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頂頭上司了解和喜歡你
趙公是某公司老總。兩年前的初夏,趙公去省裏參加一個科技方麵的會議,他決定要帶個懂科學的技術人員一同前往。於是學土木工程的大學畢業生,當時在公司當幹事的錢是愚便得到了這個美差。
開會回來之後不久,錢是愚便成了趙公的秘書。
小錢當了秘書後,發現趙公愛下象棋。於是他參加了市象棋大賽,並贏得了冠軍,卻謙虛地說隻是隨便下下。
A市棋壇不乏高手,冠軍豈是隨便下下就可以弄來的?從那以後,閑暇無事,趙公便叫小錢陪他下幾盤棋。根據趙公的脾氣,既不能勝他,以免背上驕傲自滿的罪名,也不能輕易讓他取勝,讓他認為自己沒有本事。於是,趙公和小錢下棋,竟成
了一種樂趣。每次和人說起他的秘書,老趙總說:“人聰明,但不驕傲,難得。”錢是愚被提升為總裁辦公室主任。第二年春天。公司組織象棋大賽。趙公叫小錢也給自己捎帶報個名。趙公雖愛下棋,卻從未參加過公司大賽,他怕輸了,臉上不光彩,但經過與小錢這個上屆冠軍經常對弈,頗增·了幾分自信,他覺得應向全公司員工顯示一下自己的棋藝和智慧。他要小錢去要求自己隻參加決賽。
決賽開始了,這時錢是愚故做苦戰,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拚搏,終於趙公獲勝了。周圍一片溢美之辭。趙公也不禁掛出了一副“一覽眾山小”的神情。
錢是愚的良苦用心,蒙住了公司棋迷們,小錢又借機再做好事,請求成立象棋協會,拉趙公做了名譽主席,也好解決經費問題。
如果今天我勝了,這好事恐怕也就辦不成了。”小錢一語道破天機,而且說得詼諧得體。
不久,趙公退居二線時,極力推薦小錢接替他的工作,他在給董事會的報告中強調,錢是愚不僅符合提拔的標準,而且具有謙虛、謹慎、好學的品質。
今年公司的象棋大賽又開始了。最後,爭奪冠軍的決賽在老趙和新任總裁錢是愚之間進行。這次錢總裁開局後,便步步緊逼,中局後不久,趙公便看清自己敗局已定,哈哈笑著說:“到底是年輕人,腦子好,小錢這棋,進步好快呀!”臉卻紅了。
有些老板喜歡把他們的主管卡得死死的;有些老板則放任自流,放手讓主管們去幹。因此,你要找出老板的風格來。什麼讓你感到最為舒暢?這其中並不存在什麼是與非的問題,這隻是為了要把你的工作和老板的管理風格更好地統一起來。知道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對你來說,先人為主地設定好你喜歡的老板的類型是件很自然的事。人們對權威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對別人合適,在你卻不見得有用,反之,對你有用的,在別人身上則不一定行得通。
如果你是男的,而老板也是男性的話,你要記住,他是否一開始就對你滿意,有賴於你和他的熟悉程度。你們有什麼共同愛好嗎?是不是喜歡同一種運動?還是有相同的教育背景?有些老板喜歡那些和他們有許多共同之處的下屬;有些,則喜歡他們的下屬有異於他們本人,以便互補。比如說,如果一個老總認為他最大的毛病就在於不注意細於那麼,他也許會希望有個在小節上絕不馬虎的人來為他工作。
如果你是個男的,而老板是個女的,你最好了解一下對那些掌權女性的所有偏見,如果你自己心存偏見的話,這也許會在你和她的接觸當中表現出來。談一談這些看法,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如果老板是女的,你也是女的,那麼,你是不是希望她對你好一些?但如果她不是,你也不必對她感到憤怒。你可以通過加倍的努力工作,為女同胞增光,讓她也覺得“有麵子”。
如果你是個女的,你上司是男的,你可千萬不要賣弄風情,注意和老板保持工作關係,保持你工作的高水準,盡可能地自己處理問題,不要動不動就要他幫助,扮演個可憐巴巴的無能角色。在他問你什麼的時候,則要果斷些。別和老板談論你的私事。如果你想知道上麵的意思,告訴你的上司,並確定你知道上頭的意思,如果你有意升職,說出來讓老板知道,這樣,可以使他更好地了解你。
■大師點評:
你的頂頭上司是你工作生涯裏最重要的人物,他手握生殺大權,可以使你工作起來順利無比,也可以使你根本無法開展工作;可以使工作氣氛融洽,也可以使工作變得令人無法忍受。所幸的是,你可以讓老板看起來是個好員工還是個差勁的員工。
與同事的關係要以和為貴
職場是一個小社會,不像學校或家庭那麼單純,有了職位的區別,等級的存在,就會有排擠的存在。因此,常常出現孤立某同事、排擠某同事的情況,也是不足為奇的。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的同事突然一改常態,不再對你友好,事事抱著不合作的態度,處處給你設難題刁難你,出你的醜,看你的笑話,你就得當心了,這些信息向你傳遞了一個危險信號:同事在排擠你。
有些人見到同事排斥自己,就采取以牙還牙的反排斥手法:或指責人家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或幹脆不理睬同事,拒同事於千裏之外……凡此種種,都是不明智的。它隻能進一步激化矛盾,置自己於孤立無援的境地。要仔細分析自己遭同事排斥的原因,即使斷定他們完全是嫉妒性的排斥,也不要氣急敗壞,要讓同事有一個認可和接納的過程,甚至有一個較長的過程。要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隻要自己確實有真本事,有良好的品格,同事一定會愉快地接納自己的。在同事排斥時,你可能會感到委屈,這是正常的。但你應該把它埋藏在肚子裏,不要專門去解釋,有些事情是越解釋越糊塗,越解釋越可能走向反麵。
喬娜是一家軟件公司剛上任的市場部主任。公司經理引領她來到一間寬敞的辦公室,對著一屋子同事宣布喬娜正式走馬上任,並指著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士說:“這是你的助理埃米,有什麼不清楚的,請她告訴你。”
公司經理離開了辦公室,埃米旋即開口:“抱歉,我今天有很多事要做,所以沒有太多時間和你好好聊聊!”說完話,埃米一頭埋進工作,一整天沒跟喬娜說一句話。
喬娜發現,除了埃米外,辦公室裏的其他三個同事也對她橫眉冷對,商洽工作時愛搭不理,那副做派,仿佛喬娜不是他們的上司,而是給他們打雜的。
喬娜不由得去摸一摸這股不明敵意的底細,原來,這幾位同事都為公司效勞了兩年以上,每個人都以為宣傳部經理的職位能落到自己頭上,沒料到這個肥缺讓喬娜占了。
喬娜明白,幾位同事的刁難並不是衝著自己,而是對公司的人事決策不滿,於是,在辦公室裏持之以恒地發送著自己的友善,經過幾次以德報怨的交鋒,大家都為喬娜的溫和善良折服,滿心歡喜地接受了這個年輕的上司。
其實, 在工作中,一個人才華出眾又踏實肯幹,得到上司的賞識是很自然的,那為什麼會遭到同事的排斥呢?這時候,嫉妒是一個很容易想到的詞。準確地說,有可能是嫉妒,但作為當事人,不要僅僅認為隻是嫉妒,而是要冷靜檢視自己,反省自己的言行。
這時候,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問一下自己為什麼受排擠?如果你遭受到了其他同事的排擠,必須要查找原因,然後“對症下藥”。你可以從以下幾點中找一下,是不是在你身上發生過。
1)言辭過激令同事反感
如果屬於這種情況,你必須認真反省,檢討自己。要想使同事改變對你的看法,就要改善自己。和同事講話須親近些,溫和些,不要亂發言論。
要正確看待自己的才華,不要趾高氣揚,頤指氣使。要清楚地認識到,你有你的才華,他有他的本領。即使你確實比別人有本事,也不要把本事當作驕傲的本錢。有些人之所以遭到同事的排斥,就是因為尾巴翹得太高,根本不把同事放在眼裏;有些人則是思想觀念有問題,以為現在隻要上司看中就行了;有的人自己是下屬,卻視同事為賤民,這都是錯誤的。
2)與上司走的過近
如果屬於這種情況,那就有些不幸了。你隻有等待機會向同事們表明自己的心跡:你與上司並沒有特殊關係,主要是喜歡這份工作才應聘的,我就是我,與上司除了工作別無幹係。同事們了解了你不是上司派來的探子自然就不會不理你的。
作為下屬,不要過分地去親近上司。因為過於親近,過分感激,很容易讓人誤認為你是因奉承而得到賞識的。自己有才華,並在努力為公司服務,得到上司的賞識是完全應該的。隻有這種心態才是正確的,也隻有這種心態才能獲得同事的讚賞。
3)升級招來妒忌
如果屬於這種情況,就不必太著急了。這是一種很自然的事。這就要你講求方式,對同事的態度表現得和藹一些、親協—些。久而久之,大家還會樂於和你交往的。
■大師點評:
當你受排擠的時候要鎮定,繼續有條不紊地做自己的事。同時,主動向排擠你的人做積極友好的表示。他收到這種信號一定有些措手不及,會消除對你的敵意。而且,你要注意做事的分寸,在必要的時候保護和捍衛自己的利益。麵對排擠,懦弱是無用的表現。你可以忍耐,但必須有自己的底線。一味忍耐的結果,就是讓你成為辦公室的受氣包和可憐蟲。
與下屬的關係要張馳有道
企業管理上有句名言: “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人才”同“巨匠手中無廢料”是一樣的意思。高明的管理者能夠發現每個人身上可用的地方,了解每個人的才能,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讓每個人充分發揮他的效用,遇到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人,使管理收到最大的效用。
有一則西鄰五子食不愁的故事。講的是西鄰有五子,但五子“各有千秋”:長子質樸,次子聰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駝,五子腳跛。按照常理看,這家的當家人日子很難過。可是西鄰有方,日子過得不僅不差,反而很是不錯。他對自己的兒子各有安排:“老大質樸,正好讓他務農;老二聰慧,正好讓他經商;老三目盲,正好讓他按摩;老四背駝,正好讓他搓繩;老五足跛,正好讓他紡線。”
你看,這一家子人,各展其長,各得其所,“不患於食焉”。在常人眼中,短就是短,而在有見識的老板看來,短也是長。即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精明的老板就如同這位西鄰,善於用人之長,比如:遇事愛鑽牛角尖者——安排他去當質量檢查員。處理問題頭腦太呆板者——安排他去記考勤。脾氣太強、爭強好勝者——安排他去當攻堅突擊隊長。辦事婆婆媽媽愛磨蹭者——安排他去抓勞保。能言善辯喜聊天者——安排他去搞公關接待。任何正常的人,都是有短有長的,都是有優點也有缺點的,有時一個人的優點與缺點往往結合在一 起。所以說領導看人、待人,要見人之長、容人之短,與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天下之大,是非曲直到處可見,如果事事都去爭個你對我錯,不僅生活得很累,恐怕也會得罪不少人,與其這樣,還不如做個明明白白的糊塗人,對於一些是是非非,不妨由它去吧!
有這樣一個話題:國君愚昧無能,但充分授權,把國家大事托付給良臣,這是好的國君嗎?當然是好國君!業績出色的比如齊桓公,聲色犬馬、吃喝嫖賭,但沒誤了“一匡天下,九合諸侯”,這是因為他完全信任管仲的緣故;業績差點兒的比如劉禪,也安享榮華富貴幾十年。 領導者最大的任務,甚至誇張地說,惟一的任務,就是找到經理人才,讓這位經理再找其他人才當副手,一層一層延續下去。領導者,依俗話說,躺著幹就可以了。
有名的英國大出版家可裏夫一生所做的事業極為繁多。一般人根本無法應付,但他卻很輕鬆地於每項事業,不能不令人驚奇,有的朋友問他是如何處理這麼多事時,他笑著對朋友說:“其實,我也沒幹什麼,我隻是負責指揮工作。具體的機械式的工作我都交給那些可以幹好的人去做,而且他們都幹得很好。我深刻體會到,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最為關鍵的是每時每刻都在創新的計劃,而並非動手去做那些助手們完全能辦理很好的細致工作”; 可裏夫的話,表達了領導者成功的決竅,正如計算機公司經理派特生所說:“不要去做可以交給別人去做的事情。”
領導者要學會“偷懶”,但這種“放”是合理的,是適當的“放”又並非放任自流。正像派特生所得出的結論,一個領導性的人物,最主要的是將其智慧和精力用於設計出卓越超人的思想計劃,創造出新的東西,而不是要去機械地做一些其他人也可以做的瑣事。一個真正能站住腳跟的領導者,永遠是機器的製造者,而不是機器上的某個部件。 派特生做過一次實驗證明自己的想法,他將寫字間和工廠的重要主任職員調開十多人,最終發現組織運轉正常,根本不受影響工作,這實驗正是說明了領導者該放就放的道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領導者總是擔心把事情交給別人去做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或者擔心別人會把事情搞砸,甚至有時明明知道別人也能做得很好,卻仍然放心不下,偏要親自去做不可。這些領導者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每日裏不知忙成什麼樣子,不能說不辛苦,也不能說不盡心敬業。但是,卻又往往是事倍功半,常常將事情搞得雜亂無章,亂作一團,恰似黑瞎子掰玉米,掰一個掉一個。這樣的領導者是不高明的,也是不懂的授權下屬,裝糊塗的妙用。
有些領導者似乎生怕自己權力太少太少,拚命地為自己攬活幹。本來沒有事,卻又偏偏自己給自己找些事幹,而且無論大事小事都極力想去看一看、管一管。好像他不去告訴別人,別人就不知怎樣去做似的,有的就是擔心不經常過問一下雜事,別人就會忽略了他的存在似的。有這種想法的領導者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領導者如果擔心自己權力少或權力小而去狠抓瑣碎的具體事,勢必會使其他人無所事事,顯然成了混飯吃的多餘的人物,領導者自己孤獨的一個人轉個不停。倒是別人悠哉悠哉地呆在一旁,像是觀看猴戲的觀眾。雖也不住拍手叫好,心中卻將你隻當作被耍的寵物,又怎會把你放在眼裏,記在心上呢?更不消說,因為你搶去了其他人該幹的活,相當於剝奪了他的職權,反過來,他們又會聯合起來,領導者本欲多撈些權力,終落得許多空頭的權力,費盡心機,勞累一場也隻會使自己的威信降低,原來的權力也相應隨之下降,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說,該放手時就放手,輕輕鬆鬆為職守。
■大師點評:
很多精明能幹的領導坐在辦公室的時間很少,常常在外旅行或出去打球,而他們公司的營業卻絲毫未受不利的影響,公司的業務仍像時鍾的發條機製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那麼,他們如何能做到這樣省心呢?他們有什麼管理秘訣呢?什麼也沒有,如果有的話,那隻有一條:把恰當的工作分配給恰當的人。
讓對方保住“麵子
從孔子開始就很講麵子。有的人可以為麵子舍棄自己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封建社會,對於廣大婦女的要求更是如此。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好像人一輩子必須要為了臉麵而活。你可以想想如果連事業都不能保障,連生命都受到威脅,還要那麵子會有什麼用處?學會取舍,實際上就是學會生活。
人生就好像是一條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根據地勢、地貌,彎彎曲曲,七拐八扭。人生也是這樣,一般來說,當人處於逆境時,或者說,在倒黴時就應該委曲求全、收起鋒芒。這就是屈的功能。從而以屈求伸,來等待機會,再創生命的輝煌。俄國十月革命時,蘇維埃剛剛奪取政權,德國就有向東侵略的傾向。很多入主張組織軍隊與德國一戰,列寧卻不這樣做,專門派人去德國進行和談,簽訂了對蘇維埃不利的條約。這是一種妥協,這種行動並不表明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革命立場不堅定,而是在強大的敵人麵前,不得不這樣做。否則,新生的革命政權就會被推翻。一個國家是這樣,一個人也是這樣。在形勢不利於自己發展時,必須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機會,千萬不要急躁。
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明代馮夢龍在其著作《智囊》中,認為人和動物一樣,在形勢不利的時候,就應該暫時退後,以屈為伸;否則,必將傾覆以至滅亡。他說:智是術的源泉;術是智的轉化。如果一個人不智而言術,那他就會像傀儡一樣,百變無常,隻知道嬉笑,卻無益於事,終究不能做大事。反過來,如果一個人無術而言智,那他就像禦人舟子,自我吹噓運楫如風,無論什麼港灣險道他都能通行,但實際上真的遇有危灘駭浪,他便束手無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喪命才怪呢!蠖會縮身體,鷙會伏在地上,都是術的表現。動物都有這樣的智慧、以此來保全自身,難道說人類還不如動物嗎?當然不是。人應該學會保護自己,以期發展自己。
中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死要“麵子”,“人要臉,樹要皮”,為了他們所謂的麵子,常常死撐硬頂,不肯屈、不肯退讓、不願認輸,結果到最後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東西。雖然麵子重要,但是如果連生命都受到威脅了,連事業都不保了,留著再光鮮的麵子又有什麼用呢?人活著其實就這麼一回事,幾十年的光景,不能考慮得太多,不能這也顧忌那也顧忌,不能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到頭來隻能是一事無成,活得也窩囊,過得也痛苦。
從古至今,我們做的很多事都是為了麵子。隻不過有時是為了自己的麵子,有時則是為了別人麵子。甚至男人為了麵子寧願選擇死亡的例子有很多。古語中有句話:士可殺不可辱。在古代戰爭中,每位將士被俘虜後遭到敵人的戲弄時最喜歡說的正是士可殺不可辱。你要麼就殺了我,要麼就不要玩我。如果你玩我,那麼我活著沒麵子,還不如死去。俘虜們為了麵子而選擇死亡,這種行為是高貴的,比什麼都值錢。一代英雄項羽的烏江自刎就是個為了麵子而死的典型例子。他打了敗仗後跑到烏江,本來他是可以乘坐漁船逃回江東的,但他放棄了。因為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沒有麵子回去麵對他的鄉親父老了,結果他選擇了自刎。他的死成全了他的麵子,成全了一代梟雄的氣節。
所以,中國人常說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不能不給麵子,不能扯破臉,更不能顏麵掃地。顯而易見,麵子是交往中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如今,生活中愛麵子的人很多。例如朱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一日朱先生和侄兒去購物,見著需要的東西,大家都想買。侄兒剛參加工作,連吃飯尚還緊張,自然沒錢可掏了,朱先生亦不想再做冤大頭,就沒有如昔般積極付帳。售貨員機警:″一看你就是有錢,有地位講義氣的人,那點小錢你還在意"一句話噎地朱先生半天喘不過氣來,盡管要花朱先生五百多元錢,但為顯示自己有義氣,也隻好把手緩緩地伸向錢包。
有時朋友相聚, 朱先生一向不勝酒力,但朋友一句″這點麵子也不給嗎?″一杯下肚;幾輪下來,稍有推辭就被說成是沒有酒品,這多失麵子呀,於是乎,牙一咬,心一橫,又是一個底朝天,那樣子就如英雄含笑赴刑場般大現凜然之氣,回家後卻頭重腳輕,痛苦不堪。
朋友有事相求,朱先生明知出於自己能力之外,但一句″咱倆什麼交情,這點麵子你能不給″,便殺頭成仁,舍身取義。四處奔走,求爺爺、告奶奶,事一辦成,人也輕鬆大半。
在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中,“麵子”的含義不一而足。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人情就是麵子。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關係就是麵子。
■大師點評:
中國人很奇妙,可以吃悶虧,可以吃暗虧,但就是不能吃“沒有麵子”的虧,所以在人性叢林裏求生存,必須了解到這一點,這也就是很多善於運用糊塗智慧的人不輕易在公開場合說一句批評別人的話的原因,寧可高帽子一頂頂的送,既保住別人的麵子,別人也會如法炮製,給你麵子,彼此心照不宣,盡歡而散。
如何讓人接受你的意見
古代一些喜歡遊說君王的謀士們,靈活且機警,如果不自傲,往往是可以達到成功的。危言、直言不易被其接受。以情動人,以理動人,以義動人往往就可以產生非同尋常的效果。
戰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266年,趙國的國君趙惠文王死了,趙太後便臨時管理起了國政。到了第二年,秦國派兵大舉進攻趙國,形勢很是危急,趙國就派人向齊國請求救兵,但齊國說:“必須讓趙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到我國來當人質,我們才能出兵。”趙太後心疼自己的小兒子,不答應這個條件。大臣們紛紛都來勸諫,然而趙太後就是不聽,她還下令說:“如果有誰再來勸諫,我就一定要朝他臉上吐唾沫。”如此一來,誰也不敢去勸諫了。
左師觸龍見國情十分危難,便想了一個計策,前去會見趙太後,趙太後見了觸龍,頓時顯得很生氣。然而觸龍卻故意走得很慢,而且東拉西扯地和趙太後說了些閑話,這才使趙太後稍微和氣了一些。接著,觸龍又說起自己的兒子,意思是想為兒子謀求個差事。趙太後高興地答應了,觸龍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接觸正題,談起了長輩該如何愛護兒子的道理,趙太後因為已經消了氣,所以對這些道理也聽得入耳了。觸龍說,為兒子著想,不能光看眼前,重要的是還應當考慮到他的將來,讓他建功,這樣才能夠使他立業。到了最後,趙太後終於被觸龍說服了,同意派長安君到齊國去做人質。長安君到了齊國之後,齊國果然出了兵,最終解除了趙國的危機。
觸龍就是運用了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講話技巧最終把趙太後給說動的。我們可以想象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巨大力量。
一個嚴寒的冬天,在紐約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乞丐脖子上麵掛了一塊牌子,上麵寫著:“自幼雙目失明”。一天,他向一位路經此地的詩人乞討。詩人囊中羞澀,麵露難色,他思忖片刻,說道:“我也很窮,不過,我可以幫助你。”說完,他順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這句話。