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4本朝家法(1 / 2)

在遼河打完了魚,這就已經要到盛京了,盛京將軍帶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玄燁倒不急著進城,第二日還要去福陵(努爾哈赤的陵)、昭陵(皇太極的陵)行禮,奠酒舉哀。

宜妃、霽蘭和貴人郭絡羅氏倒是先進城了,這才到城門口,九品以上的官員夫人全來迎接,跪在了那裏。

宜妃對於家鄉父老還是體恤照顧的,不過還是先問了下霽蘭:“讓夫人們都免禮吧。”

霽蘭自然笑著應了:“宜姐姐說得極是。”霽蘭想著這裏宜妃位份最高,凡事自然都以宜妃為尊,若是想著主子的眷顧,就妄想處處撥尖冒頭,那倒失了本分,對不住主子的疼愛了。

貴人郭絡羅氏也不反對,這裏本就她位份最低,再說又是自家姐姐提出來的,哪有駁的道理。

九品以上的夫人來了,總不能不請吃飯,反正錢全是主子出,主子出就是盛京這出,盛京這出就是宜妃和貴人郭絡氏的阿瑪三官保出了。

宜妃倒不在乎是自個兒的阿瑪三官保出,在這盛京的地界,三官保就像個土皇帝般,後有大人參過三官保,可照樣沒用,給玄燁保了下來。

賜完了宴,九品以上的夫人簇擁護送著宜妃、霽蘭、貴人郭絡羅氏的車駕進了盛京的皇宮“留都宮殿”。

下了車轎,宜妃瞧了眼留都宮殿,陽光下給照得金壁輝煌的宮殿,腳下站著的地方應該曾是太皇太後站著的地方。看來自個兒的阿瑪為了主子的東巡可沒少花錢,這留都宮殿就全整修過了,不然這殿上的琉璃瓦怎麼能這麼黃澄澄的亮,宮牆哪能看上去這麼紅豔豔的新。

霽蘭和貴人郭絡羅氏也走了過來,跟著宜妃站到了一道,也看著這留都宮殿,雖說不如北京的紫圍子,可卻處處透著淳樸實在,就像滿洲人的那股勁般。

霽蘭瞧了瞧左右,也明白這裏曾是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五宮娘娘們住的地方。隻是這五宮娘娘住過的地方,按著那時就是妻住的地方。

宜妃是妃位也能說是側福金了,還可以住,自個兒和貴人郭絡羅氏怕是不成的。麵對著一排排的空房間,怎麼住倒成了問題。

盛京這的禮部侍郎也頭疼這事,皇太極五宮娘娘那住過的宮殿,來的這幾娘娘是沒有資格住的,住到那些曾經是庶妃住的宮裏,怕是要挨罵了。可禮製規矩在這,總不能為了討皇上的歡心就把禮製規矩壞了,那哪是做臣子該守的道理。

宜妃三個跟著內侍往前走,到了一排瞧著就不像正殿像偏殿的地方,瞧著也是以前庶妃們住的地方。

“這是給誰住的?”宜妃斜著眼問小太監。

這小太監一激靈,心裏真打鼓,前麵那九品夫人出城迎接的事,也不是不知道,現在就把這三位娘娘往以前那通房丫頭這些人住的地方塞,那不就是找罵呀。

宜妃冷笑了下,在北京自個兒可是住在翊坤宮的後寢殿裏,那是一殿的正主兒,到了這,回到了家門口就要住進這在北京一個常在也不會住的地方,這是回家長臉還是丟臉呢。

這麼一想,宜妃也不往屋裏走了反而往外走,吩咐著小太監:“我知道這不是你的事,這是禮部的事。隻是這屋子我住倒也罷了,衛妹妹那麼弱的身子骨哪能住,你去跟主子那說一句,我帶著衛妹妹回我娘家去住了。”

霽蘭聽到了,卻不說什麼,隻是跟著宜妃。雖說知道宜妃這是把自個抬了出來,可是不抬自個兒抬誰呢,總不能抬宜妃或者貴人郭絡羅氏,抬誰都成了輕狂。要說還是抬自個兒最合適。

小太監不敢遲疑,一溜煙就跑了,再騎上快馬去給玄燁稟告了。

這裏,宜妃拉著霽蘭、貴人郭絡羅氏在留都宮殿的後麵逛了起來:“咱姐妹們難得來一回,也瞧瞧。莫說別的,我在宮裏住了這幾年,若非去請安,若非主子帶著,都沒這麼自在地逛過北京那個紫禁城呢。”

霽蘭聽了抿嘴笑了:“可不,真的是出了自個兒的宮院,也就隻能去太皇太後的慈寧宮、太後的寧壽宮了。”

宜妃瞧了眼霽蘭,打趣著:“還有主子的乾清宮。”

霽蘭不好意思臉紅了,又抬起手來捂著嘴笑:“宜姐姐,瞧你說的。”

貴人郭絡羅氏也在邊上說到:“衛姐姐,你就別聽我姐姐那張嘴,到了她那裏,好話也成了打趣別人的話。要說起來,我姐姐才是最知道怎麼從翊坤宮去乾清宮的呢。”

宜妃瞪了眼貴人郭絡羅氏:“你又能好到哪裏?”

三個女子都笑著抱到了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