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3)

謝肇淛

送徐興公還家

楓落空江生凍煙,西風贏馬不勝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閩山在客先。

斜日雁邊看故國,孤帆雪裏過殘年。

憐予久負寒鷗約,魂夢從君碧海天。

這是一首送行詩,按習慣的寫法,它著重描寫遠行人這次韻旅程、目的地,以及送行者的惜別之情。然因為徐熥和作者是同鄉,故這酋送行詩也就成了作者思鄉的詩,二者融而為一了。徐熥是閩縣人,在冬季從浙江北部到福建,氣候由寒轉暖,其差異是相當大的。全詩便由此展開。首二句“空江”、“凍煙”、“西風贏馬”,風物相當蕭瑟,這既描寫了浙江北部地區冬季嚴寒的景況,也可以說是作者異鄉為客、送別故交時心境的寫照。好友回家過年了,自己卻一人孤零零地客居在外,怎不令人傷心呢?於是眼前的景物都抹上了淒冷的色彩。然而在作者想像中,隨著徐興公遠去,離家鄉越來越近,風光便不同了。“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閩山在客先。”越向南走,氣候越暖和,浙水中的冰塊已漸漸消融,在福建的家鄉,春天一定早已來到了吧!想到家鄉,作者便不禁在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悅的心情。當然徐興公回家的路上,“斜日雁邊”、“孤帆雪裏”,旅途還是相當辛苦的。但不管怎樣,徐興公是快要回到故國(故鄉)、在那裏度過殘年、再和家鄉人一起迎新年了。可是作者自己呢?接下筆鋒一轉,寫道:“憐予久負寒鷗約”,自己久已辜負了歸隱田園的盟約,在宦海中奔忙,如今隻能“魂夢從君碧海天”了。

袁宏道

東阿道中晚望

東風吹綻紅亭樹,獨上高原愁日暮。

可憐驪馬蹄下塵,吹作遊人眼中霧。

青山漸高日漸低,荒園凍雀一聲啼。

三歸台畔古碑沒,項羽墳頭石馬嘶。

詩的開頭兩句顯然具有象征意義。東風吹得紅亭的樹上綻開了花朵,這本是一種美麗的景色;但暗夜卻已經要來到了。沒有人感覺到這繁華中潛伏著的危機,隻有他一個人為此而憂愁。為什麼,就因為他遠遠高出於眾人之上:他站在山頂。

下麵兩句,進一步表現出對“遊人”——眾人的輕蔑,他們隻不過是一些在貴人所騎的驪馬邊討生活的可憐蟲,他們為驪馬所揚起的灰塵迷住了眼睛,什麼都看不見。而那些騎在驪馬上的貴人呢,當然也都處於這位“獨上高原”的詩人的腳下。他可憐這些卑賤的人物,他是高踞於他們之上的智者。——不過,這同時也是寫實,寫出了他從高原往下望的感覺。

再往下的兩句,“青山漸高日漸低”隻是一般性的過渡,交代其在高原上時的時間流逝,“荒園凍雀一聲啼”則是點睛之筆。這句不僅極寫景色的蕭殺、荒涼,同時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這個高出於眾人的智者,在現實中卻又是如此地遭到冷遇,如此淒涼,不過是荒園的一隻凍雀,他的啼聲雖然劃過了垂暮的天空,引起聞者的戰栗,但他的啼聲又能傳到多遠,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呢?這裏,詩人從極度的自尊轉到了極度的自卑,但在自卑中仍然顯現出兀傲不平。

最後二句,上句極寫荒涼,是“青山漸高日漸低”的引伸,下句進一步寫至死不渝的兀傲、永不屈服的精神,是“荒園”句的引伸。石馬的嘶鳴固然出於想像,但在這想像中卻正顯示了詩人至死也不甘雌伏的鬥誌,不過這同時又是絕望的掙紮;因為這到底隻是一種沒有現實性的想像。

早在《莊子》或《楚辭》中就已第一次出現了高出於眾人的獨醒者的形象,但寫出這樣的自尊與自卑相混合的感情,反映出這樣的絕望掙紮的心情,塑造出荒園凍雀、嘶鳴的墳間石馬的尖銳形象,在我國詩歌史上卻似尚屬初見。因而它具有獨特的魅力和開創的性質。

俞安期

漓江舟行

桂楫輕舟下粵關,誰言嶺外客行艱?高眠翻愛漓江路,枕底濤聲枕上山。

此詩可分兩層來讀,前兩句為第一層。詩人說,他乘一葉小舟泛遊到了這嶺外的漓江,舟輕水滑,行駛迅疾。久聞嶺外旅行艱難,這會兒方知,那不過是無稽之談。“桂楫”,芳香的桂木做成的船槳,這裏代指小船。粵,即兩廣地區。因其地處五嶺之外,亦稱“嶺外”或“嶺南”。“下粵關”即入嶺南的意思。行程由北往南一般稱“下”,不過此處的“下”尚有一層順流而下的意思。船順水而行,自然顯得特別輕快,所以詩人稱他的小船為“輕舟”。第一句的“桂楫”“輕舟”和“下”等幾個頗可玩味的字眼,已暗暗渲染出詩人此時的愜意之感,於是下麵這一問就非發不可了:“誰說嶺外旅行是一件艱苦的事呢?”地處南疆的嶺南,因開發較晚,交通不便,素來被視為莽荒之地,客行畏途。然而,所聞如彼,而所感如此,這一問早有了明確的、毋容置疑的答案。事實上,詩人原亦無意於旁人對此提供答案,僅僅是借助反問的語勢,加強詩歌的表達效果罷了。

泛舟嶺外的漓江遠非像傳說的那麼艱難已不辯自明,然而,詩人此刻領略到的,僅僅是不“艱”而已麼?當然不是。“高眠翻愛漓江路”一句,緊承次句的反問,將詩意翻進了一層。“翻愛”即“反愛”,意謂不但不覺漓江舟行之艱,反而特別喜愛在江上漂流。那麼原因何在?就在這結尾的一句:“枕底濤聲枕上山”。詩人躺在他的小船,周身是萬頃空明碧波;空闊而深沉的江濤在耳旁湧流,江岸的簇簇青山似乎近在枕邊,伸手可捫。此情此景是如此美妙,簡直令人魂銷意奪,又豈隻是不“艱”而已呢!如果說此詩的前麵三句語言稍顯質樸平淡的話,那麼這末了的結句,便是濃彩重筆的一提,令全詩光彩頓生。全詩至此,詩人讚美漓江的詩旨得到了完滿的體現。

平心而論,本詩既不注重語言的流轉清麗,也缺少對景物工細的描繪,和一般的模山範水之作很不相同。本詩體現的這一特點,恰恰是形成本詩獨有麵貌的重要因素。詩的前三句夾敘夾議,純是質直的情緒抒寫,然而已經能夠感受到一股感情潛流的洶湧之勢,最後,詩人終於把一路積蘊的情感全部投入到了那驚心動魄的一筆:“枕底濤聲枕上山”。這句是本篇唯一的對子漓江奇異景色的正麵描寫,是全詩一處神來之筆,也是全詩成功的關鍵一筆。不過它仍然不是對漓江山水精美的雕畫,而是帶著濃厚的詩人獨有的主觀感受色彩,飛動著詩人的個性。其實,從詩歌中詩人對嶺外旅行的不同流俗的見解,“高眠”的神態,已經可以看到詩人的嘯傲江湖、磊落曠放的氣質了。所以應當說,正是這種精神氣質才是使本詩富有魅力的根本底蘊。

盛嗚世

題嶽陽酒家壁

巴陵壓酒洞庭春,楚女當壚勸客頻。

莫上高樓望湖水,煙波二月巳愁人。

座落在洞庭湖邊的嶽陽樓,擅山水之麗,為曆代名勝。它不但是一座酒樓,還是一座文學之樓。李白、杜甫、孟浩然……,無數著名詩人在這裏留下他們的傑作,還加上範仲淹的一篇名文——《嶽陽樓記》。在這一點上,大概再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與之相比。因為它有那許多名人題詠,後代文人經過此地,便難免技癢。可是前人之作久已膾炙人口,後人想要爭勝,真是難上加難。在構思上別出機杼,或許不失為取巧的門徑。

如何別出機杼?向來題嶽陽樓的詩文,無不是寫登樓觀水。嶽陽樓和洞庭湖,從來是密不可分的。盛鳴世這一首,偏偏說不能登樓觀水。為什麼不能?因為那水令人生愁。——終究還是寫了水。但是,這麼一轉,雖不能說超過前人,畢竟是不落窠臼,別具一格。起句點題,幹淨利落。“巴陵”就是指嶽陽樓。因為嶽陽舊名巴陵,樓原來建在城門上。“壓酒”,是將剛釀成的連糟的酒用布兜著,壓出酒汁。節令呢,是春天剛來到洞庭湖的時分。七個字,點出時(春天)、地(麵臨洞庭湖的嶽陽樓)、事(飲酒),勾連得巧妙,而且有氣氛。

接下去,由“壓酒”自然地轉到酒家女。特意指睨“楚女”,不僅因為嶽陽地屬古楚國,而且借了楚文化的背景,喚起一種情調。楚地多流傳有關愛情的神話傳說,楚人作品中,常寫到美麗多情的神女。所以一說到“楚女”,人們很容易聯想起瀟湘二妃、山鬼、巫山神女這些人物故事。“楚女當壚勸客頻”,頓時給人以美麗而溫柔的感覺。不但灑醉人,那氣氛也夠醉人的。

於是借著溫柔的楚女之口,提出一番勸告:莫要登樓觀水吧,雖是早春二月,湖上已然煙波迷蒙,令人愁緒萬千。煙波愁人,從心理學上說,是因為那種廣闊而腺朧的景象,容易使人感到個體的渺小和人生的漂泊無著,由此產生寂寞淒涼的心情。盛鳴世一生宦途毛望,浪跡四方,很容易陷落到這種情緒中。詩中“楚女”的話,實際是他的自我勸慰。

至此,詩人以反麵透出的筆法,不寫湖而實際寫了湖——因為離開洞庭湖,嶽陽樓是沒有意義的;不說愁而實際抒發了愁緒——因為事實上他是憂愁的。但表現得頗為巧妙,避免了與前人重複。再從意境來說,前代的名作,大抵以畫麵開闊壯麗取勝,而本篇不從正麵寫湖,有關湖的一切,都借“楚女”的口吻說出,便有一種不同前人的柔曼之感。

沈木

夜起

暑夜不成寐,起步中庭中。

殘月忽墮水,明河猶在空。

籬根滴清露,樹杪生微風。

坐愛新涼好,先秋有候蟲。

本詩起首兩句,交代了時間(“暑夜”)和地點(“中庭”),業已點清了一夜起”的題麵。以下頷、頸二聯。分別照應首聯的前、後兩句。這種以兩聯分承首聯的章法,古人稱為“雙拋”(參見元範檸《木天禁語》),常用於起筆開門見山的律詩中。

“殘月忽墮水,明河猶在空”,“忽”、“猶”兩個虛詞是詩眼。夜不成寐,披衣走出中庭,在領受戶外的清新氣息時,常常會產生意外的發現。這個“忽”字,就顯示了這種從困倦恍惚到驟然清醒的精神狀態。詩中的“水”,可能是庭中的小池,也可能是中庭疏籬外能夠望見的水流,總之是實指,與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中“步子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的“水”不同。然而唯因月色如水,所以步庭人容易忽略月亮本身的存在,及至發現了它在水中的著落,便禁不住生出“忽墮水”的感想。由水中月而聯想到尋覓天上月,舉頭仰望,竟然星河滿天,詩中的“猶”字,又是一層意外,證實原來仍是中夜時分。可見前句的“殘月”,與其說是水中月影的形象,毋寧說是詩人的錯覺,暗示首句的“不成寐”在詩人的印象中曾是十分漫長。這一聯俱是常景、常語,卻因虛字運用的精采,而增出興味無窮。

〗頷聯著重於時間的一麵,頸聯則從地點的一麵鋪陳。籬根、樹杪,上下對舉;清露、微風,著意寫出了遍於庭中的新涼。這是與“暑夜不成寐”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感受。不僅如此,尾聯對庭中的“候蟲”也表示了“坐愛新涼好”(此處坐為“起因於”之意)的理解,可想而知,它們的鳴叫也曾是造成先前“不能寐”的一個原因。“夜起”徹底改變了人的身心,這就把題目寫深、寫活了。

這首詩將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斷寫得脫俗有致,故朱彝尊《靜誌居詩話》評渭“具臻佳境”。但全詩的警策則在頷聯。沈德潛雲:“殘月忽墮水’二語,是夜起;‘雞聲茅店月’二語(按指唐溫庭筠《商山早行》的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曉行。各入神妙。”(《明詩別裁》)律詩中往往一聯的警絕能振起全篇,本詩就屬於這樣的例子。

孫友篪

過古墓

野水空山拜墓堂,鬆風濕翠灑衣裳。

行人欲問前朝事,翁仲無言對夕陽。

題日“過古墓”可知並非專程前來憑吊,隻是出門旅次偶然路過而已,所以也不必考究這墓的主人姓甚名誰,有何官爵,也許作者根本不認識此墓的主人,也許墓碑上的文字早因風雨剝蝕漫滅難辨。總之,墓中長眠的是何人,對於作者來說,並不重要,詩人感愴的是古墓所包容的曆史文化的意蘊。所以,開頭二句“野水空山拜墓堂,鬆風濕翠灑衣裳”。所表達的氛圍情致不是對故人已逝的悲哀,而是感傷古今的曆史沉思。因此,首句中的“拜”,其意義就超乎一般的祭奠,而是發思古之幽情的即景抒懷。詩人佇立於野次水濱,麵對空山,但聞風濤陣陣,悲鳴林間。隻見鬆柏蒼翠,沾衣欲濕,而古墓掩映其間,作者拜祭荒塋殘碑,不禁心緒難平。這座古墓,依山傍水,擅地理形勝,當時也許頗費了堪輿家的一番心思,而墓前石像,亦說明墓主在世時不是等閑之輩,然而,昔日的顯貴在漫漫的曆史中都化作了過眼煙雲,前人的遺跡隻留下串串問號,既不見墓主所托庇的子孫後代來憑吊,也不見四方人士的禮敬香火,隻有兩側的翁仲(石人)在忠誠不渝地守護著墓主棺槨中早已朽腐的驅殼和九泉下的靈魂。一個人的曆史與業績就在這無聲無息中終結。隻有一抹殘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照臨著空山荒墳。“行人欲問前朝事,翁仲無言對夕陽。”末二句是全詩之關鍵,可謂無聲勝有聲,盡在不言中。以“行人欲問”對“翁仲無言”,將詩人對曆史茫昧人生虛無的感愴充分地表露出來了。然而,此詩的意思尚不止於此,藝術的張力使我們讀者感到,作者在此不僅是悲古更是傷今,通過憑吊前人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慨,因為曆史是連續的,每個人都逃脫不了埋身黃土的歸宿,古來將相賢達尚且隻留下一堆無人知曉的荒塚,而今日之平民布衣更是形同螻蟻,卑微不足道了。所以全詩籠罩著一派凝重淒清的氛圍,通過“低回往古,感慨係之”(王文濡《曆代詩評注讀本》)在曆史與現實、時間與空間的交彙中,詩人感到了人生的悲劇。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引王寅語說作者“好神仙,山居獨行,洞簫在佩,不顧俗誚,飄然自怡。故其詩任性放吟”雲雲,亦不能一概而論。從這首詩看來,作者是有深沉的人生體驗的,他的放浪形骸,隻是他眷戀生命的一種特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