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笑謂其吹牛,董誥認真道:“諸位不信嗎?現在不過是辰時,下午未時三刻,你們在西華門外等著看,我定讓和珅滾一身泥巴,哭著進宮。”
待到了下午,董誥早早就換了一身爛衣服,等在和珅進宮的必經之路上。等和珅八抬大轎路過時,從一旁閃出來高聲喊道:“巧遇啊,和中堂。前些天年節時,中堂親自過府賀年,不巧老兄我當時外出,沒能恭迎。這一回,一定要降輿相拜。”說罷,便跪地行大禮。時已過午,雪停日出,白雪化開,泥濘滿地。和珅本來不想下轎,打算在轎中寒暄幾句就算了,沒想到董誥一來就行大禮,躲也躲不過,隻好也下轎跪地還禮。和珅是奉旨進宮見皇上的,就是平時也穿戴得十分講究,這一回穿得更是雍容。這麼一拜,滿身的玄裘絳襖化作了一團泥衣,汙穢滿身。要回去換已經來不及了,隻得哭喪著臉,從西華門進宮。董誥眾友人早在西華門等著了,待見了和珅那副狼狽樣,將董誥佩服得不得了。董誥雪途戲和珅之事,一時傳為笑談。和珅與董誥的芥蒂也從此種下了。
阿桂要老將出馬,親自會會竇光鼐,為自己的兩個愛將爭麵子,同時又要用河工之事,掣肘和珅使之不能出來搗亂。董誥是何等聰明之人,自然是心領神會,笑道:“桂中堂請放心,這事情包在我身上。”
從軍機處到養心殿隻有咫尺之地,董誥用了不到半刻鍾就趕到養心殿垂花門外。按照往常慣例,這個時候送折子,隻要太監引進去就行了,卻見太監馬進喜跑過來打千兒道:“董大人稍候,奴才這就回報主子。”董誥問道:“裏麵誰在?”
“和中堂在裏麵呢。”說罷回身走了進去。
董誥聽了和珅在裏麵,心裏一驚,擔心著今天這事要歇菜。正想著對策,馬進喜已經回來,笑道:“董大人,皇上叫進。”
董誥隨著馬進喜進了西暖閣,隻見乾隆坐在大炕沿上,麵前炕桌上堆著奏折,旁邊放著朱砂筆硯,和珅坐在東頭椅子上。乾隆見董誥進來叩頭,擺手道:“你起來吧。和珅上了關於圓明園用項的條陳,朕看有條有理,崇文門的稅關也能省出不少。你以前是戶部左侍郎,也是理財的一把能手,你來看看。”
董誥從太監手中接過和珅的折子,又將曹文植的明折和竇光鼐的密折匣子遞過去,道:“皇上,曹文植已經將浙江虧空清查完畢,這是他與薑晟、伊齡阿聯銜的折子。竇光鼐也有密折送到。”
乾隆先接過曹文植的折子戴著老花鏡拿得遠遠地看。太監李崇實打開密折匣子,取出竇光鼐的折子。乾隆抬頭瞟了一下眯著眼笑道:“好家夥,竇東皋寫了一本書啊。先放桌子上吧,一會兒念給朕聽。”
趁乾隆看折子的間隙,董誥細細看了看和珅的條陳。隻見銀兩流出流入之項,賬務或虧或盈之處,工料耗彌大小用支皆有備述,不禁暗暗讚歎。看了一會兒,聽乾隆在那邊道:“按曹文植的說法,雖然浙江虧空未完全彌補,但也十補其九,總算有所成就,並未像竇光鼐說的那樣虧缺越來越大。想那曹文植與竇光鼐和衷共查,所查詳盡,諒不會有大錯。李崇實,你把竇光鼐的那個萬言折子念一念。”
李崇實大聲念道:“奴才竇光鼐北叩而奏:經實地訪聞,清查穀倉賬目,浙江虧空之事確實,十不完九,遍地虧空。仙居縣虧空八千八百餘兩……”
乾隆聽了前兩句,立刻就站了起來,慌得董誥、和珅急忙跪下。李崇實還在那裏扯著公鴨嗓子在念,乾隆道:“別念了,你出去,把折子交給和珅。和珅你站起來念!董誥也起來,坐下聽。”
和珅聽著乾隆語氣中有些不高興,小心翼翼地接了折子接著大聲朗讀。乾隆起先還端了茶聽,聽了一會兒,便將茶碗放下了,背著手望著窗外風吹簷鈴。又坐下,吹了吹茶卻不喝,端了一會兒,又放下。眉頭皺得緊緊的。好容易等和珅念完了,卻半天不響聲,過了好一會兒才道:“這個竇光鼐,朕是叫他會同曹文植徹查虧空,他卻去翻浙江百官的黑賬,一翻就是一大堆破爛事。真是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他還嫌浙江不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