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經營關係就是經營事業——商場關係學(3 / 3)

天下紛爭大亂,和為貴的想法丟了,合則全的做法就成了累贅。強者稱雄,各拉一班人馬,各立一個旗號,道德標準不統一,是非曲直各執一端,各家學派也都以一孔之見而沾沾自喜,抨擊對方。

例如說,耳能聽、眼能看、嘴能吃、鼻子能聞、皮膚能感覺、手能靈巧地做事、腳可以至千裏,都有各自獨具的功能,不能彼此廢棄,也不可相互代替,就像萬空眾技、各有長處,因而各有自己的用途。雖然如此,但都隻是一技之長,不能全麵。

獨木不成林,人與人鬧翻,否定他人,自己就會孤掌難鳴。所以,必須盡快另找合作者。強者稱雄,天下紛爭,社會的和諧平衡打破了,強者就是在削弱自己。所以,了解和為貴、合則全的人,爭而不離,爭而和合,因而強者更強,吵而更親,心心相交,不打不相識,事業更繁榮。

和氣生財,“和為貴”,商場上很忌諱結成仇敵、長期對抗。但是在某種利益的驅使下,商場上很容易爭執不下,甚至爭鬥不休。或者因為一筆生意受到傷害,從而耿耿於懷。但是,無論如何,都沒有反目成仇、結成死敵的必要。

在商界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朋友。”今天可能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爭吵,或者為爭一筆生意搞得兩敗俱傷;然而,說不定明天就攜手,有可能共占市場,互相得利。

凡是有經驗、有涵養的老板總是在談判時麵帶微笑,永遠擺出一副坦誠的樣子,即使談判不成,還是把手伸給對方,笑著說:“但願下次合作愉快!”

因為,商場上樹敵太多是經營的大忌,尤其是當仇家聯合起來對付你,或在暗中算計你時,你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應付。況且,做生意的主要精力應集中於如何開拓市場、如何調動資金、如何做廣告宣傳等方麵,如果老是用在對別人如何暗算與報複,難免會顧此失彼。中國有句老話:生意不成仁義在。

廣結人緣是事業成功的關鍵,也是創業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八麵玲瓏,自然財源廣進。但從商人的勢利眼光看去,並非每一個人都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去交結,連孔子也教人“無友不如己者”,但一般來說,創業者盡量不去得罪人,在無傷大雅、無大損失的情況之下,不妨處處與人為善、慷慨大方,但要花心思去栽培則不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記住商人的要義在於和氣生財。市場競爭激烈,就看我們的商人各顯其能,但絕對不可用“要道”征服市場。賺錢要走正道,要讓我們的資本變得更潔白!

防人之心不可無

人多當然好辦事,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不過,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尋到合適並且可靠的合夥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選人不當,你做生意時就有可能被弄得雞犬不寧。

在有些情況下,做生意如果準備采取合夥經營方式,那麼一定要注意選好合夥人。因為一旦決定采取合夥方式,那麼公司之內就會多一兩個負責人。

一個好漢三個幫。尋找合夥人應本著“互補”的原則,即每一個合夥人不論是在專業知識上,還是在資金及個人性格方麵,都應該有其長處和優點,若能夠相互配合,管理上就可以進行合理的分工,不同專長的人各負其責,就可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提高公司的效率。當然,這裏所說的“互補”必須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在創業伊始,沒有可靠做基礎的“互補”是毫無意義的。如果合夥人來曆不明,身份和背景都令人懷疑,那你在合夥做生意時,就絕對要小心留意。

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雖說合夥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但“利”字當頭,誰能保證對方不會財迷心竅而中飽私囊,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賣公司的利益?如果某一不良合夥人是負責管理公司的財務,萬一他把公司的銀行戶頭結存通通提走,所有合夥人的血汗資本與贏利就會化為烏有。生意的運作驟然間擱淺了,公司能否生存下去也隻好聽天由命了。

有的人很有野心,不想長期與別人同分一杯羹。有朝一日準備另起爐灶,重打鑼另開張,原有的客戶就可能成為該不良合夥人新公司的主要財路。當這些基本客戶被攬走之後,生意便難以繼續維持下去,即使勉強能應付也可能一落千丈,再也無法恢複當初的“元氣”了。

不良合夥人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還有可能通過做假單、偷工減料、虧空公款、吃回扣等方式,幹一些損公肥私的勾當。假如他隻是個股資最小的合夥人,但在采取上述不良行動後,其利益所得很可能反而是所有合夥人中拿得最多的人。因此,與人合夥做生意,真可謂是步步驚險。所以,生意人開始最好是獨自創業,如果不具備獨自創業的條件,那麼在尋找生意上的合作夥伴時,一定要格外用心。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好朋友可能是你生意上最佳的合作夥伴。因為朋友之間本來已經有相當時間的認識和了解,對彼此的人格、個性、能力等都有相當的掌握。甚至相互之間可能合作做過不少的事。不過,在商場上出賣朋友的人也為數不少,也並不能對朋友合夥人絲毫不加提防。

行家經驗豐富,是合作的好對象。過去生意上的同行,有時也可以聯起手來做生意,由於大家均有一定的行業經驗,出現欺詐、搗鬼的情況比較少見。

做事應抱著長遠的眼光考慮。選好合夥人不僅是合夥做生意的第一步,在以後的合夥做生意當中,還要隨時提防合夥人之間的內訌,即發生“窩裏鬥”。

中國曆史上曾經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當時在洪秀全的領導下,占據了大半個中國,勢力強盛不可阻擋,令清廷舉朝震驚。但是洪秀全在占據並定都南京後,完全喪失了當初的鬥誌,整天躲在“宮裏”吃喝玩樂,手下的東王楊秀清和北王韋昌輝更是水火不相容,最後導致自相殘殺、同室操戈,還逼走了翼王石達開,“天國”從此土崩瓦解。

上麵的例子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合夥做生意時,每一個合夥人都有權而且應該在公平民主的情況下,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不過人多嘴雜,有時難以形成統一的決策,即使勉強通過一個決議,也僅僅是一各個合夥人不同意見的折衷方案而已。當某位合夥人的提議被否決,其心裏總會不那麼舒服,各合夥人之間心懷鬼胎,彼此間的磨擦此起彼伏。最明顯的是,假若合夥人之間所費的心思和精神不是用來琢磨賺錢,而是用以盯死某個合夥人,處處跟其他合夥人針鋒相對,時加防範。各合夥人的主要精力整天花在“窩裏鬥”的內訌上,公司的生意就沒有辦法做下去。

俗話說:“先小人,後君子”、“親姐妹明算賬”,合夥公司的存在,主要是建立在各合夥人的口頭或書麵協議上。為了日後合夥人之間減少不必要的糾紛與麻煩,合夥協議最好以白紙黑字的形式寫好,並進行法律公證,如遇到業務、利潤分配等問題上的重大分歧,合夥協議是唯一可以遵循的根本大法。

大家在一起就是一種緣分。合夥做生意就和談戀愛一樣,既不可能沒有爭執,也不會一帆風順,更不會天天過年,隻要各合夥人都時刻牢記要寬容對方、體諒對方,知道怎麼樣去修補彼此間的矛盾、怎樣去彌補工作上的失誤,這才是最重要的。再說,既然哥兒幾個有緣在一起合作,總歸是一種緣分,“和氣生財”嘛,最好還是大家齊心協力賺大錢。

當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如果出現嚴重的分歧,各合夥人實在無法繼續合作下去,那就好合好散,若是勉強維持合作關係,不僅對公司效益沒有幫助,還可能加深甚至激化各合夥人之間的矛盾,到那時就會形成無法收拾的局麵。

惡性競爭,害人害己

生意場有這樣一個恒常的規則:隻要是有利可圖的交易,你賺一百,別人賺一千,對於你來講也是成功的。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你不讓別人賺一千,你自己連那一百也賺不到。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嫉妒之心,是人之常情,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有這種嫉妒之心,而生意人的嫉妒尤其嚴重,在生意人中間,經常存在一種敏感、微妙的情緒,人們表麵上親親熱熱,假如你的生意經營得不怎麼樣,大家還可以相安無事,但是如果你比其他人強些,這些人就有可能在背後聯手,把你搞垮。即使是你的朋友、合夥人,有時也會被這種嫉妒心理衝昏頭腦。在日常的交談中,“我知道某公司有麻煩”這類的話總是比“我聽說某公司生意很旺”的話多得多,幸災樂禍的話總比唱讚歌入耳。對於這些嫉妒,生意人要小心對待才好。

俗話說得好,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當嫉妒進入競爭領域的時候會變得極其有害,其危險之處是它使我們隻想到自己好,但這種好不是通過搞好自己的生意,而是通過搞垮我們的對手。老是希望別人倒黴的人,在做生意上一定不是個有進取心的人,很難取得更大的成功。別人垮掉了,除了滿足了你自己的自私欲望外,實際上你沒有得到任何收益。你不妨忘掉你的競爭對手是一個人,而把他當做一個統計數字吧,如營業利潤、財富積累等,這是一個你要超越的數字。數字比人更具體、更簡單,以數字為目標隻會激起你的鬥誌,而不會滋長你的嫉妒。如果你不能在規模和分量上戰勝他,那就在質量和用途上擊敗他吧,那也隻是你所要超越的簡單數字。故此,生意人要想維持一定幅度的價格和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對手搏殺不是明智之舉,反而應聯合在一起,在價格、範圍等方麵達成一定的默契,才能共享其利,共存共榮,皆大歡喜。不爭而爭、不戰而勝才是企業的至高境界。

趙襄主向王子期學習駕車的技術。學習期滿,兩人一起比賽駕車。趙襄主換了三次馬,可每一次都落在後麵。趙襄主不高興地說:“你既然教我駕車,為什麼不把技術完全教給我呢?”王子期說:“我已經把技術完全教給你了呀。”趙襄主問:“既然如此,你我就應該不相上下。可是,為什麼我總是比不過你呢?”王子期說:“這是你的競爭意識造成的。在比賽的過程中,有時候你在我後麵,有時候你在我前麵,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你的注意力不在如何駕車上,而是在競爭對手身上。當你在我前麵時,你害怕我趕上你。當你在我後麵時,你又害怕趕不上我。如此一來,你怎麼能夠專心致誌地指揮馬呢?”趙襄主懊惱地說:“我的確有這樣的恐懼,因為我害怕不能贏得比賽。難道,你要我放棄競爭意識嗎?當我放棄競爭意識之後,怎麼能夠贏得比賽呢?”王子期說:“比賽的目的不是為了競爭,而是對你能否專心致誌的考驗。當你專心駕車的時候,你的注意力在馬身上。你會挑選最好的馬,會給馬提供最好的幫助。這時候,你的眼裏隻有馬的奔跑,隻在意自己能否讓馬跑得更快,你與馬配合默契,甚至已經與馬合二為一,這樣就能夠讓你的駕車技術發揮到極致。”

這個故事說明,你可以超越別人,別人同樣也可以超越你,惡性競爭是沒有用處的。唯有能夠不斷超越自己的企業才能永葆活力,達至不戰而勝。

如果絞盡腦汁相互拚殺,最後隻能是兩敗俱傷。惡性競爭是一種愚鈍的無聊遊戲,真正有智慧的企業隻關注自己的創造力。

曾有兩間門對門的雜貨店,店主為了招攬顧客,相互展開了一場壓價大戰,把自家商店的商品價格一降再降,鬥到興起,最後竟降到低於進貨價格。結果自然是雙雙關門大吉,真正“停戰”了。而顧客呢,開始時還挺踴躍的,經再三減價後,反而駐足不前,門庭日漸冷落。原來,連續的降價,反使顧客以為他們的商品是劣質冒牌貨!

如果你在競爭中能做到以下幾點,你的生意一定比對手興旺。

(1)有錢大家賺。顧客在你的店或廠裏沒有買到想要的商品時,你能夠把他介紹到自己的競爭對手那裏去。

(2)助人就是助己。對手的經營發生危機時,你能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不應該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3)做宣傳廣告時,抬高自己但不要故意貶低對手。

(4)互相學習,共同發展。同行前來參觀時,熱情接待,任其觀看、詢問。

(5)和競爭對手保持融洽的關係,經常上門探訪,交流各種經營和商品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