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李寧並不善於聆聽別人的傾訴,但一次經曆卻改變了他的想法。

那時,李寧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操作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隨便走到哪裏也得不到百分之一二的回頭率。可能是當時的處境,也可能是當時的不成熟,他的苦惱越積越多。與日俱增的苦惱令他沮喪,回家常發無名之火,鬧得家人不得安寧。後來,他很幸運地結識了一位敦厚年長、十分善解人意的師傅。師傅經常和他聊天,聽他傾訴苦水,也幫助他積極上進,並幫他與頭兒們溝通。自從他結識了這位師傅,苦水既出,心平氣順,磕磕碰碰少了,更加專心努力,結果登上一個又一個台階,獲得一次又一次成功。

快過去十年了,樹葉黃了又青,那位師傅當年專注聆聽的神情和安慰的言語至今仍使李寧記憶猶新。也是從那時起,他也學會了聆聽,聆聽時專注、投入、耐心、關心。因此,許多人都願意把他的隱秘事情和苦惱心緒告訴他。不管怎麼說,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想從他人身上獲得同情、理解和諒解。人際關係是建立在無私奉獻的基礎上的。如果你懶得把溫暖給予別人,你也就別奢望他人的光亮會反射到你的身上。

因為每個人的經曆都是豐富多彩的,所以每一個人的生活履曆,都是一部蘊藏豐富內容的教科書,都可供你閱讀和吸取有益的養分,從而時刻提醒著自己,避開前進中的沼澤。所以,我們要善於去接近和喜歡別人,要學會聆聽別人的話。勿做一個講大話的吹噓者

人應該有自知之明,誇口、說大話。“吹牛皮”的人,常常是外強中幹的;而且他們的目的隻不過是為了引起大家對他的關注,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朋友,同事相處,貴在講信用。自己不能辦到的事情,胡亂吹噓,會有華而不實的印象。吹牛者在人際交往的圈子裏終窮會有無法立足之日。

不顧別人的感受,隻顧沉浸於自我吹噓,在多數場合是不受歡迎的,任何人都有一種逆反心理,都會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對你的吹噓貶斥一頓。優點最好由別人去發現,這不是缺乏自知之明,別人發現了也不見得非講給你聽,這樣才有人際交往中的震懾力和神秘感,也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魅力”。

成功的歡樂不亞於嚐到幸福的果實,成功的希望牽拽著每顆跳動的心靈。可是,在追求成功的奮鬥中,信心、自信固然是支柱,可有人卻攜帶了自我吹噓這顆毒瘤。

王先生在他剛到工作單位的那段日子裏,在同事中幾乎連一個朋友都沒有。那時他正春風得意,對自己的機遇和才能非常自得。因此每天都極力吹噓他在工作中的成績,吹噓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請求幫忙等等得意之事。然而同事們聽了之後不僅沒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後來還是老父親一語點破,他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觀念。從此,他就很少談自己的成就而多聽同事說話,因為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讓他們把自己的成就說出來,遠比聽別人吹噓更令他們興奮。後來,每當他有時間與同事閑聊的時候,他總是先請對方滔滔不絕地把他們的成就炫耀出來,僅僅在對方問他的時候,才謙虛地表露一下自己。

事實隻有十分之一,或者連十分之一都不足,說話卻說到十分,虛多而實少。有的人靠一條三寸不爛之舌,說得非常動聽,一部分人也許會上他的當,信以為真。這就是吹噓人的本事

有的人他對於某種學問技術不過初窺門徑,還未登堂,更未入室,居然自命為專家,到處宣揚,不認識他的人不易拆穿,這叫做吹得隱秘。有的人對他的自身經曆,說得津津有味,某事是他做的,某計劃是他擬的,某問題是他解決的。好像他是足智多謀,好像他是萬能博士,不是參與此事的人,自然無法證實其虛偽,這種人叫吹得有水平。有些人的事業並無什麼發展,他卻說如何有把握,手中的貨物如何充分,某批生意賺多少錢,說得大家有些動心,這叫做吹得有能耐。但是這些人終究會被他們的吹噓所累,害人害己。有的人與某一位名人實在並沒有多少關係,他卻對人說某人如何器重他,某人如何看重他,某事曾和他商量過,這些都是自我吹噓的表現。

某單位的趙女士,每天總是利用一切機會讓人們知道她的存在。一位老兄在為兒子差兩分沒被清華大學錄取而苦惱,一旁的趙女士生怕沒了機會,插嘴道:“真是的,我那兒子也不爭氣,要升初中了,才考了99分。”旁人不難看出,她到底是自貶還是自誇。一年秋季,她辦完調動手續,滿以為會被熱情歡送,豈料送行的隻有一名例行公事的幹部。

人都會有成功或失敗的時候。對經曆過一次失敗的人,我們絕不能斷言他會永遠失敗。相反,即使是獲得了成功的人,如果他總是高枕無憂、驕傲自滿的話,他也會嚐到失敗的苦頭的。既然這樣,嫉妒或排斥成功者的做法就是不可取的。如果有朝一日你也成功了,卻遭到了別人的嫉妒,你也會傷心的。

過度的敏感是種負擔

察言觀色的功夫當然是要有的,但不能過於敏感,敏感過度往往會給自己套上枷鎖,對辦事和處世是沒有半點益處的。

強烈的自我意識的心理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自卑感在作怪。有些人總希望自己是生活的強者,是別人心目中的優秀分子,可往往事與願違,想象與現實之間有距離,這種距離促使他們更加敏感緊張,隨時捕捉任何可能對自己不利的信號。結果很有可能會形成一種惡性的心理循環:你越緊張兮兮的神經質,就越容易成為別人的話柄或笑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加劇你的猜疑與敵意,這樣就把人際關係搞得一團糟。

小莫到多年不見麵的同事家去探望。這位同事已是商界的知名人物,每天造訪他的人很多,十分疲勞。因此,對來家的客人,隻要是一般關係的,一律不冷不熱待之。

小莫以為自己會受到熱情款待,不料到那裏後,發現同事對他不冷不熱,心裏頓時有一種被輕慢的感覺,認為此人太不夠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離去。他憤憤然,決心再不與之交往。後來才知道,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針,並非針對哪個人的。他再一想,自己並未與人家有過深交,自感冷落,不過是自作多情罷了。於是又改變了心態和想法,並采取主動姿態與之交往,反而加深了了解,促進了友誼。

有一種敏感過度心理就是人們常說的心虛氣短,他們都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但心裏卻常發虛,他們過分發地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或態度的微小變化,其實別人並沒有拿他們怎麼著,但他總會以為大家在同他過不去。

前不久,單位的楊姐與馬姐來朱某家串門,朱某熱情款待,倆人走後突然楊姐來電話,說她的金戒指不見了,是不是掉在她家了。朱某四處尋找也沒有發現戒指,就回電話說沒有。可是楊姐卻語氣堅定地說:“你再好好地找一找,這個戒指是24k金的,很貴重的。”聽了楊姐的話,朱某頓時感覺自己好像做了賊似的,臉上感到火辣辣的,好像姐妹們的眼睛都在盯著她。在單位看到姐妹們小聲說話,懷疑是在議論她貪汙楊姐的戒指。從此,朱某再也不願意與同事們打交道了。

朱某的這種行為表現就屬於過分敏感的心理,生活中確實常常有類似現象,別人丟錢丟物,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但自己卻感覺不自在。這種人的感情比較脆弱,別人不經意的一個動作或者一句話,往往會引起他們的過分恐慌與不安。

人都會長大的,然而年齡的增長並不意味著童心的完全消失。事情經曆得越來越多,才發現在我們這個不相信眼淚的社會裏,敏感並不是最好的處世方法,尤其是不分場合、地點的敏感會給生活帶來負麵影響。

在準備求人之前,自以為對方會給以熱情接待,可是到場卻發覺,對方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比較冷淡。這時,心裏就容易產生一種失落感。其實,這是自己對彼此關係估計過度,期望太大而形成的。

不要讓壞事影響自己的心情。過度敏感的人都有一種自貶自責的傾向。一個小小的挫折都往心裏去,隨即開始懷疑自己的全部。於是,所有外界的批評都是有道理的,應該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換一句話就是:我自己一無是處,太平庸了,是個傻瓜……其實,搞清楚敏感的根源之後,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稍微進行一個自我反省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對自己進行全麵檢討繼而全麵否定。

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指責很過分,那麼你也要懂得回敬那個指責你的人,不要讓別人自以為有權利無端指責你。”碰到讓你傷心的事,要努力尋找一個解脫的辦法,比如你可以向朋友傾訴。跟別人交流得越多,就越能從相對化的角度看問題。原本認為很嚴重的事,其實並沒有那麼糟糕;原本天大的事其實也很渺小。有了一次經曆,下次就能夠輕鬆地麵對,要讓自己從內心裏接受正在發生的一切。這樣,你的敏感心理就會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朋友,放棄那些敏感的包袱吧,以一顆輕鬆的心去麵對我們的人生。

忌一味地模仿別人

成功者走過的路,通常都不適合其他人跟著重新再走。在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自己獨特的、不能為別人所仿效和重複的經曆。

走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新路,總是比走別人已經走過的舊路要慢。因為,走新的路,通常要遇到更多的障礙,要麵對更大的風險。看清楚眼前要走的路,特別是留意別人怎樣走同樣的路,一定有讓你受益的地方,它讓你避免重複別人已經走過的彎路;另外有一些路,很值得你跟著別人一起走,這會讓你成功的機會更大,就像大雁互相依靠著飛行一樣。也就是說,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模仿別人,以便使自己盡早成功。但一味地模仿就會成為生活的負累,最終迷失自己。

安東尼與美國陸軍簽訂協議,幫助陸軍進行射擊訓練。他就成功地運用模仿創造了培訓射擊的奇跡。他找來兩名神射手,並找出他們在心理及生理上的異人之處,建立正確的射擊要領。隨之對新手進行一天半的課程訓練。課後進行測試,所有人都及格,而列為最優等級的人數竟是以往平均達到標準人數的三倍多。

孔府宴原來是個小酒廠,後來它在廣告上模仿孔府家酒的做法,後者打到哪,它就打到哪;後者在什麼媒體上做,它就在那裏做,最後終於打出了名氣,並與孔府家酒平分秋色。這是適度模仿別人而成功的例子。但一味地去模仿別人,很容易失去本來的自己。下麵這個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

一隻麻雀,總想學孔雀的樣子。孔雀的步法是多麼驕傲啊!孔雀高高地揚起頭,抖開尾巴上美麗的羽毛,那開屏的樣子是多麼漂亮婀!“我也要像這個樣子,”麻雀想,“那時候,所有的鳥讚美的一定會是我。”麻雀伸長脖子,抬起頭,深吸一口氣讓小胸脯鼓起來,伸開尾巴上的羽毛,也想來個“麻雀開屏”。麻雀學著孔雀的步法前前後後地踱著方步。可這些做法,使麻雀感到十分吃力,脖子和腳都疼得不得了。最糟的是,其他的鳥——趾高氣揚的黑烏鴉、時髦的金絲雀,還有蠢鴨子,全都嘲笑這隻學孔雀的麻雀。不一會兒,麻雀就覺得受不了了。

“我不玩這個遊戲了,”麻雀想,“我當孔雀也當夠了,我還是當個麻雀吧!”但是,當麻雀還想象原來那個樣子走路時,已經不行了。麻雀再沒法子走了,除了一步一步地跳外,再沒別的辦法了。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麻雀隻會跳不會走的原因。

金·奧特雷剛出道之時,想要改掉他得克薩斯的鄉音,為了使自己像個城裏的紳士,便自稱為紐約人,結果大家都在背後恥笑他。後來,他開始彈奏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開始了他那了不起的演藝生涯,成為全世界在電影界和廣播界最有名的西部歌星之一。瑪麗·瑪格麗特·麥克布蕾剛剛進入廣播界的時候,想做一個愛爾蘭喜劇演員,結果失敗了。後來她發揮了她的本色,做一個從密蘇裏州來的、很平凡的鄉下女孩子,結果成為紐約最受歡迎的廣播明星。可見,一味的模仿帶來的多是恥笑和失敗,一個人隻有挖掘出自己的本色,才能發揮自我。

據說,趙國的首都邯鄲的人走路的姿態很好看,動作非常優雅、輕快。燕國有一個少年聽到這個傳說,非常羨慕邯鄲人,就走了很遠的路去趙國,想學習邯鄲人走路的方法。剛開始,他整天站在街頭,仔細研究每個人走路的姿態,再慢慢模仿他們,可是都沒有成功。後來,他想可能是受到過去走路習慣的影響,所以,他決定要忘掉以前走路的方法。從那時候起,他更專心研究邯鄲人走路的姿勢,不過,再怎麼努力他還是學不會,最後他隻好放棄。可是,因為他把以前走路的方法忘得一幹二淨,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走路,隻好一路爬著回去。當別人看到他的樣子,都忍不住笑他。

你可以模仿別人,但不可以一味的進行模仿。不要活在別人的影子裏,你就是你,不是別人的翻版。大踏步的向前走,留下屬於自己的腳印,才能夠活出真正的你自己。我們每個人的個性、形象、人格都有其相應的潛在的獨特性,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一味嫉妒與猜測他人的優點。在每一個人的成功過程中,一定會在某個時候發現羨慕是無知的,模仿也就意味著自殺。不論好壞,你都必須保持本色。

大千世界,人有各種差異,性格不同,身材、外貌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就像樹葉一樣,大致看上去都一樣,但仔細比較一下,不可能找到兩片相同的葉子。那麼人就更應該如此,即使是孿生兄弟姐妹,外表大致都一樣,但總能區別他們的個性。我想,這大概就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不可能改變,正是有了這種差異,才使世界顯得豐富多彩。生活中總有些人會去模仿別人,忘記自身的特點,常常看見別人穿的衣服很漂亮,就會也去買,但穿在自己身上是否合適,卻不去考慮。總之,在生活中,追求一個並不合適自己的模式的人很難獲得成功,也很難獲得幸福。保持自己的本色,在順其自然中充分發展自己是最明智的。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語,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誠實守信、信守諾言是為人處事的一種美德,更是為人處世之本。所謂誠實,就是忠誠老實,不講假話。誠實的人能忠實於事物的本來麵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實,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光明磊落,言語真切,處事實在。誠實的人反對投機取巧,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爭功推過,弄虛作假,口是心非。

一個忠誠老實的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時時準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因此,忠誠老實的人也有可能犯錯誤,但同虛偽的人犯錯誤的性質不同。誠實的人犯錯誤是由於認識能力和認識方法方麵問題造成的,而虛偽的人犯錯誤則是由於不誠實,屬於道德品質問題。

我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曆來重視誠實守信的道德修養。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信,誠也”。古代的聖賢哲人對誠信有諸多闡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為證明,證驗之意。“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就是說人說話要算數。“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說講誠信,是天下行為準則的關鍵。孔子也多次講過誠信,如“信則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孟子論誠信:“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荀子認為“養心莫善於誠”。墨子也極講誠信:“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誠信作為人生行為的重要準則:“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莊子也極重誠信:“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這就把誠信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韓非子則認為“巧詐不如拙誠。”總之,古代的聖賢哲人把誠信作為一項崇高的美德加以頌揚。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立足,幹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一個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糊弄國家與社會,騙取榮譽與報酬的人,是要遭人唾罵的。誠實守信首先是一種社會公德,是社會對做人的基本要求。

曾子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中國古代也有不講誠信而自食惡果的例證。

烽火戲諸侯。西周建都豐鎬(今長安縣西北),接近戎人。周天子與諸侯相約,要是戎人來犯就點燃烽火、擊鼓報警,諸侯來救。周幽王的愛妃不愛笑,唯獨看到烽火燃起,諸侯的軍隊慌慌張張從四麵趕來時而大笑不止。周幽王為博得愛妃高興,數次無故燃起烽火,諸侯的軍隊多次趕到而不見戎人,認為受了騙。後來戎人真的來了,當烽火再燃起時,已無人來救。最終周幽王被殺於驪山之下,為天下人所恥笑。

還有一個例子,它表現出的確是另一種情形。

鄭周永承包下一座大橋的修建工程。由於戰時物價上漲,開工不到兩年,工程費總額竟比簽約承包時高出了七倍。在這嚴峻的時刻,有人好心地勸阻鄭周永,趕緊停止施工,以免遭受進一步的損失。但鄭周永另有一番想法:金錢損失事小,維護信譽事大。於是鼓起勇氣毅然決定:為了保住現代土建社的信譽,寧可賠本甚至破產,也要按時把工程拿下來。結果,現代土建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按時完工,保質保量地按時交付使用。

鄭周永雖然吃了這回大虧,以致瀕臨破產,但也因此樹起了恪守信用的形象,贏得了人們的信任,生意一個接一個地找上門來。不久,他投標承包了當時南韓的四大建設項目:韓興土建、大業、興和工作所和中央產業,承建了漢江大橋的第一期工程。接著,又繼續承建了漢江橋的第二、第三期工程。僅是漢江大橋這三項重大工程就前後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它不僅使鄭周永的“現代建築”賺得了豐厚的利潤,而且壓倒了同行對手,一躍成為韓國建築行業的霸主。

商人要想使自己的行業有大發展,必須講商業道德,以德為本。鄭周永寧輸老本,也不輸信譽的做法,使生意越做越興隆。缺乏誠信的人,即使花言巧語,也會被人識破。運用別人的錢致富是一條捷徑,但一定要有誠信。誠信是所有事業成功的基礎。

誠實和守信兩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聯係在一起的。誠實是守信的基礎,守信是誠實的具體表現,不誠實很難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難說是真正的誠實。誠實側重於對客觀事實的反映是真實的,對自己內心的思想、情感的表達是真實的。守信側重於對自己應承擔、履行的責任和義務的忠實,毫無保留地實踐自己的諾言。

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事第一原則。朋友,不管你身處何處,涉世未深還是曆經世事變遷、滄海桑田,請你保持誠信,堅守誠信。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守住心靈的契約,贏得做人的尊嚴,最終會成就一番大業。所謂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說話算數,講信譽,重信用,履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