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笨拙”恰是老板鍾愛的品質(1 / 1)

有的“笨拙”恰是老板鍾愛的品質

守本分是真正的聰明

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聰明人”,他們熱衷於公司的小道消息,知道的八卦隱私也比一般同事多得多,但這是真的聰明嗎?這些“聰明人”好像永遠都難以結束低薪長跑的工作,白白浪費了上天賦予他們的才智。反之,有些人看起來笨笨的,什麼事兒都是最後一個知道,但是因為他們守本分,做事會更加專注,在職場上的價值反而超過了很多當初起點比他們高的人。

老板喜歡員工一心關注工作業績,因為本職工作才是值得奮鬥的主戰場。

尹小梅畢業後進入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公司有一個“秘薪製”的規定,就是員工之間不許打聽工資,任何人要是到處探聽,隻要被老板知道,就會解除其勞動合同。

有一年年底,尹小梅發現公司沒發年底獎金,而這也並不是公司的硬性規定。發工資的第二天,大家的表情都有點奇怪,也流露出些許失落,但是都沒有說什麼。

趕巧周末有個聚餐,大家就說起這件事,都痛快地發泄著不滿。當所有人都在罵老板不好的時候,尹小梅卻沒有吱聲。當時大家覺得她笨嘴拙舌,什麼也不知道為自己爭取。殊不知第二天,老板就知道了這件事情。在大家眼中“笨嘴拙舌”的尹小梅,因為沒有參加議論,反而成為了老板特別照顧的員工。

所以,在公司裏,要管好自己,盡量少去“關心”你決定不了的事情,也不要過度“關心”你的同事,例如,動輒就看不慣誰提前下班;看到哪個同事多請了幾天假,就向老板打小報告。看不慣別人的方麵太多,就會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麻煩,進而也成為老板的麻煩。

多事多話易招怨

有的人明明工作業績不錯,卻偏偏在同事和老板那裏都不受待見,這樣的人本質並不壞,卻因為多事多話給別人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造成別人的誤會和排斥。多事多話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

第一,容易“自來熟”,讓不熟的人產生排斥心理。

辛小琴是個開朗熱情的女孩,有一次經過同事辦公桌的時候看到一張照片。她就很隨意地靠過去,指著照片上的男士問:“這是你的男朋友啊?”那位同事一愣,把照片拿回去,很直接地說:“別動我的東西。”

辛小琴頓感尷尬。同事之間的距離很微妙,有人感覺自己和對方已經熟悉得可以交談私事了,但可能對方並不那麼認為。為了避免尷尬,隱私這樣的敏感問題還是應該盡量回避。

第二,聊別人沒有公開的事情。

一次,冰冰上班時間在某個網站挑選了一件衣服,中間她離開座位去複印文件,也沒有特意關掉電腦屏幕。沒想到等她回來的時候,就有一個同事湊過來神秘兮兮地問:“那件衣服你下單了嗎?”冰冰的心裏“咯噔”一下,雖說這不是重要的信息資料,但被人窺探的感覺太糟糕了。現在她常常覺得有雙眼睛在注視著自己,心裏挺不舒服的。

第三,習慣對別人的事追根問底。同事之間熟悉了總會聊些休閑話題,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也很少有人會介意,但過分隨意就會影響心情。

凱倫買了一個名牌包,剛到公司,一個最好事的同事就圍上來很驚訝地叫道:“哎喲,名牌包,多少錢啊?很貴吧?”她這一叫又引來很多人,大家都一起紛紛地問:“多少錢?真皮的吧?這什麼牌子啊?”還說“真想得開,有錢”。凱倫隻得勉強露出笑容,與大家應付幾句。就在大家圍著她聊的時候,老板走進來看到了這一幕。於是,凱倫感覺自己被“陷害”了,自此就和那個同事疏遠了。

別人的背景你搶不走

不探聽別人的事,不但不會陷入是非,還會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好處。員工沒必要用至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你的老板,要求他一定是道德上的完人,能夠做到完全沒有個人喜惡。

有人總愛說“某某人背景強大”“某某人跟老板走動得多”“某某人太會討好老板”,這些事情,一個普通員工知道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平添一堆煩惱。

別人在說這些的時候,除非是直接關係到自己,否則就應該保持“刻意回避”這種智慧的態度。這樣對自己是有好處的:某個同事背景深,你知道了人家背景就變“淺”了嗎?有的同事受領導重用,你有本事有膽量給他“穿小鞋”嗎?估計你最多也就是感歎世道不公罷了,越是這樣你就越覺得這份工作“沒幹勁”,你就越消極,就越不受領導待見。

探聽不該知道的事情,別扭都是自己找的,你最需要的是把精力投入到自己能掌控的地方去,埋頭幹事,私下猛“充電”。那些越是探聽別人如何如何的人,就越是沒有出息的人,他就是想把他的“嫉妒”傳遞給你,這樣你也“嫉妒”了,然後你們兩個就可以一起“嫉妒”,然後就沒別的了……

總之,別人在老板那裏的背景你搶不走,你隻要專注於打造自己的背景,就會成為公司裏跑得最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