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談判口才的實用技巧
1.熟悉談判原則〖HT〗〖KH1*3〗
談判語言和一般的語言表達有著明顯的區別,談判是雙方意見、觀點的交流,談判者既要清晰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又要認真傾聽對方的觀點,然後找出突破口,達到說服對方、協調雙方的目標,爭取雙方達成一致。要想掌握、運用好談判語言,首先應該了解談判語言運用的基本原則。
〖BT4〗準確性
談判的動力是需要和利益.談判雙方通過談判說服對方理解、接受己方的觀點,最終使雙方在需要和利益方麵得到協調和適應。所以這是關係到個人和集體利益的重要活動,語言表述上的準確性就顯得至關重要了。談判雙方必須準確地把己方的立場、觀點和要求傳達給對方,幫助對方明了自己的態度。如果談判者傳遞的信息不準確,那麼對方就不能正確理解你的態度,勢必影響談判雙方的溝通和交流,使談判朝著不利的方向轉化,談判者的需要便不能得到滿足。如果談判者向對方傳遞了錯誤的信息,而對方又將錯就錯地達成了協議,那麼,就會招致巨大的利益損失。
〖BT4〗針對性
談判無所不在,談判對象也各有不同,要取得談判的成功,談判者就必須遵循針對性原則,要針對不同的談判對象,采取不同的談話對策,因人而語。談判對象由於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性格、興趣等等的不同,接受語言的能力和習慣使用的談話方式也完全不同。男性運用語言理性成分較多,喜歡理性思維的表達方式,而女性則偏重於情感的抒發;性格直爽的人說話喜歡直截了當,對他們旁敲側擊很難發生效用;而性格內向又比較敏感的人,談話時喜歡琢磨弦外之音,甚至無中生有地品出些話裏沒有的意思來。如果在談判中無視這種個人差異,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勢必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進而影響談判的順利進行。
除了個人差異之外,談判雙方還要注意老幼尊卑、親疏遠近、上下左右等各種關係的差異,談判者在談判中還要考慮各種差異對語言應用的影響。跨國談判更要注意語言的針對性,不同的文化背景決定了對語言的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談判時必須考慮對方的接受能力。
〖BT4〗靈活性
談判過程中談判雙方你問我答,你一言我一語,口耳相傳,當麵溝通,根本沒有從容醞釀、仔細斟酌語言的時間。而且談判進程常常是風雲變幻、複雜無常,盡管談判雙方在事先都盡了最大努力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製定了一整套對策,但是,因為談判對手說的話誰也不能事先知道,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事先設計好談判中的每句話,具體的言語應對仍需談判者臨場組織,隨機應變。
談判者除了要仔細傾聽對方的話,從話中分析反饋情況,還要察言觀色,從對方的眼神、姿態、動作、表情來揣測對方對自己的話的感受,考察他是否對正在進行的話題感興趣,是否正確理解了得到的信息,是否能夠接受自己的說法。然後,根據考察的結果,談判者要及時、靈活地對自己的語言進行調整,轉移或繼續話題,重新設定說話內容、說話方式,甚至終止談判,以保證語言更好地為實現談判目的服務。如果談判中發生了意料之外的變化,切不可拘泥於既定的對策,應該以不變應萬變。不妨從實際出發,在談判目的的規定性許可的範圍內有所變通,以適應對方的反應。
〖BT4〗適應性
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就是告訴人們,說話一定要適應特定的言語環境。所謂言語環境主要是言語活動賴以進行的時間、場合和地點等因素,也包括說話時的前言後語。言語環境是言語表達和領會的重要背景因素,它製約並影響了語言表達的效果。掌握談判語言藝術就一定要重視言語環境因素,如果談判時不看場合,隨心所欲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僅語言不能發揮效果,甚至還會引人反感,產生副作用。因而要根據不同的場合隨時調整語言表達的策略,采用與環境最為契合的表達方式。如果發現環境根本就不適合談判,就要及時換個環境或者改變談判計劃,甚至中止談判,以免談判失敗。
2.努力尋找共同點
關於談判之道,一位專家曾這樣說:“一個老謀深算的人應該對任何人都不說威脅之詞,不發辱罵之言,因為二者都不能削弱敵手的力量。威脅會使他們更加謹慎,使談判更艱難;辱罵則會增加他們的怨恨,並使他們耿耿於懷,以言辭傷害你。”
談判不同於決一勝負的棋賽。如果純粹以一決雌雄的態度展開談判,談判者勢必就要竭力壓倒對方,以達到自己單方麵期望的目標,即使善於巧言令色,也要冒一敗塗地的風險。因為人們談判的動力是“需要”,雙方的需要和對需要的滿足是談判的共同基礎,對於共同利益的追求是取得一致的巨大動力。因此,真正成功的談判,每一方都是勝者。
一般說來,談判可分為合作性談判和競爭性談判兩大類型。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談判都必須和“言”悅色、“燒熱爐灶”,以創造融洽氣氛,溝通談判雙方,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際關係。常用的方法有:〖BT4〗 ——禮貌用語,以“和”為貴
〖HTK〗〖HK28〗
有個美國人到曼哈頓出差,想在報攤上買份報紙,發
現未帶零錢,隻好遞過10元整鈔對報販說:“找錢吧廣誰知報販很不高興地回答道:“先生,我可不是在上下班時來替人找零錢的:”這時,等在馬路對麵的朋友想換種說話方式去碰碰運氣。他過來對報販說:“先生,對不起,不知你是否願意幫助我解決這個困難,我是外地來的,想買份這兒的報紙,但隻有一張10元的鈔票,該怎麼辦?”結果,報販毫不猶豫地把一份報遞給了他,並且友好地說:“拿去吧,等有了零錢再給我。”後者的成功在於禮貌待人,和言暖心,滿足了對方“獲得尊重的需要”,終於取得了對方的合作。〖HT〗〖HK〗〖KH1〗
在談判中,即使受了對方不禮貌的、過激言辭的刺激,也應保持頭腦冷靜,盡量以柔和禮貌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意見,不僅語調要溫和,而且遣詞造句都應適合淡判場合的需要,盡量避免使用——些極端用語,諸如:“行不行?不行就算了。”“就這樣定了,否則拉倒!”這些話會激怒對方,而把談判引向破裂。
〖BT4〗——改變人稱,勿加評判
在淡判過程中,即使你的意見是正確的。也不要動輒對對手的行為和動機妄加評判,因為如果淡判失誤,將會造成對立而難以合作。
這種方法的訣竅是:將“你”換成“我”,將評判的口吻改成自我感受的口吻。在一般的場合又應注意盡量避免使用以“我”為中心的提示語.諸如“我認為……”、“依我看
……”、“我的看法是……”、“我早就這麼認為……”等,上述每一句開頭的“我”都可改為禮貌用語“您”。
〖BT4〗——多用肯定,婉言否決
首先,在談判中不同意對方的觀點時,不要直接用“不”這個具有強烈對抗色彩的字眼。即使對方態度粗暴,也應和顏悅色地用肯定的句型來表述否定的意思。比如,當對方情緒激動、措詞逆耳時,也不要指責說:“你這樣發火是沒有道理的。”而應換之以肯定句說:“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這樣說既婉轉地暗示“我並不讚成你這麼做”,又使對方聽了十分悅耳,對你的好感油然而生。
其次,當談判陷入僵局時,也不要使用否定對方的任何字眼,而要不失風度地說:“在目前情況下,我們最多也隻能做到這一步了。”
第三,有時為了不冒犯對方,可適當運用“轉折”技巧,即先予肯定、寬慰,再轉折、委婉地否定並闡明自己的難處。如“是呀,但是……”,“我理解你的處境,但是……”,“我完全懂得你的意思,也完全讚成你的意見,但是……”。這種貌似承諾,實則什麼也沒接受的語言表達方式,體現了“將心比心”這一古老的心理戰術。它表示了對於對方的同情和理解,而贏得的卻是“但是”以後所包含的內容。
3.出其不意的戰術
〖HTK〗〖HK28〗語言表現情緒和性格,並且又切題,那麼,你的語言就是妥帖恰
當的。所謂”切題”,就是既不要把重大的事說得很隨便,也不要把
瑣碎的事說得很重大。
〖JY〗——亞裏士多德〖HT〗〖HK〗〖KH1〗
談判技巧是一種攻防術。如果談判雙方在談判實力上旗鼓相當而又互不相讓,任何一方指望通過爭辯來取得更多的利益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常常要借助出其不意的策略,使對方感到某種意外,而一時陣腳大亂,而你可以從中謀取更多的利益。
出其不意的策略常常表現為:
(1)令人出其不意的問題,如新要求、新包裝、談判地點的改變、爭論問題的改變等。
(2)令人出其不意的時間,如截止日期、速度的突然改變、徹夜和星期天節假日的談判等。
(3)令人出其不意的行為,如退出談判、情緒突然激動等。
(4)令人出其不意的資料,如新的具有支持性的統計數字、特殊的規定、極難回答的問題等。
(5)令人出其不意的人物,如著名的專家出場、主管領導的出現、新成員的加人、有人突然退場等。
(6)令人出其不意的環境,如陌生的房間、突然停水斷電、強噪音幹擾等。
(7)令人出其不意的不認賬。這是為了利用對方有心達成協議的心理狀態,趁機提出自己新的要求。如果你把這些要求解釋得相當合乎情理,而對方又急於達成協議,你的計謀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
(8)令人出其不意的態度變化,如態度突然變得強硬,甚至於情緒異常激動。這樣做隻是一種假象,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已經承擔了很大的犧牲,對方若再不做相應的讓步,你再也不能忍受這樣的交易了。糊塗又沒有經驗的對手很可能被你的這種態度、情緒所蒙騙,而做出不該做的讓步。
談判中使用“出其不意”的策略要謹慎,因為這樣做會造成不友好的氣氛,使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而損害雙方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除非十分必要,不要輕易使用這一策略。
4.聽出對方的漏洞
〖HTK〗〖HK28〗言不由衷,猶如粗糙的陶器塗上一層白銀。
〖JY〗——《箴言集》〖HT〗〖HK〗〖KH1〗談判時,必須懂得如何傾聽對方談話的技巧。若是集中精神,注意事情的發展,則可以從觀察中測知對方的感覺、動機以及真正目的。當然注意觀察並不是隻注意對方說些什麼,更重要的是對方說漏了什麼。當對方的言辭含混不清時,便是及時問清對方真正意圖的時候了。
因此,在交涉中,千萬別太突出,應站在人後,冷眼旁觀,仔細聆聽。此所謂旁觀者清,隻有在冷靜思考的狀態下,才能獲知對方在語言之外的心態,以及各項暗示的趨勢。若能觀測出暗示的含義及傾向,即抓住了對方的弱點,下麵就可以針對其弱點采取行動了。
在一次風災裏,一位醫生的房屋受到損壞,他找到一位名叫戈漢的談判高手替他跟保險公司談賠償的事。
理賠員坐在戈漢的客廳裏,一邊拿資料一邊說:
“戈漢先生,我知道你是談判專家,一向都是針對巨額款項談判,恐怕我無法承受你的要價。我們公司若是隻出100元的賠償金,你覺得怎樣?”
戈漢沉默了一會,表情異常嚴肅。對任何交涉,他的原則是預先準備好,不論對方提出的條件如何,都表示出不滿意。而且據以往的經驗,當第一個條件開出後,頗是暗示可以提出第二種提議,甚至第三種。當理賠員用到“隻出”的字眼時,他表現出對所提的數目很難為情。既然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別人又何必接受。戈漢當然嗤之以鼻,回複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