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是葉先生略帶口吃,因此交往的時候惜字如金,表達的時候不那樣清楚明白。葉先生不是教授嗎?口吃怎麼當教授?這一點兒都不奇怪,好幾位我見過的科學工作者生活中都有一點口吃,但是在講台上卻侃侃而談,看來無非“不緊張”這三個字。
談愛情的時候,很少有人不緊張,教授也罷。
另一條是王蒂澂女士一直傾向於找一個身材較為高大的伴侶,周培源先生恰好是又高大又英俊;葉企蓀先生雖然英俊卻不夠高大,於是……
這件事的真偽依然不得而知,然而,周先生夫婦,確實是中國學術界的模範夫妻,假如葉先生有靈,應該也會為他們而感到欣慰吧。
年齡?年齡對當時的學者來說不是大問題。先成名後成家是他們的傳統,周培源開始談戀愛,也已經二十八歲了。
比如,有紅色數學家美譽的關兆直先生,事母至孝,因曾見惡媳欺負婆婆,所以一心想找一個能夠真正體貼母親的媳婦,加上先成名後成家的傳統,其結婚的時候已經四十有餘。結果卻是出人意料,關夫人不但才貌雙全,而且比關先生小了二十歲,在當時社會,差二十歲在一些人看來是有些驚訝,頗有些類似對楊振寧先生晚年婚姻的看法。然而關先生夫婦始終相敬如賓,恩愛非常,最後大家也轉而羨慕,並為二人祝福。看來愛情沒有年齡差別,倒也有些道理。
文學界有金嶽霖先生為了林徽因女士終生不娶的典故,理科就算能出一個在兩個學部委員之間做選擇題的女士,又有什麼稀奇?
年紀大了的周培源被人稱做老而彌帥,看來王女士的選擇,也真可謂“眼光獨到”了。
然而,周先生為何被稱為當時數理化學部帥氣第三呢?
原因是當時數理化學部的學部委員們都是配汽車待遇的,其中頗有幾位風流瀟灑,帥氣衝霄漢的人物。周培源先生是代表之一,的確很帥,但是還有兩位比他更帥的。
排名第二的,是錢三強。
娶了個“工科美人”
錢三強先生被認為數理化學部的第二帥,大約和評價人的立場和審美觀有關係。
這裏說的“帥”,指的是什麼呢?老先生解釋說,那叫——氣派。
“帥”這個東西,並不是架子,像周培源先生,錢三強先生,走在哪兒都如同鶴立雞群,這就是氣派。
也有的人雖然看來並不氣派,但大家都怕他,比如錢學森先生。
錢學森先生是很有意思的人,前幾年電視裏播放國家領導人看望耄耋之年的錢先生,有數理化學部的老人一看就感慨萬分。因為錢先生住的,還是20世紀50年代在中關村住的那所老房子。那個年代錢先生的房子很不得了,是國家專門撥給,帶警衛的。而今天看來,這所房子雖然有四五間屋,但每個房間都很小,住了五十年,錢先生的房子早已經是地地道道的陋室。先生身肩國家要職與民族重任於一身,名揚四海,晚年不過爾爾,這份清白,就足以讓人動容了。
不過在數理化學部,錢先生這個從美國回來的大科學家,雖然待人和藹親切,卻有很多人怕他。
怕他的,大體都是後來科技界的棟梁人物。
為何怕他?隻因為這位錢先生待人溫和,待學術卻一針見血,毫不留情。
在數理化學部擔任秘書的那位老先生舉了個例子。一次,在某個學術交流活動中,一位副研究員在台前給大家講自己的成果。
當時科學院的副研究員可不是好惹的,比如,新華社1978年2月21日向全國報道“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青年數學家張廣厚在函數理論研究中又獲得具有世界水平的重要成果。張廣厚成功地找到了整函數或亞純函數的虧值、漸近值和茹利雅方向三者之間的有機聯係……”這位早已因為張楊定理而蜚聲中外的“青年數學家”,當時也不過是個副研究員而已。
所以,現在弄個正教授未必頂得上當時的一個副研,主要還是因為選拔和培養機製的不同,畢竟現在教授的數量比當年副研多了百倍不止。
這位副研究員在黑板上寫算式,內容很深奧,總之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長江黃河,密西西比。看得當時大學畢業不久的老先生目眩神迷。
錢學森先生也來了,就坐在後排,靜靜地聽。
聽到後來,眼看算式已經快出了黑板,錢先生忽然拍了一下座椅的扶手,站起來,指著那位副研究員的鼻子道:“你啊,這是狗咬尾巴!”
一句話出口,副研究員的臉騰一下就紅了……
等人都散了好久,老先生細細地品味黑板上的算式,才算明白了錢先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