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3)

第9章

高攀龍

枕石

心同流水淨,身與白雲輕。

寂寂深山暮,微聞鍾磬聲。 

高攀龍所生活的晚明時代政治上十分黑暗,對正直人士的迫害經常發生。作為思想品格耿介超拔的東林領袖人物,詩人政治上失意,仕途坎坷,又處在同權奸集團和閹黨鬥爭的政治漩渦中,因此,當他來到清靜深藻山,自會獲得許多新鮮的感受。潺潺流水,悠悠白雲,多麼清澄瑩澈,令人心曠神怡。這裏遠離汙濁的世俗,更與黑暗的官場隔絕,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枕臥偃仰於山石之上,頓感安恬舒展,塵慮畫空。在這樣一片安寧幽美的天地裏,詩人完全為空明、寂靜的大自然所陶醉,不僅把政治上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卻了,甚至連自身的存在也忘卻了。“心同流水淨,身與白雲輕”,這純淨的石上清泉,這輕飄的空中自雲,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水,琤琤淙淙,自〖JP2〗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歸去來兮辭》)。此時詩人怡悅而安詳地觀賞、領略著深山中閑適的風光,襟懷纖塵不染,似乎自己業已“物化”作那清淨的流水、那純潔的自雲。質言之,詩中流水白雲的意象,作為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向我們展現了抒情主人公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同時,它也是心誌高潔的象征,是:〖JP〗

“寂寂深山暮,微聞鍾磬聲”,進而渲染出一種幽深靜謐的氛圍。“寂寂”二字是形容詞重疊,表示程度加深,這裏強調對塵囂的擺脫濾淨。詩人的身心既已得到淨化和解脫,而與自然化合同一,便於身外之境一無所知,耳年隻有天籟,就連深山古寺那遠揚的鍾磐聲也似聞無聞了。“暮”字點明聞鍾磬的時刻,聞鍾磬則愈顯出了境界的空闊深遠,令人想到空間的無垠,時間的永恒,與人世的齷齪渺小及不足道。“微聞”二字,其意結實由心之“淨”、身之“輕”,亦即詩人斷絕塵想、神往物外的心境自然逗出。總起來看,詩中所滲透的閑逸高遠的出世之情,說到底還是反襯出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厭惡情緒。這首詩以衝淡的風格抒寫作者的逸興幽懷,詩境寧靜超脫,安閑悠遠。詩的內容單純而豐富,詩義容易理解卻又令人體味不盡,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表麵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平平無奇,像是隨意寫出,行雲流水,純任天然,但合起來卻妙諦自成,達到了司空圖所謂“俯拾即是”、“著手成春”的化境。

歸子慕

對客

默然對客坐,竟坐無一語。

亦欲通殷勤,尋思了無取。

好言不關情,諒非君所與。

坦懷兩相忘,何害我與汝。

不知是何時,也不知是何地,兩位或是久別重逢或是天天照麵的朋友相聚小敘。一位想說點什麼,把那或是久別的思念,或是昨日的心得傳遞給對方;另一位也想聽點什麼,在故友知交的話語裏獲得一些愉悅、溫馨與啟迪。然而,言語的交流並未在這對朋友之間發生,他們隻是那麼默默地坐著,用各自的眼睛“對”著另一方,直到小敘的終了。

以如上場景展開描述的《對客》一詩,濃縮地刻劃了人與人之間交流時常出現的奇異現象。歌樓酒肆裏的滿座賓朋,總是熱熱鬧鬧地猜令劃拳,伴隨著沒完沒了的嬉笑、狂言與高歌;但酒醒人散之後,人言也便隨著酒意煙消雲散了。而清風明月下相知相契的友人,卻往往隻用三言兩語,便各自了悟於心;有時則甚而望月不語,以心會心,言辭於此成了多餘之物。語言作為人際交流最通常的手段,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以及有特殊關係的人之間,其功用竟如此地輕微,不是很耐人尋味麼?

然而文學並不單是描述人類奇觀異象的手段,也是深入地探測人心並展露人心複雜的工具。當《對客》一詩用白描的手法,將對坐無語的一雙友人推到前台時,它同時也向讀者生動地顯現了兩位中的一位——“我”的豐富的潛台詞。

很想跟您說點親切的話題,說我們各奔東西後我所逢曆的人生苦樂,說我們昨天談得頗為投機的“性命之學”,可轉眼一尋思,那似乎又都沒有什麼意義。那麼,說您願意聽的好話罷,你喜歡什麼來著?遊山玩水,兒女情長,不不不,這些俗話更沒意義,您肯定不會喜歡。那說什麼好呢?就這麼坐著?從您的眼睛裏我發現您同意這一建議。好,那麼就這麼坐著,大家敞開胸懷,海闊天空,把小我都付與無限的天地,由相知相契而相忘,想來這於您於我也絕無妨礙,因為在我們以心相會的時刻,時間與距離,有聲與無聲,統統已經失去了意義。

這默默無語的對坐,也許稱得上是真正的交流,而不單是文學中用做某種特定場景的潛台詞。當我們翻開本詩作者歸子慕的履曆,可以驚奇地發現他的詩同時也是他個人生活的實錄。這位明代散文大家歸有光先生的三兒子曾經是位舉人,可是考進士兩次名落孫山,便打消了做官的念頭,一意去做他的隱士了。江村的物質生活是貧乏的,茅舍竹籬,布衣蔬食,損之又損,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可歸氏的內心世界卻異常地豐富,他常常與一二好友講談理學,互訪時還練習靜坐之趣,“端坐不語,終日凝然”(《列朝詩集小傳》語)。生活方式的獨特造就了一種獨特的帶有詩意的境界,而當他閑來將自己的生活細細梳理,形諸於詩時,他的詩歌也便有了其生活所常備的那份平易、淡泊與獨特。

孫承宗

二月聞雁

幾聽孽鳥語關關,盡罷虛弦落照聞。

卻訝塞鴻偏有膽,又隨春信到天山。

“幾聽孽鳥語關關,盡罷虛弦落照間”這兩句是根據“驚弓之鳥”的故事虛構的圖景。《戰國策》載:“更贏與魏王處京台之下,仰見飛鳥。更贏謂魏王曰:‘臣為王引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贏曰:‘可’。有聞雁從東方來,更贏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贏曰:,此孽(病者)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至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可知“孽鳥”就是負了傷的病雁。因為久失其群,故鳴呼其曹。《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是孤雌(或雄)求倡的叫聲。故此處用形失群孽雁的悲聲。“盡罷虛弦落照間”,從“盡罷”二字可知這種驚弓之鳥並非一隻,在夕陽慘淡的餘輝中,紛紛聞空弦而墜落(“罷”)。這顯然不是寫實,而是一種象喻。“幾聽”雲雲,告訴讀者,邊塞向來有類似情況的。本來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偏有一些敗軍之將一蹶不振,對強敵聞風喪膽,談虎色變。詩人的諷刺不一定是專指某人某事,但這種人和事在現實中卻不乏其例。

“卻訝塞鴻偏有膽,又隨春信到天山。”在前二句反襯的基礎上,這兩句寫“二月聞雁”就很有意味了。在“孽鳥”喪膽驚弓的同時,作為候鳥的雁群並沒有放棄它們既定的方針路線,又隨春信的到來而回返北方,相比之下,這是何等從容、何等勇敢的行為。“又隨”二字頗有前赴後繼的意味。這也是一種象喻,它比喻的是所有忠勇的愛國將士,他們到邊關來就有不惜犧牲的準備,在他們的字典裏有“死”字,卻沒有“怕”字。詩句“卻訝塞鴻偏有膽”,是用孽鳥驚訝的口氣道出的,便特另Ⅱ有味。勇士的無畏,不是足以振懦起頑,叫一切膽小的人感到羞愧麼!

程嘉燧

題長蘅次醉閣

為愛檀園開北閣,兩回三宿小房櫳。

坐深曲洞香燈焰,睡美疏搖曉日烘。

白拂花飛方丈雨,素屏灘響一床風。

但名次醉猶嫌俗,合作禪棲住遠公。

首聯點題,突出一“愛”字。李流芳在檀園的北麵新築了一間小閣,作者兩次去檀園遊賞,就有三夜是睡在這間小閣的,足見喜愛之深。以下頷、頸二聯均描寫閣中景物,作者沒有純客觀地去鋪陳,既然寫“愛”,那就要寫出作者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強烈的主觀印象。“坐深曲洞香燈焰,睡美疏檑曉日烘。”小閣有曲廊相通,幽邃曲折,故稱“曲洞”。夜間閣中點了香油燈,焰火幢幢,更顯得格外幽深靜寂,於是作者一坐下去,便深深地為之陶醉,長久地不舍得離開,此之謂“坐深”。次醉閣有幽寂之趣,亦有疏朗之美。那就是在早晨旭日高升之時,因為閣子的窗格稀疏,大而透光,太陽照來暖洋洋的,使人可以美美地高眠,故稱“睡美”。“坐深”與“睡美”概括了作者在小閣三日的感受,不論白天還是黑夜,總使人留連忘返,不忍遽去。句中“深”字與“美”字為詩眼,為全句的精神所在,是作者刻意鍛煉的結果。按通常詩中語詞的順序,此二句應是:“疏櫺曉日春睡美,曲洞香燈夜坐深。”然作者顛倒了詞序,把“睡美”與“坐深”提到句首,加以強調,全聯頓然地便活了起來。

接下頸聯仍寫自己對次醉閣的感受,但更加深入細膩。一般寫樓台亭閣總習慣於把它們放在山川湖海、風花雪月等大自然的景觀中去描寫,如唐孫逖《宿雲門寺閣》:“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宋米芾《望海樓》:“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均是如此。程嘉燧此句則別出心裁,他把眼光仍局限在小閣內,不假閣外景物,自有風雨之感。“白拂花飛方丈雨,素屏灘響一床風。”拂為拂塵,用蘆花等物做成的清潔器具。拂塵花飛,竟似乎滿室皆雨。閣內有素色屏風,其上畫著河灘急湍,畫得實在逼真,畫中急流的氣勢竟使人感到河水擊石的喧豗之聲,由喧豗的水聲又引起空氣流動、滿床風生的感覺。這一現象,現代美學謂之通感,程嘉燧並不理解這道理,他是從禪悟中得來的。他平日喜讀內典,自稱“晚遇禪老,皈心空寂”(《鬆寥詩引自序》),詩中這種靈明空妙的感覺大概便是他的禪機吧!故詩的末聯他提出以“次醉”名閣還有些“俗”,因為“次醉”無非是景色可以醉人之意,而神妙靈奇的通感便不是醉意可以仿佛,而是一種悟境,惟有談禪者可以領悟到。故末句說:“合作禪棲住遠公。”(合,應當)惟有像慧遠這樣的高僧才最適宜住在這間閣子中。如此結尾,看似是有所不滿,其實正是提高了次醉閣的身價,也把先前各句的景中所具精神升華到了新的高度:曲洞、疏燈、拂花,灘風,都具有禪機的靈光了。這是極高妙的結尾收束,有此二句,全詩亦變得曲折有深致了——對次醉閣,詩人的態度經曆了讚美、不滿、再深一層(升華性地)讚美三個過程。

沈明臣

凱歌

銜枚夜度五千兵,密領軍符號令明。

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詩描述了一場夜襲戰鬥,其特點便是胡宗憲所說的“雄快”。

首句便造成強大的氣勢。“銜枚”,原是古代行軍時,為防止士兵喧嘩,令他們在口中銜一支如筷子狀的木條,這裏形容軍隊行動時悄然無聲。“度”是一個沒有形跡、沒有聲響感覺的動詞,常用於鳥飛。“五千兵”,作為一支偷襲的軍隊,規模是很大的。“銜枚夜度五千兵”,如一股黑色的湧流,無聲無息,卻格外給人以力量感。第二句“密領軍符號令明”,對首句加以補充說明。因為這場戰鬥是一次絕密行動,因為軍紀嚴明,所以才有首句所說的情狀。從事件本身的次序上說,應是第二句在前,第一句在後。但如按這個次序來寫詩,節奏就顯得平緩,詩失去力度。倒過來說,不僅起筆便有強大的氣勢,而且因第二句的補足說明,形成一個停頓,如同洪流受阻,反而蓄勢愈強。

三、四句直接轉入戰鬥場麵。“狹巷”是戰鬥發生的場所。這帶有寫實性,當時有好幾場戰鬥是在城市中進行的。從詩的角度來說,“狹巷”毫無回旋餘地,一支強大的軍隊投入到這樣一個戰場中,必然發生殊死的搏殺,更增強了閱讀心理上的緊張。“短兵相接”,說明這是一場近身肉搏戰,點出夜襲的特點,氣氛極為激烈。這個句子與一般七言詩句式不同。它不取通常的上四下三的節奏,而用上二下五的配合,在語意上,“短兵相接處”必須連讀而不能停頓,因而顯得更快。而且,這個句子不能單獨成立,“短兵相接處”如何?留下了問題,使得它和末句的連接也更緊密,又進一步強化了“快”的感覺。“殺人如草不聞聲”,緊扣夜襲的特點,讚頌我方將士的主動、迅捷、勇敢,在敵人尚未來得及作出充分的反應時,已將他們全部殲滅。這真是一場快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