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與幹得好一樣重要(1 / 2)

說得好與幹得好一樣重要

學會把自己“說出來”

現在的職場要求員工既要幹得好,也要說得好。“幹”是主要的,可是老板沒有時間去發現每一個人,此時,“說”就顯得尤為重要,老板要管的可能有100人、1000人、10000人,如何在業績考核不明顯的工作崗位上成為千裏馬?如何在公司脫穎而出,讓老板眼前一亮?必須將幹和說結合起來。

“說出來”並不簡單,如果你很會對老板說話,和合作方會交流,和客戶會溝通,和考核自己的人會表達,那麼顯然你就會被發現,別人就會認為你幹得不錯。相反,如果你自己不想說明自己的業績,或者說得誇張不可信,或者說得輕描淡寫,你幹的效果就有可能被你說的效果所抵消。

說話是一種技術,什麼時候說,怎麼樣去說,說多說少,不同的說話所產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你會說話,又有價值,在公司中,你就又貴又值!

當然,你本質上是個怎麼樣的人是根本,如果一個人天天說假話,他就要有演技來維持這些假話。可大家都知道,真實的東西源自你的本性和本能,是你不必天天刻意去表現就能讓大家看見的。而假的東西你就得時時刻刻防備著不要露餡,那種心理負擔太重,天天跟同事和老板在一起,假的也真不了。

你要如何表達你自己?要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表達能力進行訓練。正確的方法是選取自己最有優勢的地方,以合適的語言去包裝它,不僅為主流所認同,也要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這樣你的形象才能樹立起來。

要對自我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總結。隻有逼近真實自我的人,才能擁有最好的形象,旁人可以指點,但一定不能代替你自己。

舉個例子來說,有個男孩想去應聘做置業顧問,他在簡曆中這樣定義自己:善於溝通、親和力強的優秀銷售人才。其實,這是一句套話,話說得還不夠準確,那麼這個男孩的特點是什麼呢?

他有一個非常出眾的優點就是,很多人與他說話都會覺得愉快,但這種愉快並不是因為他會說,而是因為他能很認真地聽,他的反應也非常正確,該點頭就點頭,該微笑就微笑。

正是這種會聽,使別人感到他溝通能力強,所以他可以這樣定義自己:善於以傾聽打動客戶、客戶好評率100%的優秀人才。

有思想的表達才有力

會說話不是隻練嘴皮子,還和思想有關。因此,在說話之前要先訓練自己的大腦,讓自己具備思考的能力,這樣才會有良好的溝通態度,並能權衡利弊,說話時才能有的放矢。說話是為了交流,交流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別人用簡單方式問,我用簡單方式答;別人用複雜方式問,我用複雜方式答。

說話是為了表達我們內心的想法,而不是要找出別人的缺點,所以說話盡量不要帶出別人的缺點,也不要以為針鋒相對就是反應快,而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一次對話。

丁秀秀是一家超市的收銀員,有一天她與一位顧客發生了爭執。

丁秀秀認為顧客沒有付賬,於是說:“你還沒有為購買的商品付款,你不能走!”

顧客非常肯定地說道:“姑娘,我已經給了你50塊錢。”

丁秀秀說:“我沒有收到你的錢!”

顧客有點生氣了,並表示絕對付過錢了。丁秀秀補充道:“我們超市有自動監視器,我們一起去看看錄像吧。這樣,誰是誰非就很清楚了。”

顧客跟著她去了。錄像表明,這位女士的確將50塊錢放到了收銀台上,但卻被前麵的一位顧客順手牽羊拿走了。

丁秀秀說:“我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是錢交到收銀員手上時,我們才承擔責任。現在,請你付款吧。”

這位顧客非常憤慨:“你們管理有缺陷,卻叫我來承擔責任,這真是極大的侮辱!我再也不會到你們超市買東西了!”

可是丁秀秀一再堅持,後來顧客憤怒地扔下50元錢離開了。

本以為一番爭執為超市贏得了利潤,可是,經理找她談話時卻說:“你必須仔細想想這麼幾個問題。第一,顧客做出此舉是故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