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陳子龍
小車行
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出門茫然何所之?青青者榆療我饑。願得樂土共哺糜。風吹黃蒿,望見垣堵,中有主人當飼汝。叩門無人室無釜,躑躅空巷淚如雨。
明代崇禎十年(1637)六月,京城北京一帶大旱。七月,山東遭受蝗災,民不聊生。詩人目擊哀鴻遍野的悲慘情景,懷著深切的同情心寫下了這首《小車行》。
全詩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寫所見所聞,是實寫。第二層次“出門茫然何所之”等三句,是懸想之詞,為虛寫。第三層次自“風吹”句至篇末,虛實結合,以實寫為主,以虛寫作為補筆。三個層次按時間的先後順次展開,以小車主人公的行動貫穿全篇。
第一層次緊扣篇題,由車及人。詩的開頭攝取的是一幅全景:日近黃昏,鋪滿黃塵的道路上出現一輛獨輪手推車,發出班班的聲響。“晚”字有兩層含義:一是天色將晚,一是班班的小車已經推了很久。第二句將鏡頭推近,將聚光點移到人物身上,丈夫推著小車,妻子拉著車繩,緩緩前行,猶如列賓的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中的人物,在命運的重壓下奮力前進。構圖鮮明、生動,給人以動態的感覺。首句為七字句,句中有韻(“班”、“晚”同韻),和諧動聽;後二句換成三字句,語句中間的停頓使我們的內視覺似乎也感受到了這對逃難夫妻一推一拉的艱難步履。夫妻推挽著小車要到什麼地方去呢?有待第二層次作出回答。
第二層次“出門茫然何所之?青青者榆療我饑。願得樂土共哺糜。”人稱由第三人稱過渡到第一人稱,韻腳由上聲轉為平聲,響韻換成啞韻。“出門”句承上啟下。所謂“茫然”,一是空間上的茫然,不知此行何去,一是心理上的茫然,空間上的茫然歸根結底是心理上的茫然引起的。小車究竟要到什麼地方去,連推車人和拉車人的心中都沒個準,可見人物內心深處有何等的悲哀了。接著兩句說,夫婦眼前急迫的目的便是用青青的榆樹葉子來充饑;進一步的卑微理想是希望找到一塊安樂的地方,全家都能喝上口稀粥。讀到這裏,才明白那輛逃荒的小車上無非堆著些鍋碗和破爛的衣物,全無可充饑之物。“樂土”在哪裏呢?這畢竟隻是一種願望,這願望能否成為現實,又引出與此相關的第三層次。
第三層次從“風吹黃蒿”到結尾,不僅換韻,人物的心理活動及事件的發展也更委婉曲折,跌宕不平。推車的災民從早到晚已疲憊不堪,這時多麼希望找到人家,充饑歇腳。當他們看見風吹動枯黃的蒿草,露出低矮的牆壁時,希望在心頭升起。夫妻互相安慰:料想裏麵的主人會給他們飯吃。通過對人物心理的虛寫,通過猜想,全詩在淒楚的基調上隱隱透出一點慰藉,似乎希望就要實現。“叩門無人室無釜”一句突轉,使全詩形成一個大跌宕。去敲門,沒有人應聲;推門進去,室中空空,連鍋子都沒有。兩個“無”字造成句中的均衡與對稱,極其精煉地道盡了蕭條破敗的農村景象。天色已晚,又餓又累,又該往何處去呢?依然是茫然不知所之。於是,夫妻徘徊空巷,相對垂淚。結尾處展示的是一個特寫鏡頭,兩眼湧出的淚水在流淌。無聲的眼淚取代了交織著悲哀的班班車聲,絕望吞沒了似乎顧盼之間就會成為現實的希望。讀罷全詩,一幅和著血淚的災民逃荒圖觸目驚心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畫麵以黃塵、黃蒿等黃褐色作底色,以動態的推挽小車的人物造型為主體,將色彩、構圖與小車的聲響交織在一起,傍晚的時間與破敗無人的村落空間熔鑄為一體。詩的題目是“小車行”,中心則是敘事寫人,寫人又舍去其他側麵,隻緊緊抓住一個字——“饑”。由“饑”引出“榆”、“糜”、“飼”、“釜”等與充饑、吃飯有關的字眼,而後者又多半都是理想和願望,是虛的東西,唯有“饑”才是實實在在的,正無情地咬噬著逃荒夫婦的心。
從藝術上看,《小車行》明顯地受到漢樂府民歌的影響。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傳統,早在《詩經》時代就已確立,至漢代樂府民歌中更加發揚光大。《小車行》在反映民生疾苦這一點上,與漢樂府民歌《十五從軍征》、《孤兒行》,《東門行》等正是一脈相承的。漢樂府民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敘事性,《小車行》邑正是以敘事性取勝。《小車行》風格古樸,運用口語,采用漢代以後古詩中很少用的四字句(“風吹黃蒿,望見垣堵”),個別用詞如“哺糜”,更直接來自《東門行》,這些都令人聯想起它與漢樂府民歌的繼承關係。但《小車行》又並非亦步亦趨。從題材上來看,漢代樂府民歌中並沒有專寫逃荒的詩篇。至唐代,有專寫逃荒的,如薛能的《題逃戶》”幾界事農桑,凶年竟失鄉。朽關生濕菌,傾屋照斜陽。雨水淹殘臼,葵花壓倒牆。明時豈致此,應自負蒼蒼。?所寫的景象確是夠淒慘的了,但隻是“題逃戶”,對於寫逃荒來說,屬於側筆。《小車行》貝Ⅱ是正麵寫逃荒,在題材上有了新的突破、開拓。所以,吟哦訃車行》,我們不僅感受到了作者陳子龍悲天憫人的仁慈胸懷,而且還可以約略窺見他作為一位傑出詩人繼往開來所作出的貢獻。
陳瑚
李映碧廷尉遺地圖
圖畫山川感慨多,邊陲風景近如何?
入關無複蕭丞相,聚米空思馬伏波。
兩戒一江橫似線,九州五嶽小於螺。
錯疑留守魂歸夜,風雨聲聲喚渡河。
“圖畫山川”不消說是對李清所遺地圖的指稱,但用上這四個字:也隱含著一段典故。據張彥遠《曆代名畫記》:“孫權嚐以魏蜀未平,思得善畫者圖畫山川地形,夫人乃進所寫江湖九州山嶽之勢。”由“圖畫山川”而叢生“感慨”、憂念“邊陲”,說明遺贈和受覽的雙方,都是從天下安危形勢的意義上,來看待這幅地圖的。而邊情緊急,國家日蹙,時勢已不堪回首。起首的這兩句,從“遺地圖”三字著筆,已揭出了憂國的題旨。
次聯連用了兩個典故。漢王元年(前206),劉邦被迫接受項羽的調度,出關領取巴、蜀、漢中地;但同年即以蕭何為丞相,突破章邯、司馬欣等新封王的包圍封鎖,還定關中。“入關無複蕭丞相”,是說當世已無蕭何這樣的人物,以致再也不能實現類似“入關”這樣的恢複之舉。這一句或針對閣相史可法、馬士英有感而發。馬士英是當時公認的誤國權奸;史可法與之薰蕕不同器,但畢竟受到四鎮的掣肘,徒有滿腔愛國熱情而一籌莫展,難免也遭到物議,像顧炎武對他日後的揚州殉難就表示存疑。作者可能存有同樣的苛責,至少在此句中表示了對軍國輔臣的失望。“聚米空思馬伏波”,後漢建武八年(32),光武帝西征隗囂至漆(今陝西邠縣),不敢深入,馬援就在禦前聚米為山穀,指畫開示行軍路線,力請進軍。馬援後封伏波將軍,世稱馬伏波。“空思”二字,寫出了詩人的歎惋。從典故的完整意義上說,這一句不止是“聞鼙鼓而思將帥”,而且也在譴責弘光帝的畏敵如虎、不思進取了。
頸聯二句轉回地圖本身。“兩戒”,唐一行和尚謂天下山河之象,“北戒限戎狄,南戒限蠻夷”,見《唐書·天文誌》。“九州”,為古代疆域的總稱。“一江橫似線”、“五嶽小於螺”,這些既是地圖的實景,同時又含有象征的意味:前者隱示長江防線的單危,後者則見山河的破碎、微茫。作者有意點出地圖上“兩戒”、“九州”的完貌,同當時南明半壁江山的現實實際上存在著巨大的反差,這就引出了末聯的聯想。南宋時東京留守宗澤念念不忘北上恢複失地,在奸小的阻抑下齎誌以歿,臨終前還連呼三聲“渡河”!作者從地圖的尺幅中重會曆史的風雨,於無聲的畫麵上如聞英雄的呐喊,其澎湃的心潮、愛國的激情在此兩句中真是呼之欲出。可惜“錯疑”兩字,重把詩人領回了慘痛冷峻的現實,令讀者至此,也禁不住一同扼腕浩歎!
這首詩托意深遠,用典精切,將地圖的畫麵與時局及憂國的情懷交織表現,耐人遐思。陳田在評論婁東詩派時,謂“確庵(陳瑚號)詩以沈雄勝”(《明詩紀事》),本詩適體現了這一特點。
葉小鸞
雨夜聞簫
紗窗徙倚倍無聊,香燼熏爐懶更澆。
一縷簫聲何處弄,隔簾徼雨濕芭蕉。
“紗窗徒倚倍無聊”,首句從人物的外形舉止寫起,伊人在窗前徘徊久之,坐臥不寧,說明心有所思;“無聊”二字,又點出此種思緒乃無可言狀,不知所由,它不像鄉愁、邊愁、離愁、春愁等有確指,而是一種說不出所以然的閑愁。盡管閑愁的特點是又輕又淡,沒有大悲大喜的強度,卻整日價撩不開,掃不盡,搞得人心灰意懶,無精打采,次句“香燼熏爐”都懶得再添一把,便是閑愁者頗為形象的寫照。這裏所寫的慵懶情狀,是否主人困倦將睡的征兆呢?第三句即可找到問題的答案:遠處傳來的簫聲雖隻是“一縷”,但絲絲入耳,聽得清清楚楚,使主人公不能入眠,這真是既惱人又撩人的聲音,且不知是何人於何處撫弄著玉簫在吹奏。傳說,春秋時蕭史善吹簫,和秦穆公之女弄玉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從而有吹簫引鳳,雙雙成仙的結局。當此聲飄來之際,它是勾起了對美好傳說的回憶,抑或引發了少女些許懷春之思?盡管不得而知,但簫聲使原來的閑愁上又添了些新的煩惱,則是一定的。結句“隔簾微雨濕芭蕉”,是詩的傳神之筆。表麵上看,此句似與上文不相連屬,其實,詩人在此正是巧借前人詩句之境,進一步深化了閑愁的程度。唐代杜牧詩《雨》雲:“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謂雨點打在芭蕉葉上,發出點點滴滴的聲響,引得羈旅之客徹夜不眠。這一情境,和此詩中閑愁無聊、徙倚不定的主人公狀況是相貫通的。不同的是,這裏不是雨打芭蕉,而隻是微雨灑落在芭蕉上、濕濡了芭蕉,其聲更細更微,而從“紗窗徙倚”看,此際也不是在深夜,因為夜太深了,囿於禮法的少女是不會走動的;因此,這樣的微雨聲,俊爽的杜牧是聽不到的,隻有感覺更細膩、更敏銳的少女詩人,才能辨出。而她竟能隔著疏簾,又是在簫聲嗚咽之中,辨出如許的微響,則她愁思的深濃,易於觸發,也就盡可想像了。所以,雨聲愈是“微一,愈能顯出聽雨的主人公心思之深切、細密,這是此句的絕妙之所在。另外,此句與上句合在一起,所構成的意境更為引人尋味。女詩人才聞到一縷簫聲,才想辨一辨是何人在弄簫,她的思緒才起步,簫聲——她思索的對象已消失了;於是,她凝聚起的聽力,本來是要捕捉簫聲的來源的,卻碰上了芭蕉上的微響——如前所說,她可能在簫聲中生起的春情,也就在尚未自覺的時候,就立即被漠漠的雨聲打斷了,她又回到了閑愁無聊之中。這微不足聽的雨聲,此際卻成了阻礙少女春情萌發的厚壁,然則這雨聲中所含愁苦的份量,又能因其“微”而小看嗎?
這首寫閑愁的小詩,記室內和寫戶外結合,狀實況和擬虛境穿插,全詩不著一個“愁”字,但處處皆有愁在,時時皆為愁思,且一句深似一句。詩歌的情調雖不異於昔人,但精巧的構思和虛處傳神的手法,是很值得玩味的。
韓洽
聞雁
朔風吹雁渡江幹,月白霜清響尚寒。
孤客幾回愁裏聽,故鄉何處報平安?
詩的前二句描繪江畔深秋月明之夜的特定環境,渲染出一派淒清岑寂的氛圍。朔風陣陣,繁霜滿天,冷月清幽,征雁南渡。詩中特別寫到那嘹唳的雁鳴,響徹江空,而傳寒栗之感,由聽覺形象轉為觸覺形象,這種通感描寫實在是生動傳神的筆墨。同時雁鳴之“響”更加反襯出了環境的荒寂。總觀這兩句詩的意象營構,著意在一個“寒”字:不僅“朔風”和“霜”是寒冷的,秋冬時節的“江幹”是寒冷的,而且“白”和“清”的色彩也是冷色調,甚至連聲音也“響尚寒”。讀後直覺一股肅殺陰冷的秋氣撲麵襲來,真令人有如同置身冰窖中的感覺。
在這般極端冷寂清寥的境界裏,觸景生情,最容易勾引起人們思鄉懷親的愁緒。後二句:“孤客幾回愁裏聽,故鄉何處報平安”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孤獨寂寞、愁腸百結的情懷和感離傷亂的百轉千回的痛苦,感慨深沉,蕭瑟蒼涼。這兩句詩可以圍繞一個“愁”字去理解。韓洽是江南人,此時正作煢煢孤旅,流寓江北。偏偏於此悵惘彷徨之際,空中又傳來那情類斷猿、音如離鶴而“聞起客子愁”的聲聲雁鳴,不堪卒聽卻“幾回”聽,這真要愁殺與雁相背、離鄉愈遠的詩人了。“鄉書何由達?”寸心憑雁足。”然而遍地狼煙,雲山阻隔,鄉關何處?即令向以傳信為任的鴻雁,如今也無法傳遞消息了——該又憑添幾重愁苦!望著南翔的雁行,詩人幾欲肝腸寸斷。字裏行間,溢滿悲情。
這首小詩筆觸細膩,感情深摯,而詞意酸苦。尺幅之中,蘊含著作者多少沉痛和憂憤,悲哀與辛酸?在表現手法上,詩人因情造境,緣景抒情,使景語包容著極為豐富的情感,與情語妙合無間,不僅表現了抒情主人公慘淡淒愴的意緒,而且折射出了當時社會動亂、凋敝的苦難現實。陳田稱韓洽詩“質愨而有真意”,由《聞雁》一首觀之,的屬確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