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3)

尹耕

紫荊關

漢家鎖鑰惟玄塞,隘地旌旗見紫荊。

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樓高並朔雲平。

峰巒百轉真無路,草木千盤盡作兵。

誰識廟堂柔遠意,戟門煙雨試春耕。

這首詩的前三聯,是寫紫荊關地形的險要、軍備的緊張、形勢的嚴峻。第一聯開頭所說的漢家,未必是指明廷,隻是泛言漢族政權,長城曆來是漢族統治者抵禦西北少數民族侵擾的屏障,這裏將之稱為“鎖鑰”,不僅喻其地位重要,亦暗合關隘之意,接下去寫城頭的軍事氣派,旌旗林立,刀戟密布,一派嚴陣以待的氣氛,亦歸入紫荊關之本題。開首二句互相呼應,工整嚴謹,自是明人氣象。第二聯寫關內關外的備戰情況:偵察兵(斥堠)刺探軍情已深入漠北的敵人腹地,哨樓加高已聳入雲霄,這些當然是誇大之詞,但一外一內已形象地概括出關上守軍緊張的備戰局麵。第三聯描繪關山附近濃厚的戰爭氛圍,層巒疊嶂,草木皆兵,在峰回路轉之際,到處都埋伏著殺機。這三聯作者曆數紫荊關的軍事地位,備戰行動,戰爭氣氛,寫得章法井然,層次曆落,已盡得紫荊關之題旨。

但作者運筆之曲,立意之新,在於以上三聯,均為虛設之筆,原來這裏所寫的戰爭氣象,並非是實境,而是曆代前朝紫荊關畫麵之總攬,無非是說這裏是個戰事吃緊的前哨。何由見得以上之聯是作者依據以往曆史的想像之筆呢?關鍵在於最後一聯:“誰識廟堂柔遠意,戟門煙雨試春耕。”這才是作者目前的實境。詩人一掃前朝關隘的兵戰之氣,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煙雨春耕圖。朝廷如今采取了安撫懷柔的政策,紫荊關附近已是一派和平景象。“誰識”二字,是以出乎意料的口氣,流露出對朝廷英明戰略的讚許,從“斥堠直通沙磧外”到“戟門煙雨試春耕”這是一個曆史性的轉變。從此人們可辟戰場為良田,化幹戈為玉帛了。最後句中的“試”字,頗寫出當地人民在春耕時疑懼而新奇的心情,因為這畢竟是破天荒的創舉。這首詩由曆史寫到現實,從戰爭寫到和平,通過紫荊關的今昔對比,讚頌了朝廷的懷柔政策,也表達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心願。作者化了很多筆墨描繪了紫荊關過去的軍事地位戰爭氣氛,正是為了突出如今新戰略的英明偉大。通過以往戰爭氣象的強烈反襯,現實之和平環境更覺得來之不易,而作者之反戰情緒即在其中了。

蔡楠

晚晴

山晴欲暮天,山色轉蒼然。

泉落雲中碓,溪回樹杪船。

斜明沙際日,遠遍綠蕪煙。

還見鳧鷗伴,閑飛秋水前。

作為一首山水詩,重要的是揭示出此山此水與他山他水的不同之處,從而避免雷同或一般化。在這首詩中,尤其是第二聯、第三聯,正是充分調動了語言藝術的手段,著意刻劉了詩人所麵對的那個山水場麵的奇異的景致,由此仿佛為讀者展開了一軸精美的山水畫卷。首聯點明此際是日暮時分,晴朗的天空變得灰暗了,也給山色籠上了一層蒼茫。頷聯“泉落雲中碓,溪回樹抄船”。前一句是說:從山上飛流直下的清泉,衝擊著那些隱現在雲霧中的石坑。這就意味著,傾瀉出山泉的那座山峰必然是高聳入雲的,而受水衝擊的石坑,既然隱現在雲中,也就表明石坑本是另一座較矮的山頭。唯其如此,“泉落雲中碓”一句,就把當地的山峰突兀林立、錯落有致的特點,形象化地揭示出來了。而後一句“溪回樹杪船”,接著描繪山間溪水的特點,山溪在群山峰巒中千回百折般地盤行,小舟漂在溪水中,遠遠望去,竟然船身位於樹梢之上。很顯然,較之於其他地區,此地的山之險、水之奇、景之異的幾個主要特色,已經被寫得淋漓盡致了。

如果說頷聯還主要是以山泉傾瀉和船行溪水為聚焦點來寫當地的山水奇景,由此渲染山水景色的動態場麵的話,那麼在頸聯中,則是由高到低,由遠及近地轉入了對山腳下的另一番靜態的場景的描繪。“斜明沙際日,遠遍綠蕪煙一,所展現的是這樣的畫麵:落日的餘輝灑在流向山穀的溪河的沙灘上,這靜謐的沙灘正與遠方的飄出炊煙的田野村落連成一片。在這一聯中,尤可注意的是又突出了景致的色彩。雖然田野的綠色在詩中被明確地點出,其實,餘輝的金色、沙灘的黃色以及炊煙的灰白色,讀者也不難體會。這樣,頸聯不僅在色彩上與首聯(“山晴欲暮天,山色轉蒼然”)相呼應相對照,而且由於點染的是一種明快的色調,所以也妥貼地反映了詩人欣賞山水時的輕鬆閑適的心情。

而這一點,恰恰又自然地銜接了尾聯似用漫不經手的手筆所補充描寫的另一個意象:有幾隻水鳥飛來,正在悠閑地嬉水呢。由此可見,全詩以這富有情趣的自然場景收束,正是再一次流露了詩人麵對秀色可餐的山水而產生的一種恬靜的心緒。全詩不用典故,全憑詩人細致的觀察、精巧的措詞,刻畫出了一幅意境新奇的晚晴圖,詩人的才力,是值得敬佩的。

茅坤

夜泊錢塘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

樹裏孤燈雨,風前一雁秋。

離心進落葉,鄉夢入寒流。

酒市哪從問,微吟寄短愁。

詩的首聯“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交待了詩人的行蹤、時間、地點。時間為“日已暮”,“已”字十分沉重,《詩》曰:“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日暮時分本應是回家休息的時候,而詩人還在旅途之中,心之哀矣可想而知,更為悲哀的是在風雨將來還沒有找到泊舟之處。“何處可維舟”,補敘了第一句“江行”的地段,正處於前不著村後不見店的荒江僻野,這一句的疑問語氣,非常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焦躁的神情和淒惶的心理,把“日已暮”帶來的悲涼向前推進了一步。

第二聯是一對句:“樹裏孤燈雨,風前一雁秋”,用了六個名詞性意象,描寫情景,渲染氣氛。“樹裏”與“風前”相對,“樹裏”是“江行”的發展,詩人不得不係舟岸邊,在荒野的樹林裏度過這風雨之夜。風本為無形無定的自然現象,而詩人則日“風前”,應該說寫的是詩人的感覺,林中風與林外風自然不同,詩人覺得風有了前後;另外大雁振翅急飛,詩人也覺得它似乎要趕飛在風前。“孤燈”與“一雁”相對,前者顯然是指詩人棲息地的燈火。沉沉樹林,茫茫秋雨之中,我們似乎能看到那一點燈火在風雨中搖曳。大雁南遷是結隊而行;而詩人卻選擇了“一雁”,顯然這是隻失群的孤雁。這兩個意象明是寫景,實則在述狀抒情,寫自己如一失群孤雁,孤獨悲哀。這兩個正對深刻地揭示了詩人的心境。“雨”與“秋”對。“雨”是前麵日暮江行的情景變化,由雨我們可以料想,詩人急於尋找泊舟之處,還不僅僅因為天色已晚,還因為秋風乍起,密雨驟降。荒江岸邊,棲身林中且避風雨的沐櫛和船上的顛簸。“秋”承“一雁”而來,由雁而知秋,由“一雁”而悲秋。“秋”字承上啟下。有了這個秋字,日暮為秋季的暮色,秋天開始夜長日短,是承上。第五句的樹為晚秋的“無邊落木”,充滿了瀟瀟意;第六句的秋水自是“寒流”,冰涼徹骨:是啟下。一個“秋”字給全詩彌漫上一層濃重的秋意。

第三聯“離心進落葉,鄉夢入寒流”,是一主謂賓俱有的對句。“離心”,指詩人思鄉的感情。“落葉”與第三句的“樹裏”第四句的“風”一脈貫通,互相呼應。明明是樹葉凋落,詩人卻日“進”,從結構上看,說自己的離心支口此之重,以致進落了樹葉;從語義上看,說離別故鄉猶如樹葉離開了枝幹,漂泊無定;從語音上看,“進”字為爆破音,且去聲,發音氣促而低沉,讓人覺得葉離母體有一種強力所致,不是自然落葉,而是斷裂進下。有了這樣的感覺,每一片落葉都讓他驚心動魄,百感交集。“鄉夢入寒流”,句式與上一句同。“鄉夢”,即鄉思、鄉愁,但比這些意思更朦朧,更豐富,有更強的想像色彩。夢是一種思維狀態,而詩人日“入寒流”,鄉夢有了形,有了意識,詩人的鄉愁與錢塘江水融為一體,如錢塘江水一樣澎湃起伏,無休無止。這一句詩也包含了詩人如此的情感痛楚:錢塘江不管風雨、不論地段,滔滔前去,而自己卻不得維舟岸上;身不由己,羈遲途中,而夢魂卻隨著江水早已回到了故鄉。

最後兩句“酒市哪從問,微吟寄短愁”,詩人從鄉愁的情緒中回到現實,常言借酒澆愁,詩人也想借酒來排解那理不清、放不下的愁苦也想借酒暖暖身體,可悲哀的別人有愁尚可借酒,而詩人在這荒涼的江岸上連人煙都沒有,哪會有酒市?隻有靠吟詠詩歌來寄托自己的鄉愁。第七句與第二句“何處可維舟”遙應,第八句總括全詩。“短愁”準確形象。愁是一種抽象的感情,但它從常識上講沒有長短之別,而從感覺上確有長短之分。“短愁”應是那種縈繞心間,難以驅散、排解的愁情,是那種“剪不斷、理還亂”,“卻下眉頭,又上心頭”的愁情。“短愁”二字總括地形容了上文提到的“孤燈”“一雁”之情,“離心”“鄉夢”之感,至此,這首五言律詩神完氣足,血脈回轉,似一彈丸,圓活可摶。

李攀龍

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青楓颯颯雨淒淒,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

“青楓颯颯雨淒淒,秋色遙看入楚迷”。陣陣寒風,綿綿細雨,將江邊青楓吹打得颯颯作響。遙看水天相接處的楚天,雨中秋色,一片迷蒙。首句從時節,送別地點及風聲雨景,層層渲染一種愁情,烘托出一個特定的場景。秋天本來就是令人傷感的季節,“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離別的地點,環境,也令人消魂。《楚辭·招魂》曰:“湛湛江水兮上有楓。”唐人張繼《楓橋夜泊池寫道:“江楓漁火對愁眠。”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有句雲:“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青楓”,除了暗示分別在江邊外,還透露出一股飄泊的愁情,而此時之秋風秋雨更是愁煞人也。由此可見,第一句“青楓颯颯雨淒淒”,隻七個字,實融進了古人不少意境,有豐富含蘊,它自然而委婉地映襯出一對好友離別時低徊悱惻、依依不舍的感情。

第二句“秋色遙看入楚迷”,寫得更有味了。此句循著上句意脈,將那悠悠愁思形象化地向縱深推進一層,這裏的“楚”,指友人貶謫地江西。“迷”字用得極妙,既是當時現場景色的真實描寫,點染出淒淒秋雨中特有的迷蒙景色,又暗示離人前途的渺茫,自然界的風雨常使人聯想到政治風雨,詩人對好友今後的命運怎能不擔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