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露就是因為傳播了同事的隱私,而被能力強的人抓住該同事把柄,搞掉了自己前途上的攔路虎。而趙露並沒有因此得到好處,反而受到同事們的戒備和領導的批評。

人人都有好奇心,對於一旦獲悉的秘密,是很難忘記的。用巧妙的方法處理這樣的事情,才能使自己免於禍患。如果是在偶然的機會獲得秘密,裝作不知道這件事情,不要使事主懷疑到你的頭上。要盡量避免加入談論他人隱私的行列,不要凡事都愛湊熱鬧。要是沒有酒量的人更要注意,避免酒後失言。即使無意中泄露出去,也要當作無辜的樣子,給人本身是一件公開的事情的感覺。如果事情重大,可以直接找人談話,借以警告,以示如果真正出現了泄密,就能夠追查到“責任人”。不過,再怎麼補救也不如不傳播別人的隱私。

有個長舌的老婦人向牧師承認說過許多人的閑話,她不知道還有沒有辦法可以彌補。牧師並沒有對她說教,隻是給她一個枕頭,要她到教堂的鍾樓上,把枕頭裏的羽毛散到空中去。她照著做了。牧師說:“好吧,現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收集起來,放回枕頭裏去。”這位老婦人為難地說:“牧師,那是辦不到的!”牧師很嚴正地說:“同樣的,要追回所說的每一個閑話,那就更難辦到了。”

人們有的時候喜歡把自己的煩心事告訴別人。或許在偶然間,或許有人把你當作真心的朋友對你傾訴衷腸,你獲得了同事的隱私,此時千萬不可得意,因為在無形之中你已經增加了一份擔子,擔了一份責任,在暗中受到了監視,暗藏了一絲禍端。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同事的隱私一旦從你之口暴露,不僅會使同事難堪,而且會使你的信譽大打折扣。

對同事的隱私的傳播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會使該同事在辦公室中輕者羞愧,重者顏麵掃地。該同事對你恨之入骨,你與他的友情會嘎然而止,也許在工作中還會成為對頭。同時辦公室的同事會對你另眼相看,與你的距離將會變得很遙遠。要明白知人知麵不知心,特別是對於能力強的同事來講,某個人的隱私也許就是他要搞掉這人的一張牌。你在無意之中幫了他的大忙,但沒有人會感謝你,相反會對你加倍提防小心。

喜歡傳播別人隱私的人同時也是愛講負麵話的人,他們有時是因過於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現實,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還有的人是看問題過於狹隘偏頗,隻考慮自己,不顧及其他,凡是不對自己脾氣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另一種便是用放大鏡甚至是顯微鏡看人,將別人的微不足道的缺點放大。他們很難與人友好交往,即使並沒有直接說對方不好,但他那萬事皆不如意的心態,讓人很難同他找到舒心滿意的共同語言。久而久之,人們會覺得此人太“刁”,難以相處,常常避而遠之,偶有接觸,也隻好打個哈哈敷衍了事。總講負麵話,最終會成為難以與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占公司的便宜

公司的物品不是免費資源,你必須堅持原則,處處注意自己的不良行為,養成不拿公司一針一線的習慣。

世人都有一種貪念,總想占些小便宜。在一家公司上班,呆的時間長了,一些人就很隨意地把公司的物品私自拿回家使用,小到一張複印紙、一支圓珠筆,大到電腦、汽車,並且順其自然忘情地使用這些免費資源。把公司的一個信封、一遝稿紙、一支圓珠筆等物品順手牽羊地拿回家,盡管這些小東西不值錢,卻能反映一個人的職業操守和道德品質。

一家公司的女職員把公司的稿紙拿回去,給上小學的孩子當作業本用。而孩子老師的丈夫就是另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該家公司正要與女職員所在的公司合作一個項目。當他無意中看到孩子的作業本竟是公司的稿紙時,他就想:“這家公司的風氣太壞了,這樣的公司怎麼能做好生意呢?”於是便中止了與該公司的合作計劃。

誰也沒有料到,這麼一個大項目的合作失敗竟然是一本稿紙惹的禍。可想而知,如果那名女職員的老板知道了這件事的原委,這名女職員的下場一定會很慘。

我們通常會這樣想:占用公司一本稿紙、一支圓珠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些不值錢的東西,用用沒有什麼關係。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一個人職業品質的好壞,往往從細小的地方表現出來,俗話說:“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不要小看一張紙或一支筆,它所造成的傷害,會比你想象的要嚴重得多。許多人在職場打拚多年,沒有取得成功,就是敗在自己不良的職業操守上。

陳女士負責公司辦公用品的采購和發放,於是她利用職務方便,經常把一些辦公用品帶回家給親朋好友們使用。剛開始還沒有人發現,可是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後來被公司主管領導發現,陳女士受到了嚴肅批評。

“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絕不要任意地使用公司的文具用品在私人的用途上。有些人往往無意間占用公司的時間或物品去做自己的事,也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占公司的便宜,揩公家的油,認為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但是這些小動作所造成的傷害,可是比你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做人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使別人都在那樣做,你也絕對不能跟著去仿效。正因為大家認為不過是拿公司不值錢的小東西,不過是用公司的電腦上上網,發發郵件,玩玩遊戲而已,其實,這也會影響公司的生產成本,加重公司的負擔,甚至會嚴重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如果老板知道你的這些不良行為,也不會對你有好感的,這將直接影響你在職場上的成功。

上班的時間一分一秒都是公司的,絕不可因私事而耽誤上班的時間。在公司裏不要利用上班時間做私事,更不可溜出去做自己的事,也不可以趁機用公司的電話講私人的事情。也許你會辯解說你不是故意占用公家的時間,而是因為上班時間內突然有私客來訪而不得不接待。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而且公司有相關規定的話,你就必須遵循相關請假手續。否則,即使上司同意你會客也要長話短說,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就必須按公司規定辦理請假手續。

一般來說,上班時間是不允許接打私人電話的。但有的人卻不那麼自覺,他們不斷有私人電話打到公司裏來,而且一聊就是半天,把工作扔在一邊。有的人甚至認為,打自家的電話要錢,有事還是用公司的電話打比較好。可能你沒注意到這樣的細節,在你用辦公室的電話“煲粥”時,已經影響了同事的正常工作,即使你裝作一副並非私事的樣子,或是很小聲地怕別人聽到,大家也會用帶刺的眼光盯著你。如果上司就在身邊的話,那你更是自招禍患了。如果你已經因此多次受到警告,卻依然不注意改正的話,那被公司辭退是遲早的事。

占用上班時間做私事、在公司打私人電話,這些事同拿公司的一張紙或一支圓珠筆一樣,都是貪占公司的小便宜,從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職業品德。做到上班時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占用上班時間處理私事;下班後,不順手拿走公司的一針一線。注意這些細小之事,對你的職業生涯甚至人生都有益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你必須明白,處於不同層次的人,決策權限是不一樣的,有些決策你可以做,有些決策必須由上司做。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子。

在我們的工作中,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子。即便得意時也不可忘形,不小心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盤上,難免不受到上司的戒備,同僚的排擠。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氣度。把本職工作做好,對於超出自己工作範圍的工作,即使能力足夠,也不要插手,如此才能不越位、不越權,才能走出一條平穩的發展之路。

羅小姐是一家跨國集團所轄分公司的員工,經過幾年的奮鬥,她現在已成為這家公司的公關部經理。一次,總公司的幾位高層領導在香港舉行盛大的宴會。羅小姐在商場中有著一定的聲譽,正是因為自恃業績卓越,她在一些宴會中,風頭常常淩駕於香港分公司總經理之上。

宴會當晚,到總公司的高層和主管分公司的總經理致辭時,羅小姐在旁一一介紹他們出場。輪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總經理時,她竟先說了一番感謝詞,雖然隻是三言兩語,但已讓總公司的主管皺眉,因為她當時隻負責介紹上司出場,而無獨立發言權力。

在宴會的過程中,總公司主管主動與她交談了一番。發現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務時,常以個人主見發表意見,全不提經理的旨意,給人的印象是,她才是這個分公司的總經理。宴會後,分公司經理被上級邀請開會,研究他是否堅守自己的職位,是否應由公關經理代為處理日常業務。後來,羅小姐因越位,被他的上司找個借口炒了魷魚。

有些場合,如與客人應酬、參加宴會,應適當突出領導。有的人作為下屬,張羅得過於積極,比如同客人認識,便搶先上去打招呼,不管領導在不在場。這樣顯示自己太多,顯示上司不夠,往往也會引起領導反感。我們在團體中,應該根據現實情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讓自己越位,也不要讓別人占據了自己的位子,這樣,才能夠保證團體成員間的協調合作,推動共同的事業向前發展。假如大家都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團體工作便無法協作進行。

從為人處事的角度而言,一個人要想達到升遷的目的,就必須腳踏實地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若非自己權限範圍的事務,最好不要隨便摻和插手,這樣,才不會給人一種不尊重上司,或者想要霸占上司位置的感覺。否則,顯現自己的野心,將會受到同僚的攻擊、上司的防備和打擊,會嚴重影響個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和事業的發展。

在實際生活中,有作為的人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把握好適度的原則,而不要越位。這樣,才能夠與別人和諧相處,並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賞識,在個人事業的發展上,也會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礙。

工作積極一向被人們認為是職場鐵律,但有時這條鐵律卻遭遇挑戰。職場中經常有這種現象:下屬由於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弄得頂頭上司尤其是那些心胸狹窄的上司很不高興,在隨後的工作中極有可能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不便。確實,有時身在職場並非越積極越好,在不少場合,你就得學會擺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自己的職位上有節製的出力,更能事半功倍。

在有的企業中,職員可以參與公司和本部門的一些決策。這時就應該注意,誰做什麼樣的決策是有限製的。有些決策,你作為下屬或一般的普通職員可以參與;而有些決策,下屬還是不插言為妙。人們往往喜歡對某件事的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是有時卻超越了自己的身份,胡亂的表態,不僅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無效的。對帶有實質性問題的表態,因該是上司或上司授權才行。“沉默是金”這句話需要你視具體情況見機把握。

如果你是下屬,又時不時犯這樣的毛病,領導就會視你為“危險角色”,對你保持一定的警戒,甚至設法來“製裁”你。這時,即使你有意同領導配合,也為時已晚了,人家可能已不願賞識你的配合了。對此,不妨謹記經驗人士的忠告:不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杯子留有空間,就不會因加進其他液體而溢出來;氣球留有空間,便不會因再灌一些空氣而爆炸;人說話留有空間,便不會因為“意外”出現而下不了台,因而可以從容轉身。

吃飯吃個半飽才有助於健康,飲酒飲到微醺才能體會到飲酒的快感。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留下一點空隙。留有餘地,才會有事後回旋的空間。就像兩車之間的安全距離,要留一點緩衝的餘地,才可以隨時調整自己,進退有據。

某項工作的難度很大,老板將此事交給了一位下屬,問他:“有沒有問題?”下屬拍著胸脯回答說:“沒問題,放心吧!”過了三天,沒有任何動靜。老板問他進度如何,他才老實說:“不如想象中那麼簡單!”雖然老板同意他繼續努力,但對他的拍胸脯已有些反感。

這就是把話說得太滿而給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把話說得太滿就像把杯子倒滿了水,再往裏滴就溢出來了;也像把氣球灌飽了氣,再灌就要爆炸了。當然,也有人話說得很滿,而且也做得到。不過凡事總有意外,使得事情產生變化,而這些意外並不是人能預料的,話不要說得太滿,就是為了容納這個“意外”!

如果你是個細心的人,你就會發現,很多人在麵對記者的詢問時,都偏愛用這些字眼,諸如:可能、盡量、或許、研究、考慮、評估、征詢各方意見等,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留一點兒空間好容納“意外”;否則一下子把話說死了,結果事與願違,那會很難看的。

我們在工作中更應該注意。上級交辦的事當然應接受,但不要說“保證沒問題”,應代以“應該沒問題,我全力以赴”之類的字眼。這是為了萬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後路,而這樣說事實上也無損你的誠意,反而更顯出你的謹慎,別人會因此更信賴你,即便事情沒做好,也不會責怪你!

當別人有求於你時,對別人的請托可以答應接受,但不要“保證”,應代以“我盡量,我試試看”的字眼。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如此,與人交惡,不要口出惡言,更不要說出“勢不兩立”、“老死不相往來”之類的話,不管誰對誰錯,最好是閉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攜手合作時還有“麵子”。對人不要太早下評斷,像“這個人完蛋了”、“這個人一輩子沒出息”之類屬於蓋棺定論的話最好不要說,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一輩子要走的路很長,誰都不能保證將來會是什麼樣。

說話不留餘地等於不留退路,要麼成功,要麼失敗的簡單邏輯已不適合複雜多變的社會。為此付出的代價有時是你無法承受的,與其與自己較勁兒,不如多用一些緩和語氣之類的說話方式。

用不確定的詞句一般都可以降低人們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人們因對你期望不高而能用諒解來代替不滿,有時他們還會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會全部抹煞你的成績;你若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他們往往喜出望外,這種增值的喜悅會給你帶來很多好處。因此凡事要留有餘地,不要把話講的太滿,要收放自如,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從而在適度和完美之間找到平衡。

與同事相處不要情緒化

凡事要三思而行,考慮任何問題,都要看到它的正麵和負麵,切忌片麵性和情緒化。有憂患意識,才是做人成熟的表現。

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觀念都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這種感情色彩帶有非常明顯的個性特征。人們之間的喜好有時候是無法相容的。但是在辦公室,這種情況一定要控製,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冷靜理智,千萬不要意氣用事。

有一位朋友,在工作中很負責,而且辦事也非常利索,工作能力也比較強,上司很欣賞他,並打算給他升職。但是他有個毛病,那就是情緒化特別濃,周圍的同事很不滿意。兩年過去了,這位朋友的職位還是依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位朋友在工作中表現出不滿情緒,認為自己能力強,沒有被提拔,而那些各方麵不如他的人在職務上卻超越了他。

凡是失敗都會有一定的原因。他失敗的原因在於和同事相處時,不斷地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甚至在公開場合頂撞上司,令其尊嚴當眾受損。作為上司不會提拔像這樣的下屬。

人在憤怒或是激動的時候容易產生偏激,對事物沒有正確的分析,看別人的短處多,長處少,這樣容易做出違背常規的事情。有的人一旦升了職,就會得意忘形,連自己姓什麼都忘記了,甚至還會翻臉不認人。這樣隻能降低自己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孤立自己。

在工作中,什麼樣的情況都可能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可能遇到,因此在處理工作和事務時,要學會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地把自己的情緒表露出來,以免傷害自己和得罪別人。不加控製地直接流露自己的喜怒哀樂,也顯示出自己本身膚淺、沒有城府。

劉玲是一家大型企業的高級職員,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文字水平,都處在單位的一流水平,上司對她的能力也是充分肯定的。平時,劉玲的熱情大方,率真自然,是比較受人歡迎的。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玲的率直和不加掩飾過於情緒化,這在職場中有時可是個大忌。前不久,單位提拔了一個無論是資曆,還是能力和業績都不如她的女同事。劉玲很生氣,平時上司就對這位女同事特別關照,什麼提職、加薪等好機會都會想著她,好事幾乎都讓她占盡了,眼看著處處不如自己的同事,一年之內竟然被“破格”提拔了三次,可自己的業績明明高出她好多,可上司好像視而不見,隻是一個勁地讓她好好工作,而好機會總沒她什麼事。

這次,劉玲真的惱了,她義憤填膺地跑到上司的辦公室去“質問”,並義正言詞的與上司“理論”起來,可上司那兒早已準備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盡管這樣上司還是被劉玲搞得非常狼狽。從那以後,劉玲的情緒一度受到影響,還因此倍受冷落,同事也不敢輕易同她說話了。劉玲很難受,又氣又急又窩火,自己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工作幹了一大堆,領導安排的工作也能高標準的完成,可為什麼總是費力不討好呢?看看那位女同事,也沒幹出什麼出色的成績,可人家不慌不忙的總是好事不斷。

經過分析,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劉玲犯了職場中的大忌,太情緒化了。碰到事情和問題很少多想幾個為什麼,隻憑著感覺和情緒辦事,隻想幹好工作,用業績說話,在為人處事上太缺乏技巧了,常常費力不討好。劉玲也想讓自己“老練”和“成熟”起來,然而一碰到讓人惱火的事情,她就是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盡管事後覺得不值,但當時就是不能冷靜下來。

現代人麵對工作的巨大壓力,都會有心煩氣躁的時候,都會遇到難以訴說的苦衷。這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想向人發泄胸中悶氣的願望。但是這種悶氣不能隨便發泄,如果不分場合任意發泄,那後果將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衝著同事出氣,即使同事理解你的心情,也會對你產生一定的看法。如果被上司知道,將有可能影響你升職加薪的機會。因為一個情緒化的員工難以與他人合作,這會直接影響公司的利益。一般情況下,上司不會用一個情緒化的員工去做管理工作。你要學會適當地控製自己的情緒,盡量少暴露自己的弱點。在情緒低落時,要找到緣由,想辦法解決,及時調整自己,使自己冷靜下來,理智地麵對遇到的困難。

善變的情緒會對你的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批評和抱怨,這時你一定要耐心,麵對來自同事或顧客的抱怨,你一定要耐心傾聽,冷靜對待,認真處理,不可意氣用事。如果處理不當,勢必造成雙方的不愉快,還有可能會使雙方的合作關係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