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直的人才有高尚的人格(3 / 3)

彭老總皺了皺眉,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群眾,說:“你莫瞎吹了!剛才我到田裏看過了,你們的禾苗插得是板板寸,一兜禾隻有拇指粗,能打3000斤?有300斤就不錯啦!”

頓時,鄉親們的話匣子打開了,紛紛說:“彭老總,我們心裏早就有數了,這是吹牛的衛星呀。牛皮吹了,來年我們可就要餓肚皮了。”

我來告訴你

吹牛皮、說大話,表麵上是創“政績”的問題,實際上是不顧人民死活的道德問題。彭德懷元帥以事實說話,不聽信巴結者的謊言,斥責說謊者,表現了一個正直無私的共產黨員的品德。可見,正直與謊言是天生的對頭,堅持正義,就要與一些虛偽的行為作鬥爭。

宋魚水的故事

1989年,宋魚水作為第一個法律係的本科畢業生走進了海澱法院的大門。做為一名法官,宋魚水考慮的是案件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注重的是案件審理後的社會效果。她肩擔正義的天平,一心為民的情懷,以及對國家與社會的責任感激勵著她做一名勤勉與正直的法官。宋魚水認為:法律是公正和善良的藝術。唯有如此,才能讓當事人接近你,與你溝通,接受你的觀點。“能坐下來,能聽進去”,“寬容、理解、耐心和尊重”是宋魚水在審判實踐中練就的職業品格。

一家電子租賃公司,經宋魚水的手打過兩場官司,一勝一敗。他們第三次打官司時,正巧還是宋魚水承辦。判決後,這家租賃公司有些難以接受。代理人拿著法律條文、司法解釋找到宋魚水詢問,宋魚水一條一條地解釋,一講就是兩個多小時。臨走時,這位代理人說:“在你這打官司不是一次兩次了,還真是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兩天後,一麵鮮紅的錦旗送到了海澱法院:“辨法析理,勝敗皆服”。

宋魚水從事審判工作的十幾年裏,正是我國經濟體製的轉型期,在辦案中她注意把握國家政策,從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出發,注重案件審理的社會效果。

1997年前後,北京市政府決定在四環路以內淘汰所有“麵的”汽車。一時間,幾乎所有出租公司都向司機提出解除合同、收回車輛進行更新的要求。出租車是這些司機主要的生活來源,因此,他們紛紛要求補償。一些司機還為此上訪、靜坐、圍堵交通。有的到法院告了狀,成為當時的一個社會熱點。宋魚水迅速了解案件背景、性質、特點,她認為,此案事關首都穩定,不能草率,不能延誤。她及時傳喚雙方進行調解。最後,多數司機與公司達成了協議,個別未達成協議的,及時進行了判決。那些觀望的公司和司機,也都依照法院裁判的原則,自行解決了糾紛。出租公司很快恢複了經營,司機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護。

麵對以暴抗法的情況,宋魚水也毫不畏懼,表現得非常鎮定。1996年夏天,宋魚水受理了一件與外省市人有關的案件,被告是廣東深圳的陳某。為了案件的進一步審理,宋魚水便帶著書記員按照原告提供的地址來到位於深圳市。由於時間緊,她們決定進行“夜抄”。淩晨一點鍾左右,宋魚水和書記員來到了陳某住所。敲開門後,果然見一位形同原告描述的中年男子。

麵對找上門來的法官,陳某表現得非常惱怒。他打電話叫上來兩個氣勢洶洶的彪形大漢,一左一右橫在門口,攔住宋魚水的去路。深更半夜、人地兩生,宋魚水看到從來沒有經曆過的情形,先讓自己鎮定了一下,接著暗示書記員去聯係當地的公安機關,然後在獨自麵對的情況下,直視著對方,一字一頓地說:“你現在麵對的是處理民事案件的法官,如果你再這樣囂張地妨礙公務,站在你麵前的就將是審理刑事案件的法官了。”宋魚水的鎮定明顯震懾了陳某,交涉到深夜一點,終於讓這名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簽了字。

我來告訴你

一個人是否“正直”,特別能體現在他做事的態度上。作為一個法官,是否“正直”,就體現在他斷案是否公正合理上。如果有一點私心,一個案件必將失之公允。同樣,我們在生活中解決某件衝突時,也要本著公心,不偏不倚,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讚揚。

如果遠離了親切

在那個紅高粱快餐館裏發生的事,讓德鄰非常難忘。

那天,紅高粱快餐館裏隻有三張桌子,有人在喝豆湯。德鄰和一個老太太各占著一張小桌子,老太大背後的那張桌子,則有三個年輕女孩在那裏聊天,其中一個女孩還點起了煙。

德鄰並不喜歡人家在封閉空間內抽煙,但是,這個紅高粱快餐館並沒有標明禁煙,所以德鄰也就不說話了。德鄰想:還好,我沒坐在她們隔壁的桌。煙味飄散開去,老太太轉過頭去說話了:“小姐,你可不可以不要抽煙?”

德鄰心中歡喜了一下:終於有人主持公,替德鄰們說出心裏話了。但接下來的發展,卻出乎他的意料。

年輕女孩默默熄掉了煙,但老太太卻像惡婆婆罵童養媳似的,繼續沒完沒了地嘮叨:“我最討厭女孩子抽煙了,抽煙的樣子很不雅觀,看起來也沒有教養,我們那個年代的好女孩是不抽煙的,隻有妓女才抽煙!真的不知道你們現在的女孩到底有沒有家教?女孩子抽煙,像什麼話!將來生的小孩都會變成畸形兒……”

她的聲音非常尖銳,帶著除草機剪理草坪的雜音,滔滔不絕地說下去。四周陷入一片尷尬的沉默。德鄰雖然不抽煙,但也覺得自已被人罵進去了。這時德鄰反而非常同情那三個被罵得無法招架的女孩,德鄰想,我跟她們一樣,都像看到了大野狼的小紅帽,真想也馬上逃之夭夭。

德鄰的心中忽然想起了曾經在一本書裏讀過,但一直沒有真正懂過的那句話:“如果遠離了親切,也就遠離了正直。”忽然間,德鄰明白了它的深刻內涵。

是啊,如果“正直”得令人害怕,那不叫正直,應該叫殘酷。

我來告訴你

有時,我們都自以為很“正直”,所以遇到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大動幹戈,用過激的方式表達出來,結果除了增加對方憎恨和畏懼,卻沒有任何效果,周圍的人反而會同情那個被嚇壞了的可憐蟲:他罪不至此呀!所以,做一個正直的人並不是很容易的,需要把握做事的“度”,需要靈活機動,需要適可而止。

被驅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蝙蝠是在白天飛行的。有一次,鳥類和獸類之間因為一場小小誤會爆發了一次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鳥類占了優勢,正在它們慶祝勝利的時候,蝙蝠突然出現了:“各位同胞,恭喜你們將那些粗暴的走獸們打敗了!我有翅膀,又能飛,所以,我是鳥的夥伴!”鳥類非常希望有新夥伴參加,所以歡迎蝙蝠的到來。

可是,在下一次戰爭中,獸類戰勝了鳥類。這時,蝙蝠又出現在走獸麵前,說:“恭喜你們,我的朋友!恭喜你們打敗了傲慢的鳥類!你看我,也是哺乳動物,自然是你們的一家人了。”獸類果然將它納入了自己的同胞之中。

就這樣,蝙蝠總是依附強大的一方。

最後戰爭停止了,獸類和鳥類握手言和。它們都看清了蝙蝠的真實麵目,所以,當蝙蝠又出現在它們麵前時,雙方毫不客氣地把它趕走了。蝙蝠眾叛親離,從此不敢在白天露麵了。

我來告訴你

兩麵三刀的人,站在公理和正義的對立麵,永遠不齒於人類,最終必將被拋棄。在我們周圍,總看到一些人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廉恥心,一味地向有錢有勢的人討好,並打擊被討好者的對手。我們要與這樣的人劃分界線,做一個不向邪惡勢力屈服的、具有正義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