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啟迪智慧,為人生添油加彩(2 / 3)

小毛驢回答說:“我剛才不小心踩到一根硬木刺,你最好先幫我把它拔出來,你一會兒吃我的時候就不會被卡到了。”

老狼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低下腦袋,一心一意要找到那根刺。聰明的小毛驢看到時機成熟,就使出全身力氣,抬起後蹄狠狠踢在老狼下巴上,趁機逃遠了。

老狼受了重傷,它捂住滿是鮮血的嘴巴自言自語道:“父親明明叫我當屠夫獵殺小動物,我為什麼要自作聰明去當醫生給驢拔刺呢?”

和你一起品:

危難時刻,小毛驢不是驚惶失措,不是悲傷哀叫,也不是哭泣哀求,而是臨危不懼,急中生智,用計謀戰勝老狼,巧妙脫險。而老狼則忘了自己的目標,頭腦簡單,稀裏糊塗地就上了當。這就是聰明和愚蠢的區別。

聰明的天鵝

在一棵枝幹粗大的無花果樹上,住著天鵝一家子。後來在這棵樹的底下長出一棵蔓藤。老天鵝動員大家把它除掉,但是其他天鵝卻認為它是在無事生非,不願除掉。慢慢地,這棵蔓藤越長越多,把樹從四麵八方圍了起來。

果然有一天,當天鵝們都去尋食物的時候,一個獵人抓著蔓藤爬到了樹上,在天鵝的窩裏放上絆索。結果,晚上天鵝全都給絆索捉住了。這時年輕的天鵝才知道當初應該聽從老天鵝的勸告。

天一亮,獵人就來了。他們順著蔓藤爬上了樹,看到天鵝都像死了一樣。他絲毫沒有懷疑這是老天鵝想出的方法,於是把它們從絆索上解下來,一隻一隻地丟在地上。就在所有天鵝都脫離了絆索時,它們一齊飛走了。

和你一起品:

智慧是從實踐中得到的,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老人之所以有智慧,是因為他們見得多、用得多,經驗也多。所以,獲取智慧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向老一輩學習,從他們的經驗中借鑒有用的東西。事實證明,不重視前人的經驗教訓,勢必重蹈前人的覆轍。

獅子和狐狸

從前,有一隻獅子年紀已很大很大,腿腳不如從前靈便了,力氣不如從前大了。它外出捕捉小動物吃,常常是空手而歸。饑一頓飽一頓,不如從前那樣氣派,那樣威風。

這一天,它從清晨出去,到黃昏歸來,又是兩手空空,連隻小動物的毛都沒有沾嘴。它坐在洞前,望著暮色蒼茫的天際,苦苦地思索著:“看來,我確實老了,不能再憑力氣獲得食物了,我應該憑心計行事才是……”

從第二天起,獅子在洞裏就再沒有出來,它躺在地上裝病。

“老獅子病了,老獅子病了。”一時,獸中之王老獅子病了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森林。

小兔子聽說老獅子病了,便來到山洞看望。獅子在洞內說:“小兔子請進來吧。”

小兔子進了洞,蹲在老獅子的麵前。老獅子閉著眼睛,呻吟不止:“我老了,病了,恐怕活不了多久,咱們握握手吧。”

小兔子心軟,看到老獅子這個樣子,聽到老獅子這樣說,它流下了眼淚,就把自己的手伸給了獅子。

老獅子猛地抓住小兔子的手,突然睜開了眼睛,惡狠狠地大聲說:“小兔子,我今天還沒有飯呢,先把你吃掉吧。”

就這樣,小兔子被老獅子吃掉了。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洞裏,小動物的碎骨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

這一天,狐狸來了。它隻是遠遠地站在山洞外,熱情地問候著老獅子的病情:“大王,聽說您病了,這幾天是不是好些了?”

“不好,很不好哇!”獅子在山洞裏答道,“狐狸,你隻是遠遠地站在洞外,為什麼不進來看看我呀?”

狐狸詭秘地笑了,它說:“假如不是我發現進去的足跡多,而出來的一個也沒有的話,那我也會進洞去的。”

和你一起品:

年老的獅子靠智謀,騙來了一隻又一隻小動物,一飽口福;但聰明的狐狸,靠自己的聰明識破了老獅子的狼子野心。這就是鬥智!在一個充滿激烈競爭、優勝劣汰的社會裏,智慧是戰勝一切對手和困難的良方。當雙方勢均力敵時,需要智慧取勝;而在雙方力量懸殊時,更需要以智取勝。

華盛頓鬥小偷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他的家鄉至今還流傳著他小時候抓小偷的故事。

一次,華盛頓鄰居的馬被人偷了,請華盛頓幫忙。華盛頓問明了情況,就和失主一起來到牲口市場,他們很快找到了那匹馬。“你怎麼能說這是你的馬呢?”小偷不僅不承認,反而倒打一耙,說失主想騙他的馬。大家爭執不下。

這時,華盛頓突然上前用雙手捂住馬的兩隻眼睛,對小偷說:“你說這馬是你自己養的,那你說,馬的哪隻眼睛有毛病?”

小偷愣了一下,慌忙回答:“左眼。”

華盛頓把捂著馬的左眼的手鬆開,馬的左眼亮閃閃的,一點毛病也沒有。小偷一看,急忙改口說:“我剛才說錯了,應該是右眼。”

華盛頓又把捂著馬右眼的手放開,馬的右眼也是亮閃閃的,一點毛病也沒有。圍觀的人哄笑起來,那小偷知道瞞不過去了,隻好低頭認罪,歸還了馬匹,人們都誇華盛頓聰明又機靈。

和你一起品:

小偷畢竟是小偷,因為他做賊心虛,加上他並不了解自己的贓物,容易露陷。華盛頓抓住的就是這一空檔,用以假亂真的方法,迫使小偷就範,讓他把尾巴露出來。這種智謀,在一無人證二無物證的情況下,是再也好不過的了,它足以使聰明的圍觀者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

財主的選擇

有一個財主犯了罪,被帶到縣衙審問。縣太爺為了證明自己是個清官,提出三種懲辦的方式讓財主選擇。第一種是罰銀50兩,第二種是抽50大鞭,第三種是生吃5斤大蒜。財主既怕花錢又怕挨打,就選擇了第三種。

在人們的圍觀下,財主開始吃大蒜。他認為這不是什麼難事,是最輕的處罰。當他吃了第一顆大蒜時,還覺得無所謂,可越往下吃就越感到難受,吃完2斤大蒜時,就感到自己五髒六腑都在翻騰,像被烈火炙烤一樣,他流著淚喊道:“我不吃大蒜了,我寧願挨50大鞭。”

執行的衙役剝去財主的衣服,把他按在一條板凳上,把皮鞭蘸上鹽水和辣椒粉,財主看得膽顫心驚,嚇得渾身發抖。當皮鞭落在他的背上時,他像殺豬一般嚎叫起來。打到10下,財主痛得屁滾尿流,終於忍不住道:“青天大老爺啊,可憐可憐我吧,別再打我了,罰我50兩銀子吧。”

和你一起品:

有時,人們斤斤計較,為了獲取一點眼前利益,反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最後,隻能以悔恨來結束這一切。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怪就怪當初沒有好好把握自己,缺少長遠的眼光和全局的考慮。比如,有人以犧牲健康的方式去賺錢,最後又用賺來的錢恢複健康;有的地方以犧牲環境的方式發展經濟,最後又花大錢治理環境。這些都是缺少智謀的短視行為造成的惡果。

黑暗的山洞

有一個孩子不幸喪母,父親又給她找了一個後媽。這後媽帶了一個小弟弟,並且開始嫌棄他,想置他於死地,便想了一個主意,讓自己親生的兒子和那個孩子一起去山洞采蘑菇。

後媽心裏明白,那是一個迷宮一樣的山洞。裏麵漆黑一團,進去後很難找到出口。在臨走時,她偷偷給親生兒子一個照明用的小火把,並呆囑他,在不與哥哥在一起的時候,就點燃火把找到洞口。

這個山洞極深極黑,而且洞中有洞,縱橫交錯。兄弟倆進了山洞,就像掉進了迷宮一樣不分東南西北。不知不覺中二人失散了,彼此看不見,呼喊也不見回音。於是,弟弟便將火把點著,借著火把的亮點在洞中行走,由於有了火把的照明,他能看清腳下的石塊及周圍的石壁,因而他不會碰壁也不會被石塊絆倒。但是,奇怪的是,他走來走去,卻總走不出山洞。最終,他又累又餓死在了洞中。而哥哥沒有任何照明工具,他隻能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他不時地碰壁不時地被石塊絆倒,摔得鼻青臉腫。但是,正因為一直處於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夠敏銳地感覺到洞口透進來的微弱的光亮,他迎著這縷亮光摸索著爬過去,最終爬出了山洞。

後媽想害人,卻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她不明白,正是自己的兒子有了耀眼的火把照明,才無法看到洞口微弱的光亮,最終沒有走出山洞。

和你一起品:

有個成語,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人的所謂“聰明”,隻是根據自己的一廂情願,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想象出來的。殊不知,在實施的過程中,情況在不斷發生變化,出現許多難以預料的事,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落得自怨、自悔和自悲的下場。所以,好心計不能用在害人上,應用在正道上,即使沒達到目的,也是問心無愧的。

機智的牧童

山上有隻大灰狼,又凶狠又貪婪,經常咬死村裏的綿羊,人們對它一點辦法也沒有,隻能把自己家的羊圈圍得很高。

有兩個小牧童決心除掉這隻惡狼。他們在山中找到了狼窩,趁大狼外出覓食的時候,他們偷偷摸進洞裏,抱出兩隻小狼崽子。在狼窩附近,找到兩棵相隔十來步遠的樹,便一人抱著一隻小狼爬到樹上。

等了一陣,大灰狼覓食回來了,當它發現自己的小狼崽子不見了時,就慌慌張張地竄出洞口四處張望。

這時,一個牧童狠狠擰著小狼的耳朵,小狼痛得嗥嗥尖叫。大灰狼聞聲仰視,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樹上,立刻瘋狂地撲到樹下,後腿站起來,又爬又抓。正在它焦急的時候,隻見另一個牧童也將懷裏的小狼捏得嗷嗷怪叫,大灰狼又發瘋一般朝這邊奔來,在樹下又撲又跳。那邊的小狼又叫起來,它又朝那邊撲去。大灰狼在兩棵樹之間淒厲地號叫著,奔來奔去,沒有一刻停息。

漸漸地,大灰狼越跑越慢,叫聲也越來越弱。它爬著,掙紮著,最後一頭紮在地上就起不來了。牧童等了一陣,溜下樹來一看,大灰狼已經斷氣了。

和你一起品:

看來,人類的智慧真的好厲害!人類不僅能夠戰勝一切凶猛的野獸,也能征服許多艱難險阻,解開許多大自然的未解之謎,甚至飛上了太空,踏上了月球。兩個小牧童不費任何打鬥就戰勝了那隻凶惡、貪婪的大灰狼,靠的也是智慧。然而,他們手持的武器卻是人和動物都有的感情——母愛。利用母愛去殺死對手,並不是一個值得讚賞的行為,甚至表現出了殘酷的一麵。對待邪惡,我們應高舉正義之劍,而不應該以邪製邪。畢竟,我們都崇拜母愛、歌頌母愛,母愛是不能被褻瀆的!

曹衝救庫吏

曹衝是三國時曹操的兒子,聰明伶俐,遇事總能想出辦法來。

有一天,曹衝正在院內玩耍,忽然聽到倉庫內有人哭泣。原來,曹衝的父親曹操最心愛的馬鞍被倉庫的老鼠咬了一個洞,管倉庫的庫吏怕曹操知道後殺死他,就嚇得哭泣。曹衝聽完後說:“你先別告訴父親,我有一個辦法。”

曹衝回到自己屋中,取來最心愛的一件新衣服,用剪刀偷偷戳出許多洞,然後便抱著衣服坐在床上發呆,誰喊也一動不動。大家都嚇壞了,以為曹衝得了病。一向疼愛兒子的曹操聽說後慌慌張張趕來問:“衝兒,你怎麼啦?”

曹衝歎了口氣:“父親,我最心愛的新衣服被老鼠咬壞了。”

曹操一聽笑起來:“是這麼件小事呀,再做一件新的不就得了。”

“可是,有人說被老鼠咬壞的東西不吉利。”

“這話沒有道理,老鼠咬壞東西是件很平常的事嘛!你就別胡思亂想了。”曹操不以為然地說。

正好這時,庫吏趕來求見曹操,他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稟報了老鼠咬壞了馬鞍的事。曹操揮揮手,讓庫吏起來,說:“別說是倉庫的馬鞍了,就連衝兒的衣服都被老鼠咬壞了呢。這不是你的錯。”

聰明的曹衝就這樣救了庫吏一命。

和你一起品:

曹衝的聰明,就在於他以假亂真,巧妙地將罪責轉移到老鼠身上。既然兒子的衣服被咬壞了,責在老鼠,那麼,老子的馬鞍被咬壞了,又怎能怪庫吏呢?這就是邏輯思維。當然,如果沒有曹衝戳壞自己的衣服,然後嫁禍於老鼠,曹操就形成不了這個邏輯思維,一怒之下,或許就真的殺了庫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無關大是大非的小問題上,完全可以采取辦法彌補某些小錯誤。

最好的答案

某國的一家報紙舉辦一項高額獎金的有獎征答活動,題目是:

在一個充氣不足的熱氣球上,載著三位關係著世界興亡的科學家。第一位是環保專家,他的研究可拯救無數的人,使其免於因環境汙染而麵臨死亡的厄運;第二位是核能專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戰爭,使地球免於遭受滅亡的絕境;第三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運用專業知識成功地種植食物,使幾千萬人脫離饑荒的命運。

此刻,熱氣球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個人以減輕載重,使其餘兩人得以存活,請問該丟下哪一位科學家呢?

問題刊出後,因為獎金數額龐大,應征信件如雪片飛來。

有這些信中,每個人都竭盡所能,從環保、核威脅和糧食危機等角度著手,天馬行空地闡述他們認為必須丟下哪位科學家的宏觀見解,有的認為應該丟下環保專家,有的人認為應該丟下核能專家,有的認為應該丟下糧食專家,莫衷一是。

最後結果揭曉,巨額獎金被一個小男孩獲得了。他的答案是:將最胖的那位科學家丟下來。

和你一起品:

巨額獎金被那些不乏才華橫溢的成年人失之交臂,卻被一個乳臭未幹的毛孩子唾手而得,你不覺得很滑稽嗎?其實,許多問題就是被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人為地搞複雜了的,他們自以為是、引經據典、推理論證,費了不少時日和精力,結果卻與真正的答案相去甚遠。可見,真正的聰明人,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的人們,是就事論事、抓住事物本質的人。

聰明的買馬人

從前,有一個商販在集市上賣馬,每匹馬喊價500塊錢。他吹噓自己是個養馬能力,馴養成的馬跑起來四蹄騰空,快如閃電,無論跟什麼馬比賽,他的馬總是勝;如果試下來不是這樣,他願意倒貼500塊錢。

一個人經過這裏,聽了他的話,接口說:“聽了你的介紹,你的馬真好,我打算買兩匹。不過,我得先試試它們的腳力。”

“好!好!”遇到了買者,賣馬人非常興奮。

買馬人牽了一匹馬,騎在上麵,在四周跑了一圈,連聲稱“好”;然後跳下馬,又牽出一匹,騎在上麵又試了試。

兩匹馬試騎了之後,買馬人牽著兩匹馬,頭也不回地走了。

賣馬人見狀,即忙趕了過去,要他交兩匹馬的價錢。

買馬人說:“我已經跟你結完了賬,一分錢也不欠你的啊。”

賣馬人一聽,氣得跳了起來,說:“第一匹馬是500,第二匹馬也是500,你一分錢也沒有付,怎麼說沒有欠呢?”

“奇怪了!”買馬人撇撇嘴,“我騎你的兩匹馬比試了一下,結果是一匹跑得快,一匹跑得稍慢。跑得快的,我應該付給你500塊錢,跑得慢的,你應該倒貼500塊錢,這樣一來一去,我們的賬不是都清了嗎?”

賣馬人一聽,說不出話來。

和你一起品:

玩弄小伎倆的人,往往又會被別人玩弄。因為,他們不是實事求是地說明情況,而是靠某種自相矛盾的手法糊弄別人,這樣,就不能不露出軟肋。對這種人,隻要以其矛對付其盾就可以了。

花鬘師和烏龜

有一條河邊,建了一座花園。花園的主人,以編結花環為業,人們都叫他花鬘師。

一天,一隻烏龜從河裏爬出來。它想找吃的東西,便爬進了花園裏。這時,正好花鬘師來到花園采些花編結花環,看到了一隻烏龜後,就捉住它,把它放進筐裏,準備把他殺了吃掉。

烏龜被放進筐裏,心想:看來我今天是逃不過這場災難了。不行!不能就這麼讓人把我吃掉,我得想個巧妙的辦法脫身。

烏龜想了想,便對花鬘師說:“我剛才從水中爬出來,沾了一身的泥。現在你把我放在筐裏,和你的花放在一起,我真怕把你的花筆筐弄髒了。”

花鬘師想:這烏龜說得也對,弄髒了我的花,編出的花環誰要呢?對,我把它拿到河邊洗一洗。

想到這兒,花鬘師便提著烏龜走到河邊。他把烏龜放到一塊石頭上,捧起水,正要衝洗烏龜,沒想到,烏龜用力一掙,滾進了水裏。

花鬘師看見烏龜落進水裏,心想:這烏龜真是神奇,居然撒謊騙我。我今天也騙騙它,讓它從水中出來。

花鬘師便對著河水說道:“聰明的烏龜,你聽我說,如今你到我家來一趟,哪能就這麼讓你回去呢?不如我編個花環給你戴在脖子上。你回去見到親朋好友,大家一定很高興。”

烏龜聽了花鬘師的話,心想:這個花鬘師,還想騙我。我知道,他母親生病在床,他和姐姐采花編花環,賣掉花環好活命。他怎麼會白白送我花環呢?所以他說的話,一定是在騙我。他想誘我出來,捉住我,把我吃掉。

想到這進而,烏龜便躲在水中對花鬘師說:“我知道你家今天來了許多親戚,你已經為他們備下了酒飯,你想捉住我去做菜吃。”說完便遊走了。

和你一起品:

當自己身陷囹圄時,或與對手的較量呈敵眾我寡時,動用智慧則是脫險的唯一方法。越是遇到危險時,越是需要冷靜,分析自己的處境,尋找對方的破綻,以便從中找到突破口。人總是有弱點的,事情總有軟肋部分,想一想,總會有懈可擊。

遊水的竅門

一次,孔子和學生遊覽呂梁山色美景。隻見瀑布飛流而下,濺起的水珠泡沫直達40餘裏以外。瀑布下來衝成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流。在這裏,連魚鱉都不敢出沒。然而,孔子卻突然發現一條漢子跳入水中暢流。開始,孔子以為有人尋短見,立即命弟子去搭救。

不料,那漢子在遊了幾百步遠的地方卻又露出了水麵,上得岸來,披著頭發唱著歌,在堤岸邊悠然地走著。

孔子趕上前去,誠懇地問他說:“我還以為你是個鬼呢,仔細一看,你實實大大是個人啊!請問,你遊水有什麼竅門嗎?”

那漢子爽朗一笑,說:“沒有。我哪有什麼竅門?我隻不過是開始時出於本性,成長過程中又按照天生的習性,最終能達到一種境地是因為一切都順應自然。我能順著遊渦一直潛到水底,又能隨著漩渦的翻流而露出水麵,完全順著水流的規律而漢自己的生死得失來左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遊水遊得好的原因。”

孔子又問:“什麼叫做開始於本性,成長中按照天生的習性,而有所成就是順應自然呢?”

漢子回答道:“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適應山地的生活環境,這叫做出自本來的天性;如果長在水邊則去適應水邊的生活環境,這就是成長順著生來的習性;不是有意地去這樣做卻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這就叫順應自然。”

孔子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和你一起品:

有句話叫做“尊重自然規律,積極適應自然”。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大自然的許多現象,但我們能夠主動適應它、順從它,在大自然的變化中尋找自己的生存法則。主動適應和

被動適應是有本質區別的。被動適應的結果,是自己的命運被大自然所主宰,難逃大自然的虐待;而主動適應,就是按自然規律辦法,避實就虛,達到得心應手、遊刀有餘的境界。

雄鴿和雌鴿

從前,有一隻雄鴿和一隻雌鴿,它們住在一個巢裏,早上一起出去覓食,晚上一起回來過夜,日子過得很美滿。

轉眼秋天到了,滿山遍野都結滿了熟透的野果,微風一吹,不時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

“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啊!太陽照得哪兒都是暖融融的。”

“是呀,秋天是最美的季節,天氣不冷又不熱,還有這麼多的野果子可吃。”

“可惜,秋天一過,冬天就要到了,大雪一上,就很難找到食物了。”

“那我們就多采些果子放在窩裏吧,這裏到了冬天,我們就不必再出來找吃的了。”

“對呀,我們要采得多多的,裝滿我們的家。”

它們說幹就幹,忙碌了一整天,窩裏被果子塞得滿滿的。這些果子又鮮亮又飽滿,使整個窩裏都充滿了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