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伶人篇(4)(1 / 3)

1932年1月日軍入侵上海,蔡廷鍇將軍率領十九路軍奮起抵抗,打得日軍三易主帥,大漲中國人的威風。戰後,張石川拍了一部紀錄片《上海之戰》受到極大歡迎。這部片子張石川是請了軍隊來真槍實彈拍的,所以十分真實。當然太真實了也引起一些問題,比如這部片子的一些鏡頭就被後來的一些影視作品引為戰場實況資料,造成了一些誤會。不過總的來說片子十分成功,以至於“蔣委員長”也要見一見張石川。“蔣委員長”召見這位明星公司的總經理,主要目的是要他為江西“剿共”前線拍攝紀錄片。但是兩人見麵以後,“委員長”說的兩段話卻讓張石川銘記在心,難以忘懷。

一段是好話,談到日本的入侵,“蔣委員長”很有勇氣,告訴張石川日本人不可怕,中國是有辦法的。這句話張石川記住了,所以後來日本人以燒明星公司要挾他當漢奸他也不肯,孤島淪陷後被迫加入日偽電影公司也隻作閑職,不做導演。後來他說之所以困難之中不下水,原因一個是洪深對他說什麼都可以幹,就是不可以當漢奸。為了和朋友見麵,他得撐著。一個就是有老蔣這句話,他總是對國家有信心。

另一段就有些危險了,“蔣委員長”告訴他共產黨很危險,還問他知不知道上海電影界有誰是共產黨?這段話可把張石川嚇壞了,他雖然貪財,出賣朋友的事情可幹不來,隻好支吾應對。出來的時候,隨行的周劍雲見他滿臉虛汗,張對周劍雲說:帶牛字邊的事兒可沾不得啊。牛字邊?就是“特務”的“特”字嘛。張石川認為蔣介石是想讓他當特務。

難怪張石川出虛汗,那夏衍,雖然身份不公開吧,猜一猜也能猜出是戴紅帽子的,就在他明星公司裏麵搞編劇呢!還有賀綠汀……這一幹人看著都不那麼安分……但是張石川的確夠朋友,他不但沒有出賣其中任何一個左翼的朋友,而且繼續讓夏衍等人在明星幹下來。夏衍是1934年才離開明星公司的。

其實張石川的緊張有些多餘,他是有點兒沒見過大世麵。“蔣委員長”反共不假,但親自動員一個電影公司老板當特務未免太誇張。有國民黨將領回憶,這位“蔣委員長”喜歡訓話,但講起話來經常心血來潮,離題萬裏,以至於國民黨廬山訓練團的軍官們普遍認為不聽老蔣訓話時候對他的敬意如果有八分,聽完了就剩下了四分——足足打一個對折。而老蔣對此一直沒有感覺。這次與張石川的談話大約也是委員長一時跑題了吧。

既然張石川這樣夠朋友,夏衍還和他打擂台,不是太不夠意思了嗎?

那是因為張石川太氣人了。

原因是兩部電影,《前程》和《旨粉市場》。這兩部電影都是夏衍編劇,張石川於1933年導演的。

夏衍是共產黨,也是出色的文人,所以他寫出來的作品如《包身工》都對下層人民充滿同情,而且多少有些喚醒民眾進行階級鬥爭的意思。這一點和同樣是出色文人的鄭正秋就不一樣,鄭也同情下層人民,卻主張通過辦教育,辦工廠這類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他是不講究階級分析的,張石川也特別習慣拍他編的戲,兩個人珠聯璧合。等換了拍夏衍的戲,就怎麼拍怎麼別扭。

《前程》這部電影寫的是一個女演員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女演員為闊少所追求,離開了舞台,但在家庭中卻飽受摧殘,最終選擇了離婚重返舞台的經過。夏衍的深意,是有一點婦女解放的含義在裏麵的。

張石川也確實是按照夏衍的劇本來拍的,戲拍完了夏衍看看內容全對,就是感覺有些不對味。

原來這出戲經過張石川的再創作,花了大量的篇幅描述這位女演員在家中怎樣對缺德的丈夫逆來順受,怎樣努力地去維護一個家庭,最後無奈地懷著一顆傷感破碎的心重返舞台……看完片子,大家都對男主角恨之入骨。而……女演員的獨立解放問題呢?好像誰都沒感覺到。

這哪兒是婦女解放啊?變成瓊瑤阿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