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1 / 3)

二十五

乾隆四十七年夏末,陳輝祖一案各涉案人員送京處理。除了總督陳輝祖、按察使李衛源、杭州知府楊先儀外,涉及此案的官員還有:前任浙江鹽道現任安徽按察使陳淮、湖南布政使李封、衢州知府王士浣、嘉興知府楊仁譽、錢塘知縣張翥以及高模、朱桐、劉勳、劉大呂、杜泰、張誠等人。另有其他涉案之人而未深究者竟達百人。作為王亶望大案的案中案,此案涉及官吏的人數之多、級別之高,以及金額之大,讓人驚歎。

審理此案或查抄案犯的官員除了阿桂之外,還有軍機大臣、刑部侍郎福長安,刑部侍郎喀寧,河南巡撫富勒渾,杭州將軍王進泰,署理按察使德克進布,杭州署理織造盛住,署理兩江總督薩載,江寧鹽巡道伍拉納,署藩司廬鳳道王懿德,湖廣總督舒常,兩淮鹽運使伊齡阿,陝西巡撫畢沅等人。反貪重案組成員大多為封疆大吏或京中重臣,其反貪力度也為乾隆年間罕見。

此案連同王亶望為首的甘肅米捐案,合為一樁連環大貪案。案值僅次於嘉慶皇上扳倒和珅所查數額,而犯案官員的人數卻要多於和珅案所涉之人數,可謂乾隆年間第一大貪案,也稱得上是“清朝第一大貪案”。而本書所寫“大清第一虧空案”,實際涉案人數以千計,一旦查實,僅從人數上來看,那將更是一個驚天大案,可稱此案的“姊妹篇”。

無論是平陽知縣黃梅強勒硬派,額外盤剝,逼民聚眾的案子,還是金壇縣吳日成遇害一案,都隨著陳輝祖的案發而暫時壓下,浙江又恢複了平靜。

一晃三年半的時光過去了,轉眼到了乾隆五十一年,乾隆為福崧所定的清理虧空三年期限已到。

乾隆五十一年的正月初一,杭州城內。

除了此起彼伏的鞭炮之聲,各個商家門前的招財鼓也敲得特別起勁。清朝時的杭州人過年還喜好放燈鷂,硝煙彌漫的天空上,飄搖著星星點點的風箏,有蜈蚣、蝴蝶、美人、月亮、星星、壽星,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風箏,正是紙花如雪滿天飛,天地間都充滿祥和喜慶的氛圍。

浙江巡撫衙門口,更是熱鬧。數十頂藍呢大轎齊刷刷地停在衙門口;一百多個親兵與數百名轎夫聚在門口;親兵分列巡撫衙門兩側,在雪中站得挺挺的,手扶佩刀,目不斜視;轎夫們就沒這些規矩了,有的坐在對麵閑聊,有的跑到附近茶館喝茶,有的就在街邊擺起了棋局廝殺。大年初一,巡撫門前平白多了這麼一夥子人,顯得十分詭異。

此時巡撫大堂之上,藩臬兩司正六品以上官員,全省三十四名道台、十一名知府皆聚於此。大堂之上擺著三個香爐,香煙繚繞,熏得整個大堂霧蒙蒙的。如來佛、老子與孔子之像高懸於北麵正牆之上,雖有些不倫不類,但在這樣的氣氛中,人們卻不由現出十分的莊重來。六七十名官員按品級排成方陣,麵向佛像。第一排是一色的紅頂子,最後一排是白頂子,中間幾排則為一片藍色的頂子,在巨燭照射之下閃閃發光,藍汪汪的一片,鑲著一白一紅的邊。

浙江巡撫福崧站在最前排的正中間,此時回過身來,沉沉地看了看大家,朗聲道:“各位同僚,皇上命我三年將浙江全省虧空清完。我到浙江下車伊始,也給了大家一個台階下,即讓各州縣自行盤查清點,由上級知府代報到我這邊。再由我奏請皇上恩準,最終申請了三年彌補年限。老兄我對各位兄弟總算是做到了仁至義盡,但諸位同僚哪一個給我麵子了嗎?到如今各州縣之虧空,十不補一的大有人在,補足虧空的隻有一縣。上下何以不能同心,上下竟何以不能同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