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怯,別讓老板一眼望到底(1 / 2)

不露怯,別讓老板一眼望到底

不謀小利謀大局

每個老板都希望員工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如果一個員工總是陷入短期利益的爭搶中,最終不會走得太遠,也得不到老板的重視。

員工隻有把自己的心態放平,不爭小利,才可能得到更多的機會,才能被同事認可,被老板重用和提拔。有的人才華橫溢,但喜歡斤斤計較,導致老板也難以對其委以重任。

高越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他思維敏捷,辦事效率非常高。參加工作後,短短的時間就接到了公司委托的一項市場調查任務。高越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市場調查與分析,並根據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提出了振興公司的新思路,寫出了切實可行的計劃書。

老板對高越十分賞識,準備提拔他為助理。可是,幾個中層領導和員工代表卻提出了質疑,他們一致反映高越目中無人,狂妄自大,曾經和公司的三個領導當眾爭執,而且都是因為一些小事,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他難以協調好企業內部的關係,一定會給公司造成損失。

最終,高越還是被大家按在了原地。然而,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恨公司沒有伯樂,埋沒人才,負氣離開了公司。

現在的就業環境最不缺的就是人,也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在一個公司裏,要懂得“光而不耀”的道理,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以出色的工作業績表明你的價值,一定不要在第一次取得成績的時候,就暴露出自己的淺薄。因為你雖然有好的成績,但是領導還搞不清楚你是偶然的超水平發揮,還是能力已經超越了大部分人。

陳迪參加工作後深得老板的信任。一次,他為了完成一個項目,連續三個月沒有休假,最終,該項目圓滿完成。老板想給他一個鍛煉的機會,便計劃將他升至管理層。陳迪想,既然自己可以做管理了,就意味著加薪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他就找到老板,拐彎抹角地要求加薪。

結果,老板考慮後,不僅沒有給他加薪,升職的事情也不了了之。陳迪既沒有如願實現加薪,又喪失了寶貴的升職機會,他一氣之下辭職不幹了。

後來,老板在一次聊天的時候,提起了這件事,說:“我本想培養他一下,可他還沒等幹出什麼業績就先要求加薪!當時,我真想對他說,商務談判、社交應酬、帶隊伍打仗你精通嗎?你為什麼不考慮清楚自己能否勝任這個職務再提要求……”

一個人若想在職場上乘風破浪,一定要做到心遠、誌高,用一流的業績表明你的身價,然後才有資本談優厚的待遇。急功近利隻會壞事,深謀遠慮自然有好運。

五年前,張德君剛從大學畢業,在一家單位實習。他常給單位的電腦做日常維護,而且,其他同事的私人電腦壞了,他也會幫忙一起修好。當時,這個部門的經理就說:“這個孩子舍得花時間幫別人,有前途。”

沒過多久,大家就都對他交口稱讚。兩年後,張德君所在的部門主管離職,有位部門經理推薦了他,大家都沒意見。和張德君同時入職的那些人,都羨慕地說張德君遇到了“貴人”。

其實,張德君的“貴人”隻是自己持久形成的人格魅力,很難說具體是哪一個人——這位提議的部門經理雖說是“伯樂”,但要是其他領導不同意或者同事們反映不好,他這匹“千裏馬”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起跑。給了他一個平台之後,他還是保持著本分的工作,沒過兩年,“伯樂”們為了鍛煉他,又讓他主管經營工作。

職場上的晉升,既是機遇,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水到渠成”。在這場長跑中,你要從一開始就做好跑遠路的心理準備。

別為一時得失迷失

每個人剛進公司的時候,都有這樣的感覺:當初你神采飛揚,可是現實馬上就可以讓你感到鬱悶。或許,你為單位做了大貢獻沒人重視;或許,你隻得到口頭重視卻得不到實惠;或許……總之,你得到的與你期望的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