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讓它自己出來

每天晨練,我都會碰到老張兩口子在體育場塑膠跑道上“兜圈”。最近幾天不知道怎麼回事,一直是老張一個人在鍛煉,卻看不到老張的另一半。

為了探個究竟。那天,我早早結束了“羽毛球比賽”,跟著老張跑步。我問:“老張,最近怎麼不見嫂夫人啊?”

老張喘著粗氣:“唉!別提了,去陪讀了。”

“陪讀?”我有點疑惑,“你家小子不是上大學了嗎?大學課程挺輕鬆的,又不是像上高中時需要盯著他。”

老張尷尬地一笑:“都是她(嫂夫人)慣的。現在好了,上大學了,生活竟還不能自理。這不,兒子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回來,不是說學校飯不好吃,就是嫌學校幹洗店衣服洗得不幹淨。於是,她又心疼上了。前幾天,她又跑去南京,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花幾千塊錢在大學城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你看這事搞的!”

聽著老張的“怨言”,我竟一時語塞。我忽然想起我老家養的那隻蘆花色的老母雞來。記得小時候,每到蘆花雞孵小雞的季節,我都喜歡蹲在旁邊看蘆花雞孵蛋。有一次放學回家,我看到蘆花雞正趴在灶頭旁邊的大號柳條筐裏傾注著自己的母愛。當我準備走近觀察的時候,盡管我們也算是熟人了,可蘆花雞還是抬起頭,警惕地瞪著我。蘆花雞的眼睛紅紅的,嘴裏還不時地發出“咯咯、咯咯”聲,好像在警告我:兄弟,看歸看,可你別多管閑事哦。聽得我心裏直發毛。

不一會兒,我就聽到柳筐裏發出“達達、達達”的響聲。我問在一邊燒飯的母親,那是什麼聲音。母親說,那是小雞在蛋殼裏用力啄蛋殼的聲音啊。“達達、達達”的聲音雖然很小,那時卻極大地震撼著我幼小的心靈,這是小雞在用自己的生命撞擊世界的大門啊!過了好久,我才看到一隻小雞從蛋殼的破洞裏伸出濕乎乎的腦袋來。我笑了,一邊的蘆花雞似乎也笑了,因為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生命的誕生。

多麼不容易啊!不一會兒,又傳來一陣“達達、達達”的響聲,我知道又有一個小生命要誕生了。我期待著,可這一次等了好長時間,小雞還沒有出來。情急之下,我要上前幫助小雞仔。母親急忙攔住我,說:“別動,讓它自己出來!”“讓它自己出來?”我不禁有些疑惑。母親說:“小雞仔隻有靠它自己啄破蛋殼才能活,你幫助它,其實就是害了它。”

我又等了好長時間,蛋殼上才露出一個米粒大小的洞,從那個小洞裏可以看到小雞仔正努力地啄著蛋殼:“達達、達達……”又過了幾分鍾,小雞仔終於從蛋殼裏伸出了腦袋。我禁不住歡呼雀躍起來,為了蘆花雞的冷漠,更是為了小雞仔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到了這個世界!

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成活。蘆花雞是愛自己的寶寶的,而它卻能忍心看著自己的孩子艱難地啄破蛋殼,從而獲得新生。而我們又有多少家長,在對待自己孩子的問題上,能夠做到像蘆花雞一樣的“冷漠”呢?

老張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在生活上卻依然不能自理,這到底是孩子的責任,還是父母的責任?一切事情都要替孩子操勞,豈不知這樣不是幫他,而是害他呀!

別動,讓它自己出來!這是母親當年很隨意的一句話,現在再次想起,竟讓我生出許多無名的感動來。

每一棵樹都有春天

由於種種原因,我已經很久沒有到學校後麵的那座小山上去玩了。那天放假,遠遠地,我看到山頂上彌漫著一團白茫茫的霧氣。當時的我驚訝極了,那團霧氣是從哪兒來的呢?

一路小跑到山頂上才看清楚,原來是一塊岩石的石縫裏,不知何時長出了一棵樹來。那棵樹的樹幹已經有碗口那麼粗了。無數根樹枝在高空中撐起了一把巨傘,密密麻麻的,宛如小燈籠的白色花朵綴滿了枝頭,甚為壯觀。更讓我感到驚奇的是,那棵樹的根部、根須全部深紮在石縫裏,然後頑強地向上生長著。盡管現在冬天已至,但那棵樹依然是那樣的奔放、絢麗、充滿著傲氣!

我想,這是一粒隨風飄落的種子吧。也許,它的本意是想找一片沃土安家,卻不幸跌入了寸草不生的岩縫中。岩縫裏沒有土壤,沒有賴以生存的水源,更沒有園丁的嗬護,這個落腳點可謂尷尬之極。然而在黑暗中,這顆種子卻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丟掉心中的希望。它隻是在一場雨水的洗禮下,便更加堅定地一寸一寸地向上生長,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於有了今天的奔放和輝煌。

沙克·奧尼爾是美國NBA超級球星。當他還是一個中學生的時候,就喜歡上了籃球。那時,他的偶像是馬刺隊的中鋒大衛?羅賓遜。在一次球賽後,苦苦等了幾個小時的奧尼爾,看到偶像出來興衝衝地跑上去,請羅賓遜簽名。可是羅賓遜連正眼都沒有看他,就揚長而去。麵對這近乎羞辱的尷尬,奧尼爾氣得將手中的簽字本摔在地上,大吼一聲:“你有什麼了不起,我將來一定會超過你!”從那以後,奧尼爾練球更加勤奮了,即使刮風下雨,他也沒有停止過訓練。經過5年的努力,奧尼爾終於被奧蘭多魔術隊選中。從此,NBA就多了一個超級大中鋒。

奧尼爾是好樣的。當年羅賓遜的傲慢,讓他陷入了尷尬之中,但他沒有死皮賴臉地去纏著他,而是通過不懈的努力,不僅成為一個大有作為的人,而且還實現了從業餘球員到美國籃球最頂級的聯盟NBA中超級大中鋒的人生跨越。

記得有一首詩這樣寫道:我相信,我流過的淚將變成花朵和花環,我遭受過的遍體鱗傷,將使我一身燦爛……是的,每一朵花都要為它今天的絢爛綻放而付出漫長、艱辛的努力。我想,這也許正是奧尼爾親手打敗羅賓遜時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吧。

其實,尷尬有時會給我們帶來好處。因為它能讓我們冷靜思考,使思路變得更加清晰,人生的目標也更加堅定。因此,我們不該怨恨尷尬,相反應該心存感激。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10歲時隨全家到華盛頓遊玩。那天,小賴斯高興壞了,因為她終於可以去向往已久的白宮看看了。結果,到了白宮門前,卻因為自己黑人的身份被保安拒之門外。小賴斯倍感尷尬,她凝神白宮許久,然後回身對父親說:“總有一天,我會在那白房子裏工作!”25年後,從名牌學校丹佛大學畢業並已成為俄羅斯問題專家的賴斯,昂首闊步進入白宮。她在白宮擔當了首席俄羅斯事務顧問,後又升為國務卿,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外交家之一。白宮那條歧視黑人的規定,也隨之煙消雲散。

賴斯之所以能夠進入白宮,進而登上國務卿這個高位,一方麵是因為她長期的刻苦努力;另一方麵是因為她從小就養成的處世方法。她處理憤怒、嫉妒、尷尬等具有攻擊性情緒的方法便是: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快、更強。這是一種更有效、很具有藝術性的處世態度。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問當時已貴為國務卿的賴斯對當年被保安拒之門外的感受。她笑著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真的要感謝那次尷尬。因為正是那次尷尬,才有了我以後的奮起。”

一粒種子不幸跌入岩縫中,但為了日後的綻放,在黑暗中不知摸索了多久,它的根須在岩縫裏不知蜿蜒了多長,最後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因為它相信,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春天。

其實,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境和挫折。就像那顆種子一樣,為了某一天的綻放,不管在“黑暗”裏摸索多久,也不管“根須”在“岩縫”裏蜿蜒多長,勇敢地麵對一切,我們就會在某一天迎來人生最為絢爛而美好的春天。

用望遠鏡看人生

1999年,張辛(六六)移居新加坡,並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後來由於業餘時間比較多,她以六六這個筆名開始在網上撰文。誰也沒有想到,2003年,六六就以小說《王貴與安娜》蜚聲海內外網壇,被看作繼張愛玲、虹影之後的第三代海外華裔女作家的代表。2005年,六六的又一部力作《雙麵膠》問世。而此時,她在網絡上的名氣已經很大了,就在人們以為六六會將已經走紅網絡的《雙麵膠》高價賣給製片商時,她卻出人意料地一分錢不要,將《雙麵膠》白送給了製片商,甚至編劇名單裏都沒有她的名字。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即使她的母親也罵六六傻。每當這個時候,六六總是笑而不語。直到2010年8月,當六六的《心術》被改變成電視劇後,人們才發現,此時的六六,她的酬勞已經比當初《雙麵膠》改編成電視劇的時候漲30倍了。

六六何以能從一個普通的網絡寫手變成中國最貴的編劇?有專家給出了答案,如果六六當年不是將《雙麵膠》“白送”給製片商,而是將眼光死死地盯在稿費上,也許,她的作品就不會被改變成電視劇,即使被改編成電視劇,也不會這麼快引起這麼大的社會反響,更不會有如今眾多的製片商搶著買她的小說。最後,專家將“六六現象”歸結為一句話,六六的成功,歸根結底源於她的遠見。

許多時候,我們都在說,我們要有遠見。這話沒錯,古人不也說了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事實上,我們並不缺乏遠見,我們缺乏的是真正的遠見,建設性的遠見,向光性的遠見。

素有“跳槽犯”美譽的阿軍,他在大學畢業後,就進了一家合資企業,可沒到兩個月他就跳槽了,原因很簡單,他嫌工資太低,可跳到新單位後,不到兩個月又跳了,這回不是嫌工資低,而是看不到升職的空間。就這樣,一年不到,阿軍換了四家單位。後來與一位從事人力資源部的人士閑聊,那位人士說,現在的年輕人真的看不懂,有時僅僅為了幾百元錢就能跳槽。試想,哪個老板願意將高工資和提拔的機會留給一個連兩個月都幹不下來的員工呢?

想想也是,阿軍跳了這麼多次槽還居無定所,而那個與他一起進去的同學阿方卻因為堅持了下來,現在已經做到了經理助理。

專業水平並不比阿方差,為什麼他努力數年後還如此落魄?套用卓別林的一句話,那是因為(阿軍)沒有用放大鏡來看人生。是的,以放大鏡來看人生,我們看到的往往是很“現實”的東西,這樣,也許能夠滿足一時的虛榮,但對未來卻是沒有一絲益處的,如果用望遠鏡來看人生呢,人生又何嚐不是一場喜劇。比如馬雲,他在創建阿裏巴巴之前,是一所高校的老師。他的收入在當時也算是相當不錯了,然而,當他看準中國電子商務這個富有潛力的平台後,他毅然辭去了大學老師這個令許多人豔羨的職業,一頭紮進電子商務這個領域。盡管在創業之初,馬雲幾乎是虧本運作,但馬雲相信自己的眼光,也許正因為馬雲的遠見最終成就了他的“羅馬帝國”。如今,馬雲創業的成功也已成了一個美麗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