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經營關係就是經營事業——商場關係學(2 / 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在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一體化之後,這種觀念正被“雙贏”局麵所取代。人們開始認識到對於勝與敗的結局,不再是幾家歡樂幾家憂,取而代之的是通過有效的合作,雙方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麵的出現。

但是要想做到雙贏,要求各方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要遵守遊戲規則,否則,雙贏的局麵就不可能出現,最終吃虧的還是合作者自己。跨國公司戰略合作聯盟就是追求雙贏的有效方式。這種聯合是自發的、非強製的聯合,各方仍舊保持著本公司經營管理的獨立性和完全自主的經營權,彼此之間通過達成各種各樣的協議,結合成一個鬆散的聯合體。

1979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和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結成戰略合作聯盟,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跨國公司戰略合作聯盟。

據估計,通過產品開發、采購、供應和其他活動全球化,合作聯盟每年至少可以節省30億美元的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戰略合作聯盟的形成使企業之間在產品開發、科學研究、生產製造、產品銷售和售後服務等方麵,充分利用寶貴資源以達到戰略目標;在增加收益的同時減少風險。戰略聯盟具有協同性,能整合聯盟中分散的公司資源,將其凝聚成一股力量。

敢於承擔責任,分擔風險,使企業能夠把握伴有較大風險的機遇。與競爭對手結成聯盟,可以把競爭對手限定到它的地盤上,避免雙方投入大量資金展開兩敗俱傷的競爭。企業通過聯盟可獲得重要的市場情報,使營銷領域向縱向或橫向擴大,使自己與合作者能夠進入單方難以滲透的市場,有助於業績的增長。

由於許多聯盟形式不含有稀釋股權的投資,因而有助於保護股東的權益。一旦戰略聯盟管理有方,合作雙方將比單方自行發展具有更強的戰略靈活性,最終可以達到雙贏。

隨著技術發展的加速,各公司研究與開發資金日益緊縮,競爭對手之間可通過合作削減研究與開發成本,分攤風險並獲得相互支持,進而將協作的範圍從實驗室擴展到試製和銷售過程中。這將是利用較少資金保持技術優勢的一個主要途徑。

分工合作,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隨著技術變得日益複雜,在某些重大開發項目上,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單獨包攬所有事情。IBM、西門子和東芝這三家世界級電子公司做不到,甚至獲得巨額利潤的世界上最大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公司也做不到。

英國電腦公司ICL如果沒有與富士通公司進行合作,就不可能開發新一代的主機係統;摩托羅拉如果沒有東芝公司的分銷能力,也不可能打入日本的半導體市場。

生物製藥領域的葛蘭素公司與史克公司聯盟的重要原因,就是要達到新組建的葛蘭素史克集團三年內每年節省研發成本10億英鎊的目標,同時將在全球醫藥市場的份額提高到75%左右,從而實現企業資源一加一大於二的經濟效果。

惠普和擁有世界激光打印機70%市場的佳能公司的合作也很成功。佳能負責將墨噴在紙上的“機械部分”,惠普管軟件、微控製器、用戶調查和市場管理。雖然佳能和惠普在低價噴墨打印機市場上競爭激烈,但其合作還是堅持了下來。

企業間的相互信任和企業間存在相互信任的利益基礎,是競爭對手之間的協作前提。即如果合作研發不是出自根本需要,那麼合作可能失敗。因此,不信任也是致命的。因此有的公司甚至因為害怕競爭對手抄襲它的專有技術而拒絕申請專利,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同行業的企業之間不應有冤家路窄之感,而應友善相處,豁然大度。這好比兩位武德很高的拳師比武,一方麵要分出高低勝負,另一方麵又要互相學習和關心,勝者不傲,敗者不餒,相互間切磋技藝,共同提高。

俗話說得好,和氣生財。競爭對手在市場上應友善相處,豁然大度,切不可“暗箭”傷對手,也無須“同室操戈”。隻有同心協力才能求共同發展。

寶葫蘆牌熱水器召開新聞發布會,並給賀信燃氣熱水器廠廠長發去請柬。賀信燃氣熱水器廠廠長張曉強手拿請柬,思考再三。去不去呢?請柬送來了,人家使出了外交手段。賀信燃氣熱水器廠是這一帶燃氣熱水器生產企業的佼佼者,現在競爭對手堵到家門口,投石問路也好,投石示警也好,總之,要試探一下賀信燃氣熱水器廠的反應。應邀前往,必定要被邀請講話,講什麼好呢?說“某某快速熱水器總廠是熱水器行業的老大哥企業,寶葫蘆牌熱水器質量好,價格低,大家都買吧。”那自己的產品賣給誰呢?說“某某快速熱水器總廠的寶葫蘆牌不如我們廠的賀信牌,且我們的產品維修方便。”於情於理皆不通。

張廠長考慮再三,還是去了。並且當著商家和新聞記者,鄭重其事地為寶葫蘆牌熱水器唱了半個小時讚歌。結果賓主都滿意。

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企業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竭盡全力與對手競爭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在競爭中一定要運用正當手段,也就是說,隻能通過質量、價格、促銷等方式進行正大光明的市場競爭,一決雄雌,切不可用魚目混珠、造謠中傷、暗箭傷人等不正確手段損傷對手。

有的企業認為,競爭對手就相當於自己的敵手。在市場競爭中,誰都想勝不想敗,這與軍爭中的諸方極其相似。說市場競爭的各企業是敵對的,是因為它們在彼此競爭中帶有以下性質:一是保密性。裴鬆之在《三國誌·魏書》注解中指出:“兵,詭道也,軍事未發,不厭其密。”競爭企業在一定階段一定情況下,都有一定的保密性。二是偵探性。競爭企業間幾乎都在彼此刺探情報,以製定戰勝對方的策略。三是獲利性。競爭諸方無一不想勝利,都想獲取一定利潤,讓自己的產品占領市場。四是克“敵”性。假若市場不能全部容納下所有競爭企業時,任何企業都想保存自己而“滅掉”對方。即使市場能容納下競爭企業時,它們都想己強“敵”弱。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對外貿易中,若“同室操戈”,往往使他人得利。在對外經濟貿易中,同行若是不顧整體利益互相排擠,勢必兩敗俱傷,使外商從中取利。我國前幾年在外貿經營中,就曾出現過這類現象,同一種產品,不同的口岸,不同的廠家,為了賺取外彙,增加出口數量,競相壓低價格,結果使外商揀了便宜。

有一年蘇聯農業歉收,而美國農業豐收。於是,美國許多家糧食企業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發橫財,可是,蘇聯有關部門好似看透了美國方麵的企圖,穩坐釣魚台,絲毫不露聲色。

突然間,蘇聯商人出現在美國,分別向有關企業訂購小麥,而美國每一家公司都認為是自己單獨與蘇聯做生意,就迅速大量拋售。不到五個星期,蘇聯共向美國有關公司購買了1700萬噸小麥,相當於美國一年糧食出口總量的45%。

起初,美國各公司之間都是獨占生意,對其他公司嚴格保密,等到蘇聯購完小麥,各公司才發現上當受騙了,蘇聯不是與個別公司少量的購買,而是大數量的購買。這一次,美國各公司吃盡了以同行為冤家的苦頭。

在社會經濟大潮的簇擁下,市場形勢是瞬息萬變的,它就像一根平衡木,沒準倒向哪一邊。麵對複雜多變的市場形勢,一個有長遠目標的企業家,在別人擠滿熱門的商道上,不必因為自己受創而懷恨在心。企業家應放長線釣大魚,有自己獨特的規劃,不可以一時勝負論英雄,更不可以一時失利而遷怒於競爭對手。這才是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應具備的風範。

充分重視人際關係

擁有廣泛的人際關係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資源,人際關係就是人脈。它不僅是日常生活的潤滑劑,也是事業成功的催化劑。獨木難成林,沒有朋友,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人注定很難成功。

你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對你說讓客戶和合作夥伴成為盟友的努力最終是毫無價值的。請你不要被這些反麵意見所阻撓或動搖,認為維持和鞏固關係毫無用處,這種說法其實是無能的表現,純粹是種托辭。說這話的人從不爭取與人建立和諧的最佳關係,而且對其合作夥伴的特點和優點一無所知。歸根結底,持此觀點的人就是不受人歡迎的家夥,在他們看來,合作和交往中的舉止有禮、和善可親是毫無意義的。

某次會議中間休息時,幾家公司的銷售人員說起言談舉止對於贏得客戶的重要性。其中的一位打斷了同行們的話:“照我看,對客戶們客氣、跟他們套近乎是一點兒用也沒有。反正我的客戶們素質糟透了。我經常得在電話裏衝他們吼叫,因為他們實在叫人生氣。不過,到第二天我當然得向他們道個歉。”

這個例子說明,認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對經商毫無意義的人本身是個失敗者,認為這種特別的努力沒有用處的人本身就沒有進行這種積極的嚐試。

有些人不重視人際關係是因為缺乏遠慮。他們隻關心第二天結果如何,而不考慮如何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獲取成功的能力,以及如何能使自己長期地在有利的環境中工作。

有長遠眼光的人,才會注意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目光短淺的人必然會忽視“特殊關係”所能帶給他們的好處。他們從未想到,與在急於求成的談判中節節讓步、提供低廉的報價相比,如果把這筆損失的差額早些投資在維持和鞏固良好關係上,結果可能更為經濟劃算。他們沒有認識到,雖然前者使他們更容易敲定眼前的一份合同,但後者卻為他們奠定了基石,令他們在日後的更多份合同中,在價格上不必大舉“割肉”。因此,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還包含了進行戰略性的長遠考慮和行動的能力。

麵對市場,行業中價格戰愈是硝煙彌漫,人際關係的作用和意義就愈重要。激烈的價格競爭通常會使客戶舉棋不定。所有供貨商的條件幾乎一致無二、難分上下。最終,你的客戶所做的選擇隻能取決於雙方關係的優劣程度。在很多時候,高質量的和諧關係免去你在價格戰中亦步亦趨的辛苦。即使你必須為客戶提供優惠的價格,也不會達到像你的競爭對手那般的“出血”程度。“特殊關係”會為你在談判中留有更大回旋餘地。一位尊敬你、對你有好感的客戶在價格談判中也會公平對待你。他不會咄咄逼人,利用談判機會顯示他的生意手腕。

對他來說,重要的不光是價格,還有他跟你的交情。他看得到與你合作會給他帶來哪些共同利益。他會給你機會用其他論據來說服他,例如:憑借你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上的優勢。當然,沒有一種措施或方法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依靠人際關係當然不一定時時有效、事事有效。個別時候努力而不見效當然是可能出現的,但這隻會是極少數。你隻需記住,你可以憑借關係智商愉悅絕大多數的客戶和合作夥伴,給絕大多數的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並贏得他們的友誼。這已是值得高興的成績了。因此,你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爭取朋友和同盟的努力。

即使對方偶爾讓你失望一回,比如說,談判沒有預期的成功,你也要堅持把他當“特殊人物”來對待。別隻是在閑來無事或萬事太平時才想起向他表示尊重,無論何時你都應敬重他、關照他。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你會不時碰到些“讓人受不了”的人。他們態度生硬、毫無顧忌,說話從不顧及禮節,顯然對文明體麵的舉止毫無概念。他們得寸進尺,隻會惹人氣惱,而你就算竭盡全力也無法改善相互間的關係。

這種人的負麵影響糟糕透頂。他們會大大破壞你的情緒,就像一個吞噬你所有積極意念的“黑洞”。他們使你忘記你的工作和生活圈子中還有許多討人喜歡的夥伴。請不要因幾個害群之馬的存在就心灰意冷。一般說來,如此舉止的人畢竟寥寥無幾。你應常記於心的不是個別人的狂妄自大、缺乏教養或肆無忌憚,而是大多數令人愉悅的、規矩友善的客戶和夥伴。

和氣生財

堅持“和氣生財”就能實現互利共贏。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市場經濟關係格局。

和為貴、合則全,這是自然的法則,人與人之間更應該如此。聖賢的思想就是依據這些原則形成的,人與人的合作也是根據這些原則而建立起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然而,人們在相互交往時常常走向它的反麵。關係鬧翻、翻臉不和時,合作的關係便破壞了,彼此都把對方視為仇敵,並把對方說得一無是處、一錢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