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做人一定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大師點評:
有不少人把誠實正直這些優秀品質和處世原則貶為不屑一提的東西,甚至認為誠實就是傻,誠實就是傻子,混不開,吃不香,似乎隻有“又厚又黑”才能成功。這是很錯誤的。
持之以恒地追逐目標
有一所位於偏遠地區的小學校由於設備不足,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燒煤鍋爐來取暖。有個小男孩每天提早來到學校,將鍋爐打開,好讓老師同學們一進教室就能享受到暖氣。
但有一天,當老師和同學們到達學校時,發現有火舌從教室裏冒出。他們急忙將這個小男孩救出來,但他的下半身已被嚴重灼傷,整個人完全失去了意識,隻剩下了一口氣。
送到醫院急救後,小男孩稍微恢複了知覺。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聽到醫生對媽媽說:“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燒得太厲害了,能活下去的希望實在很渺茫。”
但這勇敢的小男孩不願這樣就被死神帶走,他下定決心要活下來。果然,出乎醫生的意料,他熬過了最關鍵的一刻。但等到危險期過後,他又聽到醫生在跟媽媽竊竊私語:“其實保住性命對這孩子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遭到嚴重傷害,就算活下去,下半輩子也注定是個殘廢。”
這時小男孩心中又暗暗發誓,他不要做個殘廢,他一定要站起來走路,但不幸的是他的下半身毫無行動能力,兩隻細弱的腿垂在那裏,沒有任何知覺。
出院之後,他媽媽每天為他按摩雙腳,不曾間斷,但仍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即使如此,他想要站起來走路的決心也未曾動搖過。
平時他都以輪椅代步。有一天天氣十分睛朗,媽媽推著他到院子裏呼吸新鮮空氣。他望著燦爛陽光照耀的草地,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他奮力將身體移開輪椅,然後拖著無力的雙腳在草地上匍匐前進。一步一步,他終於爬到籬笆牆邊;接著他費盡全身力氣,努力地扶著籬笆站了起來。抱著堅定的決心,他每天都扶著籬笆練習走路,一直走到籬笆牆邊出現了一條小路。他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努力鍛煉雙腳。
憑著鋼鐵般的意誌,以及每日持續的按摩,他終於能用自己的雙腳站起來,然後走路,甚至能跑步了。
他後來不但走路上學,還能和同學們一起享受跑步的樂趣。到了大學時,他還被選入了田徑隊。
一個被火燒傷下半身的孩子,原本一輩子都無法走路跑步,但憑著他堅強的意誌,葛林· 康寧漢博士,跑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成績。
■大師點評:
成功的要訣,其實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堅強的意誌。一個大人物是一個具有堅強意誌和不屈不撓精神的人。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堅強意誌去獲得最後勝利的人,他終其一生永遠不會成功。他隻不過是一個失敗者。
世界上並沒有難事。如果你下定決心去做它,你一定會達到自己的目的。
活在當下乃方之初
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而沒有過去拖在你後麵,也沒有未來拉著你往前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強烈的張力。 這就是使生活豐富的惟一方式。
有一個年輕人看破紅塵了,每天啥也不幹,懶洋洋地坐在樹底下曬太陽,有一個智者問,年輕人,這麼大好的時光,你怎麼不去賺錢?年輕人說,沒意思,賺了錢還得花沒。智者問,你怎麼不結婚?年輕人說,沒勁,弄不好還得離婚。智者說,你怎麼不交朋友?年輕人說:沒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會反目成仇。智者給年輕人一根繩子說,幹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還不如現在死了算了。年輕人說,我不想死。智者說,生命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年輕人翻然醒悟,這就叫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這種生活智慧和佛家常勸世人要“活在當下”的含義相似。到底什麼叫做“當下”?簡單地說,“當下”指的就是:你現在正在做的事、呆的地方、周圍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活在當下”就是要你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這些人、事、物上麵,全心全意認真去接納、品嚐、投入和體驗這一切。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院裏的落葉。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猛搖樹,這 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裏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裏如往日一樣滿地落葉。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惟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對此,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我不是一直都活著並與它們為伍嗎?”話是不錯,問題是,你是不是一直活得很匆忙,不論是吃飯、走路、睡覺、娛樂,你總是沒什麼耐性,急著想趕赴下一個目標?因為,你覺得還有更偉大的誌向正等著你去完成,你不能把多餘的時間浪費在“現在”這些事情上麵。
不隻是你,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專注於“現在”,他們總是若有所想,心不在焉,想著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輩子的事。有人說“我明年要賺得更多”,有人說“我以後要換更大的房子”,有人說“我打算找更好的工作”。後來,錢真的賺得更多,房子也換得更大,職位也連升好幾級,可是,他們並沒有變得更快樂,而且還是覺得不滿足:“唉!我應該再多賺一點!
職位更高一點,想辦法過得更舒適!”
這就是沒有“活在當下”,就算得到再多,也不會覺得快樂,不僅現在不夠,以後永遠也不會嫌夠。忘了真正的滿足不是在“以後”,而是在“此時此刻”,那些想追求的美好事物,不必費心等到以後,現在便已擁有。或許人生的意義,不過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綺麗的花,享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而已。畢竟,昨日已成曆史,明日尚不可知,隻有“現在”才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
■大師點評:
活在當下,就要對自己當前的現狀滿意,要相信每一個時刻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開。許多人喜歡預支明天的煩惱,想要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
做人堂堂正正
鬆下幸之助先生曾回憶道:
當初我工作時,根本沒有想到要成為一個大資本家。我隻是每天竭盡全力地工作,終於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從事這項工作,起初隻是為了生計而已。那時我的家境貧窮,為了生計,非靠自己的勞動工作不可。可是,我的身體非常虛弱,無法勝任夥計的工作。即使靠著日薪也不夠吃藥的錢,因此,我便在家中從事工作,求得溫飽。雖然這隻是個小小的希望,卻是相當重要的決定。這即是我開始獨立創業的第一個理由。
當我自己經營事業時,才深刻地體會出童年時期當學徒所得到的一些教訓,那就是“顧客至上”。換句話說,必須以誠待人,不賺取暴利,但也絕不做虧本的生意。
通過積累的利潤,不斷地擴大事業,最後發展成今日的鬆下電器公司。今天,雖然有很多人認為我已是成功的經營者,可是,當初我從來也沒有想成為富翁,或是大事業家。
起初,做生意時我隻想到要如何才能生存下去,我隻抱著不欠缺今天的衣食便感到非常感激,或是即使休息一兩天,生活也不會陷入困境的念頭。我隻是踏出了非常平凡的第一步而已。
第二步即是非常平凡的誠實的步伐。假如你是一位靠薪資生活者,當你踏出了第一步,就必須盡忠職守,努力工作。
當我一步步向前邁進,而在跨人第三、第四、第五步的同時,四周已經聚集了一小群人。下麵便是我推展事業的方法。
為大眾的將來著想是我的責任,我的事業便是為了這些人而創立的。
為社會和國家著想,必須讓員工過著更美好的生活,並且製造出有利於社會和國家的產品。我所經營的事業非常微小,但卻是公眾的產物。就法律而言,它是我個人的企業,但是本質上卻是屬於社會大眾的。
到目前為止,我一直是個勤勉工作的商人,身負為社會和國家效力的使命感,孜孜不倦地經營事業,因此才能達成這種精神上的改變。
假若世上的必需品都能像海水一樣的充沛,那麼我們便不會過著貧苦的日子了。雖然事實與理想有一段差距,可是,我會根據社會的要求,不斷地推出各種有益於社會的產品。
依循這種觀念,使我得到了勇氣與正義感,並且產生克盡職責的決心和希望。
約定的日期到了,範式果然風塵仆仆地趕來了。舊友重逢,親熱異常。老媽媽激動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淚,感歎地說:“天下真有這麼講信用的朋友!”範式重信守諾的故事一直為後人傳為佳話。
講信用,守信義,是立身處世之道,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和情操,它既體現了對人的尊敬,也表現了對己的尊重。我們反對那種“言過其實”的許諾,也反對使人容易“寡信”的“輕諾”;我們更反對“言而無信”、“背信棄義”的醜行!
做人要有一定的原則,但是這些原則也是與時俱進的。社會中的每一天都在變化,觀念也在不斷的更新,需求也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法律和道德準則會有所不同,這個時期這樣做可能是正確的,而同樣的做法放在另一個時期就是錯誤的,甚至在有的時候是違法的。那麼,做人的原則也要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而調整。
在社會交往中,如果真能主動幫助朋友辦點事,這種精神當然是可貴的。但是,辦事要量力而行,說話要注意掌握分寸。因為,諾言的能否兌現不僅有自己努力程度的問題,還有一個客觀條件的因素。有些在正常情況下是可以辦到的事,後來由於客觀條件起了變化,一時辦不到,這種情況是有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朋友麵前,不要輕率地許諾。有的事,明知辦不到,就應向朋友說清楚,要相信朋友是通情達理的,是會原諒的,千萬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在朋友麵前逞能,輕率許諾。這樣,不但得不到友誼和信任,反而會失去朋友。
■大師點評:
作為生活中的人是不可以沒有原則的。沒有了做人的原則,也就沒有了衡量對與錯的尺度。假如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應該去做些什麼事情,不應該去做些什麼事情,那麼,就很容易走人歧途。因為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時時事事都要受到社會公認的法律和道德等準則的約束,遊離於社會之外是不可能的。而做人堂堂正正是這些做人原則的基石之一.
終級之方:珍惜眼前的幸福
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其實,幸福早就放在你的麵前。肚子餓得不行的時候,有一碗熱騰騰的拉麵放在你眼前就是幸福;累得半死的時候,撲上軟軟的床也是幸福。
愛因斯坦16歲那年,由於整天同一群調皮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自己幾門功課不及格。在一個周末的早上,愛因斯坦正拿著釣魚竿準備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釣魚。這時,他的父親拉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愛因斯坦,你整日貪玩且功課不及格,我和你的母親都很為你的前途擔憂。”
“沒有什麼可擔憂的,傑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有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
“孩子,話可不能這樣說。”父親充滿關愛地望著愛因斯坦說,“在我們故鄉流傳著這樣一個寓言,我希望你能認真地聽一聽。
“故事說的是有兩隻貓在屋頂上玩耍。一不小心,一隻貓抱著另一隻貓掉到了煙囪裏。
“當兩隻貓從煙囪爬出來時,一隻貓的臉上沾滿了煙黑,而另一隻貓的臉上卻幹幹淨淨。幹淨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髒又醜,便快步跑到河邊去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幹淨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幹淨的,就大搖大擺地到街上閑逛去了。結果,嚇得其他的貓都四下躲避,以為見到了妖怪。
“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為你的鏡子,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
愛因斯坦聽後,羞愧地放下魚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裏。
從此,愛因斯坦時常用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我們每個人也要牢牢地把握自己這麵鏡子,才能照出我們自己的路。
人生在世,由於際遇的不同,有的人生活清苦卻感到幸福,有的人則過著富裕的生活仍感到苦惱。而更多的時候,人們之所以感覺不幸福,是因為當幸福來臨的時候,常常渾然不覺,無論別人投來多少羨慕的目光,還是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反而讓幸福白白地從自己手指間溜掉,到了最後,給自己剩下的隻有揮之不去的痛苦。就像錢鍾書所說:"人生的刺,就在這裏,留戀著而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氣質高雅,因此成為很多女人的偶像。某天,一個女子來拜訪他,她表達了愛慕之情後說:“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習慣性地回答說:“容我再考慮考慮!”
事後,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條羅列下來,結果發現好壞均等,究竟該如何抉擇?他因此陷入了長期的苦惱之中。最後,他終於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麵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曆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狀況他是清楚的,但結婚後會是個怎樣的情況,他還不知道。對!應該答應那個女人的請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她的父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 女人的父親冷冷地回答:“你來晚了十年,我女兒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聽了,整個人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向來引以為傲的精明頭腦,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此後,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隻留下了一段對人生的批注——
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哲學家死之前終於明白,幸福本沒有絕對的定義,平常的一些小事往往能振動你的心靈。幸福與否,隻在於你怎麼看待。
幸福,其實是無時不在我們身邊的,隻要我們細心地去感受,敏銳地去觀察,你會發現,原來,幸福與我們是那麼接近!如果你一個不小心,幸福也許會從我們身邊偷偷地溜走。隻關注現在,不顧及將來,也未嚐不是一種保持歡樂的捷徑。所以,我們應該在幸福還沒有溜走之前,好好地把握,好好地珍惜!
■大師點評:
幸福就是珍惜已擁有的一切。珍惜現在的自己,珍惜現在愛你的人,珍惜現在你愛的人,就是能把握的幸福 。 如果你想生活得快樂,那麼就學會珍惜吧!珍惜是幸福快樂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