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季節的眼睛
早春的一個上午,我帶女兒去郊外踏青。煦風徐徐,晴空萬裏。小河邊的柳枝軟了,柔柔地垂掛著,飄逸著,柳條上才舒展開的黃綠的葉芽好鮮嫩。我招呼女兒來看。女兒說,這一定是春天的眼睛了。“春天的眼睛!”我的心頭一震,春天的眼睛好清澈,好純真啊!
鳥也是那時陡然出現在我們視野裏的。一整個冬天,除了幾隻饑餓的麻雀和令人討厭的烏鴉外,很少見到其他鳥。而這時候,所有的鳥突然間都冒了出來。它們一個個邁著歡快的步伐,沉湎在春風裏,幾隻,幾十隻地蹦蹦跳跳在樹枝上,錯落有致,就像畫出了一個五線譜,演奏著春天的大合唱。
不知什麼時候,七八個小學生模樣的孩子出現在不遠處的草坪上。他們一個個手拉著手,一邊做著遊戲一邊開心地唱著歌:春天在哪裏啊,春天在哪裏,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裏……欣賞著美麗的春色,再看看眼前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我忍不住了,就用手裏的相機,記錄下這早春的時刻。
冷不丁地,一個小男孩跑到我麵前:“叔叔,您能不能給我們拍個合影?”看著他臉上葉芽般的期待,我不由點了點頭:“好啊。你們排好隊,我這就給你們拍。”正說著,一個稍大一點的女孩走了過來,她將那個小男孩拉到一邊,輕輕說了幾句什麼,隨後,就見那個男孩皺了一下眉頭,回頭看了一眼女兒,然後跑到他的夥伴中,與一個小姑娘耳語了一會,之後,他徑直走到女兒的麵前,以商量的口氣問女兒:“姐姐,能不能借你的墨鏡用一下?”女兒猶豫一下,但還是將眼鏡摘下來交給了那個小男孩。於是,那幫孩子就排成一隊,手拉著手,整齊劃一地站在一棵嘰嘰喳喳的大樹前……
拍照的時候,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站在中間戴著女兒墨鏡的小女孩。小女孩紮著一雙羊角辮,上身穿一件黃色蝙蝠衫,下身是一條紫色格子迷你裙,再配上女兒的墨鏡,雖然稍稍大了一點,但看上去真的很時尚,很漂亮。我不禁為這幾個孩子的創意感到驚訝!
當我為這些孩子拍完照,並將照片交給他們後,孩子們禮貌地向我致謝,然後又手拉著手,像一群鳥兒唱著歌飛向別處……
然而,就在那個女孩從臉上摘下墨鏡的瞬間,我忽然發現,那個漂亮的小女孩竟是個盲人。她是個殘疾孩子。我忽然間明白了他們借用女兒墨鏡的原因,是為了她,也和他們一樣,在這如畫的春天裏留下美好的畫片啊!
春天在哪裏啊,春天在哪裏,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裏……
不要以為別人比你傻
那天與幾個朋友聚會,忽然想起久未謀麵的小A。我問做東的朋友,怎麼沒叫小A來。朋友反問我,為什麼要叫他來呢?我們聚會了那麼多次,他請過我們幾次?這倒把我問住了。想想也是,每次朋友聚會,小A是有請必到,而他卻從未請過我們一次。
有一次,我有一篇文章在省裏拿了二等獎,獎金是1000元。哥幾個就鬧著要我請客,這事自然是不好意思拒絕的。那天因為要趕一篇約稿,我就讓小A幫我安排一下。沒想到,小A竟在一家大酒店要了一個包間。那天,我隻帶了800元現金,本以為能打住的,因為我們平時聚會也就五百來塊錢。結果,10個人吃了1200多元。好在那晚我隨身帶著信用卡,否則,我還真的沒法下台了。當時,我沒有說什麼,但事後想起來,說老實話,我心裏還是有點不舒服的。
曾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就任受聘一個新職,職位雖然很高,但那卻是一個他不是太了解的行業。對方開的月薪是十幾萬台幣,那人卻主動減為九萬九。有人罵他笨,他回答說:“我如果拿十幾萬的月薪,就要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業績,一沒做好,上麵不說,我自己也要走人。我自動減價,正是向上麵反應我的謙虛和客氣。如果沒有做好,情況不會那麼嚴重,如果做得好,月薪自然會回到那個水準,所以,從長遠來看,我自動減薪是劃得來的。”
其實,在生活中像小A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頭腦中似乎都有這樣的一種思想在作怪——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殊不知,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在你損害了別人利益的同時,也損害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即使這種形象不會影響到你的事業,但它會影響到別人對你的評價。試想,當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的時候,你的口碑會好到哪去呢?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一個人如果臉都沒有了,那在社會上又何以立足?
老子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說的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可歎的是,現代社會充斥著這種現象:生意一次做完,人際關係一次用盡。這種人看起來很聰明,事實上是在自絕後路。
九萬九多?還是十幾萬多?我想這個道理,大家還是能掰得清的吧。
我想說的是,當你與人交往時,當你在心裏盤算那個小九九時,別忘了:不要以為別人比你傻!
十、受了折射的陽光
“笨人”,更容易成功
張怡下崗後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孩子眼看著就大了,往後用錢的地方也會很多。於是,她就與老公商量,我們去街上開個店吧。老公開始有點不放心,但看到張怡信心滿滿的樣子,還是狠狠心,拿出家裏全部的積蓄,然後又與親戚朋友借了一些,幫張怡在步行街開了一家皮鞋店。
步行街是縣城最繁華的街道,張怡進的鞋子款式豐富,質量也好,按理說,她的生意應該會不錯的。可做了一段時間後,她才發現,那條街上的鞋店實在是太多了,同質化現象嚴重,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店裏的生意也一直是平平淡淡。
那天,她正在店裏想著心思,進來兩個人,抬頭,其中一個竟是初中時的同學。一陣寒暄後,那同學說,今天為了買一雙鞋,真是辛苦,一次次的脫鞋,又煩又累。沒想到跑了這麼多地方,還就你這裏款式多。後來,那位同學也許真的是累了,她也沒怎麼細挑,隨手拿起一雙試了一下,感覺合適,就付了錢。可就在那同學走到門口的時候,她分明聽到同學的那個同伴低聲對同學說:“她家鞋子款式多,質量也不錯,就是價格不便宜。”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送走同學後,她仔細回味著剛才同學和她同伴的話,她想,我的品種多,質量好,說明我有競爭資本,如果我再在價格和服務上下點功夫,比如將價格降到最低,真心讓利與顧客,將地上鋪成地毯,然後免費為顧客擦鞋,那樣顧客進門就可以脫下鞋子放鬆了,那效果是不是會更好呢?
想到做到。第二天,張怡就去裝飾市場精心挑選了一款高檔地毯,然後又請人幫她在店裏鋪上……一切就緒,她在門口貼出一個告示:全場低價傾銷,並免費為顧客擦鞋。
告示貼出後,同行們竊竊私語,想來也沒有什麼好聽的話。後來更有許多朋友聽說後,包括她的老公也譏笑她:“你笨啊?明明可以賣高價,賺大錢,你卻硬要做那些不賺錢的買賣,還免費為顧客擦鞋。找人擦鞋,你不花錢啊?”她笑笑,說,我這笨人的想法也許就管用呢,你們就等著瞧好吧。
剛開始幾天,人們將信將疑,甚至有人嘀咕,免費擦鞋?天下哪有這等好事?這羊毛指定還要出在羊身上。但當其中一位女士進來仔細看了鞋子的質量,然後又以超低價成交後,他們終於發現,張怡的承諾是真實的,沒有一點一般商家的故弄玄虛。第二天,那位女士就又帶了一位朋友來買了一雙。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後來是越來越多的顧客莫名而來買鞋。顧客買完鞋後,都說,來你店裏,是既感覺隨意又感覺親切,甚至還開玩笑說,買鞋時還免費人擦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