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理維C
在正式學習溝通魔法之前,我們先來補充一點營養!
你喜歡吃水果沙拉嗎?我這兒就有一大盤,由上百種新鮮水果調製而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專門滋養心靈,吃了它,你的心靈會獲得一種魔力,使你幹什麼成什麼!
1“情商”統帥“智商”
小的時候,哪個孩子記憶力好,學習成績好,大人們就說:這孩子智商高。大人們在乎你的智商,是因為智商聯係著高分數,在應試教育製度下,智商對一個人的未來起著關鍵作用。那時還沒有“情商”的說法。
如今許多大企業招聘關注到情商,情商也被大人們注意起來。因為,據說許多商業巨子,世紀偉人都是高情商的人。美國一家很有名的研究機構調查了188個公司,測試了每個公司的高級主管的智商和情商與工作表現之間的聯係。結果發現,情商的影響力是智商的9倍。智商略遜的人如果擁有更高的情商指數,也一樣能成功。那麼,什麼是情商呢?你的情商怎樣呢?
1995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他認為,情商的作用大大超過智商(IQ),超過智商加技能之和。情商的內容包括情緒控製力、自我認識能力、對自己的感召力、自我激勵能力。
我們用一個小遊戲來感覺一下情商。假如你有機會和許多孩子做朋友,他們有的樂觀自信,有的沉悶怯懦。那麼你喜歡和哪類孩子做朋友?是不是樂觀自信的孩子?這裏,這兩類孩子比較,前者就是情商較高的。
嚴格地說,情商不能僅看外表是活潑還是安靜。這要從麵臨問題時的表現來看。比如,一群幼兒園小寶寶,媽媽走了,有好幾個孩子開始哭,而有一個寶寶不一樣,他不但沒哭,還去安慰那幾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這個孩子的情商就是高的。
另外,我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媽媽的親述。她講,自己是一個患有心髒病的胖媽媽。有一次,隻有自己和四歲女兒在家時她發病了。當時她無法呼吸,動彈不了,這樣她沒法夠到幾米外的櫃子上的藥。如果吃不到藥,後果是不敢想象的。她沒有指望四歲的女兒會幫上忙,可是,奇跡卻發生了。在發現她發病後,女兒的第一反應就是給爸爸打電話,通知他“媽媽發病了,請您快回來。”接著,女兒不但把龐大的媽媽扶上了床,還在她眼神的指導下,穿過重重難關取到了藥。媽媽的生命保住了,她驚訝於危急時刻這麼小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驚人的從容和智慧。可是爸爸回來後,女兒卻撲到爸爸懷裏哇哇地哭了,她說:“爸爸,你總算回來了,剛才可把我嚇死了!”
一個學者做過一個實驗。他給一群小朋友每人發了一塊糖,告訴他們他兩個小時後再來。如果哪個小朋友能忍著不吃,把這快糖保留到他回來,他就會再獎勵給他一塊糖。學者剛走,就有幾個孩子把糖吃了,接著,其他的孩子也紛紛吃了糖。等到學者回來,隻有寥寥幾個孩子還保留著他們的糖。當然,他們得到了那份獎勵,擁有了雙倍的糖。後來,這些孩子長大了,其中成就較大的人,幾乎都是那把糖保留到最後的孩子。
我們說,這幾個孩子情商就是高的。
從這幾個故事裏,我們可以感覺到情商的力量。
智商固然重要,但在許多危急情況下,顯示威力的卻是情商。比如,遭井塌的礦工,心懷希望的人就比悲觀的人存活的可能大;在遇到歹徒時,韋小寶就比;在危機時刻,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的人往往能力挽狂瀾,贏得勝利……
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複說,情商意味著:有足夠的勇氣麵對可以克服的挑戰、有足夠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戰、有足夠的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所以,有心理學家說,中等以上情商的人,智商低一些也不可怕,至少還受人歡迎。世上最可悲的就是情商低,智商高的人,他們平常誇誇其談,遇到問題隻會消極逃避,屬於最受討厭的一群人,一肚子學問無用武之地。
那麼,你的情商如何?如果好奇,你可以做一些情商測驗來了解一下。
我讚成你做一些情商測驗娛樂或做參考,但我想提醒你,不要過於迷信那些情商測驗,無論它是否科學,它反映的隻是目前和過去的你,不能代表你的將來。 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僵固的,少年人更有無限發展的可能,隻要在下一刻,你開始注意發展情商,發展一切自己需要的能力,你都有實現的可能。
下麵幾節,你會更加確信自己的實力。
( 插圖23 )
2盤點你的優勢
“我和你們當中的每個人其實沒什麼不一樣。” 沃倫·巴菲特對坐滿一屋子的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學生們說,像往常一樣平易近人,不修邊幅。鑒於他是世界頂級富豪,而大部分學生連付電話費都覺得費勁,他們開始發笑。 “我可能比你們錢多,但是錢並非差別所在。不錯,我買得起最高級的手縫西服,但我一穿上身,卻毫無高貴感。我情願吃一塊Dairy Queen的芝士漢堡,而不吃100美元一份的大餐。”學生們對此將信將疑。於是巴菲特讓一步:“如果你們和我有任何不同的話,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後都有機會做我最愛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們想從我這裏學什麼,這就是我對你們的最好忠告。” 乍聽起來,這就像一個剛賺了第一筆10億美元的人對別人信口胡謅。但是巴菲特是誠懇的。他熱愛他的職業,並篤信他之所以成為如雷貫耳的世界頂級投資家,是因為他能夠開辟一份能充分發揮其特有優勢的工作。
摘自《現在,發現你的優勢》
*無須自卑
你自卑嗎?
你有過自卑嗎?
如果你比賽總是輸給別人;和朋友一起走,廣受注目的總是他(她);盡管你付出很多努力,但總是得不到某人的認同;一個你喜歡的人就因為你的胖或矮而拒絕你;在做一些權威能力測試時,你的得分評價經常很不理想;總是有人對你說,“不行,你不是那塊料!”……這樣的時候,你有沒有過自卑?
其實,在我們遭到現實的否定時,我們都有過自卑。我們為自己征服不了局限而懊惱。幾乎任何人在成長的路上都這麼彷徨過。
但是你記得小時候嗎?在記憶的最初,你剛剛學會說話,或剛好聽得懂大人的語言,你是非常自命不凡的,如果有人說你醜,你會非常討厭他,你也不允許別人說你笨,你禁止別人說任何否定你的話。你那時是自信得近乎霸道的。你喜歡一切魔幻的東西,你相信它們,你認為自己也可以七十二變,你覺得機器人和外星生命都象父母一樣活生生地存在於你的生活裏,你認為自己擁有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
但是,慢慢地你長大了,你聽到越來越多的勸阻:“小心!”“別動!”“那會弄傷你的!”“傻孩子,那些都是騙人的!”“人是永遠不會變成神仙的!”“那不是你能做到的!”“別白費力氣了!”聰明的大人們叫你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同時他們教給你哪些是正常人可以做的,讓你忘掉天真的想法。在反複刺激下,你逐漸戒掉了異想天開,變成了一個和大人一樣的人。一個普通人。
一個心理醫生做過一個實驗。他給一群人催眠,反複告訴他們他們的手臂毫無力氣,什麼都拿不起來。然後他讓受試者試著去拿桌子上的一張紙,結果,沒有一人成功。知道這是些什麼人嗎?他們是一群優秀的舉重運動員。然而,在催眠的作用下,他們的特長根本無從發揮。
想想吧,從小到大,我們接受了多少“催眠”?如果那些內容都是正麵的積極的,我們如今又會是什麼樣子?
另一個例子。一個象你一樣大的男孩,盡管很用功,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因為記憶力很糟糕。就在他快絕望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心理學家,心理學家教給了他一個方法,結果這一次考試,男孩考的出呼意料地好,由倒數的名次升到了全班第二。那個方法就是,忘掉你的“缺陷”,肯定自己的潛力。不斷對自己說:你有非常棒的記憶力,你完全可以在考試時順利發揮。並經常想象自己考試成功的樣子。
這個男孩的個人結構並沒有變,變了的是他的思維方式。
如果他沒有遇到心理學家,就此自卑下去,或許最終就自暴自棄了。但他做了改變,僅僅改變了一些想法,結果他成功了。
所以,我們無須自卑,小時侯我們曾經非常接近超人,現在,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我們一樣可以成為超人,而且是用事實證明的超人。
簡單說,依據現在的條件,加上一點盲目自信和異想天開,你就能成功。
*仔仔細細找優點
請問:你覺得自己是不是一個優秀的人?
先別急著回答,給自己3分鍾思考,將想到的理由都寫下來:
證明優秀的理由(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優秀的理由(缺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再來判斷自己是否優秀,你的結論是什麼?
是否很難下結論?因為要有比較。
自己和自己比一下試試?如果缺點不變,讓這些優點最大限度地發揮,結果會怎樣?如果優點不變,讓缺點最大限度地做亂,結果會如何?這兩種情況相比,什麼時候優秀些?
現在來看,在列舉的缺點裏有那些是稍加注意即可改正的?把他們從答案裏劃掉。
如果優點最大限度地發揮,缺點有所消減,這時會怎麼樣?嗬嗬,答案很明顯。
你對下麵幾句話有何看法?
世上不存在不優秀的人。假以時日,任何人都可以出類拔萃。
人們經常對自己的優點十分自信,但對是否優秀並不自信。因為天外有天。
優點在於挖掘。你的身上有許多未被開發的優點。
不要說沒有優點,不要說優點少,隻要存心找,處處是優點。
你完全可以利用目前的條件,發展出一個更強大的全新的自己的來。
做一做下麵的小練習,或許會讓你對前景更加樂觀起來。
練習一:目前優勢全麵搜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貌 上 中 下 心理 上 中 下 環境 上 中 下
麵容顏色 善良 善於周旋
麵容滿意度 樂觀 表達能力
眉的滿意度 勇敢 忍耐力
眼的滿意度 忠誠 領導力
耳的滿意度 靈活 組織力
鼻的滿意度 堅強 應變力
嘴的滿意度 細心細致 交際力
身體健康 果斷 溝通力
身材勻稱度 謹慎 行動力
膚色滿意度 寬容 親和力
光滑度 包容 文藝表演能力
光澤度 毅力 體育能力
緊致度 敏銳 幽默能力
有無暗瘡(沒有選“上”) 不畏權貴 審美力
有無色斑 孝順 創造力
有無疤痕 無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利用資源:朋友數量,親密度,
父母,愛心
自身學習。
練習二:先天後天性格優勢大燴粹(在符合的一欄畫勾)
有些人,他們的幼年性格和成年後的性格大不一樣。成年後的性格受社會影響很大,體現著社會性,文化性,這時幼年性格,即先天的本能性格隱藏起來,關鍵時刻才得以體現。這兩種性格裏都有優點,如果明確出來,善加利用,會對個人發展有很大幫助。
即使二者中存在矛盾,也不要顧慮,隻管寫下來,在特定時刻都會對你有幫助。
幼年性格優勢:
成年性格優勢: ( 插圖9 )
練習三: 將以上你所有優點相結合,你看到一個什麼樣的自己?如果從現在開始發揮這些優勢,10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想象自己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什麼表情,衣著,氣氛,情緒,擁有什麼,隨你高興朝著理想的方向想象。
*成功經驗回顧
人為什麼會自信?因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憑什麼相信自己的能力?因為他有過成功的經驗。多次的成功經驗使他在麵臨同類問題時自然地產生得心應手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自信。自信僅僅是一種條件反射。
我們可以利用反複的成功經驗回顧來增強自信。
首先,建立自己的成功經驗記錄本。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隨意設計它,可以是簡單幾句話,也可以是分門別類有所針對,隻要能帶來良好的感覺即可。
這裏提供一點設計建議。
成功經驗回顧的內容:
1按類別:娛樂,體育,處世,成績,發明,
2時間段:按年齡分,幼年,小學,現在,最近
3按地點:家庭,學校,公共場所,
4按對象:父母親戚,朋友,老師,陌生人
形式:
1一張紙片,隨時帶在身上,隨時更換內容。
2一本歡樂日記,記下感到快樂的事,在鬱悶時拿出來看一看。
3貼紙,貼在經常看得到的地方,如臥室牆壁,文具盒,課桌,手臂,隨你喜歡。貼紙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花色,既享受美感有得到鼓勵。
做好了成功經驗記錄本,你就可以好好利用它了。它可以在許多時候幫助你。在你感到沮喪時,心情不好時,孤獨時,對一件事或一個人失望時,希望生活多些新鮮時,你都可以把它取出來,看看自己一手創建的世界,它會給你安慰,給你帶來力量,成為你修養生息的精神家園。
有了係統的成功經驗,下麵推薦一種自我激勵方法!
1 在早晨起床後,晚上入睡前,分別抽出1分鍾,自言自語地,盡可能多地列舉自身優點和成功經驗,並對未來做自己希望的描述。所有語言都要求積極,正麵,不斷地肯定自己,強化實現願望的信心。
2告訴你自己你為什麼能成功。在你遇到困難,感到迷茫時,記得問一問自己:“我為什麼能成功?”讀一遍這個句子,你就會發現,這裏的“我能成功”是必然的,不容質疑的,這個問句首先就給你鼓勵了。然後你隻要搜集一切有利於這個結論的證據即可。這時你就可以用到你成功經驗記錄本上的內容了。當然,你還可以用更多的方式證明自己天生能成功,你可以把自己捧成一個天使,隻要你喜歡。
*利用想象創造成功
翻開這一頁,你就走進了一個翠綠色的大房間。這裏很空曠,屋子正中是一個透明的方形玻璃餐桌。你看到桌上有一個竹編果籃,裏麵盛滿了又大又紅的橘子。你走上去,拿起一個又大又新鮮的,你感到橘子表皮的濕度,你的手指涼絲絲的。橘子的清香鑽進你的鼻孔,你忍不住剝開了一個口,橘子皮上噴出刺鼻的黃色的漿,果肉被你劃破了,流出半透明的水兒來,你感到了一絲酸意。你終於剝開了一大塊,你迫不及待地咬上去——呀,好酸!酸得你流出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