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2 / 2)

福崧的奏折用六百裏加急送了出去,所以雖然是後送出去的,倒比竇光鼐的折子先到。這一年是正月十九開印,福崧折子到時,是正月初十,還在封印的時候。

清代每年歲末,要由欽天監擇吉日封印,官署例於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內擇期封印。封印之日,各部院掌印司員,必邀請同僚,歡聚暢飲,以酬一歲之勞。其熱鬧程度不下於年節,故每當封印已畢,各處萬騎齊發,百轎相連,前門一帶擁擠非常,園館居樓,人滿為患,均無隙地。封印之後,各級衙署放假,不理諸事,不斷刑名。直到來年的正月十九到二十一日三天中,由欽天監選擇某日某時為吉時,再行開印,才開始署事。所以封印之後,各衙門是分外冷清,隻留極少人值班。但在封印期,由於官家不辦事,於是乞丐無賴,往往橫行攫貨於市肆之間,毫無顧忌。人們也借機賭博狎邪,而無虞官府幹涉。甚至連做官的人也趁此百無禁忌的機會,出來行樂。所以此時的民間,正是最熱鬧的時分。

雖已是正月十一的卯時一刻,天仍是黑的,滿天的星星清清冽冽,在黑色的天幕上閃著寒光,絲毫感覺不到太陽要出來的樣子。這日正輪著和珅值班,他從西華門一路走過來,來到軍機處門前,見裏邊隻有一名軍機章京在值守,自言道:“這封了印,人心也散了嗎?怎麼隻有一個人?”

那人聽有人說話回過頭來,竟是和珅的弟弟和琳。

和珅奇道:“怎麼是你?今兒個不輪你當班啊。”

“因為有個人回河南老家一時沒能趕回來,昨日梁中堂臨時改排了班次,正好輪著我。昨日公事已經忙完,我讓另兩個軍機章京去東屋歇著去了,有事可隨時喚他們。”

和珅微笑道:“你倒是會攬人緣。從昨天到今早兒,可有什麼事嗎?”

“隻有一件事,前兒個上午送過來浙江的六百裏急報。是巡撫福崧的請罪折子,卻不知為何送得如此之急。您早吩咐過,隻要是福崧的折子,一定要先壓下,盡快通知您,所以我就沒遞上去。昨天派人找了您一天,也沒找著您。”

“昨天出京看我城外的莊子去了。”和珅從和琳手中接過折子,細細翻看了一回道,“隻是普通的請罪折子,說是請罪,其實是為自己開脫。不過,為什麼要用六百裏加急?這倒是奇怪得很。和琳,你看得出來這其中的名堂嗎?”

“大哥,你比我聰明睿智得多,就不必考小弟了吧。”

“在這個折子之後,必有一份白簡不日也要送到。”

“是彈劾福崧的?”

“對,而且必是竇光鼐的折子。”

和珅剛說完,就見一位筆帖式從隆宗門方向跑到軍機處院內,道:“中堂大人,浙江杭州三百裏馬上飛遞。”

和琳佩服地看了和珅一眼,走過去將折子接到手中略看了看,遞過去:“真是竇光鼐的折子,大哥料事如神。”

和珅接過來,坐到火炕上,依著大鐵茶爐仔細看。直看了兩刻多鍾,才抬起頭來笑道:“老竇和福崧,一個倔頭一個黑臉,終於打起來了。我這就見皇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