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他在董事會上向董事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計劃在企業內推行雷士專賣店。”沒想到,他的提議一經提出就遭到董事們的全票否決:我們公司成立才幾年,產品連一個牆麵都掛不滿,怎麼開專賣店?可是,吳長江就是個倔脾氣,他認準的理九頭牛也別想將他拉回來。他不顧董事們的反對,義無反顧地著手專賣店的推廣。2007年7月,第一家專賣店在沈陽開張了。說是專賣,其實也就是在店門上掛一個牌子,店裏劃出一個雷士專櫃。如果店家願意,他寧願倒貼錢給店家。一年後,專賣店有了20多家,2005年達到了800多家。事實證明,吳長江的決策是正確的。2003年,產值是3個億,僅僅過了一年,也就是2004年產值猛增至6個億。
隨著專賣店的不斷發展,公司的產值更是以成倍的幾何數級攀升。但在這同時,公司總部管理出現了顧此失彼的問題。為此,吳長江又召開董事會,會上,他說,總公司管不過來,我們何不將權力下放到地方經銷商,每省設立一個運營中心,由當地最好的經銷商來經營……這無疑是將企業的生殺大權交給經銷商,大家自然又是無法理解。
麵對眾人的質疑,吳長江耐著性子向大家解釋。他說,如果給予經銷商充分的信任,又能幫其賺錢,經銷商豈有不維護自己市場的道理?即便有人膽敢造反,產品掌握在廠家手裏,到時直接“斷奶”就是了!
沒過一年,雷士就做到了將近20億的銷售額,成了業內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也就在那年,雷士在惠州建立了工業園區,並在山東、重慶斥資數億元,打造了華北、西南地區最大的照明基地。
2007年8月1日,雷士與GE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從此,雷士走向了國際市場,同時也實現了吳長江當年許下的爭做世界品牌,做行業第一的夙願。
後來有人問吳長江何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吳長江說:“在我的人生字典裏隻有第一,沒有第二。當然,我不是說一定要求自己做到第一,而是說爭取第一這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要有永爭第一的精神狀態,才會不斷進步,才會達到事業的高峰!”
永不服輸的女人
她在接受他橄欖枝的時候,他還隻是上海戲劇學院的一個窮教書匠——除了一肚子學問,幾乎不名一文。
本來婚後的日子就很艱苦,可就在他們有了女兒那一年,他又因文革時曾在上海市委寫作組做過寫手(當時寫作組的頭頭是與“四人幫”有關的反動人物朱永嘉),被扣上了“文革餘孽”的帽子,而不得不辭職。偏偏這時,他又患上了肝炎。由於經濟上的壓力,一家三口連出租屋都住不起了。於是,她隻好厚著臉皮將他帶到父母家裏住,然後又說服父母,在天井裏為他搭了一個小書房,便於他安心寫作。一切安排妥當,她告別家人,隻身去了深圳打工。
那年,她38歲。
上世紀80年代,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中年女人隻身去深圳打工,其艱辛可想而知。在找工作的那段時間,為了省錢,她一天隻吃三個饅頭,沒地方住,就去車站候車室過夜。後來有一次,她在去開發區找工作的路上,竟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冰冷的無蓋窨井裏。“如果不是被早起的清潔工發現,我非凍死在窨井裏不可。”她說。
出院那天,醫生勸她好好休養一段時間。她下意識地點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她知道,她是不能回去的,因為家裏還有四張嘴在等著她的米下鍋呢!
後來,她終於在一家棉紡廠找了一份工作。在棉紡廠,她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然後再將工資的大半寄回家。因為有了她的工資,家裏的生活有了保障,他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製,更令她開心的是,在此期間,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並一炮打響,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
本以為從此可以走出苦海了,可高興勁還沒有過,她就收到了一紙來自上海的離婚協議書。直到這時,她才發現,由於自己長期在外,她和他之間在感情已經出現了危機,而且到了無法彌補的程度。
1992年7月,她含淚在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數年的辛苦,換來的卻是他拋妻別女。許多人替他不值,她笑笑,什麼也沒說,然後再次登上了去深圳的火車。
回到深圳,因為誤工,紡織廠是去不了了,身體單薄的她就去做搬運工,做送水工,甚至還做過導遊……
服輸,可不是她的性格。
2003年,經過一番慎重的考察和掂量,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與人合夥做一種健身器材的廣州總代理。
起步階段,由於資金短缺,請不起業務員,她就自己跑業務。可跑過業務的人都知道,業務並不是那麼好跑的,尤其是一個剛剛成立的一個小公司。有時候,人家甚至都不給你見麵的機會。
一次,她去福田一家公司推銷產品,就遇到了麻煩。可她沒有放棄,在數次遭到門衛的擋駕後,她索性坐到那家公司的門口等。中午的時候,老總出來了,但人家連正眼都不願瞧她一下。於是,她就繼續等。直到老總上班時,她還在那等。直到這時,那位老總才破例給了她五分鍾約見的時間。她高興極了,連忙走上前,但依舊是不卑不亢:“無論是微軟還是聯想,所有企業都有一個開始,如果大家都像你,拒絕和剛成立的小公司合作,小公司又如何成長呢?”她沒有竭力誇自己的產品,而是試圖在心理上先讓對方認可自己。她的話深深打動了對方,對方也再次破例給了她與其他大公司一起競爭的機會。
事後,她還是以低價拿下了那筆業務。簽合同時,老總說,如其說是你的低價格贏得了這場競爭,倒不如說是你的堅強的性格和韌性幫你做成了這筆生意。
現在,她公司的生意越來越好了,在業內,也算是一個知名公司了,但她沒有滿足,她還在繼續著自己的事業。回想一路艱辛,她說:“人生有很多變數,如果我不離婚,世間不過多了一個名人背後無足輕重的普通女人。是失敗的婚姻和我那不服輸的性格造就了我,讓我在困難的生活中找到了自身的價值。”
這位永不服輸的女人,就是當代文壇非常走紅的著名作家,《文化苦旅》的作者餘秋雨先生的前妻——李紅女士。
有人說,困難如同一根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同理,在挫折麵前,隻要你不服輸,你就能在困難麵前變得很強勢。作為一個中年女性,李紅在遭到婚姻的拋棄後,並沒有頹廢,而是積極地麵對挫折,然後靠著永不服輸的勇氣,終於迎來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春。我想,李紅的故事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尊嚴是自己掙來的
他來自農村,他一直想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家裏的生活窘境。大學畢業後,他進了一家建築公司工作。那時,別人都爭著留在辦公室,唯有他,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堅持在工地第一線——不為別的,他就是想盡快學到技術。
數年後,他離開單位做起了包工頭。開始幾年,他做得還算是順風順水,錢也賺了不少,可就在他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一個突然的工程事故,讓他成了一個大大的“負翁”。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他又接到一個工程,雖然不大,但資金依然成了一個頭疼的事。於是,他向一位要好的朋友借錢。朋友先是滿口答應,一個星期後,朋友又改口說自己也需要用錢,隻能先借他一部分。一部分就一部分吧,好歹上次從銀行借的款子還有幾千元呢。可過了一段時間,再打朋友電話問什麼時候能有,朋友不是借故有事就是等了很久才接電話。眼看著工人生活費無以為繼了,朋友這才給他打來電話。他笑了,他知道,這次借錢的事終於有眉目了。
見了麵,朋友說,陪我去一趟銀行吧。
銀行不遠,就幾步路。朋友開奧迪,他則騎著自己的破電瓶車。說實話,他不是不想坐朋友的奧迪,而是想拿到錢後早點趕去工地。
到了銀行,他替朋友排隊,幫朋友數錢,然後又像保鏢一樣,一直將朋友護送到車上……
不想,臨了,朋友說了句,謝謝啊,便關上車門,絕塵而去。撇下他,一愣一愣的。
怎麼會是這樣?把我當保鏢了?這不是拿我當猴耍嗎?
那天,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去的,隻覺得那仿佛是一場夢,而且在這場夢裏,他的自尊被朋友踐踏得一文不值了。
回家後,他猶豫再三,還是厚著臉向妹妹打了一個求助電話。妹妹苦笑道,哥,你上月不是才借去5000元嗎,我手頭真的沒了。他無語。說心裏話,他不能怪妹妹,妹妹就那麼一點工資,哪經得起他折騰啊。到底是胞妹,最終,妹妹還是從同事那裏又幫他借了3000元錢……
感激之餘,他對妹妹說,哥知道你省吃儉用,連一件好看的衣服都舍不得買,等工程結束,哥一定加倍還你。妹妹笑了,說,天啦,你就別管我了,你現在都自命難保了……
“自命難保?”本來,他是想對妹妹表達一下感激的,當然也是真心實意地想在工程結束後能給妹妹一個補償,沒想到妹妹一句話就將他噎住了。不過,他沒有怨妹妹,他知道,妹妹不是有意損他,但妹妹的話還是讓他明白了許多。
從此,他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向任何人低三下四,而是回去將家裏能換錢的家當全部拿出去當了,然後一門心思地撲到工地上。後來,他借助那個工程賺到了一點錢,然後又憑借那點資金繼續下一個工程。就這樣,一個工程接著一個工程,他的資金也一天天的越滾越多,數年後,他成了市十大企業家之一。
現在,他身邊不缺鮮花,也不缺掌聲,但他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段曆史。是的,人的尊嚴不是別人施舍的,而是靠自己的雙手掙來的。
我為虛榮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