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3)

楊士奇

劉伯川席上作

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

不嫌寒氣侵入骨,貪看梅花過野橋。

楊士奇這首詩似乎隻是一首踏雪尋梅的紀遊詩。詩人帶著幾分酒意,在雪後初晴的山野漫步。在通往溪山深處的小路上,殘雪未消,一汪汪積水都冰凍著,腳踏在上麵,發出冰塊的爆裂聲,好像在踏碎一塊塊瓊瑤美玉似的。蘇東坡《西江月》詞雲:“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東坡是用瓊瑤美玉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溪水;楊士奇則用來比喻路邊積水凝成的薄冰,也很形象。“不嫌寒氣侵入骨,貪看梅花過野橋。”第三句關合著首句“酒未消”三字,起初仗著點酒力,還不感到什麼,到底身上衣服單薄,逐漸地越來越感到寒氣逼人了。忽然,不知從哪裏飄來一陣梅花的清香,立即把詩人吸引住了,此時身上寒冷也顧不得,他凝神辨別著香味的方向,沿著曲曲彎彎的山溪向前尋去,走過了一座又一座野橋……。

李昌祺

鄉人至夜話

形容不識識鄉音,挑盡寒燈到夜深。

故舊憑君休更說,老懷容易便沾襟。

不忍心聽故舊死亡的消息,是老年人共同的心態。一來,人到老年,心多慈軟,不能承受這種刺激;二來,故舊飄零,往往勾起老人許多辛酸往事,陷入複雜痛苦的回憶中,容易引起感傷;再則,親朋一個個死了,他這位幸存者能不想到自己的來日無多嗎?對此,年齡越大的人,越發敏感。因此,這首詩抒發的是人之常情,具有廣泛的典型意義。

但是,有趣的是:故舊死亡的消息老人不忍聞,故鄉的近事老人卻特別想聽,哪怕隻是一丘一壑的變遷,一時一事的興革。詩把這兩種心情寫得非常生動突出。“形容不識識鄉音,挑盡寒燈到夜深”:來的這位鄉人,盡管老人從不認識,但他那滿口鄉土語音,老人聽來卻格外熟悉,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長期在廣西、河南遊宦,幾曾聽到過江西吉安人的口音?賀之章說:“鄉音無改鬢毛衰”,鄉音是一種特殊的鄉土文化的印記;在天涯異域,聽到鄉音便倍感親切,彼此的心自然靠近了,而且有了共同的話題。今晚,這話題是那樣富於吸引力,把老人帶入了色彩斑斕的世界。天盡管寒冷,夜盡管深沉,老人卻聽得津津有味,挑盡寒燈,毫無倦容。詩句對此隻作了平靜的敘述,我們卻借著那“寒燈”的微光,看見了這位老人興奮的臉色,激動的童心。

於是我們看到:這首小詩揭示了一種有趣的矛盾心態——又是愛聽,又是怕聽。“愛聽”的心情,通過“挑盡寒燈”四字寫得盎然欲滴,老人仿佛小孩瞪著大眼、托著腮幫子聽人講故事一樣,形象十分鮮明。“怕聽”的心情,通過“憑君”二字,也顯得深沉迫切,老人的形象又變得皺紋滿臉,燈光下老淚縱橫。正是這種有趣的矛盾,這種前後截然不同的形象,使這首小詩充滿了喜劇情調。你讀著它,將止不住發出微笑;再一想,又不禁感到淒然。更值得一提的是:詩寫得如此自然渾成,你找不到什麼“詩眼”,也找不到什麼“警句”,詩人隻是敘寫了這次夜話的過程,他隻是順著生活的本來麵目來寫一己之哀樂,卻無意之中表現出了老年人普遍的心態,勾畫出從童心盎然到老懷淒愴的形象變化。詩,真有不可思議的魅力!

劉球

山居

永抱孤村遠,山通一徑斜。

不知深樹裏,還住幾人家。

首先詩人的視角選擇得好。這樣一幅水軟山秀的景色,是置身其中還是立腳於外?是鳥瞰取景還是仰觀攝像?視點的選擇不僅與所描寫的景色有關,與詩歌的意韻也有直接的關係。詩人選擇了山下隔水正麵遠望的視點,景象一下子完整、豐富起來,猶如一幅山水畫屏立在麵前。由水而村,由山而人,已具輪廓,又由“徑斜”到“深樹”,信手點染細部,畫麵由下而上,層次清楚,疏密相間,自然成趣。同時由於這個視點的確定,避免了近觀景色過實,視野不寬和俯看景色蕪雜的短處,小詩頓生無限幽深靜遠的情韻:小小的村落點綴在水上山下,顯得古樸、淳美,幽幽的小徑蜿蜒屈伸,格外地清晰而又遙遠,覆蓋山體的茂樹也讓人覺得靜穆深邃。有了這個視點,孤村因之而遠,山徑因之而斜,山樹因之而深,“還住幾人家”的奇思妙想因之而生。

其次,這首詩的作者極注意布景構圖。詩人采取了中國寫意畫的手法,看似不經意地點染水、孤村、山徑、深樹、人家的景致,而內具層次、順序,詩人在拈起放下之間,有的明寫,如水、孤村、山徑、深樹;有的則暗示,如山居的人家;有的則一石三鳥,明暗兼具,如“一徑斜”,明為寫徑,寫山,實則寫人,山徑之細、山徑之曲折,說明山居人之少,山居人出山次數之稀。第四句“還住幾人家”的疑惑正與“一徑”一脈相承,勢之必然。那麼題目的“山居”是指第一句的“孤村”之居,還是指深樹小徑所指引的山居,或二者兼而有之?我們認為這首詩四句繞了一個大圈子,題目的“山居”是指山裏之居,前三句以烘雲托月之法,第四句才“卒章顯其誌”,觸到本題,詩卻戛然而止,啟人聯想,情韻悠悠。

再次,詩人描摹景色用語準確、形象,富有表現力。第一句“水抱孤村遠”,中心景物應是“孤村”,這是一個三麵環水一麵靠山的小村落,用一“抱”字,把這種地貌特點一下就點明了,而且“抱”字,又是一擬人化了的詞,寫出了孤村與山水相依相戀的情態。第二句“山通一徑斜”,描寫山徑,用一“斜”字描寫山徑的幽長彎曲,“斜”字又寫了山勢之嶙峋,樹林之茂盛,一個“斜”字,其妙無窮、語少意豐。第三句“不知深樹裏”,寫山林用一“深”字,寫出了山林顏色,鬱鬱蔥蔥,遠遠望去,非深難繪;“深”字也寫出了樹密,山林稠密,覆蓋山體;“深”字還暗示了山林的廣袤,漫山遍野,不見邊際,有深不可測之感。正因為此,詩人才有“不知”的感慨,水到渠成地引起了第四句的疑問“還住幾人家?”“幾”字極有情致,它不是“幾多”之幾,也不純是疑問詞之幾,而是在疑惑中兼有描寫:山居的人家疏疏落落點灑山裏。由“不知”到發問,兩句詩議論中有描寫,同時把詩人也拉入畫麵之中,詩人在畫幅的下部似喜悅,似沉醉,似疑惑,似向往,讓這幅無人的畫有了人,畫中人與詩中的山居之人神交意會。

錢曄

過江

江渚風高酒乍醒,川途渺渺正揚艙。

浪花作雨汀煙濕,沙鳥迎人水氣腥。

三國舊愁春草碧,六朝遺恨晚山青。

不須倚棹吹長笛,恐有蛟龍潛出聽。

首聯以直敘入題,展示的是一幅江行的畫麵:江風陣陣,吹送著渡船從渚邊出發,向著遙遠的對岸駛去。然而字裏行間,又隱現出了船上詩人的心態。一方麵,“酒乍醒”,精神一振,於乘風波浪中自然生出浩氣和快意;另一方麵,“風高”必然水急,當是舟行甚速,而詩人卻有“川途渺渺”之感,是一種蒼涼迷惘的心情。這種既壯又悲的旅感,便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頷聯寫目擊的江景。陸地漸遠,茫茫蒙蒙如籠煙霧,所謂“汀煙”,說明渡船已到江心。此時江浪撲麵而來,撞擊船身而碎成沫雨,更加濡濕了視界;劈波而行,攪動了水中的腥氣,引來了俯衝而至的水鳥。這一聯於視覺之外,尚有“濕”的觸覺和“腥”的味覺,使人如身臨其境;寫的雖是“浪花”、“沙鳥”之類的船外之物,卻現出了船行的動感;風高浪急而唯有“沙鳥迎人”,又進一步印證了“川途渺渺”的孤茫的旅況。從而將“過江”的題麵,更加生動、淋漓地表現了出來。

由近瞻轉入遠眺;更由廣袤的空間而及於縱深的時間:這就產生了頸聯的神來之筆。長江不僅是時代的見證,而且以其天塹的地位直接影響著人類的曆史。江山年年如舊,人事幾許盛衰,浩蕩不息的大江最善於向人們提醒這種時空的錯位。在詩歌的語言中,春草與“愁”、青山與“恨”本有著頻繁的聯係,而“三國舊愁”、“六朝遺恨”與“春草碧”、“晚山青”恰又無一不是本地風光,達到了“情”與“景”的完美結合。三國、六朝曆史的舊愁遺恨集中反映在長江南岸地區,由此也可推斷出詩人的“過江”是由北向南,此時江南已遙遙在望。

尾聯借倚棹吹笛的欲望,抒寄詩人的餘情。《博異誌》:“笛吹三聲,水上風動,波濤沆漾,魚龍跳噴。”蘇軾《前赤壁賦》記江夜泛舟,“客有吹洞簫者,……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裏的“不須倚棹吹長笛,恐有蛟龍潛出聽”,從大江的一麵說,益見出江上的波譎雲詭,與“浪花作雨”呼應;從詩人的一麵說,則是雄豪與悲涼兩兼的心情的自然發露,與首聯“揚舲”之初的情調遙映。

於謙

北風吹

北風吹,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棱棱還自持。

冰霜曆盡心不移,況複陽和景漸宜。

閑花野草尚葳蕤,風吹柏樹將何為?

北風吹,能幾時!



寒冬的北風,咆哮狂奔,凜冽肅殺,濫施淫威於天地之間,萬物為之凋顏,萬木遭其摧殘,而柏樹卻堅貞不屈,任憑北風吹打而不動搖。風愈勁,愈見柏樹威嚴方正的節操,臨危不變其常青本色,挺拔貞立,不畏摧殺。這裏柏樹的物性與作者的人格已溶為一體,史稱於謙秉性故剛,麵對瓦刺軍長驅進犯、大兵壓境的嚴峻形勢,始終不主和議,“土木之變”後,在舉朝一片恐惶中挺身而出,組織抗戰,成為支撐大明國廈的棟梁。這棟梁之材不正是“節操棱棱還自持”的人間堅柏吆!雖堅冰侵根,嚴霜壓頂,這堅柏猶如遭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的石灰一樣,曆盡磨難而矢誌不移。這等考驗都經受過來了,寒冬還有什麼能使堅柏屆服的呢?況且春天的和暖之氣已經複蘇,春光漸漸宜人,就連最弱不禁風的閑花野草差不多又茂盛起來了,還能逞凶幾時的北風更無可奈何堅柏了。末句“北風吹,能幾時”,令人想到作者的另一首名詩《除夜宿太原寒甚》的最後兩句“春風來不遠,隻在屋東頭”,充滿了一種蔑視困難的樂觀精神,給人以希望,給人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