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激勵是培養信心的土壤
在成長的過程中,激勵是十分重要的培養基。不管是被激勵還是自我激勵,每個人都會因此增強奮進的力量,提高勝利的信心。激勵是推動力,也是強心劑,我們要學會接受他人的熱情激勵,也要把自己的熱心鼓勵送給他人。
教練的秘密
吃晚飯時,我一直在考慮怎樣啟齒告訴約西他不可能被遊泳隊錄取的事。這時,電話鈴響了。我幾乎無法聽懂對方說的是什麼。“塞瑟,對不起,”我說,“您能再重複一下嗎?”太太瞥了我一眼,“您的意思是說約西已經被錄取了?謝謝,教練。”
“他被錄取了?”太太問。
“塞瑟說,他在約西身上看到了一些特殊的東西。”我說,不知道這“特殊的東西”是什麼。
“看看,你過慮了吧?”太太說。
突然,我感到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擔憂了。我覺得塞瑟根本不清楚兒子的問題有多大。在遊泳隊,約西將怎麼繼續訓練下去呢?我不知道。塞瑟是不是可憐約西才這麼做的?我對他們的第一次正式訓練憂心忡忡。
不出我所料,其他孩子都比約西有經驗,而且進步很快。約西卻需要額外的輔導,比其他孩子多得多的額外輔導。塞瑟總是及時趕到,向他指點迷津,我也隨時在旁邊提醒塞瑟的要求。我從約西專注的眼神裏看到,他對塞瑟充滿崇拜。
我聽見塞瑟對約西說了幾句什麼,並且伴隨著動作。忽然,約西點了點頭,沿著水道遊了開去,他遊的是蛙泳!
訓練持續了兩個小時,孩子們全都累壞了,約西除外,他是最後一個從池裏上來的人。
約西的進步顯而易見。但是,訓練歸訓練。第一次比賽來到了。我和伊琳緊張地坐在看台上。“開始”的信號一發出,孩子們就向池子裏跳了下去,可是約西卻用眼角瞟著左右。原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起跳!他看見別人跳了,自己才開始,遲了至少一秒鍾。
回家後,我對伊琳說:“你注意到了嗎?約西落在別人後麵,是因為他不懂得什麼時候起跳下水?”
“盡管如此,他還是奪得了第三名。”伊琳說,“還不錯吧。”
“是呀,但是他能做得更好。他需要額外的關注,他和別人不同。”
“他像你小時候。”伊琳說,“那時誰關注過你?放寬心一點兒。有時你的憂慮太多了,布魯斯。”伊琳說得一針見血。但是,下次訓練時,我還是找到塞瑟。“塞瑟,”我緊張地開了頭,“不知您注意到沒有,約西總是先看別人跳了自己才開始跳下水,我們能不能把用於聾人運動員的信號裝置用於他?那樣可能會好一些。”
“羅斯曼西先生,”塞瑟說,“約西不是小孩子,他會從錯誤中學習。我來教他起跳。他能學會的。”
“塞瑟,您不知道,約西他患有學習障礙症。別的孩子一學就會的事,他都感到困難的。”
“我來教他,他聽我的話。”塞瑟說,“您對孩子不會做的事擔憂太多。”
約西的下一次比賽在兩周以後。我看著他在起點站好,信號一發出,約西就一躍身跳下水去。他跳得準確、及時。比賽進行得很激烈,塞瑟站在終點等著孩子們,約西距第一名隻有一秒之差。
我終於認識到了塞瑟教練的秘密:他對我的兒子充滿信心。他相信他能學會,而且能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學會尚不知道的事。我呢?塞瑟的話回響在我的腦海:您對孩子不會做的事擔憂太多。我對兒子缺乏信心,我隻相信孩子不會做的事,而不相信他能學會做。
[精讀細品]
1.塞瑟教練的秘密是什麼?對於有學習障礙的約西,他采用了什麼樣的教育方式?
2.在生活中,我們都不要隨便否定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潛力,不要吝惜給予周圍的人信心.有時我們的小小的鼓勵也可以產生無窮的力量。讀了本文,談談你對這個道理有什麼感想。
父親的忠告
大約在我12歲時,有個女孩子總是跟我過不去,她老是挑我的缺點,什麼我講話聲音太大,我是皮包骨,我不是好學生,我是搗蛋鬼,我驕傲自大……有一回,聽完我的“控訴”後,爸爸平靜地問道:“她所講的這些是否都是事實?”
“差不多。但我想知道的是怎樣回擊她!它同是不是事實有什麼關係?”
“瑪麗亞,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難道有什麼不好嗎?你現在已經知道那個女孩子的看法,去把她所講的一寫在紙上,在正確的地方標上記號,其他的則不必理會。”
遵照爸爸的話,我把那個女孩子的意見列在了紙上。我驚訝地發現,她所講的差不多有一半是正確的。有一些缺點我無法改變,例如我特別瘦的身材;但是大多數我都能改,並願意立即改掉它們。有生以來,我第一次對自己有了一個較為全麵而清晰的認識。
升入中學後,有一天,同學們說好到附近的湖邊去野炊。那天很陰冷,媽媽千叮萬囑,要我千萬別下湖。可是,當別人下水時,不甘落後的我也穿上遊泳衣,上了劃艇。我最後劃向岸邊時,幾個頑皮的男同學開始搖晃我的船,在要靠岸時,我的船翻了。為了不掉進水裏,我一個大步想邁上岸去,卻不料踩到了一個破瓶子,玻璃碴一直插到我腳跟的骨頭上。
我被送進了醫院。父親來看我。我辯解說:“我所有的同學都認為下湖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我老實在船裏待著,就不會出事了。”“但他們都錯了!”爸爸語重心長地說,“你會發現世界上有不少人,他們自認為在對你負責。不要忽視他們的意見,但你隻能吸收正確的,並努力去做你認為是正確的事情。”
在人生許多關鍵的時候,父親的這個教導總是縈繞在我的耳邊。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好萊塢闖蕩。在電影城我試遍了每一家製片廠。歲月流逝,轉眼兩年一晃而過,我還沒有找到工作。有一位導演討厭我的外表,他說:“你的脖子太長、鼻子太大,你這副樣子永遠演不了電影。”我想:倘若這導演說的是正確的,我對此也沒有辦法。對我的脖子和鼻子我又能怎樣?可是,也許這意見並不對呢。我覺得應該繼續用加倍的努力來贏取成功!後來,一位善良、聰慧,名叫傑羅姆·科恩的人,給了我所需要的正確意見。他對我說:“你應該學會用你自己的方法去演唱。”
我認真思索了科恩先生的話,覺得很對。它開始鼓舞著我,正像父親常對我講的那樣。不久後,好萊塢夜總會宣布候補演員演出節目。同以往一樣,“候補瑪麗”又一次登台了。但這次,我再不試圖模仿別人,我決心做真正的自己。我不想施展所謂的魅力,而隻是穿上一件普通的鑲有黑邊的白罩衫,用我在得克薩斯學到的唱法放開喉嚨歌唱。我終於成功了,終於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工作。
怎樣對待他人的批評,這可是一門大學問。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他人去說吧。其實也很簡單,隻要你對自己有切實的了解,有自信心,他人的批評大可不必當回事。
[精讀細品]
1.為什麼說,“隻要你對自己有切實的了解,有自信心,他人的批評大可不必當回事”?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它的前提是什麼?
2.本文講了三個自身經曆的故事,每個故事所表現的主題是什麼?
麥克阿瑟的家教
麥克阿瑟是美國著名的軍事家,曾任西點軍校校長、陸軍參謀長、美軍駐菲律賓最高軍事顧問、遠東美國司令等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指揮盟軍在西南太平洋地區作戰,因戰功顯赫晉升為五星級上將。
麥克阿瑟的父親是一名職業陸軍軍官,在美國內戰中獲得過榮譽獎章,並在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中擔任入侵菲律賓的美軍司令。他從小生長在軍營,對父親在內戰中的英勇表現十分欽佩,為了無愧於父親,他處處表現出鶴立雞群、高人一等的姿態。小時候,他就形成了倔強和不屈的性格,有著很強的家庭觀念和維護榮譽的責任感,敢於與人一爭高下。
麥克阿瑟的性格形成,與他的母親也有很大關係。母親是一位棉商之女,身上有一種高貴的氣質。在兒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位母親發揮了很大的影響作用。母親經常鼓勵兒子:“好樣的,總有一天你會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名出色的人物。”“你注定是一個當將軍的材料,將來一定會了不起。”“不管幹什麼,你都能爭第一,這是你的聰明和勇敢決定的。”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從小樹立了必將幹一番事業的堅定信念。
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麥克阿瑟以他的聰明和毅力,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第一”。
13歲時,他進入西得克薩斯軍校學習,經過4年的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
19歲時,他進入西點軍校學習。這這裏,他表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他比其他人更加成熟老練,格外用功,被稱為“軍校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學員。”23歲時,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擔任第42師參謀長,因戰功赫赫成為優秀的青年指揮官,也是從戰爭中湧現出來的受勳最多的軍官之一,共獲得兩枚服務優異十字勳章、一枚服務優異勳章、七枚銀星勳章、二枚紫心勳章,以及數枚法國授予的勳章。
一戰後,他被任命為西點軍校曆史上最年輕的校長。作為自由主義改良派,他在西點軍校的三年任職中,針對課程陳舊、學員知識麵狹窄等問題,作了一翻整頓改革,使西點軍校跨進迅速發展變化的世界,開始了現代化的軍事教育,因此被人們譽為“西點軍校之父”。
50歲時,他宣誓就任美軍參謀長,成了美國陸軍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
取得個人曆史上的這些輝煌第一的麥克阿瑟,正是在母親的鼓勵和教育下成長起來的。
[精讀細品]
1.麥克阿瑟是怎樣從小就樹立起必將幹一番事業的堅定信念的?他為什麼能夠創下一個又一個“第一”?
2.麥克阿瑟是如何受父親影響的?他的母親是如何激勵他的?這對培養強悍性格和樹立堅定的信心有什麼幫助?
他做到了
他的掌心在出汗,橫竿定在17英尺,比他個人最好成績高3英寸。米奇爾·斯通麵臨著他撐竿跳高生涯中最富挑戰性的時刻。
米奇爾一直就夢想著飛翔。從14歲起,他就開始為之努力。他的教練即父親為他細心製訂了一項周密詳細的訓練計劃。米奇爾的執著、決心和嚴格訓練都是父親一手調教的。
母親則希望兒子的訓練能輕鬆一些,想讓兒子仍是那個充滿自由自在夢想的小小孩子。她曾試著同米奇爾和丈夫談論此事,但丈夫馬上打斷了她,說:“想要得到,就必須努力。”
米奇爾為完美而奮力拚搏的精神,除了他的信念,還有激情。時至今日,米奇爾撐竿跳所取得的全部成績似乎都是對他努力訓練的回報。
米奇爾又在為他喜歡的試跳做準備了。每當他一落到氣墊上,落到人群的腳下,他就會馬上這麼做。
他似乎忘記了他剛剛以1英寸的優勢越過他個人的最好成績,忘記了在這場撐竿跳比賽中,他是最後的兩名競爭選手之一。
當越過17英尺2英寸、17英尺4英寸的高度時,他竟出奇理智。躺在墊子上,他聽到人群的惋惜聲,知道另一名選手的最後一跳已經失敗。他知道最後的時刻來臨了。隻要跨過這個高度就可以穩獲冠軍,而小小的失誤又會使它屈居亞軍。這並沒有什麼可羞恥的,然而米奇爾不允許自己失敗。
他在草地上翻滾了一下。指尖上舉,祈禱了三次。他拿起撐竿,穩穩站定,踏上他17歲的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跑道。
然而這次他感到跑道和以前不同,他感到片刻慌張。橫竿被定在比他個人最好成績高18英寸的位置上,距全國紀錄僅1英寸。他這麼想著,感到劇烈的緊張和不安。他想放鬆下來,但無濟於事,反倒使他更緊張。他從未經曆過這種體驗。他內心深處無時不在想著母親。現在怎麼了?母親會怎麼做呢?很簡單,母親常告訴他這樣的時候做一下深呼吸。
他照這樣做了,緊張從腿上消失。他把撐竿輕輕地置於腳下,伸開胳膊,抬起身體。一道冷汗沿著脊背流了下來。他小心地拿起撐竿,心髒怦怦在跳。他想觀眾一定也是屏住呼吸,四周靜寂。忽然他聽到遠處幾隻飛翔的知更鳥的歌聲,他飛行的時刻到來了。
他開始全速助跑,跑道與往日不同又很熟悉。地麵就像他常夢到的鄉間小路,岩石、土塊、金色麥田紛紛湧入腦海。他做了一下深呼吸,一切順理成章,他飛了起來。米奇爾以鷹的威嚴在翱翔。
不知是看台上人們的歡呼聲,還是落地時的重擊聲,使米奇爾重新清醒。鮮亮的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臉上。他知道他隻能想象母親臉上的微笑。父親也可能在笑,甚至在開懷大笑。米奇爾不知道父親正在摟著母親大哭呢。是的,堅信“想得到什麼,就必須努力去做”的父親像孩子似的在母親懷中抽噎呢,母親從未見到過父親哭得如此厲害。她知道那是自豪的淚水。米奇爾馬上被人群包圍,人們祝賀他生命中輝煌的成就。他跳躍了17英尺6.5英寸的高度——一項全國乃至世界的青年錦標賽紀錄。
鮮花、獎金和傳媒的關注將改變米奇爾日後的生活。這一切不是因為他贏得全國青年賽的冠軍並打破一項新的世界紀錄,也不是因為他把自己的最好成績提高了9.5英寸,而隻是因為米奇爾·斯通是個盲人。
([美]戴維·奈斯特)
[精讀細品]
1.一個盲人運動員創造出了讓世人震驚的奇跡。他的成就與他父母的支持和鼓勵有什麼關係?
2.“想得到什麼,就必須努力去做!”這句話對你有什麼啟發作用?
兔媽媽的困惑
話說千禧年來臨之際,兔子世界舉辦了一次“愛我後代、禦敵強身”大型比賽活動。參賽對象:未成年兔;比賽項目:賽跑。因為抗擊野鷹和其它猛獸的襲擊,兔們基本掌握了有關防禦戰術,況且每隻兔子至少有三穴洞窟可以藏匿;惟有人類的不法之徒手中握著獵槍,最難對付。於是兔子國王下令從娃娃抓起,讓下一代兔們練好鐵腳爪,使“脫兔”之技再上一層樓,日後一旦聽到槍響,就可勁兒逃躥,據說子彈在進攻到一定距離時會自個兒掉下來的。
兔媽媽們紛紛響應。
紫兔媽媽雖然是一隻脾氣暴躁的“厲害婆”,但非常疼愛她的小紫兔。為了將來免遭子彈的襲擊,紫兔媽媽決心把小紫兔培養成一個田徑高手,並在不久的比賽中拿下冠軍。
紫兔媽媽認為:要想提高跑速,必須提高翻山越澗的能力。所以訓練的第一步就是跳高。紫兔媽媽為小紫兔精心設計了一米、二米、三米標高的三級標杆。雖然按常規應該從一米標高跳起,循序漸進,但紫兔媽媽想:隻有起點高,才能進步快;不嚴格要求,如何能拿冠軍。於是令小紫兔從二米標高跳起,而後三米、四米……小紫兔盡管初生牛犢不怕虎,但一連試了三回,結果怎麼跳也跳不過去。紫兔媽媽氣得大罵:“沒用的東西!今天你不跳過去,我就打你。”說罷,舉起嚇人的爪子。小紫兔嚇得戰戰兢兢,再一跳,不僅二米標高沒跳過去,連一米的標杆也被撞掉了。“真是廢物!像你這樣,隻能和小黑兔一樣等著將來挨槍子兒。”小紫兔十分慚愧。從此隻要媽媽在場,他就嚇得不敢跳了。
紫兔媽媽歎著氣,心想:這孩子不是跳高的料,那就讓他先學跳澗吧。於是又特意選擇了一條又深又寬的大溝,讓小紫兔學跳。小紫兔抬眼看見媽媽正瞪著紅眼珠盯著自己,四肢就不住地哆嗦,勉強跳了一下,卻穩穩地掉進大溝裏,摔得鼻青臉腫。他垂頭喪氣地爬上來,哭道:“媽媽,我不是跳高跳澗的料子,您就別讓我練了吧。”紫兔媽媽一聽,狠狠罵道:“小廢物!你不練跳高跳澗,以後怎麼練跑步?難道你想像小黑兔似的等著吃子彈嗎?從今之後,你必須早起晚睡,十天學會跳高,二十天學會跳澗,三十天達到田徑冠軍的水平。否則,我就不要你這個飯桶了。”
小紫兔傷心得痛哭了一場。他感覺自己太笨了。他想:連媽媽都說我是廢物,我還有什麼用?心裏一悲觀,結果練得一次不如一次。
這天晚上,小紫兔忽然想起好朋友小黑兔妹妹。小黑兔因為出生時又瘦又小,先天體弱多病,所以紫兔媽媽就斷定她是個挨子彈的廢物。小紫兔想:黑兔妹妹是不是也在挨媽媽的罵呢?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樣傷心難過、自暴自棄呢?小紫兔便趁媽媽不在時偷偷溜過去看望黑兔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