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活決不虧待誠實的人(1 / 3)

4.生活決不虧待誠實的人

誠實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獲得他人信任的前提條件。德國詩人海涅說過:“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人們都希望與誠實的人打交道,而不願與說謊話的人合作。因為與誠實相反的行為是欺騙,欺騙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導致信用的破產、人格的喪失。所以,發揚誠實的品質,克服說謊話的惡習,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是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

買啤酒的少年

過去,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外國人都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動人故事。

一天,幾位中國旅行者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2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旅行者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

第三天夜裏,那個少年卻敲開了他們的房門。原來,他在一個地方隻購得4瓶啤酒,於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這個故事使許多在場的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我來告訴你

誠實是立身之道,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它既體現了對他人的尊敬,也表現了對自己的尊重。一個誠實的人,走到哪裏都會受入歡迎,不誠實的人隻能處處受到人們的鄙棄,進而影響一個人的人際關係。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受歡迎的人,常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把他們的特點展現在人們麵前,其中最顯著的特點便是任何時候都堅持誠實、守信的美德。

金斧頭

一天,一位工人把斧頭掉進了河裏,他坐在河邊傷心地哭起來。財神便跳進水中幫他打撈,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頭,工人卻搖頭說:“這不是我的。”財神又拿出一把銀斧頭來,工人還是搖頭。最後,他拿出了一把鐵斧頭,工人說:“這才是我失去的斧頭。”

財神就把金斧頭和銀斧頭一起送給了他。

一個貪心的家夥知道了,他故意把斧頭扔進河裏。很快,財神拿出一把金斧頭來,沒等財神問他,他馬上說:“這就是我丟失的那一把。”財神恨他不誠實,就和金斧頭一起消失了。

這個人最終連自己的斧頭也找不到了。

我來告訴你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是啊,沒有誠實,哪裏來金斧頭?誠實是一個永恒的道德話題,誠實賦予一個人公平處世的品格。誠實,使人們不會彼此利用、互相欺騙。做買賣,誠信經營可能會吃一些虧,但久而久之,就會顯出這種經營方式的珍貴來。誠實做人也一樣,可能暫時會吃眼前虧,但時間一定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報償。

鈔票的考驗

一家酒店開業了,打工妹小麗鼓起勇氣前來應聘。李老板對小麗做了一番目測口試後,便拍板錄用了小麗,月薪是800元,另加夜班費。小麗喜出望外,臉頰紅撲撲的就像初綻的夾竹桃花。

小麗是個手腳勤快的姑娘,挺珍惜這份工作。每天,她總是提前10分鍾上班,下班也總是走在最後;她的臉頰上終日笑意盈盈,還能熱情地向顧客介紹特色菜名,不少顧客常向老板誇讚小麗。李老板聽了也是得意地一笑。

這天,小麗收拾殘席時,竟意外地發現桌腿旁躺著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小麗的心一陣狂跳,忙往四周一看,似乎沒有人注意自己,就躬下身撿起了錢。然而,小麗的這種興奮瞬間便消失了。她的腦海驀地湧上一件往事:在8歲那年,小麗的家境很貧寒。父親為了讓小麗過年時能穿上一套新衣裳,就偷偷地去山外醫院賣血。在山口,父親意外地撿到一隻錢包,裏麵有30元錢(當時的30元錢可是一筆可觀的錢財呀)。按理,父親可以不用再去賣血了,可他卻沒這麼做,硬是在山口苦苦地等了大半晌,終於等到了失主。事後,父親多次對小麗說:“娃子,不是自家出力掙的錢,拿了燙手。咱人窮,可絕不能誌短呀!”這句話一直像刀刻斧鑿般留在小麗的心間。今天,盡管這百元大鈔挺誘人,可自己能動心嗎?小麗毅然把這錢交給了李老板。

沒想到,李老板坦率地說出這是自己的一個“計謀”。李老板頗有意味地說:“君子愛財,但應當取之有道!”一個月後,小麗被提升為“大堂經理”。

我來告訴你

誠信是健康人格的一個方麵,是人格力量的重要源泉,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它能幫助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把握好方向。堅守信用,把它當作自己的行動指標和無聲的警鍾,將會大大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質,增強自己的人格力量,實現崇高的人生目標。

隻賺一文錢

從前,有一個叫趙二的人,在財主家當了幾年苦力,攢了一些錢,便在街麵上開了一家小酒館,取名叫“實惠酒家”。

開始的時候,小酒館的東西賣得確實很實惠,大大的碗,又香又醇的米酒,而且價錢很便宜。無論是過路的生意人,還是來趕集的老百姓都願意到酒館裏坐一坐,喝一碗米酒,解解渴,歇一歇。每天從早晨一開張到晚上關門,客人總是爆滿,夥計們忙得團團轉。有時候,不到天黑,酒就賣完了。 趙二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可是手工作坊,每天就隻能釀那麼多酒,沒辦法擴大規模。於是他就動了心眼。

第二天,大碗變成小碗,價錢還是大碗的價錢。

趙二說:“客官,這是新配方,酒裏加了名貴的中草藥,喝了可以治病的。”

客人們都是老主顧,不但相信趙二的說的話,而且還大加宣傳。客人不但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了。一連幾天酒都不夠賣,趙二又多賺了不少錢。

趙二嚐到了甜頭,就又想出一個主意,往酒裏加水,開始的時候加得少,客人覺察不出。於是趙二膽子越來越大,水越加越多。幾天過後,客人越來越少。再後來,夥計們幹脆閑起來沒事幹了。

一天,趙二正坐在空空酒館裏發呆,忽然走進一個白胡子老大爺,趙二趕緊跑上前去招呼客人。老頭兒一邊喝酒,一邊問:“年輕人,這店裏怎麼這麼冷清啊?”

趙二很無奈的搖了搖頭。 老頭兒接著說:“其實開店是有秘方的。’

趙二趕緊把頭湊過去問:“什麼秘方,請您告訴我,要多少錢都行。”

老人仍不慌不忙地講:“有一個誠實的人,本來很窮,在別人的幫助下開了個小飯館,不久就家財萬貫。別人問他有什麼秘方嗎?他說:‘有,就是一份菜中賺一文錢。’”趙二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老頭兒又說:“拿紙筆過來,我給你開個治療‘酒館冷清病’的藥方。”

趙二乖乖地拿紙筆過來,老頭兒提筆寫了兩個字,寫完就走了。趙二拿起來一看,是“誠信”二字。 趙二猛然醒悟,於是把酒館的名字改成:“隻賺一文錢”,從此誠實經營,堅持一碗酒隻賺一文錢。 沒過多久,他的生意又興隆起來。

我來告訴你

待人誠實寬厚,是說待人要實在厚道,真誠坦蕩。老實,並不是吃虧的代名詞,而是做人的一種品性。待人誠實寬厚,從長遠來看是會有好處的。因為你待人以寬,他人也會報你以厚。有道是:吃虧是福;又說:吃虧在於不老實。可見,培養誠實寬厚的人品,也是修身養性的人間正道。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古時候有個大財主,年紀大了,眼睛花了,耳朵也有點聾了,走起路來跌跌撞撞。大財主想:我快要死了,我死了以後,讓誰來當繼承人呢?

這天,大財主告訴老百姓,他要挑一個孩子將來當繼承人。怎麼個挑法呢?他給所有的孩子發了一粒花籽,看誰拿這粒花籽種出最美麗的花來,就讓誰將來當大財主。

有個孩子叫國大,他領了一粒花籽回家去,把它種在一個花盆裏,天天澆水,他多麼希望那花籽長出芽,抽出枝,開出最美麗的花兒來啊!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花盆裏什麼也沒長出來。國大多著急啊!他換了一個花盆,又換了一些土,把那粒花籽種上,可是兩個月過去了,到了大家送花去比賽的日子,花盆裏還是空空的,什麼也沒長出來。

這一天,許多地方的孩子一齊來到王宮裏,他們每個人都捧著一盆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都很美麗,一下子真說不出誰種的花最美麗。

大財主出來看花了,他在孩子們的麵前走過去,他們手裏捧的花多美麗啊,可是大財主一直皺著眉頭,一句話也不說。他走呀走呀,忽然看見一個孩子手裏捧著一個空花盆。瞧,那個孩子低著頭,心裏難過極了;人家都種出美麗的花兒來,可他呢,什麼也沒種出來。他是誰呀?他就是國大。

大財主走到國大麵前,問他:“孩子,你怎麼捧著一個空花盆?”

國大哭起來了,他說:“我把花籽種在花盆裏,用心澆水,可是花籽怎麼也不發芽,我,我,我隻好捧著空花盆來了。”

大財主聽完國大說的話,高興得笑起來了,他說:“找到了,找到了,我要找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是誠實的孩子,我讓你做將來的接班人。”

原來大財主發給大家的花籽是在鍋子裏煮過的,怎麼會發芽、抽枝、開花呢?國大種不出花來,別的孩子也種不出花來。別的孩子是換了好的花籽才種出花來的,國大可沒有這樣做,所以他是誠實的孩子。

我來告訴你

誠實,就是忠誠正派,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誠信為本”“忠厚傳家”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訓,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寬厚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在一個法製社會裏,誠實更是一種應該堅守的品質。從古到今,人們總是對誠實的人投以信賴的眼光。

誰是值得信任的人

古代有一位國王,準備選拔一個誠實的人為他征款收稅。為了保證這個人對國王盡忠盡力,不貪汙,不弄虛作假,謀士們紛紛出謀獻策。其中一個謀士對國王說:“陛下,等那些應征者來到宮內,您隻要如此這般,我就能從中給您尋覓到最誠實的人。”國王聽後連聲稱妙。

第二天,所有應征者都被喚到王宮,謀士要他們從走廊單獨過去見國王。走廊裏光線暗淡,所有應征者都順利走過走廊,來到國王麵前。

國王說:“來吧,大家拉起手來跳個舞。我想知道你們諸位中,誰的舞姿最優美。”

豪華的宮殿上,吊著藍色的精巧大宮燈,燈上微微顫動的流蘇,配合著閃光的地板和低低垂下的天鵝絨的藍色帷幔,給人一種迷離恍惚的感覺,當音樂抑揚疾緩地響起時,絕大多數應征者頓時傻了眼,臉色漸漸地由白變紅,羞愧難堪。這時,隻有一個人毫無顧忌地跳起歡快的舞,顯得那麼輕鬆自如。

聰明的謀士指著那個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說:“陛下,這就是您要找的誠實的人。”原來,謀士在光線暗淡的走廊上放了好幾筐金幣,凡是單獨穿過走廊在自己衣袋中裝有金幣的人,就不敢跳舞。如果一跳舞,衣袋中的金幣就會叮當作響。因此,不敢跳舞的人就不是誠實的人。

國王走下寶座,拉著那個誠實的人,高興地說:“你能夠不為金錢所動,正是我要找的人啊。”

我來告訴你

誠實的對立麵是狡詐。狡詐的人自以為聰明,其實目光短淺。他們為眼前的一時利益所驅動,見利忘義,以為這樣就可以占點便宜。結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小失大。而那些誠實的人,老老實實,循規蹈矩,不貪占一點便宜,似乎很“傻”,但因為誠實產生的信任,會使他受益終生。人缺什麼不能缺德,有德才能行天下,失德就會失掉一切。從這個道理來說,最聰明的人,其實就是最老實的人。

誠實的岔路口

這是一個關於賽跑的故事——

一個士兵,不善於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後,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

他轉過了幾道彎,遇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這名士兵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的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占感到不滿,但是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卻是名列第一。

他感到不可思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過了幾個鍾頭後,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那位士兵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大家很快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我來告訴你

你一定看得出來,這次比賽與其說是對體力的考驗,不如說是對人品的考驗。在眾中的考試者當中,隻有一個人獲得了好成績,但這並不是他體力的勝利,而是他人格的勝利。這個人格就是——誠實的品質。

李勉葬銀

唐朝的李勉從小喜歡讀書,並且注意按照書上的要求去做。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培養出了誠信儒雅的君子風度。

他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從不貪取不義之財。有一次,他出外學習,住在一家旅館裏。正好遇到一個準備進京趕考的書生,也住在那裏。兩人一見如故,於是經常在一起談論古今,討論學問,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