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直的人才有高尚的人格(2 / 3)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孫伏伽仍然冒死向唐太宗進諫。

唐太宗在繼位之前,南征北戰,經常打仗。後來天下太平了,沒仗可打,於是就迷上了打獵,幾天不打獵心裏就癢癢。一天,唐太宗又要去打獵,他領著幾個侍衛,背弓插箭,帶著獵鷹和獵犬,正要出發。這時孫伏保匆匆趕來,一把拉住馬韁說:“陛下打獵,遊戲林中,騎馬射箭,沒有必要的保護措施是很危險的。一旦有個三長兩短,誰來主持政務?勸陛下為了國家百姓,不要貪圖一時痛快,任著性子幹這種無益的營生。”

正在興頭上的唐太宗好像被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又掃興又尷尬,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但是他又不想破壞大唐朝虛心納諫的傳統,於是就耐著性子說:“我今日閑著無事,又不貪戀女色,隻喜好打獵,想借機會出去走走。再說我打獵都繞著村莊,從不驚擾百姓,另外侍衛也帶了十來個,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說完就要登鞍上馬,並從隨從揮揮手,準備出發。

孫伏伽幹脆把馬韁繩繞在腰間,跪在馬前說:“陛下今天出門,就請從老臣身上踏過去,我願意用死換取皇上對誠實忠告的采納。”唐太宗大怒,說:“我本來認為你是一個誠信勇敢的人,能夠以誠言進諫,不好損你顏麵;哪知你卻不知好歹,目無高低,限製起我的行動來了。我連這點兒事都作不了主,還當什麼皇帝?來人,把他給我拖出去斬了。” 幾個高大強壯的武士立刻聞聲而來。把文弱的孫伏伽像抓小雞一樣抓在手裏。孫伏伽麵無懼色地說:“夏朝的關龍逢因直言進諫而被殺,我情願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見,也不願意再待奉你了。”

唐太宗笑了,說:“我不過是試一試你的膽量,你還真是一個誠信有勇的君子,有你真是大唐王朝的福分啊!好,那朕今天就不出去了。聽說你棋藝很高。朕要和你下一盤,享受一下和高手下棋的快樂。”

不久,唐太宗封孫伏伽任諫議大夫。

我來告訴你

直言相諫,說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並不簡單。古人有“文死諫、武死戰”的說法。就是說,做文臣的要敢於向皇帝直言諍諫,指出皇帝的缺點錯誤,糾正不符合正道的行為,而不是一味迎合,即使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其中就體現著一種正直無私的品德。在當今社會,直言相諫雖然不會致命,但肯定會得罪人。不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正直的表達,終將會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正直的馮京

馮京是北宋一位著名的大臣,小時穎悟非凡,才華出眾,長大應試,連中三元,也就是鄉試、會試、殿試皆第一,因此被後人稱為“三魁天下元”。

當時,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看中了馮京,想招馮京為婿,想在朝廷上擴大他的勢力。他便讓人把馮京請到家,一見麵就把一條金帶披在馮京的身上,對馮京說:我一個侄女嫁給了皇上,我自己還有一個女兒,正待字閨中,想許配給你,怎麼樣?還說:此乃皇上之意。不一會兒,宮中就有人持酒肴來,直至拿出大量嫁妝給馮京看。然而馮京卻不願依附權貴,更不願卷入政治鬥爭,所以便不畏權勢,不被財、色所迷,堅決的回絕了這門親事。這件事傳開後,馮京被世人譽為誌操高潔,不懼權貴的君子。

張堯佐因為馮京的回絕,所以恨死了馮京,便開始派心腹四處活動有關考官,在殿試時要將馮京黜落。馮京似乎也有所預感,靈機一動,將自己的名字前麵兩點移到後一個字,成“馬涼”。馬涼的文章實在漂亮,考官們薦為第一,臚唱時,就在張堯佐以為馮京落榜,結果卻發現他依舊高中。張堯佐大怒,責備手下,這些人隻好對張堯佐解釋:“錯把馮京當馬涼。”此句話後來也成了諺語,比喻把兩個相似的東西混淆了,弄錯了,或者是有眼不識真相。

馮京高中三元之後,升為翰林學士,掌管開封府。在他掌管開封府時,數月不往韓琦丞相府拜訪,韓琦錯認馮京高傲。馮京對韓琦表白:您是宰相,下官從來不願阿諛奉承,我不上門拜訪,這也是為了您的聲譽著想,而不是因為我高傲。

馮京因一生為人正直,誌高廉潔,聰明機智而受到曆代人民的愛戴,至今在他的家鄉還有“馮京山”、 “三元亭”、“三元坊”等地名,每逢春秋兩季,很多馮姓百姓還要祭拜馮京。

你知道吧

一個正直的人,與朋友相交,敢於直言相勸做諍友;在官場上做事,不附炎趨勢,不結黨營私,不為壞國家。做正直的人,就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做事一碗水端平,做人行得正、站得直。這樣的人雖然難免得罪一些無恥之徒,但他的功績必將為人民所銘記,曆史也會為他記下一筆。

路見小偷一聲吼

2006年6月22日,是馮娜到武漢旅遊的第四天。當天晚7時許,當她走到江漢路“新民眾樂園”天橋旁時,她突然發現:一個男子把手伸進了一名中年婦女的包內。

“小偷!”馮娜低低地喊了一聲,心怦怦地跳了,臉也突然熱了,喉嚨裏像卡住了什麼東西一樣。“抓小偷啊!”緊張之後,馮娜大喊了一聲。

附近群眾循聲聽來,把目光投向了馮娜。瞬間,又順著馮娜的目光看見了小偷。小偷立即收手,路人隨即又各走各路。中年婦女愣了一下後,回頭看了看小偷,把包拉到胸前,轉身跑了。

看見並無人響應馮娜的“號召”,小偷直衝馮娜過來,嘴裏嚷嚷道“叫你多管閑事”,然後,一把將瘦小的馮娜推到人行道上,朝馮娜眼睛就是一拳。馮娜還擊,但弱小的她怎麼也不是小偷的對手。

馮娜被小偷摁倒在地。馮娜大聲呼救。此時,路邊不斷有人經過,但無一人停下。

“給你留個紀念!”看到連個幫馮娜說話的人都沒有,小偷更加猖狂,將馮娜的雙手掌心朝地按在地上,用彈簧刀向馮娜的雙手刺去……數刀過後,鮮血染濕地麵。

馮娜奮力反抗,但弱小的她無法掙脫。她再次大聲呼救,但她等來的卻是冷漠:路人見狀後紛紛驚恐地躲開。

在馮娜的呼喊與反抗之中,小偷沒有甘休,而是掉轉刀鋒,向馮娜的手臂劃去。

在被劃了很多刀之後,馮娜身上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了,就放棄了抵抗,那人才心滿意足地放開了她,搶走她的手提包跑了。

小偷走後,馮娜踉踉蹌蹌爬起來,不一會兒手背和手臂上的血就把衣服濕透了。她想撥個求救電話,剛打開手機,血就把鍵盤模糊了。

受傷的馮娜勉強翻過一個高約1米的柵欄,來到路上攔截出租求助。看到滿身是血的她,很多車減速過後又加速離開,直到一名交警趕到,幫她攔下車,馮娜才到醫院。

我來告訴你

與正直相近的詞是正氣、正義和正派。麵對一個冷漠的社會,一個“路見小偷一聲吼”的英雄出現,顯得多麼難得和迫切!馮娜作為一個青春女孩,麵對凶惡的小偷,不僅大吼一聲,而且奮力反抗,盡管她的行為是那麼勢單力薄。在她身上體現的就是正義和正氣。一個自私和卑鄙的人,是不會出現在這樣的場合的。這正是她的可貴之處。

揭穿謊言

1958年12月的一天,湖南湘潭縣的公路上,一輛小轎車風馳電掣般疾駛著。車上坐著一位頭戴青呢帽,身穿舊青呢便服的老人——他就是人們熟悉的彭德懷元帥。

1959年,彭老總回到了闊別了30餘年的故鄉,考察農村的實際情況。在烏石公社,彭老總看到收割後的大田空蕩蕩的,插得過密的禾兜根細如香棍。由於收割草率,稻穀撒得遍地都是,正浸泡在積水中發芽。紅薯爛在地裏,也還沒挖出來。他老人家心痛極了。可是,一個大隊幹部卻偏偏跑過來向彭老總“報喜”:“本大隊糧食生產放了個大衛星——畝產3000斤!婦女兒童搞秋收,青壯年上陣大辦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