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小竅門:
1不良情緒是阻斷溝通的罪魁。在溝通中要時刻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
2在對方沒有表示完整一個信息時,不要妄加推測,以防出現偏差阻斷溝通。
3沿著一個線索追問下去,通常能得到最多最真實的答案。
溝通長短大比拚:
“我一會兒就走,順便來看看你。”老爸說。(傳達出父親含蓄的關心。)
小蝶沉默。(不做反饋。抵製溝通的信號。)
“缺什麼你吭聲,爸爸保證供應你。”老爸說。(明確地表示關心。希望得到響應。)
小蝶照樣沉默。(繼續抵製溝通。明顯帶有負麵情緒,老爸應提高警惕。但為什麼會這樣?老爸應就此溝通。)
“學習還好吧?”老爸問。(老爸忽略了小碟的情緒,繼續關注自己的注意點。)
小蝶還是不吭聲。(明顯的對抗。)
“哎,你這孩子,怎麼不說話啊!是不是考試又考砸了?”老爸往壞處想。(注意到小蝶的情緒,並就此溝通。但摻入了自我情緒,不利於開放的溝通。)
“到底怎麼了?好歹你得說句話吧?”老爸近乎企求。(調整溝通方式。但此時老爸已處於溝通劣勢。因為他沒有找出對方的需求,無法給出這個東西,隻靠企求是沒有用的,隻能使他更被動。)
“不說話?遺傳啊!有人1個月不說話呢,連個電話都沒有。”小蝶眼看著別處說。(道出原因。需要對方作出解釋。)
“嘿,你這孩子,教訓起老子來了!”老爸也火大。(隻注意對方情緒,忽視對方溝通需求。)
……
“你沒資格評論我媽。”小蝶打定主要要吵架。(這裏隱藏著一個需求:需要老爸作出重視老媽的回應。但惡劣的態度把這個需求掩蓋了。)
“那我有資格幹什麼?你說!”老爸壓住怒火說。(老爸又被對方的情緒迷惑了,錯過了那個需求。)
“你的資格大著呢,為所欲為,誰能管得了你啊!”小蝶話裏有話。(新的需求。)
“你到底聽說什麼了?小蝶?”老爸皺著眉沉聲問。(捕捉了這個需求,就此追問下去。)
“自己做的事就不要怕人說!”小蝶義正詞嚴。(給出一點線索。)
“一定是你媽,她就是這麼愛說閑話!”(猜測,以盡快查明原因。但語言摻入了個人情緒,不利溝通。)
“我媽沒那麼無聊!倒是您自己該檢查一下。”小蝶嗆老爸。(因老爸的錯誤猜測而終止了關於最近一個需求的溝通。)
“老子用不著你教訓!”老爸火了。(溝通破裂。)
問題:你覺得這次談話中莊小碟達到了什麼目的?
依據故事的背景和父女倆的性格,請你為他們設計一次成功的溝通。
現實中,莊小蝶和父親的言和還需要那些條件?他們應該如何就這些條件做溝通?
關於父母的關係,莊小蝶那些地方做得欠妥?
莊小蝶應該如何調節父母之間的關係?
5裝扮分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美
這一次老爸省親之後,老媽的心情好象格外地好。每天早早起來為小蝶做早點,還一邊做飯一邊放歌,自在得不得了。也許是新形象起了作用吧!總之老媽高興小蝶也跟著開心,快樂的心情一直延伸到學校。
莊小蝶大老遠就聽到自己班裏熱鬧的喧嘩聲。是不是曹野和安可可又唱起“二人轉”了?小蝶眼前浮現出兩個人你追我打的滑稽樣,不禁笑起來。
教室裏沒有人打鬧,倒是有一群人在圍觀展覽,人體造型展覽,表演者——安龍安公子。
“花花安公子”今天超級別另類。雖然平時他也好用首飾、著裝來標個新立個異的,那和現在比都是小兒科。現在,小蝶想,即使是法國男扮女裝大賽冠軍也未必有安龍搶眼。
“花花安公子”今天出其不意地裸體上陣了!憑良心說,叫裸體是有點過分的,因為他還在裸體外罩了一件網狀T恤。也許是為了配合衣著,他在門麵上今天也大動了手腳——頭發剃成了大雞冠,染得前紅後綠的;臉上和嘴唇畫了京劇風格的彩妝,和“銀色灰塵”樂隊風格有點相似。說真的,這些不倫不類的東西拚在一起,還真的有種驚世駭俗的迷人。
安龍以一貫的羅丹名作“思想者”的姿勢坐在座位上,如果不是一條套藍牛仔的腿歪出來,很容易被看成是全裸的。現在,好多好事的人正舉著紙筆追捧安龍:安公子,給俺簽個名吧!
一看之下小蝶差點叫起來。怎麼可以裸體!大庭廣眾的!況且現在是冬天。但她看到同學們饒有興味的笑臉,又覺得情況沒那麼糟了。她盯著安龍泛亮的皮膚,慢慢走到安龍跟前,小心翼翼地說:“嗬嗬,大冬天的,你不冷嗎?”( 故事插圖5 )
同學們津津有味地看著他們,有的已經偷偷笑開了。
安龍瞥了小蝶一眼,繼續看他的書。 小蝶吃了個閉門羹,幹笑了兩聲自我解嘲。小蝶的座位和安龍僅隔一個過道。近水樓台,小蝶可以繼續研究他。
同桌安可可指著小蝶哈哈笑:“怎麼都這麼可愛呀!”可見許多人都犯了這個錯誤。
安可可拿眉毛指指安龍的裸體上身,小聲說:“好好看看,是不是裸的!”小蝶又觀察了一會兒,說:“看不出來啊,我近視500度呢。”
安可可壞笑著說:“不然你去摸摸!”小蝶擰她。
“告訴你吧,包暖內衣!高科技新產品,仔細看看袖口你就知道了!”安可可懶洋洋地指教她。小蝶果然在袖口看出了破綻。
“這打扮,虧他想的出來!”安可可的話不知是稱讚還是批判。不過她是看安龍很不順眼的。全班男生,她最煩的就是安龍。她經常對小蝶說安龍的壞話,小蝶也不知道安龍哪裏得罪她了。
“滿好的,我喜歡!”小蝶說。她喜歡耳目一新的東西,她還是很欣賞安龍的。
“我敢打賭,他這身打扮撐不過明天!”安可可斷言。小蝶笑了,說:“是啊,明天他又換新造型了!”不過可可的話還是讓小蝶有點擔心。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安龍又變了一個人,最普通的裝束,但照樣另類。
安龍穿了一身運動服,臉上幹幹淨淨的,沒做任何手腳,沒戴任何首飾。頭和臉一致,也是光溜溜的,沒有頭發,隻有一光頭。
後來,小蝶得知,那天晚上,安龍經曆了瘋狂的傳統著裝風格洗禮。
和許多同學比起來,安龍的家庭是比較民主的。爸爸是普通的國企職工,媽媽自己經營著一家小服裝店。他們對分數並不執迷,認為隻要過得去就行。他們最希望兒子吃好,玩好,身體健康,對於安龍的興趣愛好他們一般也不過問。
但這次不同了,安爸爸舉黃牌了。
晚餐桌上,一家三口正在吃飯。忽然爸爸重重歎了口氣,把碗放下了。其實他根本就沒吃。
媽媽看看爸爸,問:“怎麼了?菜鹹了?”安龍還是大口吃他的飯,沒有注意爸爸的情緒。
爸爸看看安龍,欲言又止。接著又歎了口氣。
媽媽也看安龍,看了半天,嗬嗬笑了:“這孩子,打扮得跟鬼的似的。”媽媽賣衣服,什麼打扮的人都見過,他們自己為了營造氣氛也要打扮得鮮豔心潮一些。所以,看了安龍的打扮媽媽隻覺得有意思,沒別的感覺。
爸爸這下可找到撒氣口了,對著媽媽發起火來:“你還笑,這叫什麼打扮?啊,這叫人嗎?啊,”他指著安龍衝媽媽吼。安龍不悅地看看爸爸,不說話。
爸爸:“你看看街上,那麼多孩子,有幾個你這種打扮的!”他的目標轉回安龍身上。
爸爸:“以前你戴個戒指啊,穿個耳環啊,我都想,你還是小孩,喜歡玩就玩吧,我都忍了你。”爸爸激動得臉色發青,手也有點抖。他不經常發脾氣,但發起脾氣來就山搖地動。不知今天安龍怎麼惹到他了。
安龍:“我怎麼了?我沒偷沒搶沒犯法,怎麼打扮是我的自由!”
爸爸:“你還敢嘴硬!”爸爸氣得揮巴掌要打安龍。被媽媽拉住了“行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放下巴掌,爸爸說:“你看他那身皮,那雞冠子,哪象個良家小孩?”隻聽說過“良家婦女”,“良家小孩”還是頭次聽說。老爸又轉向老媽:“都是你,那麼貴的保暖內衣給他禍害,穿上跟光腚似的!”
說到氣頭上,老爸胳膊猛一勾,激烈地指著一個方向衝安龍吼:“你去照照鏡子,看看你哪還有點男孩樣,整個一人妖!”又轉頭問媽媽:“你說,你怎麼生出這麼個混帳來!”
媽媽把爸爸按到椅子上,好言安慰他:“唉,這個打扮是有點過了,叫他改了不就行了,至於發那麼大火嗎?”說著給安龍使眼色讓他避開。
安龍卻不動。梗著脖子坐在那裏跟老爸叫勁。
老爸敲著桌子說,那是改不改的事嗎?那是態度問題,如果態度不糾正,早晚比這更離譜!
媽媽就說,現在小孩子穿衣服不象我們那會兒了,現在的審美風格變了,我們都落伍了。
老爸說,“誰說的?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不好看人家能硬說他好看?就比如今天下午,有個打扮得也這麼怪裏怪氣的人去我們科送材料,他走後,同事們就議論開了,都說他是泰國來的,是人妖是變態狂。你不知道我當時心裏啥滋味,就好象他們說的是安龍一樣……”
媽媽也不說話了,她的心裏也不怎麼好受。
安龍卻不以為然,他小聲說:“人不是為別人活著的。”
沉默了一會兒,媽媽說:“你的意思是爸爸媽媽都不要管你,生下你就讓你自生自滅?”
媽媽說:“安龍,爸爸的話有道理,你好好想想。”
安龍:“我不是說我不愛你們,我是說自己應有自己的生活原則。”
媽媽:“同意。但你的原則最好不要對立於你所在的這個集體的原則。那樣對大家都不好。”
安龍:“可我這麼打扮防礙誰了?”
媽媽:“表麵上看是沒有錯誤。可是,你看如果那個被議論的人是你,你爸爸和我還有沒有麵子?你為我們想過嗎?”
安龍無話可說。
接著他就去了理發店。
溝通小竅門:
1在用常規的辦法很難說服一個人時,不妨正話反說,故意說出他所不想看到的結果,這會促使他更快地下決定。
2洗耳恭聽是消除對方不滿的良藥。
3讓對方思考你的話的一個好辦法就是,提出問題。不斷地用問題牽引他的思路。
溝通長短大比拚:
晚餐桌上,爸爸重重歎了口氣,把碗放下了。(身體語言:“對這個家,我有意見!”如果是自己的煩惱,爸爸不會在這種場合發作。)
媽媽看看爸爸,問:“怎麼了?菜鹹了?”安龍還是大口吃他的飯,沒有注意爸爸的情緒。(媽媽顯然比安龍要關心爸爸。及時對爸爸的反常舉動作出反饋。)
爸爸看看安龍,欲言又止。接著又歎了口氣。(身體語言顯示煩惱的原因就是安龍。)
媽媽也看安龍,看了半天,嗬嗬笑了:“這孩子,打扮得跟鬼的似的。”
爸爸這下可找到撒氣口了,對著媽媽發起火來:“你還笑,這叫什麼打扮?啊,這叫人嗎?啊,”他指著安龍衝媽媽吼。(不顧孩子的尊嚴,以討伐的姿態出場,直接把溝通推向戰爭。事實上,爸爸的需求是要安龍拿出合理的解釋。)
安龍不悅地看看爸爸,不說話。(習慣使他知道無法溝通,因此選擇回避。)
爸爸:“你看看街上,那麼多孩子,有幾個你這種打扮的!”(表意是憤怒。潛台詞:你這麼打扮對你對我和你媽有什麼好處?我不知道,你快告訴我,讓我安心啊!)
爸爸:“以前你戴個戒指啊,穿個耳環啊,我都想,你還是小孩,喜歡玩就玩吧,我都忍了你。”(忍。健康的親子關係不需要忍,有問題就擺出來,好好溝通,一同解決。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不留後遺症。)
安龍:“我怎麼了?我沒偷沒搶沒犯法,怎麼打扮是我的自由!”(發泄自己,忽視老爸的潛在要求。)
爸爸:“你還敢嘴硬!”爸爸氣得揮巴掌要打安龍。(不平等的親子關係使溝通無法正常進行。)
安龍卻不動。梗著脖子坐在那裏跟老爸叫勁。(孩子和大人同樣有自尊。安龍在維護自尊。)
媽媽就說,現在小孩子穿衣服不象我們那會兒了,現在的審美風格變了,我們都落伍了。
老爸說,“誰說的?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好象他們說的是安龍一樣……”(道出發怒的原因。需要安龍做出表示體諒的反饋。)
安龍卻不以為然,他小聲說:“人不是為別人活著的。”(還是自我中心。隻顧表達自己,不注意溝通對象的需求。)
沉默了一會兒,媽媽說:“你的意思是爸爸媽媽都不要管你,生下你就讓你自生自滅?”(正話反說,衝擊力強。)
媽媽說:“安龍,爸爸的話有道理,你好好想想。”(以中肯,平和的態度溝通,給對方留有餘地。)
安龍:“我不是說我不愛你們,我是說自己應有自己的生活原則。” (以同樣平和的態度作出反饋,把溝通進行下去。)
媽媽:“同意。但你的原則最好不要對立於你所在的這個集體的原則。那樣對大家都不好。”(先以肯定作出反饋,然後明確傳達出自己的需要,請對方反饋。)
安龍:“可我這麼打扮防礙誰了?”(用疑問作出反饋,請對方回答。溝通持續下去。)
媽媽:“表麵上看是沒有錯誤。可是,你看如果那個被議論的人是你,你爸爸和我還有沒有麵子?你為我們想過嗎?”(解答對方的疑問。)
安龍無話可說。(接受了媽媽的觀點,與媽媽意見達成一致。溝通成功。)
問題:在個人裝扮風格、愛好等方麵你與父母起過衝突嗎?你是如何平息衝突的?
在安龍的裝扮風格上,你能否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安龍能繼續張揚個性,又不至於讓父母為難?能想出幾種方案?
如果安龍換一種姿態,溝通的姿態,他能否使憤怒的父親平息下來,和顏悅色地和他溝通?如何做?可以順著上麵的小節試一下。
6經濟分歧
我要我喜歡
“報告!”教室門外有人喊。毫無疑問是安龍,缺席的隻有他一個。已經上課10分鍾了。
語文老師黃花菜毫無反應,繼續講課。看樣子安龍這節課是進不來了,語文老師煩了。
難怪語文老師不高興,這幾天所有課程排在第一節的老師都不會高興,安龍遲到得太頻繁了,半個月來他幾乎天天早上遲到。班主任李思安奇問他他也隻說下不為例,沒有原因。是啊,遲到的原因五花八門,說了又怎樣?一樣等於沒有原因。
但遲到怎麼可能沒有原因?莊小蝶覺得這裏麵大有原因。她發現安龍身上有幾點變化,甚至現在的安龍看起來和從前仿佛換了一個人。
首先,穿著上。安龍的打扮一向以時尚另類著稱,向來整潔光鮮,不落俗套,走到哪裏都象明星。這幾天卻不見他怎麼換衣服了,隻是大眾化裝束,一連幾天穿同一身衣服,直到穿皺。
第二,神態。這幾天安龍的臉色灰蒙蒙的,很憔悴,人也顯得有些沒精神,不過看起來好象成熟了許多,不象平時那麼犀利輕狂了。
第三,行為。這幾天安龍好象特別忙,早上遲到,晚上曠自習,放了學就匆匆走人,總象在趕火車。平時戴耳機聽音樂的習慣好象也沒了,現在上課不是看書就是睡覺。書也不是單一的漫畫和武俠了,一些什麼“發展”什麼“成功”之類的社科書多了起來。
下了課,莊小蝶看到安龍晃晃悠悠進來了,象往常一樣旁若無人地把書包往課桌上一撂就懶洋洋地坐下了。他好象很累。( 故事插圖6 )
“來了?”小蝶打招呼。“恩!”安龍衝她點下頭,開始從書包裏拿東西。又帶了兩本課外書!小蝶看到了精美的裝楨。“今天帶的什麼書?”小蝶問。安龍把那兩本書遞給她。是《與神對話》和《時間簡史》。“好想看看哦,可惜沒時間!”功課是不能疏忽的,這是好學生的責任。小蝶說著把書還給安龍。安龍挑了下眉毛,表示愛莫能助。安龍倒是自由的,不在乎成績,不必在課業上費心,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好羨慕你哦!”小蝶由衷地說。
“羨慕我什麼?整天遭老師白眼?”安龍不以為然地說。
小蝶笑,之後她問:“哎就是,這幾天你把他們可氣壞了!你怎麼那麼偉大呀,天天遲到!”
安龍搖搖頭,一副曆盡滄桑的樣子,他說:“你以為我想遲到啊……”停了一會兒,安龍長舒了一口氣道:“唉,累!”
小蝶看他這樣更好奇,脖子又向前探了探,伸到過道上,因為他們的座位隔著一條過道。小蝶眨著大眼睛興致勃勃地問:“唉,這兩天發什麼財呢?”她是問他在忙什麼。
誰知安龍有點吃驚,看了看小蝶,遲疑地說:“沒什麼財,一點辛苦錢而已。”沒想到歪打正著,問到了點子上。
小蝶順藤摸瓜:“打工啊?有沒有適合我的?”
安龍:“別逗了!你怎麼可能出去幹活呢!”他知道小蝶既沒精力,也沒體力,又沒必要勤工儉學。“再說,我這行你也幹不成。你又不會畫畫。”安龍解釋。“畫畫?畫什麼?”小蝶問。“廣告牌,我這幾天就是畫這個。”
安龍找到一份畫廣告牌的活,要求在某個時間前完工,所以他爭分奪秒去工作。
“畫廣告牌很好玩嗎?”小蝶問。
“這個不重要,我關心的是報酬。”安龍翻弄著手裏的書說。
可是以安龍的家庭,他不應該那麼缺錢啊?安龍的媽媽自己開著一家時裝店,生意很好,安龍爸爸是普通職工,工作穩定,收入也不低,安龍他幹嗎那麼忙著賺錢呢?
中午,安龍請小蝶在蝸牛快餐吃飯,同時講述了其中的故事。
安龍是一個追求高品位生活的男孩,他有著獨特的審美和興趣,對潮流時尚天生敏感。他的消費內容大多是與時尚相關的,因此他平時的開銷也很大。而且他有一個特點,感興趣的事他會千方百計弄懂,喜歡的東西也會想盡辦法得到它。這個毛病使安龍破費了不少銀子,也使安龍的父母意見頗大,因為安龍的主要乃至唯一經濟來源就是他們。盡管安龍為了給父母減輕壓力,經常節衣縮食,但除了生病挨老媽罵外,效果並不明顯。
比如這次,安龍相中了一款車模,標價人民幣1680元。這麼貴的東西,他是不敢向父母張口的。而且,爸爸向來反對安龍買那些沒有用的東西。在爸爸眼裏,用來欣賞的東西,比如油畫,雕塑,車模這類不能“用”的東西都沒有價值,都不值得買。相反,爸爸讚成安龍在吃上花錢,“吃得結結實實的”是爸爸對安龍的期望,因為安龍有些瘦,爸爸覺得瘦的孩子都不健康。
為了攢足這筆錢,安龍選擇變賣家產和節食。他賣掉了一些舊玩物,如舊手機,舊CD機等,共湊了600塊。另外,他的零用一個月有1000塊。平時用到吃午飯及零食上的大概500,其餘的是交通等費用。安龍算了算,如果午餐他改吃1塊錢一個的燒餅夾菜,在其他地方再精簡支出,這一個月就可以攢下600多塊,如果在細處再擠一擠,也許可以攢到800也說不定,這樣,隻需一個半月就可以買到那輛車模了。
安龍悄悄實踐著這個計劃,他每天吃燒餅夾菜,不喝飲料,不坐汽車,不參加付費娛樂項目,不買流行雜誌,不出席同學生日聚會,不該花的錢他一分不花,該花的錢他也基本不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半個月。
結果有一天安龍吃壞肚子了,在學校看了一下午廁所,晚上回家繼續。
這樣媽媽對安龍吃燒餅的事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媽媽問他是不是又要買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安龍不置可否。媽媽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爸爸,爸爸是最反感安龍買那些“破玩意”的,爸爸說:“好,你要是再這樣我就斷了你的零用錢!”爸爸心疼兒子的身體,也看不慣他的鋪張。
“那是我的愛好!”安龍申辯。
“愛好,你什麼不愛?廣告裏最新款手機你愛,名牌網球拍你愛,古董錢幣你愛,破石頭你也愛,這、那”老爸指著屋子裏的安龍買回來的東西說,“這一屋子東西哪個不是你的愛好!有幾個能用的?有幾個你現在還愛好的?恩?”
安龍:“愛好又不是事業,幹嗎要堅持一輩子?嗨,說了你也不懂!”
老爸更氣憤:“我不懂!我是不如你懂得多!不如你懂得玩!你算算你這些愛好花了多少錢?你算過嗎?恩?”他指著安龍那些寶貝質問安龍,“你這些玩具是你老爸這些年的工資,甚至還多!”
安龍賭氣說:“讓你破費了,將來我還你!”
老爸:“還?”他轉頭看安龍媽媽:“你瞧瞧這兒子,他跟我提還呢!……你還得起嗎?有本事現在你就還!”他又轉向安龍,激動地指著安龍說。
安龍說:“你們不是希望我快樂嗎?這些愛好就能讓我快樂。”
老爸:“沒錯。所以過去我們才沒怎麼阻攔你。可是你太浪費了,你瞧瞧,不到半年,你換了幾個手機了?這也能叫愛好?這隻能叫愛好浪費!”
安龍:“沒有投入就沒有收獲,這和你抄股是一個道理。”安龍不承認自己浪費,他覺得這是風格,而且這種風格不是誰都學得來的。他安龍就適合引領潮流,他有這個資本,不論外形,氣質還是實力,換了別人,即使再有錢未必做得到。況且安龍並沒有為了追求虛榮的時髦而逼著老爸賣血。他的破費是家庭條件允許的,他的家庭有這個實力。雖然老爸保守簡樸一些。
老爸:“你收獲什麼了?除了學得象個小流氓,你收獲什麼了?”安龍不說話。老爸緊追不舍:“怎麼說浪費也不是美德!想當年紅軍長征……”老爸開始憶苦思甜。不過話說回來,老爸也做不到紅軍當年那麼勤儉。
安龍:“您說的這些我都懂,而且我做得也不賴!”安龍嘿嘿笑起來。不因為吃燒餅節衣縮食他安龍今天會看廁所,會東窗事發站在這受審嗎?真正能在鋪張和節儉之間伸縮自如的人才是高人。安龍是這樣想的。 老爸也被安龍氣樂了:“你小子,還好意思說!”
至此,這場官司已經沒有必要再打了,因為老爸和安龍都有各自的理由和觀念,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終安龍領悟了,除非自食其力,否則沒辦法名正言順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他邁出了打工這一步。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覺得這樣很好。
合上明綠色筆記本,已經是夜裏11點了。打了兩個哈欠,小蝶準備睡覺了。這時,她聽到母親臥室裏一陣電話鈴響。這麼晚了,會是誰呢?她聽到媽媽的聲音低低地響起來。找媽媽的。不關我的事。小蝶爬到床上睡著了。
溝通小竅門:
1切莫吝嗇表示同意對方的觀點,這非常有助於雙方感情的促進和進一步溝通。
2運用誘導詢問。用對方能夠認同的問題引導他理解和接受你的觀點。 “你想成功,對吧?”“你想過舒適的生活,不是嗎?”
3在尷尬、緊張、危急時刻,自嘲往往可以扭轉乾坤。
溝通長短大比拚:
爸爸是最反感安龍買那些“破玩意”的,爸爸說:“你要是再這樣我就斷了你的零用錢!”(也許威脅暫時可以達到目的,但從溝通角度看,威脅不是辦法。用經濟要挾孩子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對於發怒的爸爸,安龍此時應該避開矛頭,想辦法讓他安靜下來。)
“那是我的愛好!”安龍申辯。(自衛反擊。沒有注意到父親需要什麼。)
爸爸:“愛好,你什麼不愛?這一屋子東西哪個不是你的愛好!有幾個能用的?”(反問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此時,安龍應該告訴父親愛好對於自己的未來如何不可辯駁地好。)
安龍:“愛好又不是事業,幹嗎要堅持一輩子?嗨,說了你也不懂!”(道理說了一半,態度並不恭敬。)
老爸更氣憤:“我不懂!我是不如你懂得多!不如你懂得玩!你算算你這些愛好花了多少錢?你算過嗎?恩?”他指著安龍那些寶貝質問安龍,“你這些玩具是你老爸這些年的工資,甚至還多!”(翻舊帳,以要人情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觀點:你不該買那些東西。此時,安龍應該針對這個“人情”做重點安撫。)
安龍賭氣說:“讓你破費了,將來我還你!”(毫不領情。有傷和氣。)
老爸:“還?”他轉頭看安龍媽媽:“你瞧瞧這兒子,他跟我提還呢!……你還得起嗎?有本事現在你就還!”(老爸受傷,把話說絕。此時,安龍開句玩笑表示一下體貼仍可以挽回局麵。)
安龍說:“你們不是希望我快樂嗎?這些愛好就能讓我快樂。”(沒有表示體貼,而是要求父母的體貼。試圖利用親情達到自己的目的。但這招很險,如果氣頭上的父親不買他的帳,安龍則會很難堪。)
老爸:“沒錯。所以過去我們才沒怎麼阻攔你。可是你太浪費了,你瞧瞧,不到半年,你換了幾個手機了?這也能叫愛好?這隻能叫愛好浪費!”(第一句話回應了兒子的體貼要求。後來再次強調經濟浪費。)
安龍:“沒有投入就沒有收獲,這和你抄股是一個道理。”(感應到老爸的體貼,平和地作出解釋,有利於溝通。)
老爸:“你收獲什麼了?除了學得象個小流氓,你收獲什麼了?”(依然受情緒影響,出口傷人。)
安龍不說話。(反應的信息:回避戰爭。)
老爸緊追不舍:“怎麼說浪費也不是美德!想當年紅軍長征……”(接收到兒子的求和信息,鋒芒開始收斂)
安龍:“您說的這些我都懂,而且我做得也不賴!”(找到關於此話題的與父親的共同點,以自嘲的方式說出,有利於溝通和調節氣氛。)
老爸也被安龍氣樂了:“你小子,還好意思說!” (領會到兒子的善意,作出響應。盡管觀念上的差異還存在,但父子已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一致,此次矛盾得到解決。)
問題:如果父母出言不遜,你會如何回應?是在情緒的影響下與之對抗,還是避開矛頭,想辦法求同存異?
父母也許不善於溝通,他們的溝通方式也可能讓你反感。但你還要努力作好溝通,為此,你需要做出哪些調整?在麵臨每種為難的情況時,為自己設計幾種出路,試著做做,看看有什麼效果。
你的消費觀是怎樣的?和父母有衝突嗎?如何通過溝通達到這種觀念上的雙贏?
7母親的依賴感
老媽好似林黛玉
“小蝶,你那種鞋帶怎麼打呀?”安可可把散了鞋帶的一隻腳舉到長椅上來,指著莊小蝶腳上的球鞋說。
剛打完籃球,小蝶坐在籃球場邊的長椅上休息。可可坐她旁邊。小蝶喝了一口水,斜著眼看了看可可,說:“聽著,我來說步驟,照我說的做。一,”安可可不動。她撅起嘴巴嗔怪地看著莊小蝶,象小孩子一樣扭著身子撒嬌:“恩~~,一點都不好玩!”
小蝶白了她一眼,說:“讓我給你係鞋帶?沒門!”安可可撅著嘴巴發感慨:“誰也沒有我媽好!我媽要是在這,我這鞋帶早係上了!”
是啊,媽媽最疼我們,她會幫我們解除許多後顧之憂。可我們都十四五歲了,怎麼還能讓媽媽係鞋帶呢?在對待媽媽這一點上,小蝶總有些看不慣安可可,她覺得可可不知道愛護媽媽。
小蝶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可可媽的感覺。那是一次家長會,全班同學的家長都來了,有來一個的,也有雙方都到的,把教室塞得滿滿的。當時,同學們都對別人的家長非常感興趣,都想看看某個人的父母到底長什麼樣。當時大家猜測安可可的媽媽和安可可多半是一個模子裏套出來的,所以大家對長的又白又胖的阿姨都多了幾分關注。可是,結果讓大家非常吃驚,一個又黑又瘦又土氣的女人拉著安可可噓寒問暖。這,就是安可可的媽媽。從可可媽的表情和動作裏,莊小蝶可以感覺到她是一個十分溫柔內向的人,不善交往,對可可百依百順。
想到這,小蝶說:“你媽把養分都給了你了。”小蝶覺得可可媽很可憐。
可可說:“恩,從小我媽就拚命喂我,我們家所有好吃的都裝我肚子裏了,我媽很為此自豪呢!我媽把我喂得老胖,她自己倒總那麼苗條,真夠可惡的!”可可邊說邊比畫,象在講笑話。可小蝶聽著就是不舒服。
小蝶去過安可可家。那是一個整潔嚴謹的家。處處一塵不染,任何物品都擺得井井有條,絕對的整齊,可以看出主人是十分勤勞甚至有潔僻的人。但小蝶的感覺並不好,就象走進了會議室,讓人不敢妄動。但可可並不拘泥這些,一會兒就把屋子弄的象個豬窩了,那時,莊小蝶才對那個家感到一點親切。可可搬出各色各樣的零食招待小蝶,吃著零食,聽著可可大發議論,小蝶覺得可可的生活完美無缺。
後來,可可媽回來了。熱情地招呼小蝶,並殷勤地詢問他們想吃什麼,麻利地給他們準備晚飯。
可可媽不但勤快、熱情,而且非常周到,她為大家做了可口的晚餐,不停地伺候她們吃飯盛湯,即使你需要一張餐巾紙,可可媽也會立即奉上,決不耽誤半秒鍾。可可媽就這樣象一個仆人一樣服侍兩位千金吃完了飯( 故事插圖7 )。盡管飯菜的味道很美,小蝶吃的還是很不舒服,而且覺得有些難以下咽。她為可可媽感到累。而令她納悶的是,可可爸不僅沒回來,而且連一個電話也沒有,當然可可和媽媽也沒有等他的意思。小蝶想,也許這個家的男主人和自己家一樣吧。
“你是說你媽故意把你喂肥把自己餓瘦?”小蝶不滿地說。好象那是她的媽。
“也差不多。她總給我創造長肥的條件,在吃上,玩上,學習上,還有……哎呀,總之什麼我媽都不約束我了,不過嘿嘿,她也約束不了我。”可可自得地說,一副任性慣了的小姐樣。
“恩,你媽看起來好溫柔。”小蝶說。
“何止溫柔,簡直是懦弱!”可可重重地說,仿佛深惡痛絕。
小蝶不解地看著她,等她說下去。
“你知道嗎?她有什麼大事都要找我拿主意!”可可認真地說,“比如她要升職稱,參加同事婚禮送紅包,穿什麼衣服,好多事都得我給她把關,我是她上司。”可可自豪地說。
“她為什麼不……”小蝶本想問“她為什麼不問你爸爸”,忽然又覺得不妥,就刹住,說:“你們母女倆配合蠻默契嘛,媽媽包攬你的雜務,你操持她的要事,各得其所了。”
可可皺著眉頭說:“什麼啊,她到底是老媽啊!她要管你的,管頭管腳管吃喝拉撒,就好象你是嬰兒,這幾天我正發愁呢!”
原來,安可可的痛苦是伴隨著舒適同時出現的。在媽媽包辦她一切的同時,她的自由也被侵占了。她無法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因為老媽已經買好了;她沒機會做自己喜歡的菜肴,因為老媽怕她燙到自己或有什麼閃失;她的行蹤要向老媽彙報,晚一會兒,老媽就會急得報警;老媽的生活重心就是她,一旦她有了獨立的生活,老媽不知會有多空虛寂寞。
可可:“老媽,我的事情讓我自己做吧,我都這麼大了。”
媽媽:“可以啊,不過媽閑著也是閑著。”
許多時候,可可和媽媽提起這個問題,媽媽都會這麼輕描淡寫地擋回來。可可也習慣了有媽媽照顧的日子,便就此作罷。在再次遇到不適時再提起。這樣往複。
小蝶聽可可說到這,插話道:“你媽媽可以把生活重心往你爸爸身上轉移一些嘛,那樣你的壓力就不大了。”
可可看了小蝶半天,說:“你不知道?……他們在我三歲的時候就離婚了!”
當初在可可家小蝶就感到有些不對頭,現在才知道,原來,可可完美的幸福還有許多漏洞。
後來,小蝶給可可出了一些主意,在不久以後,她再見到可可媽,她已經有了一些改變,至少在莊小蝶看來,她不那麼緊張了。可可說,她幫老媽建立起一些愛好,比如烹飪,美容,營養瘦身,上網等。而且,她現在正幫老媽物色男朋友,而且已經有些眉目了,是個營養專家,和老媽很談得來。
“如果他們成了,我就更胖了!”可可聳聳肩說。兩個營養專家營養她一個,不胖才怪!看可可那麼幸福,小蝶都有些嫉妒了。自己的家什麼時候也能這麼美滿呢?
媽媽最近倒是很快樂,每晚接一個神秘電話,竊竊私語上10分鍾。會是爸爸嗎?爸爸是從不這麼浪漫體貼的。不是爸爸又是誰呢?難道媽媽變漂亮之後移情別戀了?這樣想著小蝶感到很不舒服。
溝通小竅門:
1隨時做出概括和強調。這樣能使聽眾更容易理解你。
2在表述完一個觀點後,詢問一下聽眾的理解情況。如“我想確定我是不是說清楚了,你有問題嗎?”
3麵對一個難以說服的人,最好讓他一開始就說是。即用他認同的事誘導他。
溝通長短大比拚:
可可媽對可可百依百順。(可可在享受媽媽縱容的時候應該問一問自己,媽媽為什麼這樣做?
1難道僅僅是因為愛自己嗎?愛有多種表達方式,為什麼別的父母會約束、阻撓孩子,而自己的媽媽卻正相反,什麼都聽自己的?
2這樣百依百順對自己的發展有多大好處?媽媽想過嗎?如果有害,為什麼她一直執迷不悟?她這麼做是在關注對可可的好處還是對自己的好處?這麼做對媽媽有什麼好處?她到底需要什麼?)
可可媽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可可拿主意!( 這裏也潛藏著一些問題:
1媽媽沒有自己的想法嗎?誰都有自己的想法,媽媽一定也有,是什麼讓她那麼忽視自己的想法?什麼人會忽視自己的想法?自卑的,懦弱的,有所畏懼的人。那麼媽媽在畏懼什麼?
2媽媽為什麼那麼依賴自己?通常都是大人做孩子的依靠,被孩子依賴,媽媽為什麼相反?她到底想從可可這裏得到什麼?愛,安慰,鼓勵?可可能夠滿足她嗎?
3不找可可商量,她還能去找誰?她沒有男朋友。她為什麼不交男朋友?)
在媽媽包辦她一切的同時,可可的自由也被侵占了。(這種封閉的親子關係對親子雙方的發展都不利。孩子得不到和外界的交流,父母也得不到放鬆和給養,雙方都是拖累,這種關係弊大於利。對此,可可該做的的第一步就是脫離母親的保護,爭取生活獨立。)
可可無法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因為老媽已經買好了;(父母每幫孩子做一次事,就剝奪了一次孩子鍛煉提高的機會。對於買衣服這種事,可可完全可以和媽媽溝通協商,在溝通中可可可以把一些新潮谘詢和觀點傳達給媽媽,兩個人在協商中找到雙贏的解決辦法。)
她沒機會做自己喜歡的菜肴,因為老媽怕她燙到或有什麼閃失;(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削弱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可可可以把老媽的阻撓當成一種挑戰,證明自己給老媽看。另外,做飯本身非常有趣,完全可以當成一項遊戲或消遣來做。)
她的行蹤要向老媽彙報,晚一會兒,老媽就會急得報警;(孩子失去自由,大人提心吊膽,雙方都不好過。焦慮情緒在親子之間傳遞,對整個家庭都有不良影響。對於這種情況,重要的是,可可應該想辦法讓老媽放心。可以通過溝通及實際行動來證明這一點。)
老媽的生活重心就是她,一旦她有了獨立的生活,老媽不知會有多空虛寂寞。(家長給孩子的感覺是責任和負擔,而不是援助和動力。這樣的家庭會給孩子很大壓力,削弱孩子的自信,使孩子傾向於擔憂,拘謹,優柔寡斷的性格。)
可可:“老媽,我的事情讓我自己做吧,我都這麼大了。”(口氣不堅定,理由牽強,這麼沒有誠意的請願當然打動不了媽媽。)
媽媽:“可以啊,不過媽閑著也是閑著。”(媽媽隻是這樣說。媽媽不是機器,媽媽也會累,也喜歡休閑希望女兒孝順。如果可可能拿出堅定的決心和行動主動幫媽媽分擔辛苦,媽媽是沒道理拒絕的。)
( 插圖14 )
問題:你的父母有包辦傾向嗎?你對他們的包辦什麼態度?是喜歡,反感,還是兼而有之?
你有買衣服,做家務,生活小節方麵與父母的矛盾嗎?都有哪些?你打算如何與父母溝通?
父母也許不讓你洗碗,掃地,獨自出遠門,幹涉你做這做那。在這些事情裏,你看出父母擔心的點在哪嗎?你看出他們潛在的需要了嗎?試著分析一下,看看自己能否滿足他們?
8理想分歧
我要的幸福
“小蝶,我們是朋友嗎?”安龍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自從發生了“安鍾風波” 這似乎是安龍第一次開口說話。小蝶有些驚訝,也有些感動。她看看安龍,說:“我是一直把你當朋友的。”她是在反問安龍:你有沒有把我當朋友呢?
安龍一直用那雙烏黑的深邃的眼睛看著莊小蝶,一動不動,好象在玩味這句話。
半晌,安龍收回眼神,換了個舒適的姿勢,說:“好,放學以後我帶你去一個地方!”誠懇霸氣,不容人拒絕。
安可可是堅決反對小蝶去赴安龍的約會的。她說安龍不是什麼好鳥,要小蝶當心羊落虎口,“好多純情少女就是這麼受騙的!”安可可警告莊小蝶。
莊小蝶則笑笑告訴她,自己怕得要死,但為了避免其他少女上當,自己還是要鋌而走險深入虎穴一回。其實,莊小蝶心裏平靜得很。首先,莊小蝶有她自己的防身術,並且在小暗器的使用上也得心應手,一般人為難不了她。第二,莊小蝶喜愛冒險,這樣有懸念的故事不親身體驗會很可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她了解安龍的為人,而且,真正要打你注意的人也不會這麼直接了當說出來。因此,莊小蝶打算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