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洗禮(2 / 3)

聞言,淑陽喜形於色,如今她最掛心的就是女兒的身體,實在是太虛弱了,有了俞氏這番話,淑陽內心安穩了不少。

琅琊長公主應和道,“正是這個理,你啊,就愛瞎操心,還不如把心思花在如何調養小長生上。”

淑陽應了一聲,赧然,“讓二老為我懸心,是我不孝。”

琅琊長公主和俞氏對視一眼,笑。

俞氏開口,“瞧我這記性,差點忘說了,聖上帶著大公子微服過府。”

琅琊長公主和淑陽都吃了一驚。

琅琊長公主連忙問,“皇兄怎麼來了?”

俞氏笑著道,“聖上要留公爺和鄭學士用晚膳,這不就提到了今天是長生的洗三宴,聖上心血來潮就帶著大公子來了。”

因為孩子體弱,三朝洗禮的環節就省了,天寒地凍,不敢折騰孩子。為了替孩子祈福而把孩子弄病了,這種舍本逐末的蠢事,他們可不幹。遂俞氏和琅琊長公主商量了下,打算薑鄭兩家吃頓便飯即可。

琅琊長公主笑,“皇兄就愛湊個熱鬧。” 理了理袖擺,對淑陽道,“那你好生休息,我們過去了。”

淑陽含笑道,“阿娘替我和長生向大舅請安,待我好了,再帶長生進宮向他老人家謝恩。”

兄妹三相依為命長大,皇帝既當爹又當娘的把一雙弟妹拉扯大。當了皇帝之後,對弟妹依舊十分照顧,對兩人後代愛屋及烏。看淑陽封號便知,作為公主女,有個縣主封號便已是皇恩浩蕩了,淑陽的封號可是郡主。

當年賜封,不是沒有大臣反對,不合禮製呀!奈何皇帝一意孤行,這皇帝可不是件擺設,他有兵馬有威望,鄭家還有一幹親朋故交助陣。幾位老臣敗退,自我安慰,琅琊長公主初嫁乃是政治聯姻,也算是於國有功了,且她爹鄭茂修是當代名士,為大周招攬不少士人。

琅琊長公主笑著點點頭,“你大舅舅知道你有這份心定然高興。”

說罷,琅琊長公主和俞氏聯袂離開。

到了大堂,互相廝見一回。

皇帝樂嗬嗬道,“阿妹不嫌棄朕來蹭飯吧!”

琅琊長公主撲哧一笑,“我也是來蹭飯的,不過我想著隻要帶夠了飯錢,主人家總不會趕人的。”

皇帝對著內侍一努嘴,“趕緊,趕緊,把禮單再念一遍,要不然朕要被長公主趕出去了。”

白白淨淨的章公公笑眯眯上前幾步,煞有介事的清清嗓子。

琅琊長公主先繃不住笑了,倒打一耙,“瞧瞧,阿杞都要被你帶壞了,一大把年紀還胡鬧。”

大公子蕭杞年方五歲,太子庶長子,年近四十的太子隻這麼一個兒子,鳳凰蛋一般的存在。蕭杞未滿月就被皇帝報到身邊親自教養,在眾人眼中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下任繼承人。

五歲的蕭杞睜著一雙大眼睛,笑眯眯的仰著頭。

琅琊忍俊不禁,一把將他抱起來,點點他的鼻子,“咱們阿杞可別學你皇爺爺啊!”

蕭杞清俊的小臉嚴肅起來,“皇爺爺文武兼備是孫兒的榜樣。”

皇帝哈哈一笑,揉了揉小孫子的頭頂,“有誌氣!朕沒白教你。”

琅琊長公主笑話又羞又激動的蕭杞,不動聲色地瞄了下皇帝的臉,吃不準他真實想法,索性也不亂猜了。

皇帝詢問,“熙和和小長生身體如何?缺什麼,隻管往宮裏遞話。”

“沒什麼大毛病,就是體弱,要慢慢調養。”

“那就好,你也別太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皇帝笑嗬嗬道,“轉眼熙和都兒女成雙了,這丫頭是個好福氣的,你的一樁心事也可了了。”

琅琊長公主笑容滿麵,“可不是,現在我就盼著阿月能給我添個香噴噴的孫女,謹兒這臭小子鬧得我沒一日清淨。”

皇帝嘖了一聲,酸溜溜道,“得了便宜還賣乖!” 也不知道是不是打天下時造的殺孽太多,報應在子嗣上,皇室血脈不豐,他兒子生的不算少,但是戰死,病逝,意外……迄今隻有三個兒子存世,兒子給他添了一隻手都數得過來的孫子,可憐兮兮的三小隻。皇帝瞪著龍眼盼孫子,尤其盼太子嫡子,奈何太子妃一氣生了四個女兒,就是沒給他生個嫡孫出來,深以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