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辯論的實用技巧(1 / 3)

六、辯論的實用技巧

1.辯論氣勢定輸贏〖HT〗〖KH1*3〗

所謂“率先定義”,就是給論題中某些關鍵字眼做出有利於己方的解釋,利用事實展開論點,從而先發製人,占據主動位置。這是論辯中最常用的——種策略,在辯題對己方明顯不利的情況下尤其適用。〖KH1〗〖HTK〗〖HK28〗 1986年亞洲大專辯論會上,新加坡國立大學隊和香港中文大學隊展開辯論,辯題是:“外來投資能夠確保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成長”。

香港中文大學隊為正方,新加坡國立大學隊為反方。顯然,從命題上看,香港中文大學隊處於不利地位。因為“確保”一詞是個值得推敲的詞語,如果把“確保”理解成絕對保證,那麼,正方香港中丈大學隊幾乎是無理可辯,

不過,香港中文大學隊也有高招,他們采取“先發製人、先聲奪人”的策略,開場就提出“確保”並不是指百分之百保證。比如在中國大陸的客車裏,廣播員常說:“為了璃保各位旅客的安全,請不要扶靠車門。”這並不是說隻要不去扶靠車門,乘客的安全就百分之百得到保證了。

香港中文大學隊率先定義”確保”一詞的含丈,為自已的論點開辟了廣闊的活動舞台,而反方新加坡國立大學隊

又沒有令人信服地證明“確保”就是百分之百地保證,因此,香港中文大學就化不利為有利,牢牢把握了辯論場上的主動權,並最終獲勝。〖HT〗〖HK〗〖KH1〗

可以設想,如果不是采用了先聲奪人、率先定義的方法,而是在承認“確保”就是百分之百地保證的前提下與對方辯論,正方很難有取勝的希望。 “先發製人”重在一個“先”字,貴在一個“製”字,當你了解別人將要說一些對你不利的話或讓你辦一些不想辦的事時,你可搶先開口,或截、或封、或堵、或圍、或壓、或勸,明確告知對方免於開口,打斷對方的話題,用其他話語岔開?這樣就能牢牢掌握交際的主動權,達到自己拒絕的目的。

2.巧設圈套

〖HTK〗〖HK28〗不善於思索的有才能的人,必定以悲劇收場。

〖JY〗——甘必大〖HT〗〖HK〗〖KH1〗設置圈套,就是在論辯時讓對方不知不覺地隨著你設計的路走,以便達到你自己目的的一種技巧。體現在社交場合中,即根據當時的情景設置圈套,在對方毫無戒備和覺察的情況下出奇製勝。

法國著名演員和頗負盛名的劇作家就“是演技重要還是劇本重要”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這場爭論發生在某宴會席上,由於他倆爭執得麵紅耳赤,使其他賓客亦對這件事產生了巨大的興趣。爭論雙方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讓,真不知道何時才能停下來。

這時,那位著名演員想出一個計策。他說:“你說劇本比演員的演技重要,而我卻一直相信演技比劇本重要得多。但是,我們這樣爭論下去是沒有結果的。我看就這樣辦吧!你不妨利用一張菜單來考驗我的演技。”

這麼一來,劇作家可高興了:“哈……菜單上麵又沒有劇情,想必你是要以一種古怪的方式把它讀出來,博得賓客們一笑,以便收場而已。”於是,同意他如此做。

然而,事情出人意料地往下發展。

這位演員,以極悲淒的語調把該菜單朗讀了出來。宴會席上的賓客皆受到深刻的感動,每個人都涕淚滿麵,忍不住哭出聲來。

這個例子中,演員巧設圈套,騙取劇作家的“信任”,從而使劇作家為其提供了一個表演的好機會;演員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演技特長,不戰而勝,可謂心機之妙。

設置論辯圈套時,必須根據對方在活動中對客觀事物的不同的情緒反應,不斷地調換語言,調節自己的表情、語調、音色、手勢,而不能按照預先準備好的話語,照本宣科,一成不變。隻有精心設置語言環境,在對方思想麻痹時,冷不防地發動攻擊,他才會落人圈套之中。

朱元璋命畫師周玄素畫“天下江山圖”。周玄素擔心難如聖意,便說:“我未走遍九州,不敢亂畫。請陛下來個草圖,我再潤色一下。”

朱元璋便畫草圖讓他“潤色”,周玄素又說:“陛下山河已定,一點兒也動不得!”朱元璋大笑作罷。

周玄素從“不敢亂畫”和“一點兒都動不得”為由,讓朱元璋作畫,而巧妙化解了自己的難題,分兩步走巧設圈套,由易到難,順利脫身。

3.充分運用事實的雄辯力量

〖HTK〗〖HK28〗真正有價值的說服絕無廢言謬語,所說的一切都是需要的。

〖JY〗——羅休柯夫〖HT〗〖HK〗〖KH1〗法國哲學家亞蘭說過這樣的話:“不管在任何場合,抽象的文體都是不討好的,文章裏麵如果能以一些較具體的石頭、金屬、桌椅和動物等實際的東西來作比喻,是最恰當不過的。”

以實際的石頭、金屬、動物等東西來說明,能讓人產生活生生的鮮明印象。

美國的可口可樂瓶子就有一段有趣的插曲。那是在1920年左右,一個名叫丁·羅特的年輕人,看到他女朋友的圓裙時得到靈感,發明了可口可樂的瓶子,這種瓶子至今仍廣為其他汽水製造者使用。羅特對於自己所設計的瓶子非常有信心,他畫了瓶子的素描到可口可樂公司去毛遂自薦。在可口可樂公司裏,他向對方說:“我所設計的這個瓶子,外觀非常漂亮,握住的地方也很穩,絕對不會滑落下來。”但是可口可樂公司的負責人,卻以一種不屑的眼光看他。數天之後,羅特拿著做好的實際瓶子和一個杯子,又來到可口可樂公司。出來傳話的職員依然以不屑一顧的神情望著他,但羅特不慌不忙地問眾人:“各位,你們知道這個瓶子和杯子的容量哪一個大嗎?”

大家不約而同地答道:“當然是瓶子的容量多些。”

等他們說完,羅特就將杯裏的水倒人瓶子裏,結果杯裏的水卻無法全部裝入瓶裏,水從瓶口溢了出來。由此顯示出羅特所設計的瓶子的優點,它滿足了一般廠商希望容量越少越好的要求。於是針對羅特所設計的瓶子,可口可樂公司立刻召開了董事會,討論是否要用這種羅特瓶子來裝可口可樂。結果沒過多久可口可樂公司就與羅特簽訂了合同,羅特所設計的瓶子一直被沿用

至今。

羅特能夠在力排眾議的情況下,賺取一筆可觀的設計費,完全是以事實來影響對方的感覺所取得的結果。

“事實勝於雄辯”。對那些錯誤的觀點、荒謬的學說,要揭露和駁斥它們,就要以真的、實的東西做武器。詳細陳述必要的事實,用事實說話,虛的、假的東西就會不攻自破。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下令全國驅逐外來遊士,李斯也在其列。為挽回即將失去的一切,李斯決定說服秦王改變主意,於是寫了一份情深辭切的《諫逐客書》。書中寫道:“泰山不推辭泥土,所以能成為其高;河海不挑剔細流,所以能成深淵;帝王不拒絕百姓,所以能宣揚他的德化。從前穆公征求賢士,西邊取得戎地的由餘,東邊取得宛地的百裏奚,從宋國迎來蹇叔,從晉國請到丕豹、公孫支。這五個人,並不生長在秦國,而穆公任用他們,吞並了二十餘小國,稱霸西戎。孝公用商鞅變法,改了風俗,人民殷富,國家強盛;惠王用張儀的計策,拆散六國縱約;昭王得了範雎,遠交近攻吞並各國。這四位國君,都是因為別國人士的功勞,才有如此成就。這樣看來,別國人士有什麼對不起秦國呢?假使當時這四位國君都拒絕別國人而不容納,疏遠賢土而不重用,秦國就不會富強,自然也就不會有大的名聲了。”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敘述的這一件件曆史事實,使秦王馬上醒悟過來,他下令廢除逐客令,找回被驅逐的賓客。

在說服中以事實為依據,具有壓倒一切,銳不可當的氣勢。在選取事實例子時,有兩點值得注意:

一是,選擇的事實要有典型性。任何一個觀點都可以舉出幾個事例作為證明,但隻有典型事例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才有證明意義。

二是,事實必須真實可靠。如果捏造事實,結果被對方識破,所有的事實都將成為懷疑的對象,失去征服別人的力量。

4.以退為進、搶占主動

〖HTK〗〖HK28〗出言不慎,禍機所伏。

〖JY〗——佚名〖HT〗〖HK〗〖KH1〗那些以善辯而聞名的雄辯家在論辯時,事先將語言經過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聲東擊西,先順後轉,以順序為逆序的鋪墊,以逆勢幫助順序達到目的。也就是先順從對方的思路,承接對方的話題或觀點,造成一個緩衝地帶,然後逆反地轉變對方的觀點。這種先順從後逆反的方法在論辯中稱為“順序逆轉”。

順序逆轉的論辯,可以避免雙方在尚未達成共識的問題上發生激烈衝突而可能出現的談判僵局,為雙方的下一步溝通並最終說服對方創造有利的前提條件。

北宋時期,宰相富弼因年事已高,幾次向神宗趙頊請求告老還鄉休養,沒有得到神宗的批準,準備繼續委以重任,於是安排邵康節做富弼的思想工作。邵康節來到富弼家中,對富弼說:“聽說皇上想用唐代起用斐度斐晉公的禮節起用您。”富弼笑著說:“先生,您看我這個衰老多病的樣子能夠起用嗎?”

邵康節說:“確實也是啊,您身體比以前是差多了。但如果有人說,皇上要授命於您,您卻不願出山;和尚開堂講法,您卻馬上就去了,這難道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嗎?”富弼大驚,說他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邵康節說服富弼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他聲東擊西,提出皇上挽留的誠意,富弼笑著以自己衰老多病推托。邵康節話鋒突然逆轉,指出“皇上要授命於您,您卻不願出山;和尚開堂講法,您卻馬上就去了”,委婉地批評富弼這樣做不合適。富弼一聽大驚,馬上承認自己考慮不周,自然也就取消了聽高僧說法的決定,邵康節達到了說服富弼的目的。

順序逆轉的關鍵是逆轉,它是先順從對手進攻自己所借用的常理,然後話鋒一轉,將對手的觀點稍加改動再回擊對方,好像讓對方自打嘴巴。

英國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也有一段十分精彩的“順序逆轉”的例子:安東尼奧為了幫助朋友,向放高利貸者夏洛克借到3000英鎊現金。夏洛克在契約中規定,如果貸款不付利息或者3個月後逾期不還,那麼他將割下安東尼奧胸部上一磅重的肉。夏洛克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合法地殺死安東尼奧這位放款業務的競爭者。還款日期很快就到了,安東尼奧沒有還出貸款和利息,夏洛克因此將他告上法庭。法官鮑利亞負責審理這樁案子,他先順從地承認夏洛克的控告成立,並說自己會嚴格地按法律辦事,此舉獲得了夏洛克的讚賞。在法庭上,鮑利亞按例查看安、夏簽訂的借款契約後,問原告稱肉要天平,天平帶了沒有;止血要醫生,醫生請到了沒有?夏洛克點點頭。在接下來的審理中,鮑利亞取得了夏洛克蓄意謀殺安東尼奧的證據,他轉而說,根據雙方契約的規定,夏洛克割一磅肉,隻能是一磅,不得多出一絲一毫;割的是肉,不得流出一滴血。這一逆轉以守為攻,出乎夏洛克的意料,他驚惶失措地當庭表示這場官司他不打了。但是,他此時想溜卻來不及了,鮑利亞宣布夏洛克犯有蓄意謀殺罪,被捕入獄。

5.巧用比喻

比喻,就是根據兩類對象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而推出它們可能有其他相同或相似屬性的邏輯方法。這樣得出來的結論是偶然性的,但它是根據事物的某種相同點,用已知的事物說明未知的事物,所以,能起到啟發聯想和觸類旁通的作用。因此。作為一‘種技巧,比喻在辯論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KH1〗〖HTK〗〖HK28〗齊國的晏子出使到了楚國,楚王安排酒宴招待晏子。正當他們喝得酒酣耳熱的時候,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去,楚王看見,就問他們:“那個囚犯犯了什麼罪?他是哪裏人?”

武士答道:“犯了偷盜罪,是齊國人:”

楚王對晏子說:“原來齊國人慣於偷盜啊!”

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其葉子的形狀雖然相同,但果實味道卻不同。今天,我們齊國的百姓在齊國都是安分的良民,而到了楚國卻變成了盜賊,可能是楚國的環境適合於培養盜賊吧! ”〖HT〗〖HK〗〖KH1〗

隻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比喻,就把楚王搞了個灰頭土臉,自討沒趣。

用比喻的方式諷刺對方,可使諷刺更加有力,讓問題更加尖銳,對手自然措手不及。此辯術妙在寓諷刺於比喻之中,珠聯璧合,並且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最重要的是諷刺對方時,借用一個比喻,不但能確證自己的命題,還能增加對方反駁的難度,因為對手除須反駁你的論題外,還得設法反駁你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