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鬥煥離開寺廟時,住持又送了他一句話:“性定菜根香,心安茅屋穩。隻要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全鬥煥若有所悟,再三致謝,方才離去。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你現在感覺到吃什麼都不香了,看美的景致都不激動了,住大房子,坐好車,都沒有幸福感了,一定是你變了,變得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了。”生活中,似乎並沒有多少人認識到自己這個變化,他或她一直試圖著消滅遮擋了陽光的雲層,但結果反而令自己更煩惱更鬱悶!

擁有一顆平常心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它不僅會給予你一份瀟灑和洞穿世事的眼睛,同時也會使你擁有坦然充實的人生。諸葛亮說:“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倘有一天,我們能真正淡然地麵對人生,保持心靈寧靜,我們就找到了上升到雲層之上的途徑,就會看到雲層上的天空是那樣的碧藍。

擁抱自己的敵人

2010年8月的一天,美國拉斯維加斯一個拳擊場內人聲鼎沸,熱鬧異常,因為這裏將有一場非常精彩的拳擊賽決賽。

隨著比賽哨聲響起,拳擊台下走上來兩位選手。前麵的叫泰迪,笑容滿麵,不停地抱拳向全場觀眾致意。後麵的那位叫瓊斯,耷拉著腦袋,顯然他還沒有從上一場輸給泰迪的那場比賽中走出來,因為上一場比賽,瓊斯輸得很難堪。然而,瓊斯一上拳擊台,他就又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虎視眈眈地瞪著泰迪,他對全場熱情的觀眾不理不睬,甚至連最起碼的抱拳問候都沒有。

比賽前,泰迪上前一步,張開雙臂欲與瓊斯來個擁抱,當然,這也是比賽的禮儀。但,瓊斯拒絕了,他就那樣瞪著血紅的眼睛看著泰迪,隻等裁判的哨聲……

對於瓊斯的無禮,泰迪聳聳肩,寬容地報以一笑。

終於,裁判的哨聲響了,瓊斯立刻像一頭猛虎向泰迪撲去,並且招招奪命,欲至泰迪於死地。此時,不隻泰迪,就連場下的觀眾也明白,瓊斯這是在複仇,是在發泄,而不是在進行高質量的比賽。於是,所有人都在為泰迪捏一把汗,同時也在高聲地支持著泰迪——泰迪,加油!泰迪,加油!

第一局,泰迪顯得很被動,有幾次還差點被瓊斯擊到台下;第二局,泰迪似乎適應了瓊斯的氣勢,但依舊隻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第三局,瓊斯盡管依舊在強攻,但他的攻勢已經沒有了開場時的強勁。又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人們終於看到了真正的泰迪——泰迪瞅準機會,一記穩健的左勾拳將瓊斯擊倒在地……

比賽以泰迪的勝利告終,這正是眾望所歸的結果。然而,就在全場的觀眾準備為泰迪歡呼時,隻見泰迪緩步走向瓊斯,並再次向瓊斯張開雙臂……

台下觀眾在經曆了短暫的沉默後,振聾發聵的歡呼聲再次響起,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高,因為人們看到,瓊斯這次沒有拒絕泰迪的擁抱。

記不清是誰說過,能當眾擁抱敵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愛敵人的人高出許多。西德尼·史密斯也說,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是的,麵對瓊斯的無理,泰迪選擇了寬容;麵對瓊斯的凶狠,泰迪選擇了化解;麵對瓊斯的失敗,泰迪同樣又一次選擇了擁抱。於是,在這場勝負難料的比賽中,泰迪贏了。

其實,在這場對決中,泰迪贏的何止是比賽,他還贏得了對手和觀眾的心。

用真誠和熱情經營人生

蓋茨和鮑爾默是在學校觀看《雨中情》和《發條橙子》兩部電影時認識的,那時,兩人還都是哈佛大學二年級的學生。電影放完後,他們進行了短暫的互動,第一次交流,鮑爾默就這樣評價蓋茨:“這家夥不尋常,真誠而熱情!”

蓋茨創建微軟之初,特別希望鮑爾默能過來幫他。一天,蓋茨給鮑爾默打電話,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鮑爾默一接到電話,就滔滔不絕地講自己離開學校後,去寶潔,然後又去斯坦福讀研究生的故事,並表示自己對目前的境況非常滿意。聽了這些,比爾蓋茨猶豫了,他實在不意思將請鮑爾默加盟微軟的事說出口,但他還是熱情地與鮑爾默寒暄,並真誠地關心他,祝福他……

過了一會兒,鮑爾默忽然想起了什麼——憑自己對比爾蓋茨的了解,他覺得比爾蓋茨剛才打電話來,不會是僅僅為了問他過得怎麼樣,他一定有事。電話回過去,鮑爾默直接問蓋茨:“你們公司暑假是否要人?”就這樣,一窮二白的比爾蓋茨憑借對未來的熱情,打動了微軟現任總裁鮑爾默。

其實,比爾蓋茨不僅對未來充滿著熱情,對朋友也是非常真誠的。對於這一點,現年38歲的微軟全球副總裁張亞勤似乎更有發言權。

2003年11月底,張亞勤去雷德蒙市與比爾蓋茨會麵,蓋茨對他說:“手機會成為移動技術很重要的平台,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很多人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終端,不是個人電腦而是手機,所以,我要你來做這件事。”

2004年1月,張亞勤回到微軟總部,出任微軟全球副總裁,負責微軟移動通信以及崁入式係統在全球的業務。

按照微軟的“導師製文化”,回到總部,張亞勤就要找一個導師。於是,張亞勤找到蓋茨,試探著說想請他做自己的導師,沒想到,比爾蓋茨竟一口答應了下來。更讓張亞勤感動的是,即使平時在電梯裏碰到比爾蓋茨,蓋茨也會叫上自己去辦公室聊聊。在這種暢所欲言的交流中,讓張亞勤收獲頗豐。

“剛從中國調去的那段時間,難免會與總部的那些高管們發生一些摩擦,”張亞勤說,“而每次,蓋茨總是能夠在第一時間,通過郵件的方式與我們進行溝通,將矛盾消弭於萌芽。”

還有一件事,讓張亞勤深深體會到了“蓋茨對朋友的真誠”。按照公司規定,全球副總裁以上的高管都要配一名技術助理。那天,張亞勤剛到班上,比爾蓋茨就向他推薦一個曾給他自己做過助理的人。後來,由於那個助理和張亞勤負責的移動通信以及崁入式係統關聯不大,張亞勤還是婉拒了比爾蓋茨,結果,比爾蓋茨又寫了3頁郵件再次向他推薦……

比爾蓋茨就是這樣,對公司做過貢獻的人,他都很珍惜:凡是他看中的人,他都盡力去推薦;凡是有恩於他的人,他也會念此情義,即使有些人可能不一定很有能力,他也會不遺餘力地去幫助他們。

有人說,蓋茨的成功緣於他的天才,也有人說,蓋茨的成功是因為他具有常人無法比擬的遠見卓識。“其實”,蓋茨說,“(我)用30年創立了微軟,用創新的‘技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改變了世界。說到底,這一切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就是我一直以來是在用對未來的熱情和對團隊的真誠來經營著微軟。因為有了對未來的熱情,才會有微軟不斷進取的動力,有了對員工的真誠,我們團隊才會凝聚成一股繩。”

其實,經營公司如此,經營人生又何嚐不是呢。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而熱情,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是一切的原動力!有了偉大的熱情,才有偉大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