幸之助和飛利浦合資開辦了鬆下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設立在大阪(一直到現在),主要生產電燈泡、熒光燈和真空管等電子產品。這家工廠應該是日本企業與外資合作的典範,它大量引入了歐洲的設備,提升了效率,產品質量也贏得了消費者的熱愛。

最重要的是,憑借著和飛利浦的合作,鬆下產品也進入到了歐洲市場,成為西方人熱愛的產品。

1959年,鬆下美國公司成立,正式開始了它們征戰海外的旅程。

也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鬆下幸之助作為日本最知名的企業家開始不斷豐富自己的管理理念,他開始把目光從產品轉移開去,讓自己陷入哲學層麵的深思。

他常常一個人坐在黑暗中冥想,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總是說,“我現在關心的是人性”。

關心人性的鬆下幸之助善於把經營理念和哲學用最粗淺的話表述出來,跟後來的經營大師稻盛和夫比起來,鬆下幸之助的哲學更加世俗,比如下雨打傘、水庫理論,等等。這可能和鬆下幸之助的出身有關,他沒受過什麼教育,沒有盛田昭夫那種國際化視野,也不像稻盛和夫那樣趕上了互聯網的浪潮。從本質上來說,他是典型的舊日本式的商人,保持著傳統的習俗。他的語言樸實無華,缺乏華麗的辭藻,但極為實用,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動員工。比如,他告訴員工,創造出好的產品需要必死的決心,用生命來做賭注就有勇氣去應付一切困難。

那麼,什麼是必死的決心呢?鬆下幸之助解釋說,人活著其實都在必死的懸崖,比如交通事故、地震、火災,等等。既然活著都可能隨時死去,那就得把造物當做最後一件事業來做。這就是必死的決心。

很多人都渴望從鬆下幸之助的言論中能獲取一些經營的真諦,可是,如果你真的縱覽他的一生會發現,那些道理都很粗淺,比如要誠信、要進取,等等。那麼,這些道理沒用嗎?當然有用,因為任何時候,任何人都需要一碗熱氣騰騰的“心靈雞湯”。

然而,在這場征戰剛剛開始的時候,鬆下幸之助就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大部分人都能想到,這個不可一世的競爭對手就是索尼公司。在未來的數十年裏,這兩家公司一直橫眉冷對,刀槍相見。在鬆下員工的視野裏,絕對不能出現索尼的產品,而對於索尼來說,也是如此。其實,雖然這兩家公司在產品領域有很多交集,但又風格迥異,甚至看起來毫不相關。

比如鬆下電器一直很傳統,在一般人眼中看似陳舊、保守。領導人也極端低調,雖然鬆下幸之助以大師、哲學家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但在他之後,很少有一位公司領導人能具有如此強大的知名度,他們大都一絲不苟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讓鬆下電器這座巨型航母平穩前進。

索尼從一開始就不一樣,它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熱衷於古典音樂,而在他之後的領袖們也都具有類似的氣質。他們喜歡開派對以求擴大自己的交際圈,他們熱衷於在媒體麵前表現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不單單是隻談產品和設計,他們從一開始就渴望融入到西方世界去,而拒絕承認自己是一家日本本土公司。很多年後,他們甚至聘請了一位西方人擔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這就是索尼與鬆下的區別。

一開始就國際化

那麼,為什麼這兩家公司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為什麼脫胎於日本的索尼公司一創立就敢於麵向全球呢?關於這個論題,隻能從盛田昭夫的生命軌跡中尋找答案。

我非常喜歡盛田昭夫的老家,這個坐落在名古屋以南的叫常滑市的小鎮。這裏樹木蒼翠,不高的山丘上麵就是湛藍的天空。生活在這兒,你會恍惚覺得時間都是靜止的,而不是滑動著的。

而讓人想象不到的是,這個小鎮的人大部分靠手工活求生存,他們製造的陶器享譽整個日本,甚至遠銷海外。

索尼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於1921年在這個充滿魅力的小城出生。他的祖上都是深諳經營之道的商人,依靠經營酒業讓家族生意傳承了上百年。

但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盛田昭夫並沒有沾染上開車打人、包養二奶的惡習。盛田昭夫雖然住在富人區,但性格敦厚,彬彬有禮,善於傾聽。這一點,盛田昭夫深受母親的影響。這位偉大的母親出身武士階層,自小受到西方教育,熱衷於吃西餐、聽古典音樂,熱愛讀書。

於是,盛田昭夫的童年就在悠揚的西方音樂中度過。

良好的家境、良好的教育,加上藝術的熏陶造就了盛田昭夫溫文爾雅的性格和追求美好事物的特質。在未來的日子裏,他通過創造一個個偉大的藝術載體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衝擊著人類的思想和對藝術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