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聲名鵲起 第四十八章 參商(二)(1 / 3)

“重孝在身, 原不該上門, 隻是心中淒淒, 唯有求助於兄長。”姬妙行了禮, 使女打著傘, 白雪輕飄飄落在傘麵上, 發出簌簌的聲音。

“阿冽呢?這樣冷的天他就放你一人出門?”歲暮天寒, 晝短夜長,此時下了雪天色越發暗沉,陳詡將手爐給她, 領著她往門內走,一麵又命幾個下仆一路拎著燈籠往薛海過來的方向候著,他擔心那個呆子連風燈都忘了拿。

“兄長, 我就不進去了。”姬妙搖了搖頭, 接過手爐謝過陳詡的好意在廊下站定,“阿兄往金陵長公主府上尋周淩雲。眼下長安四麵封閉, 進出不得, 音訊無有。兄長也知道, 上月阿父在大佛寺落發為僧, 我與阿兄甚是擔憂, 如今城中謠言紛紛, 阿父生死不知,湛盧幾個屢次想要出城也不能,不得已才向兄長求助——姑父貴為蜀州刺史, 掌一州民政, 不知可有居於城外的健仆能通傳音信,探得阿父下落?”

“……”陳詡瞧著她滿眼期盼,喉頭微動卻是一言都說不出來,他該如何告訴眼前的少女,早在數月之前他們母子三人便與阿父徹底隔斷了開,如今京城中使喚的人也多是阿娘當年的陪嫁,往日裏他自詡為真風流不慕權勢,可直到今日才察覺自己竟是連保護親人的手段也沒有,隻除了一張俊俏的臉,勉強引得如薛海這樣的呆子青睞,“近些年北魏佛法大興,舅舅落了戒疤,又精於佛法,應當性命無礙。”

“多謝兄長。”姬妙愣了片刻,她原本就是敏慧的女子,如此數月越發脫胎換骨,又如何不懂陳詡隱藏著的尷尬,雖然有些許失望,但對方的安慰還是教她心頭一暖,登時斂衽行禮,拜謝道,“晚來天欲雪,還望姑姑與兄長多保重。”

姬妙來的突然走時亦是十分幹脆,陳詡瞧著這個清淩淩的小娘子帶著幾個女仆在漫天飛雪中大步離去,一時竟有幾分失神,隻覺得對方身上帶了一股一往無前的勇氣,再不懼怕這世間所有的風霜雪雨。

他正出神,身後傳來一陣陣腳步聲,轉頭一看薛海笑嘻嘻從牛車上跳下來。

“阿詡,你在等我麼?”薛海見他見他手執竹傘立在雪中,長身玉立,聽到響動轉頭來瞧見自己眉間舒展,嘴角噙笑,心頭登時一熱連手爐也顧不上直接衝了過去。

“等你又如何?不等你又如何?”陳詡見他如幼犬一般眼眸晶亮的瞧著自己,不由開口逗他。

“若你特意等我,我自然歡喜,便是你不是特意等我,我瞧著你也是歡喜的。”薛海嘻嘻一笑在他眼前站定了。

“還未到年節下,嘴上便抹了蜜了。”陳詡見他走至跟前伸手將傘往薛海那頭靠了靠,二人並肩穿過月洞門踏入回廊,陳詡回身收傘交給身後的仆從,微微側身一看,不知甚麼時候左肩上微微落下細碎的浮雪,他心頭微動轉頭看薛海,後者右肩上跟他一樣也堆了一層薄雪,心下一暖,他不由輕笑出聲,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一抹笑意如霽雪初晴,竟是這些日子來難得的歡悅。

“大公子,公子命我來找你,說是有要事。”文琦從回廊走過來躬身行禮,“有消息從北麵過來。”

“既如此,你們先領著十二郎去見母親。”陳詡點了點頭,轉頭對薛邵說道,“阿娘喜歡你,你且去陪她說會兒話,等我一會兒子再過來。”

“好。”

雖是冬至,但這幾日長安城防外鬆內緊,拓跋敢氣勢洶洶,當庭的諸多臣子沒有誰能真正放下心來回家過節,華陽公主不得不耐著性子聽他們商議,催促青州兵馬的傳信一日急過一日,但瞧瞧派出城的使者卻仿佛離弦之箭聽不見半絲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