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她才十三歲,身量卻已然十分高挑修長,與十五歲的陶逢春站在一處,已經一般高矮。
陶逢瑤微微垂著眼簾,母親高氏說了,別說陶逢春現在記憶沒了,就算她還記得當日之事,也不能怎麼樣,她若牢牢咽在肚子裏,自然最好,若是找人告狀,反正也無人瞧見,隻管反告她汙蔑,待時過境遷,這事兒更無絲毫對證,母親讓自個兒隻管如常行事,別自亂了陣腳,若叫別人察覺出馬腳來,那才是憑添麻煩。
然而,縱算高氏反複給陶逢瑤安慰保證,她心裏還是害怕,若此事被嚴厲的大伯父知曉,那……
幸運的是,老天爺實在太開眼,陶逢春直接把腦子燒壞了,這個好消息,對於陶逢瑤來講,不啻於旱地逢甘霖,近段日子一直盤桓在心頭的恐慌不安,終於可以撥雲見日,悄無聲息的散去。
因不願意嫁給一個傻子而選擇投湖自盡,這頂忤逆不孝的大帽子,已被母親提前扣在陶逢春的頭上。
父親曾因貿然答應長公主府的婚事,被大伯父訓罵過一通‘賣女求榮’‘枉為人父’,心裏本就不自在,陶逢春偏在快成婚前又‘投湖自盡’,父親絲毫不疑有假,直接信了九成九,聽母親說,陶逢春才剛醒,就被父親劈裏啪啦的數落了一頓。
陶逢春丟了各種記憶,若是因此再被長公主府退了婚,以父親現在厭棄她的程度,陶逢春這一輩子,就算是完了。
眼前的危機感消散之後,陶逢瑤心裏無端的解氣和痛快。
這一年來的晦氣事實在太多,出嫁兩年的嫡姐,雖生下了可傍身的兒子,卻遭遇了產後血崩,經大夫拚力搶救撿回了命,但身子也壞了,悉心調養了大半年,總也不見好轉,母親本就心疼著急,父親這時突然帶回來要和嘉寧長公主府結親的消息。
結親之人正是將要及笄的陶逢春。
她曾偷聽過一回母親和鄭媽媽的談話,嫡姐的身子日漸衰敗,隻怕是好不了了,若是真有不測,母親有意將陶逢春給姐夫做續弦,讓她替嫡姐照顧小外甥。
父親突然給陶逢春訂了親事,一下子亂了母親的安排。
嘉寧長公主的嫡次孫是個傻子,這件事在權貴有爵之家,並不是什麼大秘密,嘉寧長公主的地位極其尊崇,她的同胞弟弟正是如今的一國之君,與別的長公主每月領取俸祿不同,嘉寧長公主的俸祿乃是一個州的賦稅。
如此地位尊崇,富貴顯赫,刨去新郎官是個傻子外,這門親事實在好到不得了。
嫡姐是三房正出,嫁的是清平候府二房的長子,而陶逢春身為三房庶出,居然嫁給嘉寧長公主府大房的嫡次子,不得不承認,陶逢瑤心裏十分嫉妒,就算母親再怎麼為她精心擇婿,隻怕也越不過陶逢春去,隻要一想到自己日後會矮陶逢春一頭,她心裏就怒火滔天。
與嘉寧長公主府的親事定在今年三月,上元節剛過,長公主府便前來放聘,滿院子的聘禮簡直要晃暈人的眼睛,比嫡姐當年出嫁時的陣仗要大的多,陶逢瑤見了之後,險些氣的鼻子歪。
三日之後,陶逢瑤沒帶丫鬟,獨自外出散心,見陶逢春一人站在湖邊發呆,心裏的邪火陡然就燃了起來。
她開口諷刺陶逢春攀上了高枝,陶逢春一改往日的沉默,竟一臉譏嘲地笑回‘七妹妹若是喜歡,我讓給你如何?’,開玩笑,誰要嫁給一個憨傻子,她怒不可恕,也是冷笑連連‘姻緣天注定,五姐姐的好姻緣,我可羨慕不來’,陶逢春收了譏笑之色,隻輕描淡寫的說‘你的確羨慕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