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口氣說完,氣息平複了一些。又用手指點點桌上的另一摞折子道:“這些折子都是保你的。雖然隻有十一份,但阿桂、梁國治、和珅、福康安、福長安、董誥這些內閣大臣都上了保本。可見朕所重用之人都是識大體的。也足見朕所做之決定並沒有錯。”乾隆一轉身,對著福崧道,“福崧你聽著,你在查辦甘肅虧空及冒賑案中實心任事,辦理得有條有理,甚慰朕心。雖有人稱你為酷吏,但更有人誇你為能吏,朕也想重用你。王亶望先任浙江布政使,後任甘肅布政使,再任浙江巡撫。他在甘肅四年,竟想出虛報災荒,名為捐糧賑災,實為侵冒官項的法子來騙朕。那麼他兩任浙江要員,做了四年浙江巡撫,難道還會清正廉潔嗎?浙省倉庫有沒有問題?是侵占國庫還是倉廩虧空?朕需要你去查實。你聽著,朕派你去浙江做巡撫,一定要把這件事情搞清楚。”

福崧又急忙跪倒,叩首道:“蒙皇上如此信任,臣一定不負聖恩。”

“你起來,朕的話還沒有說完。浙江虧空是已經有人上了密折的。但具體虧多少?你要徹底盤查,如有虧短情弊,要立即據實稟明。還必須將全省的庫帑倉儲皆歸實貯。你多長時間能夠做到?”

“臣未在浙江做過官,不知其中情況,等查清虧空數額及虧空情弊方能定下限期。”

乾隆見他沒有武斷下軍令狀,覺得比較滿意,道:“果然做事有條理。但朕還是要問你,此次查辦你能不動聲色嗎?朕希望浙江之案莫用重典,少動刑獄。”

福崧有些不明白了。不用重典,不殺幾個貪官汙吏怎麼能讓眾官員甘心掏腰包來彌補虧空呢?但凡敢貪能貪的官員都是又貪婪又精明,而且往往是一窩貪,一黨貪,互相看著,互相攀著,連著一條心和你對著幹,不打下來一兩個出頭鳥,這些人根本不可能乖乖地順順利利地補上虧空。

乾隆見他不回答,也不追問,繼續說道:“浙江之虧空畢竟與甘肅冒賑案不一樣。一是甘肅一案是向朝廷謊報旱災,以賑災之名,貪汙監糧,上下蒙蔽,將國庫與民脂據為己有,中飽私囊。而浙江虧空,賬目還在,是借錢沒還,隻要還上了,就可寬容一些。二是甘肅一案,殺人太多,再在浙江動刀子,恐震動天下,百官恐慌,人心難穩。更重要的是第三個,浙江稅賦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千萬不能亂啊!”

福崧這才明白,這些紛紛指向自己的矛頭對乾隆還是有影響的,而這一影響則反映在下一步對浙江虧空的查處上。乾隆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對浙江要懷柔,要少流血甚至不流血,還要把事情辦好,以保證官場上這些已經炸了窩的馬蜂不要再亂蜇人了。但如何才能既對了皇上的這個意思,又把差事辦好,實在是個難事。

“福崧,你在想什麼?”

福崧一驚,連忙說道:“臣在想,皇上不興大獄,的確是仁心高厚,上順天時,下合民情。但不動刑獄,又是怎樣個查法?難道和他們一個一個地講道理不成?微臣才淺,一時還沒能想出妙策來。”

乾隆點點頭:“你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朕與阿桂、和珅議過這事,已經有了辦法。按和珅的話說,叫作先禮後兵。你可以在查出虧空之後限令各州縣按期自行彌補,同時傳下文劄,到期不能補虧者,必嚴厲查辦。朕會在一定時候下明旨進行督促。期限一到,未補足虧空的所欠也不會很多,此時可按律處罰,也不至於用嚴律、興大獄。”

乾隆的這條妙計,實在是讓福崧佩服得很。要想不動用嚴厲的刑法來治理浙江,似乎的確也隻能如此。不過,乾隆等人還是把事情想得簡單了。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乾隆雖有寬容之意願,但屬下未必存有體諒下麵的百姓、理解上麵的長官乃至皇上的心。浙江百官虧空案—竇光鼐一人獨鬥浙江全省官吏乃至數名欽差的反貪大戲也就由此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