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聽任自然,順應原本。
○譯文
善於行走就不會留下痕跡;善於講話就不會留下過錯。
何必太在乎別人呢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道德經·第七十章》
道家認為,一切有為之治都會使天下之人“淫其性”而“遷其德”,因此“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就應當“莫若無為”。無為,然後能無不為;無為,然後能有作為。
統治者應該以清靜無為、無欲無爭規正自身,人民就自然地回歸於淳樸,社會就自然地趨於安定,國家自會呈現國富民安的太平盛世。相反的,如果事必躬親,經常有事需要處理,就不能治理天下了。
有為與無為兩個看似相反的作為,其實是相互貫通的。順應客觀,無為而治,並非完全聽天由命,任人擺布,而是在順應客觀的同時,主動地、策略地、樂觀地、自覺地去駕馭現實環境中所遇到的矛盾,並製定合理的方針、策略。
所以,“無為而治”,其實是貌似無為,實則有為,眼下無為,長遠有為的一種為政策略。
“有為而治”和“無為而治”符合辯證法的原理。“有為”是手段,“無為”也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表麵看來,“有為”和“無為”似乎是不相容的,但作為工作方法來看,它們卻能夠殊途同歸,共同達到“治”的目的。
隨著社會生產的高度發展,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部門層次的增多,一個高層(相對來說)的領導者即使精明強幹,能力超群,也是無法事必躬親,樣樣“有為”的。他必須忽略可以忽略的東西,做到大事“有為”,小事“無為”。
那麼,領導者如何做好“有為”與“無為”呢?
(1)領導者隻需在事情的開始階段表現出“有為”來。實踐證明:很多事情不必領導者躬親其過程,而隻需要在開始表示一個態度就可以了。這種表態可叫“拍板”,也可叫“決策”,算是“有為”的舉動。領導者僅在工程之始參加的“奠基儀式”、“開工動員”等就是屬於此類性質。
有一個企業的老總,是一位非常敬業的企業家。她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公司裏的事,無分大小,她都要親自過問。她手下有5個副總級的幹部,但她不放心,不放權。一個人忙得團團轉,身體累垮了,企業還是不斷出問題。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麼都想得到而又什麼都不想失去。你必須學會選擇,學會放棄。這就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2)領導者隻需在事情的中間環節上表現出“有為”來。此時的“有為”,是為了引導、完善群眾運動,促使高潮的到來。而當高潮形成後,他應當奔向新的目標,在新的領域開始自己的“有為”。
諸葛亮可謂是一代英傑,身在茅廬之中,就已經看到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勢,並且製定了輔助皇叔劉備匡複漢室的宏偉計劃。然而他卻日理萬機,事事躬親,乃至“自校簿書”,終因操勞過度而英年早逝,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
明朝的呂坤在《呻吟語·人品》中說到“有所不為,為必成”。“為”與“不為”是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麵,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便能“為必成”,有所不為是大有所為的必要前提。相反,如果不分主次、輕重、緩急,任何事情都“為”,其結果必然是“無為”又“無成”。
○譯文
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人卻沒有人能夠理解,沒有人願意實行。言論要有主旨,行事要有主見。正由於人們所知太少,所以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少,仿效我的人貴。
⊙原文
不欲以靜,天地將自正。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無貪欲就不會迷失
○譯文
無貪欲則入靜,入靜則天下自然安定。
⊙原文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輕易許諾少有信用
○譯文
輕易允諾的人往往沒有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
有人認為,管人就是施展手中的權力,通過三寸不爛之舌讓別人“俯首稱臣”。事實上,管人可不那麼簡單,它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老子教導我們,作為管理者要“無為”。做到了“無為”,實際上也就是有為。不僅是有為,而且是有“大為”。《莊子》中有一段陽子臣與老子的問答。
有一次,陽子臣問:“假如有一個人,同時具有果斷敏捷的行動與深入透徹的洞察力,並且勤於學道,這樣就可以稱為理想的官吏了吧?”
老子搖搖頭回答:“這樣的人隻不過像個小官吏罷了!隻有有限的才能卻反被才能所累,結果使自己身心俱乏。如同虎豹因身上美麗的斑紋才招致獵人的捕殺;猴子因身體靈活,獵狗因擅長獵物,所以才被人抓去,用繩子給捆起來。有了優點反而招致災禍,這樣的人能說是理想的官吏嗎?”
陽子臣又問:“那麼,請問理想的官吏是怎樣的呢?”
老子回答:“一個理想的官員功德普及眾人,但在眾人眼裏一切功德都與他無關;其教化惠及周圍事物,但人們卻絲毫感覺不到他的教化。當他治理天下時不會留下任何施政的痕跡,但對萬物卻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這就是老子“無為而治”的至理名言。當然,無為不是叫領導者完全撒手不管的意思,而是要多領導少管理。管理是督促人往正確的方向前進,而領導則給予一種工作的動力,使人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歸屬感,這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所以,領導者有時要兼任管理,而管理者也得要運用領導的技巧。但是,階層愈高,則須多領導而少管理。
老子認為,優秀的領導者不會讓手下覺得他在管人。領導和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趨同的、一致的,基本職能也是互融的、相通的,但兩者仍然有著顯著的區別。
(1)領導者強調未來,是播種者;管理者著眼點在目前,是花匠,懂得怎樣修剪樹枝,美化環境。
(2)領導者是曹操,懂得用望梅止渴的遠見和激勵;管理者是孔明,擅長草船借箭的計劃與執行。
(3)領導者猶如建築師,知道怎麼設計最有效能的房子;管理者是包工,懂得怎樣把房子造得最有效率。
(4)領導是做正確的事,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確。
我們時常看到,有的地方天天喊管理,製度一個接一個地出台,結果越管越亂,越管效率越低。導致人們“管得多,又管不住”的因素主要是:對下屬不信任、害怕削弱自己的職權、害怕失去榮譽、過高估計自己的重要性等等。歸根到底是人們對於領導作用缺乏正確的認識。
清華紫光集團總裁張本正主張“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去除管理並非不要管理,不要管理製度,而是讓員工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製度不會成為員工精神上的限製和束縛。具體說來,企業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才可望達到“去除管理”的境界:
一是樹立具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這是人本管理的基礎工程。優秀的企業文化為員工確立一種具有群體心理定勢的指導意識,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圍,樹立共同的價值觀及由價值觀指導下的企業目標、企業精神、職業道德等,能激發員工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工作熱情,使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從而產生歸屬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用優秀的企業文化統一員工意誌,比再嚴厲的管理製度都要管用百倍。
二是確立具有親和力的層級關係。企業上下級關係應當體現平等、團結、友愛、活潑的原則,主要管理者應當統攬而不包攬、敢斷而不武斷、放手而不撒手、大度而不失度。其他各級各類管理者和普通員工也都要有各自明確的職責分工,相互之間進行協調、配合、溝通,立足自己的崗位把工作做好。這種具有親和力的層級關係起著維係人心、增進團結、實現目標的粘合作用。
三是建立具有活力的成長環境。企業要為每個員工(包括各類各級管理者)架構施展才華的舞台,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使人人都能與企業共同成長。這類激勵舉措包括加薪、晉級、配送股權期權,當然還包括送員工培訓深造等精神激勵辦法。在這種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與企業目標自覺等高,員工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也同時為員工創造價值,實現“雙贏”。
“去除管理”所應達到的效果是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形成一個“流”,生產經營諸要素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最優組合,以最少的人力、最小的消耗、最省的時間、最短的流程、最簡的動作來完成最大的工作量。鑒於目前我們很多企業還缺乏科學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充分認識管理科學的內涵,因企製宜進行管理創新,實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最好的管理是少管理。謹記老子“太上,不知有之”這句話,就會受益無窮。
《莊子》書影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別被甜言蜜語毒倒
○譯文
真實的話並不華美,漂亮的語言未必真實。
⊙原文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
○譯文
所以,男子漢大丈夫,選擇淳厚而不選擇輕薄,選擇樸實而不選擇虛華。
做學問自然是愈多愈好,如此才能增長見識;修道則必須放淡欲望、清淨無為,並且必須專一修煉,才能得道與開慧。
“為學日益”是說向外追求學問,通過學習獲得科學技術知識,學習知識與技術要不斷地豐富完善,才能做到精益求精。“為道日損”是指向內追求智慧,通過默修開啟潛意識,從物質到精神過程中的私心雜念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人與自然的便捷溝通,與道會合,實現藝術與人生的最佳狀態。損之又損、減之又減、簡而再簡、約而再約,“道”便顯露出來。在這個求“道”的過程中,就可以開辟出一塊廣闊的空間來。這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也是一個去雜念而存樸質的過程。
因此,無為是學道悟道的最高境界,一個人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也就是心靈修煉達到上乘的境界了。人如果能夠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
當然,老子在這裏所說的“以至無為”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但即使這樣,我們普通人也達不到。怎麼辦呢?做任何事情都要盡量接近“無為”。
日本著名科學家係川英夫在他所著的《一位開拓者的思考》一書中,講了一段極富哲理的話:“人生的重挫酷似翻船,為使身體不致由水流動力緊緊地吸附於船底,造成窒息性死亡,就要落水後借助墜落的勁兒蜷縮身體,一沉到底,然後再順著水流浮出水麵,以求擺脫葬身魚腹的命運。人生處於逆境時,如硬要違背客觀規律,結果隻能加劇事態的惡化。逆境之中最關鍵的是順應所處的環境並暗中積蓄力量。”
這裏的“蜷縮身體”、“一沉到底”,看上去好像非常消極,一副聽天由命、不再掙紮的樣子,但卻是死中求生的正確選擇。如果不顧客觀情勢在墜水之後就拚命地胡亂撲騰一番,那倒會事與願違,落得一個葬身魚腹的下場。
一個是“無為”——不作掙紮,一個是“有為”——拚命掙紮。無為者生,有為者死。這就是“無為而為”的神妙。
“無為而無不為”,這幾個字中包含著豐富的哲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人生當中,如果有人想無所不為,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會一無所為。做事要有所取就要有所舍,有所攻就要有所守,貪心太大,必遭禍害。
人類的曆史已經證明,能夠得到天下的人,靠的就是無為處事。倘若沒有無為的心境,而非要用智謀的手段,處心積慮、極盡所能地去爭取天下,反而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古今中外的修道之人都必須去掉各種欲望,達到清淨無為的精神境界之後,才能功成圓滿。所以,做學問講究每天精進,做人在於每天減少一點雜念與欲望。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個年輕人很想在任何方麵都比他身邊的人強,想成為一名大學問家。許多年過去了,他的其他方麵都不錯,學業卻沒有長進。他很苦惱,就去向一個大師求教。
大師說:“我們登山吧,到山頂你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山上有許多晶瑩的小石頭,很迷人。每見到他喜歡的石頭,大師就讓他裝進袋子裏背著,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師,再背,別說到山頂了,恐怕連動也不能動了。”他疑惑地望著大師。
“是呀,那該怎麼辦呢?”大師微微一笑,“該放下,不放下背著的石頭如何能登山呢?”
年輕人一愣,忽覺心中一亮,向大師道了謝,走了。之後,他一心做學問,進步飛快。
人生就如登山,每個人都在前行的過程中不斷地往袋子裏累積東西,這些東西包括你的名譽、地位、權力、財富等等。很多人隻知道一味地往自己的袋子裏堆積東西而不知道放下,以至於身心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