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媽媽憂心忡忡, 將她的發現告訴薛氏。

薛氏失笑:“那就請大夫來看看吧。”她尋思著阿芸吃的不少, 卻沒見積了食, 多半是小兒貪吃, 不是什麼毛病。

果然, 大夫小心翼翼診脈後, 說道:“不礙事, 不礙事。”頓了一頓,又斟酌著道:“其實,小姐吃的多些也沒什麼, 身子健康才會如此。”

劉媽媽這才放心。

謝淩雲呆愣半晌,紅霞布滿臉頰。太羞人了,請大夫來竟是因為她吃得多!

她有點委屈, 明明也不算很多嘛!

她每天走路調息, 本就餓得快。難道非要像貓一樣的飯量才算正常麼?

官家小姐也不易做。

不過,既然大夫這樣說了, 以後稍微注意一下就是了。

雖然謝淩雲一心長大, 但成長是一件很漫長的事情。日子也得一天天數著過, 並不能像師兄講故事那樣, 一眨眼就到了多少年後。

第二年開春後, 謝淩雲已經完全可以自己走路, 自己吃飯。

她很高興,當然,她的父母也發覺她長大了, 尤其是她的父親。

謝律多次有意無意提起該給女兒找夫子了。

薛氏點頭:"是, 正留意著呢。"

謝淩雲不解:"大姐姐和二姐姐也都找夫子了麼?"

她原以為謝萱和謝蕙都如是,可是好像不是這麼回事兒,兩個姐姐都沒有啊。

謝律瞧了妻子一眼,卻對女兒道:"你與你兩個姐姐不同,你是嫡女。"

謝淩雲第一次從父親口中聽到嫡女這個說法,她心念微動,瞬時了然:大約這就是劉媽媽說的太太養的。

她想起在天辰派時,內門弟子和外門弟子的不同,似乎有點明白,卻又覺得不該如此類比。但一時之間,她竟想不到更好的。

薛氏心中冷笑,麵上卻分毫不顯:"話雖如此,可她們到底要叫我一聲母親的。你這做父親的,可以不公,我這做母親的,卻不能不慈了。都是謝家的女兒,是該好生教導,總不能她們回京後,被螢螢她們比了下去。隻是綏陽地偏,不如京城,才女本就少,有賢德的才女更是少見,夫子並不好找。"

螢螢是謝律大哥謝德的長女,算是京中貴女典範。

謝律想想果然如此,也不管當著女兒的麵了,當即作了一揖:"琬琬,你真是我的賢妻。"

目睹了這一切的謝淩雲目瞪口呆 :等等,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她好像不大明白父母的相處之道啊。

上輩子她沒見過親生父母,不知道他們怎麼相處,但她也接觸過夫妻,她總覺得夫妻之間不該是這樣的。

思來想去,她隻能用一句官宦人家與江湖不同來為自己解惑。

然而綏陽女夫子真的難找,遠不比京城。六月份的時候,薛氏找到了一個姓陳的夫子。可惜謝律看了那陳夫子一眼,覺得她舉止輕浮,不堪為人師,就借故辭了她。薛氏隻得再重新找起。

謝律公事繁忙,也隻有在看到長女時,才會想起此事,旁敲側擊催一催薛氏。

薛氏也有點慌了,隻得道:“不如先不找女夫子,年老的老夫子也是有的。左右姑娘們年紀都還小,不用避諱。”

謝律不悅:“這怎麼行?遲些不要緊,一定要是個女夫子,要有才學,要有好的德行。咱們是請夫子的,可不能什麼不三不四的都請來。”

他都答應萱兒了,豈可失信?而且萱兒聰慧,不能讓庸師誤了她。

薛氏隻能繼續托人去找。可惜,女子讀書的少,才德兼備的,大多家境優渥,不願做人西席。

九月,合適的女夫子還沒找到,謝淩雲先收到了京城舅家送來的小弓箭和小馬駒。

謝家舅舅還附了封信,說是駿馬生了小馬駒,送給外甥女,提前當作是生辰賀禮。

這小馬駒是派專人送來的,一路頗為不易。

然而薛氏卻哭笑不得,她這個哥哥,行事還是這麼古怪。哪有給女孩子刀劍馬駒的?

聽說是送給自己的,謝淩雲高興極了。上輩子她一直想一人一馬一劍行走江湖。這位舅舅也是江湖中人麼?卻不知是何門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