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保險、黃金、期貨——未雨綢繆的保障型理財(1 / 3)

第10章保險、黃金、期貨——未雨綢繆的保障型理財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

每個成功的個人理財規劃中,都少不了一個合適的保險計劃。如果你已經合理地為你的家人、有形和無形資產購買了適合的保險,你不僅可以為你的生活帶來保障,還可避免突如其來的事件給你帶來的損失和危機。

每個人都不希望意外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為了避免突如其來的事件,我們必須事先作好保障。其實,不管是出於我們自身的安全考慮,還是處於財產安全考慮,我們都需要保險。

保險的種類劃分形式有很多,各種形式劃分之後的種類也有很多,這裏主要以“是否以營利為目標”作為劃分標準,分成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這是我國經濟轉型之後的必然產物。

1.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指在既定的社會政策下,由國家通過立法手段對全體社會公民強製征繳保費,形成保險基金,用以對因年老、疾病、生育、傷殘死亡和失業而導致喪失勞動能力或失去工作機會的成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種社會保障製度。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①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製實行,保證勞動者在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製度。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②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是指當人們生病或受到傷害後,由國家或社會給予的一種物質幫助,即提供醫療服務或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製度。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統稱為職工醫療保險。

③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也是國家通過立法強製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製度。失業保險費的征繳範圍是: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④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通過國家立法規定,在勞動者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力暫時中斷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製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一是生育津貼,用於保障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是生育醫療待遇,用於保障女職工懷孕、分娩期間以及職工實施節育手術時的基本醫療保健需要。

2. 商業保險

養老金缺口和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都需要麵對的社會問題。我們有一份社會保險還不足以應對我們生活中可能麵臨的種種風險,這就為商業保險提供了用武之地。商業保險的經營主體是商業保險公司,反映的保險關係是通過保險合同體現的。對象可以是人和物(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具體標的有人的生命和身體、財產以及與財產有關的利益、責任、信用等。商業保險的經營要以盈利為目的,而且要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以保障被保險人享受最大程度的經濟保障。

商業保險可以分成以下三類:人身保險、財產保險、意外保險。

①人身保險

是以人的生命和身體為保險對象的一種保險,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將會按照合同約定承擔以下四種情況的保險責任:身故、傷殘、疾病或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人身保險中又包括:人身意外險、健康險、意外附加醫療險、責任險、住院醫療險、儲金性質的兩全險和養老金險等。

②財產保險

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交付保險費,保險人按保險合同的約定對所承保的財產及其有關利益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保險。財產保險包括:家庭財產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信用保險等以財產或利益為保險標的的各種保險。

③意外保險

通常指人身意外保險,又稱為意外或傷害保險,是指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金額的保費,當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遭受意外傷害,並以此為直接原因造成死亡或殘廢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保險人或受益人支付一定數量保險金的保險。

由於我國的國情,社會保險還不能有效地替代商業保險,因此,保險理財重在投資商業保險。隨著我國保險業的發展,許多新的商業保險品種正在被不斷地開發出來。為了達到科學投保的目的,在購買保險之前,要對常見的商業保險有個大致的了解。

了解了各種保險類型之後,我們就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保險金額和項目出發來做出購買保險的計劃,在進行這一步之前,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從明確的投保目的出發,選擇合適的險種

投保之前,應先明確投保目的,有了目的才能選擇合適的險種。不同的保險品種的保障內容各有側重,投保人的年齡、性別、職業、收入和健康也不同,因此,必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單。如果投保目的是為了未來兒女的教育和發展,那就要選擇少兒保險;如果為了自己退休後生活有保障,就應選擇養老保險。總之,要避免因選錯險種而造成買了保險卻得不到預期保障的情況出現。

2. 根據自身經濟狀況來確定保險金額

一般來說,財產保險金額應當與家庭財產保險價值大致相等。如果保險金額超過保險價值,合同中超額部分是無效的;如果保險金額低於保險價值,除非保險合同另有約定,保險公司將按照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或隻能以保險金額為限賠償。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一般由投保人根據自身的支付能力來確定,也可以采取投保多份的規劃,投保人不能為獲得高額的保險金而不顧自己的經濟能力。

一個三口之家,可以將家庭年收的5~10%用來購買保險,這樣的保險比例支出費用不會給家庭的生活帶來壓力,也不會影響到今後的續繳保費,更可以滿足家庭的保障需要。否則,如果出現不能承擔保險費的情況,不但保險將受到影響,已繳的保費也將受到損失。

3. 保險期限長短合理的搭配

保險期限的長短直接關係到投保人的經濟利益,因為其影響到了投保人保險金額的數量、時間的分配以及險種的決定。例如,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一般都是以一年為期限的,有些期限也可以為半年期,投保人可在期滿後選擇續保或停止投保;而人壽保險卻一般都是多年期的,投保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交納保費的期限以及領取保險金的時間。

4. 合理搭配險種

在購買保險之時,我們可以在保險的項目上進行搭配和組合,比如可以購買一個到兩個主險附加意外傷害、疾病醫療的保險,可以使保障性更高。在投保時,我們還需要綜合考慮投保的項目,全麵地安排,避免資金的浪費。

第一,保險的具體適應性。

投保之前,一定要要根據自己或家人需要保障的範圍來考慮。例如,沒有醫療保障的人,可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這樣一旦因重大疾病住院而使用的費用就轉嫁給了保險公司,適應性很明確。

第二,從自身的經濟支付能力考慮。

很多保險品種都是長期性的投資,每年都需要繳存一定的保費。因此,每年保費的開支應該從自己的收入能力出發,一般來說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20%較為合適。

第三,投保時懂得取舍。投保保險公司的險種種類繁多,我們沒有能力去購買所有的險種,隻能根據家庭的經濟能力和適應性選擇部分險種。在經濟能力有限的家庭中,為成人投保比為獨生子女投保更實際,因為

成人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其生活的風險總體上要比小孩高。當然如果財力豐厚,家中每人各取所需而投保是最好不過的了。

保險投資幫助你理財

保險不僅是買平安,也是一種生財之道,既可以保障你已經擁有財產的安全,還可以使你的財產增值。就個人理財而言,保險的重要意義並不亞於投資計劃。

保險是一種很好的理財工具,首先,保險是一種資產保全工具。有了它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和風險;其次,保險是對風險去投資,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風險的侵害,更拒絕了財富的流失。

如何購買保險是讓許多人頭痛的事情,有時候投保不慎還會花掉不少冤枉錢。其實我們隻要遵循以下原則,就可以讓我們選擇好保險在資產配置中的比例,買到合適的保險產品。

1. 保險理財“三三製”原則

現代家庭理財應推行“三三製”原則,即1/3的流動資金用於應急;1/3通過投資,獲取較高收益;1/3用於保險,獲得家庭人身財產保障。而在投資類型上,股票、 期貨解決收益性,屬於理財金字塔頂端;基金、儲蓄解決流動性,屬於金字塔中間;各類保險解決安全性,在家庭理財規劃中是必不可少的塔基。

2. 先保障後投資原則

在保險理財中,首先應該注重保險的功能性價值。應該是先考慮健康險、壽險等方麵的保障,然後再考慮教育險、養老險方麵的保障,最後才應考慮注重投資功能的保險。投保險種要分清主次關係,保險理財要先保障後投資,讓有限的保費預算用在“刀刃”上。

3. 重要人優先的保險理財原則

在一個家庭的保險理財計劃中,應首先考慮家庭經濟支柱的健康保障,投保順序應該按照先大人後小孩,先經濟支柱後其他成員的順序來進行。據了解,目前重大疾病保險的理賠案中,50%以上的發病率在40~45歲之間。因此,保險專家建議,家庭經濟支柱應優先考慮購買保障型壽險和大病險,並附加較高比例的意外險和醫療險。除此以外,父母還應該注意為孩子買保險越早越合算,父母給子女在嬰幼兒階段投保,如果獲得的保障相同,那麼繳納的保費會少得多。

4. 要慎選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作為市場經濟中的實體,也麵臨著市場的考驗,如果保險公司在設計產品時,對費用、費用率的計算不準確,也有可能無法償還保險金。服務質量也是衡量保險公司好壞的重要因素。在一些期限漫長的保單有效期內,將會發生很多事情,如續保、契約變更、領取生存現金、理賠等等。一家好的保險公司,會給保戶提供全麵、迅速、便捷的服務。因此,投保時最好“貨比三家”,向各家公司多要幾份同類險種的條款,進行多方麵的比較,選擇實力雄厚、服務質量好的保險公司。

5. 選則好的保險代理人

作為保險公司和投保戶之間的保險代理人,是我們和保險公司交流和溝通的中介,保險客戶可以通過代理人享有保險公司提供的的各類服務。因此,選擇一個有職業道德的、專業的、誠實的保險代理人顯得非常重要。好的保險代理人不僅會在售前為客戶設計最符合保障需求和收入情況的保險計劃,而且能在售後提供傳遞信息繳納保費、更改地址、理賠等服務。

購買保險之前除了要注意以上的購買原則,還需要我們注意家庭財產保險理財的三個誤區。作為一種麵向大眾的險種,很多人在投保家庭財產險時有很多誤區,這些誤解影響了很多人的保險理財計劃。

1. 超額投保

很多人在投保時會向保險公司申請高於財產實際價值的保額,實際上,超出的這部分保費是無效的。保險公司在定損時,是按財產的實際價值和損失程度確定賠償金額,損失多少賠多少。如果給實際價值5萬的東西保7萬,保險公司最多隻賠給你5萬。

2. 不能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

投保人在投保之時必須如實告知保險標的物的情況,除此以外,當保險標的物發生重要改變時也需及時告知保險公司。因為保險公司需要根據投保人陳述的信息來判斷風險的大小。如果投保人沒有履行這一義務,日後發生了風險,不僅會影響實際的賠償金額,嚴重的甚至得不到理賠。

3. 投保後就可高枕無憂

我國財產保險合同規定,參保人有維護財產安全的義務,且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施救措施,將財產損失降至最低限度,保險公司會對於因施救而產生的費用進行最高不超過保險金額的單獨補償。有些投保人認為隻要投保了就可以完全放心了,這是一種誤區。

另外,投保人應該妥善地保管所投保物品的原始發票,一旦出險,被保險人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提供損失清單,由保險公司派專人現場核保定損,清點確認損失。

購買保險必知的小常識

隨著人們防範風險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保險這種理財方式。購買保險之前,應該巧妙地安排自己的保險理財計劃。即讓保險在生活關鍵時刻起到應有的作用,同時又能減少投保支出。

在購買保險之前,必須知道一些重要的小常識,這些信息會幫助你合理有效地規劃你的保險理財計劃。

1. 保險購買需盡早

很多人推遲購買保險的原因是不想支付保費,這其實是一種誤區。保險專家建議,購買保險需要盡早進行。因為投保人的年齡越小,其支付的保費也就越低。而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病的幾率也就增加了,保費也就相應地提高了。在購買健康保險前,保險公司還會要求一些年齡較大的投保人進行體檢,投保人的身體越健康,那麼要繳納的保費也就越便宜。

2. 選擇最經濟的保險費支付方式

很多保險產品在支付保費的方式上都很靈活,允許投保人躉繳,也允許投保人分期繳納。麵對這兩種選擇,需要投保人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不妨來做出這樣一個假設,假設投保人投保某個保險產品,其預期投資收益率為3~5%,而銀行存款的收益率僅為2%,投保人就應選擇躉繳。也可以對繳費方式進行簡單的比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例如,同一張保單,既可以躉繳10000元,也可以每年繳2200元,五年分期繳清。第二種方法五年後多繳了1000元,這相當於平均每年大約5%的收益率,如果投保人有收益率可以超過5%的投資,那麼可以選擇分期繳費,否則就應該躉繳。

3. 選擇好的保險公司,投保盡量堅持“從一而終”

如果投保人需要的保險品種在各家保險公司的區別不大時,盡量選擇一家保險公司進行投保。這樣不僅會減少投保人重新花費在挑選保險公司上的時間和精力,還能獲得保險公司提供的保費優惠,因為很多保險公司對於自己的固定老客戶都會給予一定的保費優惠。

4. 對保險行業動態需要多加了解和關注

在你選擇一份保險前,一定要進行一個仔細的調查。需要投保人在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媒體上多多了解保險行業的動態,包括相關的法律法規、金融動態、國家政策和利率變化等消息,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自己製定一份最為適合的保險計劃。

5. 要注意利用保險公司的優惠條件

投保人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認真地思考保險公司提供的優惠條件,盡量利用保險公司提供的優惠,作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如車險,保單中常常會有類似的規定:投保人當年度沒有向保險公司索賠,可以在下一年度續保時享受一定的保費打折優惠。因此,當投保人在當年發生保險事件之時就需要考慮,究竟是不向保險公司索賠享受保險公司提供的保費打折優惠合算,還是向保險公司索賠合算。

年輕高薪族的保險規劃

年輕的高薪族雖然有著較高的收入,但是卻有著相當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巨大的生活壓力。事實上,從年輕高新一族到將來成立自己的家庭,高薪族所經曆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也變化很大,因此現在用保險對未來進行規劃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保險和其他理財方式一樣,都需要及早地規劃和施行。盡早地規劃保險,不僅能避免個人財產在風險中受到衝擊,還能夠保證未來的生活質量。高薪族在設計保險理財的保障計劃時更應該注意下述幾個方麵。

1. 養老保險應該及早安排

因為高薪族消費觀念超前,花錢也就缺乏計劃,針對此情況,理財專家建議:高薪族可以購買一些養老險或帶有分紅性質的養老險,這樣不僅能促使其養成節儉和儲蓄的好習慣,更能在年輕並擁有高薪之時,用少量的支出為自己的未來打造出一份高額的保障。

2. 製定的保險理財計劃應該攻守兼備

很多高薪族在規劃保險理財計劃之時,隻偏重於考慮如何讓錢最大限度地賺錢,而忽略掉了應該合理分散理財風險。理財專家建議:如果高薪族們對理財投資方麵的資金運用有研究,就可以積極地利用各項投資工具來進行資金的積累。更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高薪年輕一族具有健康的身體,保險公司會比較寬鬆的對其進行核保。因此,年輕高薪族隻需拿出不多的預算就能為自己買到低保費、高保障的定期兩全險,為未來提供堅實的保障。

3. 保險規劃中,要優先選擇醫療保險

現代社會中,高額的醫療費在很多家庭的支出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為了預防潛在的危險,高薪族有必要在保險理財規劃中將健康保險列入購買計劃。因此,這類人群需要及早購買一份重大疾病險,有條件的還應在大病險基礎上再購買幾份健康類附加險。

4. 意外保險不能忽視

通常所說的意外險,主要指意外傷害險,廣義上也將附加意外醫療險劃入此範疇。意外傷害險一般對被保險人因意外事故引起的身故、殘疾、燒傷等進行理賠;意外醫療險則對被保險人因意外事故導致的診療費用進行理賠。在一個完整的保險計劃中,意外險用於補充壽險來提高意外身故的保額,彌補因意外殘疾而造成的未來收入的損失,用補充醫療險來增加意外事故引起的診療費用報銷和誤工費。這些對於工作繁忙、頻繁出差、麵臨意外風險係數相對較高的年輕人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針對上麵幾點建議,理財專家給出了針對年輕高薪族的全麵保障計劃:首先,用繳費10年期保障20萬元的方式購買定期兩全保險;其次,選擇購買繳費20年期保障10萬元的重大疾病險,並且還要購買年保障2萬元的附加醫療險;然後,購買年保障20萬元的附加意外險;最後,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收入狀況,適度選擇繳費期限為20年的養老保險或分紅型養老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