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學習創造,提高人生的質量和價值
創造是一個人的智力和能力的標誌,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創造的內涵就是獨特性和開創性。離開了創造,我們既不可能有什麼創造,也不可能有什麼猜想和發明。可見,它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要擺脫平庸無為,成為英才,我們就必須從小培養和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猴子打水
猴子在街上買了杯子、碗、茶壺和盤子。
它用右手拿起兩隻杯子,左手提起兩把茶壺,兩手拿得滿滿的,地上卻還剩有盤子和碗。不行,再來。
猴子右手拿起兩隻碗,左手提起兩隻盤子,可是地上還有杯子和茶壺。不行,又再來!
盡管猴子抓搔耳抓腮,反複地左提右拿,總不能全部拿起,它有點著急了。
忽然,一個過路人來了,他手裏提著竹籃,籃裏裝著很多東西。“啊,籃子可以盛很多東西。”猴子找到了好辦法,於是它很高興地也買了一隻竹籃子。果然,全部杯子、碗、盤子和茶壺都妥善地拿回去了。
從此,“竹籃子能拿很多東西”就成了猴子最寶貴的經驗。
一天,猴子家裏著了火,它忙著搬東西,吩咐小猴子拿竹籃子打水滅火。小猴子去了半天,還不見回來,這時火勢越來越大。猴子火了,急忙跑到河邊一看,小猴子正伏在河邊打水!它大聲罵道:“該死的東西!半天不見回來,我以為你送了命呢!”說著,匆匆地把籃子搶了過去。
小猴子像挨了鞭子一樣,委屈地顫抖著說:“媽媽,我明明打滿了一籃子水,可是一提起來,就沒有了;打了半天,都是這樣子的。”
“胡說!”老猴子越發惱怒,“竹籃子不但能裝東西,還能裝很多,我親自裝過杯子、碗……沒用的東西,我打給你看看。”接著,老猴子就用竹籃子打起水來了。
可是,它並不比小猴子高明,水一點也沒有打上來。
和你一起品:
學習,貴在靈活運用;經驗,應與實際結合。老一套經驗,在過去的條件上,或許是“靈丹妙方”,但現在也許不實用了,因為條件變了,時間變了,環境變了。這時,就要推陳出新,總結過去的經驗,創造新的經驗。否則,就會吃虧、碰壁。
學畫的男孩
從前,有個小男孩要去上學了。他的年紀這麼小,學校看起來卻是那麼大,所以,他有些害怕。而當小男孩發現進了校門口,便是他的教室時,又高興了。因為這樣學校看起來,不再那麼巨大了。
一天早上,老師開始上課。老師說:“今天,我們來學畫畫。”那小男孩心想:“好哇!”他喜歡畫畫。
他會畫許多東西,如:獅子和老虎,小雞或母牛,火車以及船兒……
他開始興奮地拿出蠟筆,徑自畫了起來。
但是,老師說:“等等,現在還不能開始。”
老師停了下來,直到全班都專心看著他。老師接著說:“現在,我們來學畫花。”
那男孩心裏高興。我喜歡畫花,他開始用粉紅色、橙色、藍色蠟筆,勾勒出他自己的花朵。
但此時,老師又打斷大家:“等等,我要教你們怎麼畫。”
於是她在黑板上畫了一朵花。花是紅色的,莖是綠色的。“看這裏,你們可以開始學著畫了。”
小男孩看著老師畫的花。又再看看自己畫的,他比較喜歡自己的花兒。
但是他不能說出來,隻能把老師的花畫在紙的背麵,那是一朵紅色的花,帶著綠色的莖。
又有一天,小男孩進入教室,老師說:“今天,我們用黏土來做東西。”
男孩心想:“好棒。”他喜歡玩黏土。他會用黏上做許多東西:蛇和雪人,大象及老鼠,汽車、貨車--他開始捶揉個球狀的黏土。
老師說:“現在,我們來做個盤子。”
男孩心想:“嗯,我喜歡。”他喜歡做盤子,沒多久各式各樣的盤子便出籠了。
但老師說:“等等,我要教你們怎麼做。”她做了一個深底的盤子。“你們可以照著做了。”
小男孩看著老師做的盤子,又看看自己的。
他實在比較喜歡自己的,但他不能說,他隻是將黏土又揉成一個大球,再照著老師的方法做。那是個深底的盤子。
很快的,小男孩學會等著、看著,仿效老師,做相同的事。
很快的,他不再創造自己的東西了。
一天,男孩全家人要搬到其他城市,而小男孩隻得轉學到其他學校。
這所學校比那所學校更大,教室也不在校門口邊,現在,他要爬樓梯,沿著長廊走,才能到達教室。
第一天上課,老師說:“今天,我們來畫畫。”男孩想:“真好!”他等著老師教他怎麼做,但老師什麼也沒說,隻是沿著教室走。
老師來到男孩身邊,她問:“你不想畫嗚?”“我很喜歡啊!今天我們要畫什麼?”
“我不知道,讓你們自由發揮。”
“哪,我應該怎樣畫呢?”
“隨你喜歡。”老師回答。
“我可以用任何顏色嗎?"小男孩又問。
老師對他說:“是的。如果每個人都畫相同的圖案,用一樣的顏色,我怎麼分辨是誰畫的呢?”
於是,小男孩開始用粉紅色、橙色、藍色畫出自己的小花。
小男孩喜歡這個新學校,即使教室不在校門口邊。
和你一起品:
真正具有價值的作品,是踩著前人的肩膀,更上一層樓,並具有獨創性的東西。隻會模仿的繪畫者,隻能算做一個畫匠,如街頭為人畫肖像的就是;而要做一個真正的畫家,必須有自己的個性。而這個性,就是在消除別人的影響、並通過自己自由的想象形成的。正如達·芬奇所言:“畫家如果拿旁人的作品做自己的標準或典範,他畫出來的畫就沒有什麼價值,如果努力從自然事物中學習,他們就會得到很好的結果。”
想象力=創造力
歌德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被恩格斯推崇為文藝領域裏“真正的奧林匹亞神山上的宙斯”。他在德國文學史上的狂飆突進運動、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三個階段都有自己的貢獻,是德國曆史上少有的長壽多產作家,為人類文明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創作離不開想象力。一個人的想象力在天賦,更在於後天的開發培養。不當的培養會使正常的想象力萎縮,而科學的引導則能使想象力的翅膀盡情舒展。歌德的文學才情,就離不開童年時母親對他的用心培養。
歌德的母親伊麗莎白盡管是當時法蘭克福市長特克斯托爾的女兒,但從不嬌氣, 相反,她倒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人,也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作為母親,她當初並沒有想到歌德會成為傑出的詩人,隻是希望他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為此,她盡量有意識地在歌德麵前淡化家庭的優越條件,著意培養歌德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能力。
歌德的母親文學功底很深,在歌德剛剛兩歲的時候,她每天像上課一樣給兒子講故事,先從講小故事做起,並且形成習慣。然後給兒子講一些“長篇”故事。她講故事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同,是用一種教學形式來“實施”的。每當她講故事的時候,她的“故事教學”不是一個勁地“滿堂灌”,而采用像中國的章回小說形式一樣,每次講到一定階段,或是講到重要轉折關頭時,就突然停止,問歌德:“你說以後該怎麼樣啊?”母親像老師給學生留作業那樣,讓歌德自己回去好好想象以後的情節,到底應該怎樣才合乎情理。
歌德對母親留的作業,非常認真地去完成。晚上,他躺在床上,回想著母親講的故事,按照故事發展的脈絡想象下去,設想故事發展的各種可能,做出各種各樣的猜想,有時還同奶奶商量,直到想出一個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為止。第二天,母親讓孩子自己先說,然後再繼續講。有時歌德說得不盡合理,母親就讓他想想以後再說。
有時歌德在聽故事的時候也中途插話:“媽媽,公主不應該嫁給那個肮髒的裁縫,即使是他幫她殺了那個巨人。”母親聽了,心裏很高興,因為歌德已經學會動腦子了。
有一次,母親講完了關於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之後,歌德就用蠟做了大衛和歌利亞的像。然後他讓他們做長時間的辯論。大衛表現自負,而歌利亞則勇敢從容,歌德一怒之下便把大衛的腦袋敲了下來。
歌德豐富的想象力和構思能力就是在那時培養出來的。歌德7歲時能編出饒有詩趣的《新帕利斯》童話,與此不無關係。這也為他後來寫劇本和小說打下了基礎。歌德後來寫道:“我繼承了父親的身材和認真的生活態度。從母親那裏,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講故事的能力。”
和你一起品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對我們創造力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由於孩提時的我們主客體尚未完全分化,常賦予無生命的物體以生命、感情和意誌,呈現特有的“泛靈性”思維方式,從而給我們的聯想、想象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從小要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想象能力。
收 獲
××銀行爵士大道支行坐落在最繁華的市中心地帶。這裏的建築古色莊重,門前車水馬龍,一看就知道生意興隆。
這天中午,是顧客相對最少的時候,銀行門前的旋轉門被輕輕推開了,伴隨著一陣叮叮橐橐的腳步聲,一個金發碧眼的年輕女孩拎著手提包走進銀行大廳。她徑直來到裏間的“信貸處”,輕輕叩響了窗口:“先生,我要貸款。”
銀行的收益不就在這“貸款”上嗎?既然生意找上門來了,工作人員豈敢怠慢。他們急忙禮貌而周到地接待著這位高雅的顧客,向她講解貸款的一切手續。
這位小姐需要貸款10萬美元,而根據貸款擔保的原則,她提出以自己嶄新的寶馬汽車作抵押。在她的陪同下,工作人員首先檢查了這匹“寶馬”,不錯,是地地道道的德國造,不僅款式新穎、功能齊全,還安裝著新式智能化安全報警係統。它的價值顯然大於10萬美元。
其次,工作人員又檢查了她的購車手續以及駕駛執照,一切手續都是合法的,各種證件和個人資料也很完備。在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眼裏,根本挑不出一絲一毫的疑點。
“好了,小姐!請正式辦理貸款業務吧。”
當所需表格全部填寫清楚後,一張直接提取現金的卡片交到貸款人手中。
“不!請把這10萬美元重新存入貴銀行吧。”
工作人員瞥來一眼,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按要求辦理了存款手續。是的,銀行裏何曾規定了剛貸出的資金不能再存上呢?顧客是上帝啊,隻要是合理合法的要求,誰又敢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呢?
當所有業務全部辦理完畢後,這位端莊美貌的妙齡女郎微笑地點了點頭,十分滿意地朝門外走去。
“露維絲小姐,請留步!”
正在這時,她聽到一個陌生的聲音在叫她。她回頭一看,是一位五六十歲的老頭,大肚子胖臉龐,西裝革履,滿頭銀發,剛才在辦理手續時,他一直在工作人員旁邊當助手。
“先生,您有事嗎?”露維絲問。
“自我介紹一下,敝人叫威德曼·裏埃維茨,本銀行行長。您是一位高貴的顧客,歡迎到本行辦理業務。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可以請教一個問題嗎?”
“威德曼先生?久仰大名!您有話請講吧。”露維絲恭敬地回答。
“在我的印象中,到此貸款的客人都是為了急需花費。可您為什麼要把剛貸的款又存起來?”
“您想知道嗎?”露維絲輕輕一笑。
“當然。這似乎不符合理財的原則。”
“好吧。是這樣的,威德曼先生。我有一位客戶要出國了,一年後才能回來。他什麼東西都能放心得下,惟有新購的一輛寶馬汽車難找歸宿。本市各大停車場都谘詢過了,一年寄存費均在五千萬美元左右。為了這輛心愛的寶馬,錢倒不算什麼,要命的是,任何一家寄存處都難以保證汽車的絕對安全。一旦寶馬被盜,這位客戶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迫不得已,他求助於我。他說,隻要我能保證汽車毫發無損,他寧可將一萬美元作為酬謝。我一聽,當即答應了下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將這輛汽車的所有權暫時歸屬我的名下,一年後完璧歸趙。客戶答應了,於是我們便簽訂合同並予公正……”
“然後……”威德曼先生點著頭,抑製不住地接口道,“然後,您以貸款的名義把汽車抵押給銀行。銀行絕對是一個稱職的看守者,它會把汽車保管得完好無缺。雖然貸款的利率總是高於存款的利率,但是一萬元的酬金足可以抵消它們的差價,而且,您注定要賺它幾千美元……”
“是的。”露維絲不無自豪地說,“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我能夠做到——這本來就是我的口號。”
“露維絲小姐,您的精明令老夫自歎弗如。請問,您在什麼地方高就?如果您願意的話,請到本行來任職吧,我會用高薪給您留一個滿意的位子。因為我們太缺乏像您這樣的理財高手了。”
“謝謝。威德曼先生是一位傑出的金融家,作為一位金融專業的博士生,加入您的麾下是我夢寐以求的願望。”
“這麼說,你答應啦?”
“不!我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我是‘新點子新理財公司’的創始者和經理人,這是我的名片。希望我們今後再次合作。”
威德曼行長目送露維絲小姐緩步走出爵士大道,情不自禁地捋了捋他花白的胡須……
和你一起品:
利用銀行的保險性和安全,露維絲成功地解決了汽車寄存的問題。別人想不到的,她想到了,這就是獨具慧眼;別人辦不到的,她辦到了,這就是智慧。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我們善於想點子,善於借力,就一定會從一條死胡同裏辟出一條通向世界的光明大道來。
向和尚推銷木梳
有一家企業給三位應聘者出了一道試題:以10日為限,想辦法把木梳賣給和尚,越多越好。”
甲曆盡辛苦,爬到一座寺廟時,還受到眾和尚的指責和追打。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又髒又厚的頭皮。小伊靈機一動,趕忙遞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乙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他找到了寺院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他的建議。那山共有10座廟,於是買下了10把木梳。
丙到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如雲,施主絡繹不絕。他對住持說:“凡來進香朝拜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估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書法超群,可先刻上‘積善梳’三個字,然後便可做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木梳,並請丙小住幾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贈送“積善梳”的儀式。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很是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也更旺。不久,住持還要求丙再多買一些不同檔次的木梳,以便分層次地贈給各類型的施主與香客。
10日期到,甲乙丙三人回到公司複命,把各自的成績向主管彙報。丙做了銷售主客,乙做了辦公室主任,甲被拒聘。
和你一起品:
和尚沒有頭發,把梳子賣給和尚,聽起來的確荒誕不經。但是,隻要我們動一動腦子就會發現,梳子的功能遠遠不止梳頭,還有其他附加功能。如何尋找這個“附加功能”,就考驗我們的智慧。我們在做任何事時,都要有這種“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智慧和勇氣,積極思維,勇於創新,把“不可能”化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