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3)

孔子說:“仁者不憂。”又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偏是斷腸花不落”,偏偏就有那麼一種斷腸花(秋海棠的別名),卻不曾凋落,但那斷腸花的豔麗消不去秋氣的肅殺,看在眼中反而徒增人的痛苦。這裏表達的正是一種無可奈何、幹回百轉的感情。“人苦傷心,鏡裏顏非昨”。這句話表麵上是說,夢中醒來的女子臨鏡自照,發現年華老大,又更因心中的一種傷心痛苦而變得更為憔悴衰老,已不是當年明眸皓齒、滿懷希望的少女了。青女是主霜雪的神,當然是耐得住寒冷的神女。“曾誤當初青女約,隻今霜夜思量著”,一方麵是緊扣事典來說的,這個女子當初與青女有一個約言,要在耐霜傲雪的環境中展示她們的美好。可是她卻沒能夠守住約言,她錯過了這個約言。秋天有霜降,所以現在每當青女降下夜霜的晚上,她就會想起以前來,無邊的往事、無盡的思潮難以止息。

當初他與陳子龍、李雯是意氣風發的青年,他們以“雲間三子”並稱,是有著共同的愛好和誌意的,可是他最終違背辜負了朋友們之間的諾言,他的“道”並沒有守住。他現在得到了更多的富貴和更高的地位,可他真的對這些所追求到的東西感到快樂嗎?但宋徵輿自己畢竟是個有反省的人,當他在一段時間內未能守住自己,他終其一生,內心中總有不安和愧疚。

尤侗

金人捧露盤〓盧龍懷古

出神京,臨絕塞,是盧龍。想榆關、血戰英雄。南山射虎,將軍霹靂吼雕弓。大旗落日,鳴笳起、萬馬秋風。

問當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拋、金鎖苔紅。健兒白發,閑驅黃雀野田中。參軍岸幘,戍樓上、獨數飛鴻。

詞的上片懷古。以最簡練的語言,點明盧龍絕塞拱衛京城的險要地理位置。開始詠古,出語淋漓悲壯,然而僅僅是泛詠古代此地爭戰之事,呼喚出自己最景仰的英雄人物,借千古豔傳的射虎故事,著意寫出了李廣鎮守此地時的凜凜威風。李廣為盧龍要塞二千多年曆史上最著名的英雄,而射虎又為李廣最壯烈的舉動,因此詠射虎也就凸顯了盧龍作為北方邊塞的聲威和特色。複由個人形象的描寫擴展到宏闊的邊關背景,大筆揮灑,展示出雄渾蒼涼、兵威四溢的邊關景色,往古英雄的形象也就更顯得高大肅穆、引人懷想了。

詞的下片則從懷古轉入傷今。不勝今昔之感,對時代的變遷、往古英雄的一去不複返表示了無限的悵惘。不勝今昔之感,對時代的變遷、往古英雄的一去不複返表示了無限的悵惘。詞人吊古是為了傷今、傷己,他不露痕跡地將自身融進了悲壯蒼涼的曆史氛圍之中,在那裏久久佇立,在感受,在思索,在聯想,在鋪展自己的主體意識……這裏有兩組人物活動的鏡頭,皆為詞人為抒發自己的感情而設。那戍邊多年無所作為空添白發的“健兒”,正在田野中閑驅黃雀打發時光。這一情景使敏感的詞人觸目驚心,他由此聯想到自己在此地任職,會不會也像眼中的“白發健兒”一樣,沒有機會建功立業,白白耗費大好年華?

〖BT2-*2〗〖ML〗朱一是

〖BT3-*2〗〖ML〗二郎神〓登燕子磯秋眺

岷峨萬裏,見渺渺、水流東去。指遠近關山,參差宮闕,起滅長空煙霧。南望滄溟天邊影,辨不出、微茫盡處。歎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無數。

從古長江天塹,飛艟難渡。自《玉樹》歌殘,金蓮舞罷,倏忽飛烏走兔。燕子堂前,鳳凰台畔,冷落丹楓白露。但坐看、狎鷗隨浪,漁父扁舟朝暮。

“岷峨萬裏,見渺渺、水流東去”,是目中所見,也自想像中來。“岷”,岷山,在四川鬆潘縣北,為岷江、嘉陵江的發源地。“峨”,峨眉山,在四川峨眉縣西南,青衣江流經其下,注入岷江,大渡河也流經附近,都屬長江上遊。“岷峨萬裏”,視野是望不到的,但可想像得到。“見此渺渺”,寫出了眼前景象,那裏煙波浩渺,直向東流去。“指遠近關山,參差宮闕”,這是實指,是視野所見,而這一切,“起滅長空煙霧”,在煙霧迷茫中隱現明滅。這裏隱約透出曆代興亡之感。以下“南望滄溟天邊影,辨不出、微茫盡處”,看了近處的關山、宮闞,更向遙遠處眺望,燕子磯在南京東北郊,看南京形勝,自然是南望。“滄溟”,大海,指長江入海處。這裏已辨認不出在那微茫天際的入海口。這和起句“岷峨萬裏”都是實寫,一東一西,遙相呼應。“歎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無數”,三句把興亡之感和盤托出。“三楚”,指戰國楚地。戰國楚威王置金陵邑,秦日秣陵。舊說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稱“三楚”。南京舊屬南楚,又近彭城,因聯想到秦漢之間的英雄,又聯想到建都於南京的六朝君王,爭王圖霸,都轉眼化為曆史陳跡。這正像蘇軾寫的《赤壁懷古》所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裏鋪開來寫,感慨更為深刻。

“從古長江天塹,飛艎難渡”,魏文帝曹丕欲南征,見長江波濤洶湧,歎日:“此天所以限南北也。”又《南史》:“長江天塹,古來限隔,虜軍豈能飛度?”可見自古以來就有南京可依天險固守的說法。“飛艎”,快速的船隻。然而六朝沒有一朝國祚長久。“自《玉樹》歌殘,金蓮舞罷,倏忽飛烏走兔”,“燕子堂前,鳳凰台畔,冷落丹楓白露”,連舉了南朝統治者荒淫無道,自招滅亡的史實,說明天險不足恃,守成之君在德不在險。“玉樹”,指《玉樹後庭花》,陳後主所作歌曲。“金蓮”,指齊東昏侯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日:“此步步生蓮花也。”這一切,都倏忽之間隨日月流逝了。“飛烏走兔”,謂日月升落。舊傳日中有金烏,月中有玉兔,烏、兔遂常用作日月的代稱。“燕子堂”,用唐劉禹錫《金陵五題》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句意,“鳳凰台”,在南京鳳凰山上,傳劉宋年間,有鳥若鳳,翔集山頭,乃建此台,說明昔日貴族府第,帝王宮苑,都變為楓老流丹、蛩吟泣露一片淒涼景象。這裏隻是指六朝興廢嗎?南明的弘光政權不也是建都南京,不也是“桃花畫扇,燕子春燈”(諸可寶詞)歌舞升平嗎?最後清兵攻入南京,弘光帝隻在位一年就成了階下囚,不更是“倏忽飛烏走兔”嗎?這裏除了興亡之感外,更發揮了“在德不在險”的議論。結句又綰合到“秋眺”本題上,“但坐看、狎鷗隨很,漁父扁舟朝暮”,這正像後來孔尚任《桃花扇》傳奇的結尾處那樣,隻剩下漁樵閑話了。“漁父扁舟”雲雲,頗可見《楚辭·漁父》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出世之念,當然對詞人而言,這是一種痛苦的心靈避難。

徐燦

虞美人〓有感

滿枕瀟瀟今夜雨,人共孤燈語。鳳凰台畔亂香紅,隻道尋常煙月竟匆匆。

江上蓴絲秋未采,莫怨朱顏改。吳山幾曲路漫漫,還有許多風景待人看。

“滿枕瀟瀟今夜雨,人共孤燈語”,起首兩句就營造出一種淒清的環境氛圍,為全詞定下基調。雨夜獨對孤燈的自我形象,則直接表現出其處境的寂寞、心緒的惆悵。“瀟瀟今夜雨”與《詩經·鄭風·風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一章不無關係,加上“滿枕”兩字的襯托,懷人之意自見。看著鳳凰台邊斷紅零香一片紛亂,深悲秋之蕭瑟,回想起來,平日與夫君在一起的時候竟對“金陵佳麗地”的明媚春光熟視無睹,未曾加意珍惜,至令如今棖觸不已,為“煙月”之“匆匆”而嗟歎。而再深究一層,則此中流露的又不僅僅是傷離念遠之情,更帶有“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煜《浪淘沙令》)的況味。此處“隻道”兩字見出詞人對江山易主導致自己與丈夫陳之遴人生道路的改變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而一個“竟”字,則深深地表現出她對前明時那一段琴瑟和諧生活的懷念。

“江上蓴絲秋未采,莫怨朱顏改”兩句,點出季節,用晉張翰的典故婉曲地述說希望丈夫不要貪戀高官厚祿,早點歸來的心願。“朱顏改”一語,明謂自己將因相思恨別而瘦損易老,暗中又有化用李煜傷歎亡國的名句“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虞美人》)的痕跡,潛表她的興亡之感。此兩句中,“未采”、“莫怨”四字很耐人尋味,從中也可見徐氏詞風“幽咽”的特色。現在秋風雖已吹起,但蓴菜尚未采收,遠在京師為官的夫君馬上回來還趕得上,我就不要抱怨容顏憔悴了。詞人的心中,自是痛苦愁悶的,但這裏寫到詞中,卻給人打掉牙往肚裏咽的感覺,怨而反說“莫怨”,更為淒惋。江南吳越之地的水軟山溫、風和日麗,無待多言,所以她將之作勸導丈夫歸裏的另一個理由,來自說自話一番。她對丈夫熱衷於新朝榮寵的行徑很不以為然,但礙於舊時代的綱常倫理又不便直言其非,因此她除了訴說朱顏易改,願君早歸長相廝守外,也就隻有再以“還有許多風景待人看”來吸引丈夫的注意了,詞中之“人”,自然兼指自己與丈夫。而這種期盼,顯然詞人自己也知道不會有成功的可能,說出來隻是聊解幾分鬱悶罷了。

陸嘉淑

鷓鴣天〓和稼軒

柳帶縈煙杏葉開,東風猶傍舊亭台。翟公門外人應去,北海尊前客自來。

雖不飲,有春醅,不妨隨客共銜杯。本無魚菜供盤饌,莫道兒童市未回。

東風駘蕩、柳縈杏開,呈示一派煙花三月的江南景象。“柳帶”指柳條。“縈煙”,描繪遠處柳樹濃密,如煙霧縈繞。東風,綠柳,紅杏,寫得春色豔麗如見。“猶傍”二字,看似獨標東風的有情,實則體現詞人此間的情愫:春風中,他觀柳賞花,仍依傍在舊日的亭台獨自懷思。“人應去”,謂自己官場失意,門庭衰微,性好趨炎附勢的人離去原是意料中的事。一個“應”字,表露詞人對世事的通達。“客自來”,謂自己好客,因而客人依然來訪。一個“自”字,一筆兩到,看似寫客的不請自來,實寫出詞人的為人豪爽,大有吾道不孤的欣慰之感。

“春醅”,指新酒。“雖不飲,有春醅”,謂詞人平時不飲酒,但備有美酒,隨時準備款待不速之客,見出詞人的熱情好客。“不妨隨客共銜杯”,大有舍命陪君子的況味。詞人“雖不飲”,但客人來了,“不妨”主隨客意,與客人觥籌交錯,共杯同飲。“不妨”、“隨客”,將詞人為人的友善、隨和、豁達、爽朗顯露無遺。〖JP2〗道出處境的窘迫與艱難,是詞人生活境遇的真實寫照。請客自當備豐盛的肴饌,少不了昧美可口的魚肉菜蔬,但因為是“客自來”,貧困交加的詞人不免措手不及。好在都是常客,並不十分計較,所以詞人也就不講客套,直言相告日“本無”,不推托什麼童仆去市集買菜未歸了。“莫道”雲雲,正見出詞人的率真與坦誠。〖JP〗

王夫之

蝶戀花〓衰柳

為問西風因底怨?百轉千回,苦要情絲斷。葉葉飄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遠。

陣陣寒鴉飛影亂。總趁斜陽,誰肯還留戀?夢裏鵝黃拖錦線,春光難借寒蟬喚。

開篇劈頭詰問:“為問西風因底怨?百轉千回,苦要情絲斷。”衝天怨苦直向西風噴發。“西風”,即秋風。“因底”,為何。“情絲”,以人的綿綿情思比喻柳樹的絲絲柔條。柳絲往往維係著人的情感,宋吳文英《風入鬆》詞就有“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的佳句;而以情絲喻柳條,賦柳條以人的情思,更覺柔美。衰敗的楊柳仰天叩問:秋風啊秋風,究竟為了什麼,你要如此怨恨我楊柳啊?千百次地回旋肆虐,狂吹亂舞,苦苦地要將我柔柔的情絲折斷?

接著兩句“葉葉飄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遠”,就傾吐了楊柳遭受創傷後的怨情。“回塘”,環曲的池塘。柳葉片片飄零,隨風遠去,那回環曲折的池塘——柳樹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宋賀鑄《踏莎行》詞有“楊柳回塘”語),此刻,早就如天涯般遙遠。“都不管”,直白飄零異處的柳葉無人關心,無人撫慰,無人憐惜的心境,突出它對身世的哀傷和對故地的思念。

過片三句“陣陣寒鴉飛影亂,總趁斜陽,誰肯還留戀”,由夕陽寒鴉的亂飛,發抒柳樹孤寂的感喟。“寒鴉”,秋天的烏鴉。楊柳本是棲鴉之處,每當夕陽西下,烏鴉總愛棲息在柳蔭中。然而,如今秋來柳衰,寒鴉已不願在此棲宿。眼前,陣陣寒鴉飛掠而過,總是趁著夕陽的餘輝,另覓寄宿的處所,毫無留戀的意思。

結拍兩句“夢裏鵝黃拖錦線,春光難借寒蟬喚”,用夢裏虛幻的韶光襯托現實的春色難再,無限悲慨流溢在字裏行間。“鵝黃”,指嫩黃的新柳。王安石《半山即事》詩有“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曰鵝黃嫋嫋垂”語。“寒蟬”,秋天的蟬。《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寒蟬鳴。”隻有在夢境中,柳樹才能重見春日絲絲嫩黃的柔條低低垂下,仿佛拖曳著一條條美麗的錦絲線。然而,冷酷的現實又使它清醒地認識到,美妙的春光是難以憑借秋日的寒蟬喚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