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可以給自己定一個任務,每天或每星期給父母一個驚喜,要花樣翻新,每次都有不同的。在表達愛的過程中試試自己的創造力!
5講述個人經曆訓練
1)講述你的奇遇
做法:
1把你碰到的好玩的事,奇怪的事,頭疼的事講述給父母。
2象講故事那樣,帶著真情實感地講。不要擔心自己的表達能力,順著自己的思路去講,這樣的表達是最流暢的。不要刻意整理思路,那樣會影響故事的趣味性。就按照你的感受講,表達出你的真實感受,這樣,結合你的語言和表情,他們會清楚地領會你的意思。
3講好玩的事,就側重好玩之處,把你認為好玩的地方都說出來了事。不必在平凡的地方多費唇舌。
4頭疼的事,就是你的智慧和閱曆目前解不開的問題。可以是你親曆的事,也可以是你聽來的。比如,同學間交際糾紛,某個推理故事,某個有爭議的社會現象等。拿出來和父母討論一下,看他們有什麼好主意。如果是自己的事,可以改頭換麵說成從報紙上看來的,詢問父母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處理。可以故意設計一些難纏的問題考他們。這個遊戲不但能集思廣益,又能促進親子間的溝通,也可以鍛煉表達能力,值得多做哦!
2)聽父母講述奇遇
做法:
1聽父母講述他們遇到的好玩的事,或誘導他們講。
2可以以提問引出他們的話題:“老爸,今天有什麼高興事嗎?”“今天你有何新發現?(“探索”節目廣告語)”“老媽,今天那個胖子沒鬧什麼笑話嗎?”
3你來對故事做出推測和評價。用這個故事鍛煉你的推理能力,不斷拿出自己的推測。在得知結果後,如果感興趣,可以說說你對此事的評價,同時聽聽父母的評價。交換意見促進溝通,從中你也可以發現你們觀念的異同,和父母觀念的變化。
4約法三章:互相間不可指責不足,隻能誇獎對方的聰明處。以此增進和睦歡樂的氣氛。
3)故事接龍 ( 插圖27、28 )
做法:
1由一個人先講一個故事,第二個人按照前者的故事框架接新的故事,第三個人照第二個人的故事繼續接。要求每人接的故事要跳出前者思路,盡量出人意料。
2所謂的故事,可以是一個小故事,一句話,一首詩,一個感歎詞,總之要給人無窮想象力,形式不必拘泥。
3在餐桌上,飯後或空閑時間,可以做做這個遊戲。
4)逗他們樂
做法:
1想辦法讓他們笑,想一切辦法調動他們的情緒。
2途徑:講笑話,做怪動作,學動物叫,借助道具,扣錯紐扣,或頭發搞笑等。平時多留心,你會發現許多可以讓人笑的方法。
3給自己定標準,如,規定在5分鍾內逗笑他們;用一個詞逗笑他們;講悲哀的故事把他們逗樂;什麼也不說逗樂他們,等等。雖然在語言和時間上做了要求,但表情並沒有要求,你可以在表情上大展拳腳。這也是體會肢體語言威力的一個途徑。
4這招練好了,不但能活躍家庭氣氛,也可以在父母情緒消沉時派上用場,更可以幫你贏得大票朋友。
5)啞巴做講述
做法:
1“講述”並非必須動嘴,隻要能讓別人明白你要表達的意思,無論用任何方法都可以。
2試著把平時要講3、5句話的內容用啞劇表現出來,讓人一看就懂。
3設計這個遊戲的目的,簡單說,就是想幫你盡量多地運用肢體語言。在表打時,意思表現出來即可,不必拘泥遊戲要求,任何講述都遵循這個辦法。如果講一個電視劇也完全用肢體語言,那會多難,也會讓你的聽眾一頭霧水。
4可以借助動作,道具,紙筆(不提倡),總之,隻要不說話,用什麼方式表達都算成功。
6角色互換訓練
目的:親身體會對方的處境,增進親子間的理解。
1)家務互換
目的:體會父母的辛勞,學習生存技能,賺取豐厚獎品。
做法:
1以抓鬮的方式,從父母中抽取一人,和他(她)做家務互換遊戲。
2假設這個人是媽媽。你和媽媽分別寫出自己平時所做家務的內容,交給對方檢查,之後由第三者爸爸核查。確定沒有作弊行為後互相交換。
3拿到對方的家務清單後,在約定的時間內,同時開始處理各自清單上的家務。雖然並非比賽,但約定一個時間段也很必要,有利於遊戲的有效和持續。如果時間拉上好幾天,容易使雙方喪失興趣;如果隻有2、3個小時,又無法保證清單上的家務徹底做完。所以,這個時間一般可定為一天。
4各自分內的家務必須獨立完成,不得向第三人求助。否則視為犯規,將遭懲罰。
5在規定時間內做不完家務的,視情節輕重給予適當處罰;做得好的給予適當獎勵。
6處罰和獎勵政策需事先協商好,要遊戲雙方一致認可方可執行。其內容一般應參考當事人的愛好和經濟需要。
7本遊戲可自願參加。鑒於父母家務偏多可能影響孩子的參與熱情這一點,建議獎勵做重一些,懲罰要盡量輕,爭取吸引孩子主動要求參加。
2)權利互換
做法:
1說服父母配合你做權利互換。可以適當設置交換條件,如,滿足他們的一個要求。這個要求可能是他們長期要求你而沒有得到答應的。比如,父母要你不要再放勁暴的音樂幹擾他們情緒,要你把自己的臥室整理幹淨,要你每天堅持喝牛奶,要你多吃青菜,等。盡管這些要求多半是為你好,但既然平時沒有答應,不如此時拿出來做交換條件。如果他們同意配合你的遊戲,你就許諾一段時間他們的要求。
2實行家長值日或值時製。專門抽出某一天,或某幾個小時來玩這個遊戲。
3在取得父母同意後,在約定時間內,你就是家長,身兼父母二職;而你的父母就是你的兩個孩子,要做孩子該做的事。
4你的權利歸納如下:教育權,管理權,領導權,經濟決策權,懲罰權。(插圖29)
教育權:看到他們不合你心意的地方就可以批評教育。
管理權:對於他們何時出門,回家,去向,交往對象有權盤問和了解。為他們的健康和安全負責。
領導權:策劃和領導值日當天的家庭性活動安排。如,倡導全家去野營,參加體育運動,進行戶外活動,或在家搞大掃除,全家聯歡等。
經濟決策權:決定值日當天的家庭開銷。比如你喜歡吃冰激淩,那你就可以買足夠多的冰激淩回來。但你也要兼顧家庭必須的食品,物品的購置。如:一周內的食物,衛生用品,其他可能需要的東西等。
(在這一點上,事先父母會給你一個資金限度,一切開銷要在這個限額內進行。)
懲罰權:你有權懲罰作錯了事的成員。比如,老爸說好12點到家,卻遲到了10分鍾,為此,你可以罰他整理衛生間或禁煙一下午。
5你父母的權利歸納如下:享受權,拒絕權,任性權,建議權,監督權。
享受權:作為孩子,他們可以少做或不做家務,不操心一切家庭事物,而專心娛樂。
拒絕權:對於你的家庭活動安排和指令,他們有權拒絕,當然要給出合理的理由。這就要看你們誰的辯論力強了。
任性權:作為孩子,他們甚至可以胡鬧而不用負責任。對於你的責問他們也可以不聞不問。比如,這個時候,他們如果問起你是否有男(女)朋友,你就無權指責他們。
建議權:作為這個家庭的一分子,他們有權對你的管理方式、領導風格、家庭活動安排等提出建議。
監督權:他們可以監督你的行為。比如你利用家庭資金狂購冰激淩一事,他們就可以提出反對或罷免你。即提前結束遊戲。
6義務隨權利一起轉移,或淡化。身為家長的你除了為孩子們負責之外,還要適當地做家務,當然,你可以點到為止。同樣,父母做為孩子也可以寫一點或不寫作業。但你完全有權對他們批評教育,他們也有權反駁你。
7家務訓練
1)學做家務
做法:
1換一種眼光看家務。每一種勞動都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其中都蘊涵著獨特的趣味,隻看你有沒有辦法找到。
2利用課餘時間,試著接觸一些家務。做飯,灌煤氣,修自行車,縫紉,粉刷牆壁。隻需接觸,不需要做。比如觀看母親抄菜,觀看父親修自行車。
3在你覺得有探索價值的時候,動手去做。
4碰到疑難,請教父母指點。
5一旦做,就要做好。不管你做的什麼家務,爭取做出點特色來。比如,創造自己的品牌菜,發明節水洗衣法,在拖地的時候練習書法,擦拭衛生間時發明一種韻律。隻要想好玩的,一切就能變得好玩。
2)家務掘金
做法:
1在學會了各種家務的做法之後,你就可以自由發揮了。把所有家務當成士兵,你就是他們的大將軍,如何打一個又快又好的漂亮仗,就看你的了!
2試著總結做好每種家務的規律。如何做好菜,如何洗好衣服,如何整理好房間,這個“好”一般表示快速高效,但你或許能賦予它更多含義。
3舉行家務比賽。對付一些不好做又費時間的家務可以采用這個辦法。兩個人比,第三人評。看誰做得更快更好。
4重新布置家具,裝飾自己的臥室。隔三岔五做做這種改革對心情很有好處的!在心情不好時,可以大規模地做。讓你有從裏到外煥然一新的感覺。不過,這項活動僅限於你自己的小臥室,大房間恐怕不敢這麼折騰。
5舉行家庭家務健身競賽。利用做家務來健身,對全體家庭成員都有好處。(當然,老爺爺老奶奶例外。)很簡單,在做家務時盡量追求舒適,快速,有氧呼吸,同時注意保證工作質量就行了。每天10分鍾,由你督促並領導,爭取玩出花樣來。
( 插圖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