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因乾隆在養心殿批閱折子,和珅揣了這兩份折子,在永巷口等候召見。不一時便見太監馬進喜出來傳旨:“皇上叫進。”
進了養心殿東暖閣,請過安,和珅一邊說著情況一邊將兩份奏折遞了上去,此時竇光鼐的折子已經被他放在了上頭。
乾隆展開來細看,越看眉頭越緊,看完竇光鼐的又看了福崧的。看罷將兩份折子往桌上一摔道:“這個福崧,竟然率同司道各府共同立誓,實在是可笑!荒唐!若憑立誓諸事都可迎刃而解,朕這個皇上倒可做得清閑了,朕又派他福崧去浙江做什麼呢?真是丟朝廷的臉麵!”
“福崧一向是個精細人,如今卻不知如何做出這種糊塗事來。依奴才之見,這也是福崧萬般無奈才出此下策。浙江虧空一案,可能是千頭萬緒,不好處理。”和珅明著是護福崧,實際上是暗指福崧無能。
“這兩個人,一個說浙江虧空十不完一,僅平陽一縣虧空數逾十萬;另一個卻說,浙江各州縣虧空隻有三十三萬兩未完。和珅,你認為哪個是真話?”
“主子聖明,奴才不敢決斷。不過,竇光鼐為官四十餘載,雖脾氣倔了些,但做事謹慎,為人樸誠,必不會捕風捉影。”
“不管怎麼說,浙江虧空朕已給出三年期限,而今已曆三四年之久,竟遠未全部補完,福崧尚有臉麵再次奏請寬延。如朕對此不加以嚴創,各省紛紛效尤,舉國虧空之案,何時是個完了?朕意欲治福崧辦事不力之罪,你看該定個什麼處分?”
和珅叩頭道:“主子如天之仁,畢竟福崧是在甘肅立下兩件大功的。雖然此次把差事辦砸了,仍是要眷顧一些的。奴才認為,革職交吏部審議即可。”
“不好。”乾隆想了一會兒道,“福崧已在浙江待了三年多了,必然對浙江情弊十分了解。如若將他解回京中,另派人去主事,反而事倍功半,朕看還是讓他留在浙江為好。不過,他的巡撫是當不成了,讓伊齡阿接任他。可革去福崧巡撫一職,仍帶侍郎銜,讓他輔助伊齡阿彌補虧空。”
“主子,伊齡阿與福崧關係密切,況浙江虧空之數到底如何,竇光鼐與福崧各執一詞,未有定論。伊齡阿此去浙江,是否能秉公而斷呢?”
“這個朕已經想到了。所以還要另派欽差大臣去清查虧空之數,重點清查竇光鼐奏章中所提到的嘉興、溫州與台州三府。”
“奴才保薦刑部侍郎薑晟,可擔此任。”
“薑晟才幹有餘,德威不足,可任他為副欽差。戶部尚書曹文植辦事公正,且精於錢糧之務,我看他做正欽差最合適。”
和珅知道此人是個老好人,遂回道:“皇上說得甚是。”
“還有,你說得對。竇光鼐是個實心任事,不會撒謊的忠臣,遇事敢言,卓爾不群。這次奏報有功,不可不賞。你現在就給朕起詔,以廷寄發給竇光鼐,賜他密折奏事權。再令內閣明發諭旨:將竇光鼐所奏浙江虧空之原因詔令全國,並命竇光鼐會同曹文植秉公徹查,可直接前往全省任意州縣調取案卷,盤點倉庫,任何人不得阻攔;奉皇命指揮牧吏胥役,任何人不得違令。”乾隆這一道明旨,等於是賜給竇光鼐一把尚方寶劍,浙江四品以下官吏,要先聽竇光鼐的再聽巡撫的。竇光鼐初試身手,首招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